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栓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15
周围动脉栓塞护理查房周围动脉栓塞的基本概念周围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内形成栓子,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使周围组织缺血、缺氧。
临床上常见的周围动脉栓塞包括腿部动脉栓塞、手部动脉栓塞等,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栓子位置和程度。
查房要点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体格检查:着重观察患者受累的肢体情况,如皮肤色泽、温度、肢体是否有运动障碍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血管状况评估:可通过检查患者的脉搏情况、进行动脉超声、CTA等相关检查,评估栓塞程度及周围动脉的通畅情况。
4.疼痛评估:询问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指导后续止痛治疗。
5.神经功能评估:观察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情况,排除神经功能损害。
护理重点1.保持患肢保暖:周围动脉栓塞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缺血表现,需保持患肢温暖,避免寒冷刺激。
2.定期翻身:长期卧床的患者需定期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3.避免大面积按摩患处:过度按摩可能导致栓塞进一步脱落,加重病情。
4.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5.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摄入,保持血脂水平稳定,有助于改善周围动脉栓塞的病情。
小结周围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护理查房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在查房时需关注患者的病史、症状变化、护理重点等方面,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的护理查房,有助于提高周围动脉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快康复进程。
以上是周围动脉栓塞护理查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护理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