西方经济学宏观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练习题三、单项选择题C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A 有形产品B 无形产品C 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D 不能确定D2、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那一项的市场价值()A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3、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 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B4、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A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B 当年生产的汽车C 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D 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而明年生产的汽车C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A 一定是对的B 一定是不对的C 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 以上全对D6、下列哪一项计入GNP()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材D 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D7、个人收入是()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B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收入的总和C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D 等于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部分、加上来自非生产的收入C8、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的是()A 政府对其雇员支付的工资B 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 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D 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A9、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NP是()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C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A 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B MPC曲线和MPS曲线都是直线C 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C11、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A 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 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储蓄倾向C12、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则自发性支出乘数必是()A 1.6B 2.5C 5D 4A13、投资乘数等于()A 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 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 (1-MPS)的倒数B14、在下列4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 边际储蓄倾向为0.3B15、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以上均有可能,不能确定D16、总投资大于零,则资本存量()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B17、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息率,表示投资规模()A 偏大B 偏小C 适中D 不确定D18、当市场利息率不变时,投资水平()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D19、如果一项仅用一年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35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A 12%B 9%C 83%D 17%A20、加速原理表明()A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增加B GNP的增加导致投资倍数的减少C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增加D 投资的增加导致GNP倍数的减少B21、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45线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A 净投资支出了大于零时的GNP水平B 均衡的GNP水平C 消费I与投资Y相等D 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B22、下面那一项不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A政府支出增加 B 转移支付减少 C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D 税收减少A23、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如果价格可以充分调节,那么()A 任何价格水平下,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是一致的B 产出仅仅取决于总需求水平C 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不能确定D 价格水平仅由总供给决定B2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的主导力量是()A 供给B 需求C 工资D 技术D25、根据总共求模型,扩张财政使产出()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确定D26根据总共求模型,扩张货币使价格水平()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B27 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为()A 就业B 失业C 非劳动力D 就业不足C28、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B29、如果某人因为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A30、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永久性失业C31、自然失业率()A 恒为零B 依赖于价格水平C 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 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B32、通货膨胀是()A 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涨B 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C 物价水平一时的上涨D 以上均不对B33 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那么经济中存在的通货膨胀是()A 结构性的B 需求拉上型的C 成本推进型的D 抑制型的C34、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A 人力政策B 收入政策C 财政政策D 以上三种都可以B35、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C需求结构型通货膨胀 D成本结构型通货膨胀C36、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A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D失业率的变动与通货膨胀率的变动无关B37、经济增长的标志是()A 失业率下降B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C 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D 城市化速度加快A38、GN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 GN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 GN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 GN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 以上都对B39、在长期最大可能实现的是()A 有保证的经济增长率B 自然经济增长率C 实际的经济增长率D 以上均不准确B40、根据哈罗德的分析,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G大于实际增长率G,经济将W()A 累积性经济扩张B 累积性经济收缩C 均衡增长D 不能确定B4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B49、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A 法定准备率B 公开市场业务C 再贴现率政策D 道义劝告A50、财政政策()A 涉及政府支出和税收B 包括创造工作计划C 包括最低工资安排,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D 包括失业保险计划五、判断正误题X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狭义的国民收入。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投资函数乘数原理总投资净投资引致投资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乘数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有哪些特性?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4. 自发支出和引致支出的差别是什么?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6.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于总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这种关系是什么?7.假设计划的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解释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过程。
8.假设拟合你的邻居的收入完全一样,不过你比她更健康从而预期有更长的寿命。
那么,你消费水平将高于还是低于她的消费水平?为什么?9.简述凯恩斯消费模型和生命周期模型的区别。
110.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11.简述为什么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12.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为1?13.在一个封闭基金中,已知消费函数C=100+0.9Y d,当投资I=300,政府购买G=160,税率t=0.2,T0=0,计算:(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是多少?乘数是多少?(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3)假设投资从300增加到400,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由I=300+0.2Y决定,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5)假设税率t增到0.4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是多少?1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15.假定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 P,这里Y P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 d 和过去收入Y d-1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 P=0.7Y d+0.3Y d-1。
南开14春学期《西方经济学(宏观)》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
1. 通常认为,扩张性货币政策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C. 增加税收
D. 降低再贴现率
-----------------选择:D
2.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
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
-----------------选择:B
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与实际收入和利率的关系分别是()
A. 正相关、正相关
B. 负相关、负相关
C. 负相关、正相关
D. 正相关、负相关
-----------------选择:D
4. 总需求曲线()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会左移
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选择:D
5. 政府把个人所得税税率从20%降到15%,这是()
A. 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B. 一项财政收入政策
C. 一项财政支出政策
D. 一项公共政策
-----------------选择:A
6. 通货膨胀使得债权人的利益()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选择:B
7. 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选题1.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数与成年人总数之比B 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数之比C 劳动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 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比答案:B2.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可表示为( )。
A GDP=C+I+G+NXB GDP=C+I-G+NXC GDP=C-I+G+NXD GDP=C+I+G-NX答案:A3.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A 一国公民B 一国(或地区)范围内C 一地区公民D 一国公民在本国范围内答案:B4.在宏观经济学中,三部门经济是指( )。
A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经济B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的经济C 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D 家庭部门、企业部门和国外部门的经济答案:A二、多选题1.下面关于GDP描述正确的是( )。
A.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B. GDP衡量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 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D. GDP衡量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E. GDP不包括服务的市场价值答案:ACD2.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A 充分就业就是经济中的失业率为零的状态B 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的状态为充分就业C 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D 结构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E 失业率和就业率之和总是等于1答案:BCE3.在宏观经济学中,衡量一般价格水平,一般有以下指标( )。
A.GDP平减指数B.CPIC.PPID 石油的价格E 钢铁的价格答案:ABC4.核算GDP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
A 增值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D 加成法E 边际法答案:ABC三、判断题1.实际GDP是比名义GDP更明确的经济福利衡量指标。
(√)2.CPI是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唯一指标。
(X)3.GDP属于流量。
(√)4.周期性失业是政府最为关注的失业。
(√)。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西方经济学(宏观)复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 )。
P1A. 就业率B. 国民生产总值C. 通货膨胀率D. 企业产量2、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
P60A. 自主消费B. 总消费C. 收入D. 储蓄3、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P60A. 消费函数曲线不再是一条直线B. 消费函数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上升但其斜率越来越小的曲线C.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重是越来越小D.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少4、消费—收入分析中,消费函数曲线在纵轴(消费轴)的截距和斜率分别为( )。
P61A. 自主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B. 引致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C. 自主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D. 引致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5、在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体中,如果投资水平不随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总支出曲线将( )。
P62A. 比消费曲线平缓,并从上方与之相交B. 比消费曲线陡峭,并从下方与之相交C. 平行于消费曲线,并位于其上方D. 平行于消费曲线,并位于其下方6、在收入—支出分析中,投资的增加会( )。
P85A. 改变总支出曲线的斜率,使均衡国民收入多倍于投资增量增加B. 改变总支出曲线的斜率,使均衡国民收入等量于投资增量增加C. 总支出曲线向上平移,使均衡国民收入以投资增量的倍数增加D. 总支出曲线向上平移,使均衡国民收入以投资增量的等量增加 7、如果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亿元,投资为4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在两部门经济的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 )。
P63A. 7700亿元B. 4300亿元C. 3400亿元D. 7000亿元8、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投资增加将引起( )。
P68A. 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B. 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D. 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不变9、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hP MY h kr -=,则引致LM 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 )p120 A .k 变小,h 变大B. k 和h 同比例变大C. k 变大,h 变小D. k 和h 同比例变小;10、在消费—收入分析中,消费曲线向上平移,这意味着( )。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均衡国民收入自发消费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投资函数乘数原理总投资净投资引致投资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乘数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有哪些特性?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4. 自发支出和引致支出的差别是什么?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6.哪种消费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于总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这种关系是什么?7.假设计划的总支出大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解释实现宏观经济均衡的过程。
8.假设拟合你的邻居的收入完全一样,不过你比她更健康从而预期有更长的寿命。
那么,你消费水平将高于还是低于她的消费水平?为什么?9.简述凯恩斯消费模型和生命周期模型的区别。
110.什么是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11.简述为什么边际支出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大?12.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为1?13.在一个封闭基金中,已知消费函数C=100+0.9Y d,当投资I=300,政府购买G=160,税率t=0.2,T0=0,计算:(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是多少?乘数是多少?(2)假设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3)假设投资从300增加到400,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内生由I=300+0.2Y决定,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5)假设税率t增到0.4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是多少?1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15.假定某人消费函数为C=200+0.9Y P,这里Y P是永久收入,而永久收入为当前收入Y d 和过去收入Y d-1的如下加权平均值:Y P=0.7Y d+0.3Y d-1。
《西方经济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获利情况是()。
A 、亏损B 、获得正常利润C 、获得超额利润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答案:B2. 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是()A 、收入法B 、最终产品法C 、部门法D 、支出法答案:A3. 周期性失业是指()A 、经济中由于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 、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C 、由于经济中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引起的失业D 、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答案:D4. 在短期生产中,假定资本投入不变,则生产的第二阶段(即最优阶段)始于()止于()A 、nullB 、nullC 、nullD 、null答案:B5.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其中心理论是()A 、资源配置,价格理论B 、资源利用,价值理论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生产理论D 、国民收入的决定,分配理论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A 、物价稳定B 、完全竞争C 、充分就业D 、经济增长答案:B7. 开放经济状态下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A 、I=SB 、I+G+X=S+T+MC 、I+G=S+TD 、AD=AS答案:B8. 货币交易需求可由下列哪一函数关系表述()【P—价格,R-利率,Y-收入,N—资源】L=f(p)A 、nullB 、nullL=f(w)C、nullL=f(y)D 、null答案:D9. 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A 、规模的不经济性B 、规模的经济性C 、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D 、以上都正确答案:B10. 如果某一点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之点的正下方,则反映出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状态为()A 、IB 、I>S ,LC 、I>S ,L>MD 、IM答案:C11.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A 、边际消费倾向B 、1×边际消费倾向C 、1+边际消费倾向D 、1-边际消费倾向答案:D12. 如果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则平均成本函数或者边际成本函数的状态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经济学的发展(1)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国富论》)的问世为开端“看不见的手”:实质:利益激励;经济人特性;自主、分散决策;完备的产权制度原理: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利益。
(2)古典经济学时代:以19世纪的萨伊、穆勒为代表萨伊在1803年出版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约翰·穆勒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萨伊定律:即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
认为物品的生产同时也提供了物品的购买手段,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发生总需求不足(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当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自动恢复到均衡,供给问题解决了,包括需求问题在内的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能够自动地得到解决。
(3)新古典经济时代: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歇尔为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论。
认为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决定于市场上的供求力量。
市场上的理性行为是,作为需求的消费者在寻求效用的最大满足,作为供给的生产者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价格的变动则能使供求量调整到双方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市场则因此能够得以出清,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安排。
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以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为标志凯恩斯革命:凯恩斯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有效需求:“看得见的手”: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凯恩斯时代凯恩斯革命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学派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完善时期(新古典综合时代):萨缪尔森、R、哈德、A汉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罗宾逊夫人、希克斯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经济学》,将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结合起来:认为现代经济是一个混合经济体系。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教学大纲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3.会用收入法和支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5.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内容结构三、重点和难点1.宏观经济学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研究整个经济运行的总体.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衡量和表现,它包括五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1)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是重要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是最终产品,而用于再出售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就是中间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有区别的。
前者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要素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它以人口作为统计标准,属国民概念;后者指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价值,它以领土作为统计标准,属地域概念,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国的生产要素在本国生产的价值。
即不管价值是由国内还是国外的所有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只要在本国地域范围内,都应计入GDP.若定义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NFP为本国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DP=GNP-NFP,或GNP= GDP+NFP。
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资本投资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率存款创造乘数凯恩斯交叉图IS曲线LM曲线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凯恩斯陷阱2.什么是IS-LM模型?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向?5.在IS-LM模型中,保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可以自动维持均衡的经济机制是什么?6.作图说明收入和利率组合位于IS曲线左下方时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
7.试用图形说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IS-LM模型的异同?8.作图推导两部门经济中的IS曲线,并说明IS曲线的性质。
9.作图推导LM曲线,并说明LM曲线的性质。
10.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每个项目都需花费100万美元,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第二个醒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
哪个项目值得投资?如果利率是5%,答案有变化吗?(假定价格稳定)11.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这些项目仍然值12得投资吗?12.若货币交易需求为Y .20L 1=,货币投机需求为r 5002000L 2-=。
(1)写出货币需求函数。
(2)当收入为10000,货币供给为2500时,均衡利率是多少?(注: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1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O.8Y ,投资I=150-6r ,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 (单位都是亿美元)。
(1)求IS 和LM 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14.假定:(1)消费函数0.8Y,+50=C 投资函数为;(2)消费函数为,0.8Y +50=C 投资函数;(3)消费函数,0.75Y +50=C 投资函数为10r -100=I (价格水平不变)。
(a )求(1)(2)(3)IS 曲线;(b )比较(1)(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c )比较(2)(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一个企业的增加值等于CA、总销售额B、总销售额减生产成本C、产值减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品价值D、产值减由于生产而发生的资本折旧2、下列各项中不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CA、企业购买新机器B、私人购买新房子C、企业购买股票D、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3、政府购买支出不包括BA、警察的薪水B、政府对农民的补贴C、建造政府办公大楼D、研究市区交通的花费4、原本独立的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后,GDP( D)A、不变B、增加C、减少D、以上都可能5、以下较为正确的说法是DA、国民收入大于个人收入B、国民收入小于个人收入C、国民收入等于个人收入D、都可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GDP ABA、是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
B、计算服务C、等于一国在一年中的总销售额D、以上都对2、GDP的计算方法有ABC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中间产品法3、一个企业的增加值等于CDA、总销售额B、总销售额减生产成本C、产值减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品价值D、该企业生产的GDP4、下列各项中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ABDA、企业购买新机器B、私人购买新房子C、企业购买股票D、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增加5、政府购买支出包括ACDA、警察的薪水B、政府对农民的补贴C、建造政府办公大楼D、研究市区交通的花费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GDP=当年的总产值。
错误2、GDP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
正确3、野营者购买的汽车是消费。
正确4、企业购买的小轿车属于投资。
正确5、在从国民收入到个人收入的计算中,应该加上政府对贫困家庭的救济。
正确《西方经济学(宏观)》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现实中消费依赖于 DA、可支配收入B、利率C、股票价格D、上述说法都对2、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I=100,那么,均衡收入等于AA、1 000B、200C、400D、5003、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Y,那么,乘数等于CA、0.5B、4C、5D、104、如果MPC=0.8,那么最有可能的是BA、平均消费倾向是0.9B、乘数为5C、乘数为1.25D、在均衡状态,投资等于储蓄的80%5、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投资增加100亿元导致均衡收入增加300亿元,这意味着BA、平均消费倾向为1/3B、MPC是2/3C、平均消费倾向为2/3D、乘数是4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简单收入决定模型的关键假设是ABCDA、价格水平固定不变B、利率固定不变C、存在失业D、没有对外贸易2、现实中消费依赖于ABCDA、个人可支配收入B、利率C、股票价格D、预期寿命3、如果在某一收入水平上储蓄为0,那么,ABDA、MPC=1B、平均消费倾向为1C、投资乘数为0D、消费等于收入4、预算盈余或赤字ABCA、并不完全受政府控制B、依赖于经济运行情况C、受气候影响D、与贸易盈余直接相关5、下列说法中错误者是ACD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投资乘数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投资乘数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大于1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简单经济中的均衡收入条件是,I=S。
第一章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计算GDP的方法有A、支出法B、收入法C、增加值法D、以上都对2、下列各项中不引起国民收入核算中总投资增加的是A、企业购买新机器B、私人购买新房子C、企业购买股票D、企业没有全部销售掉的当年产品3、按收入法,国民收入包括A、工资B、利润C、地租D、以上都对4、企业给职工购买的医疗保险属于A、企业向职工的转移支出B、政府征税C、要素成本D、上述说法都对5、原本独立的两个国家合并为一个国家后,GDPA、不变B、增加C、减少D、以上都可能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政府购买支出包括A、警察的薪水B、政府对农民的补贴C、建造政府办公大楼D、研究市区交通的花费2、按收入法,国民收入包括A、工资B、利润C、地租D、公司利润3、按收入法,国民收入不包括A、租金收入B、失业救济C、国债利息D、净利息4、按照支出法,GDP包括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出口、最终产品是最终定型的产品。
正确错误是存量正确错误、汽车制造厂购买的机床是中间产品。
正确错误、公司出售债券所得收入应计入正确错误、总投资与净投资之差等于正确错误第二章、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消费函数为,那么,乘数等于A BC DMPC=0.9A BC D、当消费函数线位于A BC D、在一个简单经济中,投资增加亿元导致均衡收入增加A BC D、预算盈余A BC D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A、价格水平固定不变B、利率固定不变C、存在失业D、没有对外贸易2、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B、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C、投资增加越多,投资乘数越大D、消费占GDP比例越大,投资乘数越大3、当消费函数线位于45°线下方时A、消费大于收入B、消费等于收入C、消费小于收入D、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预算盈余或赤字A、并不完全受政府控制B、依赖于经济运行情况C、受气候影响D、与贸易盈余直接相关5、下列说法中错误者是A、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投资乘数B、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投资乘数C、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转移支付乘数D、平衡预算乘数大于1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均衡收入(产出)的条件是,企业的非自愿存货等于零。
西方经济学第13章(宏观第2章)第十三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 问答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当小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假设消费函数C=a+byd, 税收函数T=T0+ty, AD=c+i+g=[a+i+g+b(tr-T0)]+b(1-t)y,如图所示。
在图13-1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求线,B=[a+g+b(tr-T0)]+b(1-t)y,AD线和B 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13-1中的45度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45度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13-1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
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13-1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O y0 y O y0 y图13-1 图13-2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答: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MPC=△c/△y或MPC=dc/d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即平均消费倾向(APC=c/y).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
因为一般来说,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丝毫不增加消费(即MPC=△c/△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即(MPC=△C/△y=1),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c/△y+△s/△y=1,所以,△c/△y=1-△s/△y不等于1或0,就有0<△c△y<1 。
但是,平均消费倾向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宏观计算题1.设有以下资料:(单位:亿元)消费 700净投资 130净出口 20折旧 60政府转移支付 100企业间接税 80政府购买支出 220社会保险 120公司未分配利润 90公司所得税 65个人所得税 85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
2.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元)国内生产总值 4 800总投资 800净投资 300消费 3 000政府购买支出 960政府转移支付 240政府预算盈余 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3.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4.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0.2Y。
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政府购买乘数;(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5.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加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6.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出TR=62.5,税收T=250。
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7.如果在一国经济中,自发性消费α=250,边际消费倾向β=0.75,投资I=500,政府购买G=500。
试求:(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分别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600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么?8.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M=500,价格水平P=2,货币需求L=0.2Y+100-4r。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假设某国有如下的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10亿美元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总税收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5600-(1000-400)=50002)净出口=5600-3200-1000-1080=3203)净税收=1080+40=11204)总税收1120+180=13005)个人可支配收入=5000-1120=38806)个人储蓄=3880-3200=680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1.某家庭的有关经济情况如下表所示。
请完成下表,并计算该家庭MPC和MPS。
解:MPC=MPS=0.52、已知:消费函数C=40+ 0.75 Y;投资I=50。
试求均衡时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解:Y=360 C=310 S=503.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C=600+0.8Y。
当投资从200增至300时,试求:(l)均衡收入变化多少。
(2)如引入时间因素,当投资作同样变动时,第1期至第5期的收入各为多少?(假定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
解:(1)ΔY=500(2)Y1=4100 Y2=4180 Y3=4244 Y4=4295.2 Y5=4336.164、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8Y,投资为自主投资,I=50。
试求:(1)、均衡的国民收入(Y)为多少?(2)、均衡的储蓄量(S)为多少?(3)、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 f=2000,那么,为什么该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投资量应如何变化?(4)、本题中投资乘数(k)为多少?解:①根据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得到Y=C+I 从而Y=200+0.8Y+50 解得 Y=1250②S=I时市场处于均衡,因而均衡储蓄量为S=50。
③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为Yf=2000,则投资量应该达到下列条件所满足的数量,即Y f=200+0.8Y f+I从而 I=200④投资乘数:k=1/(1-β)=1/(1-0.8)=5第十四章货币市场1、已知消费函数为C=200+0.5Y(或储蓄函数),投资函数为I=800-5000 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货币的供给为本m=100.请写出:(1)、IS曲线方程;(2)、IS—LM模型的具体方程,并求解均衡的国民收入(Y)和均衡的利息率(r)各为多少。
《西方经济学(2)》课外练习题与答一、填空题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和部门法。
2.国内生产总值GDP-折旧=。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
5.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
6.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7.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线。
8.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水平。
9.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0.消费函数曲线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在简单的国民经济分析模型(又称为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
11.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12.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13.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4、凯恩斯认为,人们需求货币是出于、和。
15、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17、AS曲线处于古典极端(即垂直)情形下,需求管理政策不会改变水平,只会改变水平.18、宏观经济学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和。
19、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可使IS曲线或LM曲线向右平移, 进而使AD曲线。
2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种,他们是、、和国际收支平衡。
参考答案:1、支出法、收入法;2、国内生产净值;3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4 通货膨胀;5、货币供给量增加;6、正常的劳动力流动;7、右下方、右上方;8、减少、下降;9、1、1;10、收入等于消费、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11、减少、减少;12、越小;13、总需求(总支出);14、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15、国内生产总值;16、均衡的国民收入;17、收入,物价;18、消费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GDP折算数;19、向右平移;20、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1
《西方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
3、名义GDP
4、实际GDP
5、边际消费倾向
6、财政政策
7、自动稳定器
8、货币政策
二、填空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的市场价值总
和。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是 。
2、核算GDP有三种基本方法: 、 、 。
3、广义国民收入的5个总量: 、 、 、 、 。
4、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5、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6、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基本恒等式: ≡ 。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 、充分就业、 和国际收支平衡。
8、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 和 。
9、货币政策常使用的三种工具包括 、 、 。
10、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 、 、 、 。
11、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__________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
给时,政府采用__________财政政策。
12、内在稳定器又称 ,是指经济体系本身所具有的能自动抑制 的
机制。
三、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
A、有形产品 B、无形产品 C、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产品 D、不
能确定
2
2、 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那一项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A 、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 、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交
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
务 D、一年本国境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3、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国
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4、下列情形中,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是
A 、去年生产而在今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当年生产的汽车 C、某人去
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汽车 D、某汽车生产商当年计划的而明年生产
的汽车
5、“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全对
6、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
吨钢材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7、个人收入是
A 、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获得的工资总和 B、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
门获得收入的总和 C、在一定年限内,家庭部门能获得花费的收入总和 D、等
于国民收入减去家庭未收到的部分、加上来自非生产的收入
8、下列情况中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的是
A、政府对其雇员支付的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D、政府为其发行债券支付的利息
9、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
总和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
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和折旧
10、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
3
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
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11、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政策 D、道义劝告
12、财政政策( )
A 、涉及政府支出和税收 B、 包括创造工作计划 C、包括最低工资安排,
所有的工人至少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工资 D、包括失业保险计划
四、 多项选择题
1、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任务是
A、消除通货膨胀 B、维持充分就业 C、保持外汇收支平衡 D、维持经济
增长 E 以上都不是
2、广义的国民收入包括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净值 C、国民收入 D、个人收入 E、个
人可支配收入
3、“四个部门经济”是指
A 、居民户 B、企业 C、集团公司 D、政府 E、对外贸易
4、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方法是
A、生产法 B、支出法 C、购买收入法 D、收入法 E、以上都对
5、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买进政府债券,则会出现
A、利息率下降 B、投资减少 C、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 E、收入减少
6、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 对经济进行调节
A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紧缩
性的货币政策 E、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7、经济繁荣时期的财政政策措施包括
A、减税政策 B、增税政策 C、增加财政支出政策 D、减少财政支出政
策 E、提高法定准备率
8、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债券 B、降低再贴现率 C、放宽贴现条件 D、
提高法定准备率 E、减少税收
4
五、判断正误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狭义的国民收入。( )
2、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
3、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已经提高。( )
4、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如汽车一定是最终
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
5、把各种要素的收入相加得出的结果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
6、如果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加总投资,加政府购买,那么,出口就等于
进口。( )
7、折旧费用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8、国内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扣除了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后的最
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9、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
10、当经济处于均衡时,边际消费倾向必然等于边际储蓄倾向。( )
11、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会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这是节约的
悖论。( )
12、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13、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债券。( )
14、改变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用以稳定国民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 )
15、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
比( )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
17、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
六、 计算题
1、根据以下统计资料(单位:亿元),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
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1)净投资125 2)净出口15 3)储蓄15 4)资本折旧50 5)政府转移
支付给个人120 6)企业间接税75 7)政府购买200 8)社会保险金130
9)个人消费支出500 10)公司未分配利润100 11)公司所得税50 12)
5
个人所得税80
2、假设某银行吸收存款200万元,按规定要留准备金20万元,试求:
(1)准备率为多少?(2)能创造多少货币?(3)若银行吸收存款增至500
万元(准备金仍为20万元),能创造多少货币?(4)若银行吸收的存款200
万元不变,但准备金增至25万元,这时能创造多少货币?
七、 简答(作图)题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基本总量是什么?这些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
2、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核算方法有何缺陷?应如何予以弥补?
3、财政政策的工具有那几种?这些财政政策工具是如何运用的?
4、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三种?这三种工具是如何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