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 格式:ppt
- 大小:9.18 MB
- 文档页数:70
原生质体培养名词解释原生质体培养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于繁殖植物和研究植物基因转化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原生质体培养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名词解释。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原生质体培养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生质体培养名词解释》篇11. 原生质体(Protoplast)原生质体是指从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后剩余的细胞质部分,包括细胞膜、质体、线粒体、质体小体、微管和微丝等细胞器。
原生质体是一个高度液态的细胞质体系,其形态和功能类似于一个微小的细胞。
原生质体可以通过融合实现远缘杂交,从而扩大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范围。
2. 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原生质体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原生质体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植物组织或细胞。
原生质体培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生质体的融合,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实现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和改良。
3. 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原生质体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原生质体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原生质体融合可以通过电激、化学处理或生物方法等手段诱导。
融合后的细胞称为杂种细胞,可以用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用和改良。
4. 再生(Regeneration)再生是指通过培养技术,使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重新分化、再生为新的植株或组织。
再生是原生质体培养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础。
5. 遗传转化(Genetic Transformation)遗传转化是指将外源基因或基因组导入植物细胞内,并使其表达的过程。
遗传转化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生质体培养的应用之一。
通过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可以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并实现植物的遗传转化。
6.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适当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植物组织或细胞。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1. 确定植物材料:选择适合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植物材料,如幼嫩的叶片、茎尖、根尖等。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原生质体培养办法主要有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和固一液结合培养法。
另外对于低细胞密度的原生质体培养,还可以采纳饲养层培养法、共培养法和微滴培养法等。
而在原生质体应用于生物转化中时,常常采纳固定化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举行固定培养。
一、固体平板培养法原生质体的培养办法和对培养条件的要求常与单细胞培养相像。
故原生质体的培养也可根据单细胞的平板办法举行。
首先把原生质体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密度为104个/mL左右),与高压灭菌后冷却至42~45℃的培养基(2倍固化剂浓度)用大口刻度吸管快速等量混匀,并快速转移到培养皿中,旋转培养皿,眨眼便凝固,用石蜡膜带密封,暗培养。
培养基层不宜过厚,普通2~3mm。
培养5~7d原生质体开头分裂,3周左右观看细胞植板率。
待形成大细胞团后,转移到去除渗透压调整剂的新奇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
近年来发觉,用琼脂糖代替琼脂粉可以提高植板率。
特殊是对于那些在琼脂培养基上不易发生分裂的原生质体,用法琼脂糖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低熔点琼脂糖可在30℃左右溶化,与原生质体混合不影响原生质体的活力。
该办法的优点:原生质体分布匀称,有利于分裂;简单获得单细胞株系;可定位观看单个原生质体的生长发育状况。
缺点:原生质体易受热损害;易破裂;原生质体始终处在高渗透压胁迫下,生长发育缓慢,植板率低。
二、液体浅层培养法尽管固体培养有上述优点,但无数讨论者还是喜爱用法液体培养基,这是由于,当用法液体培养基的时候,经过几天培养之后,可用有效的办法把培养基中的渗透压降低;另外,假如原生质体群体中的蜕变组分产生了某些能杀死健康细胞的有毒物质,可以随时更换培养基;再有,经过几天高密度培养之后,可把细胞密度降低,或把目标细胞分别出来。
本办法是用液体培养基举行原生质体培养。
把纯化后的原生质体用液体培养基调节好密度,用吸管转移到培养皿中,石蜡膜带密封,在培养室暗培养。
培养基层厚2~3mm。
培养5~10d细胞开头分裂,此时开头降低培养基中的渗透压。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流程
内容: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快速培养和大量繁殖目的植物的原生质体。
其技术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择培养原料。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植株作为原生质体的供体,常选择嫩茎、嫩叶等组织。
2. 消毒和预处理。
使用烧瓶或培养皿,在无菌操作台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剪切或撕取原生质体,进行预培养。
3. 建立原生质体悬浮培养系统。
将预培养的原生质体转移到含有培养基的烧瓶或培养皿中,保持液面悬浮状态培养。
4. 原生质体增殖。
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原生质体进行分裂增殖。
适时传代培养。
5. 原生质体发育。
当原生质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改变培养基成分,促进原生质体发育为细胞组织块体。
6. 组织块体生长。
继续培养,组织块体继续生长,并通过组织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7. 移栽和驯化。
将组织块体或小植株移植到培养基中生根定植,然后
逐渐转移到土壤中,进行环境驯化,最后完全转入盆栽或野外栽培。
通过上述技术流程,可以实现大量快速培养目标植物的原生质体,并最终获得完整的植株,实现规模化种植。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一、目的要求掌握用培养皿进行原生质体的液体浅层培养。
二、基本原理原生质体就是具有细胞质膜而没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原生质体经过培养后再生出细胞壁就可进行正常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三、材料、试剂与主要仪器1.仪器与设备培养皿(6cm、9cm)、封口膜、温箱、培养箱、1mL定量移液器、枪头、滴管(近滴头端加入少许脱脂棉)、三角瓶、血球细胞计数器、移液管、洗耳球、无菌滤纸、漏斗、滤器、滤膜、针管(30mL),光学显微镜、酸度计或pH试纸、电子天平等。
2.试剂(1)原生质体液体培养基MS+2,4-D1mg/L+6-BA0.5mg/L+NAA0.2mg/L+葡萄糖0.4mol/L,pH 5.8,灭菌。
(2)酚红(0.1%):称酚红2g,先用数滴5.6%的NaHCO3溶液溶解,再加进该5.6% NaHCO3溶液使最终体积为100mL,瓶装保存,备用。
3.材料制备好的菠菜原生质体。
四、实验步骤1.原生质体纯化将菠菜原生质体沉淀重新悬浮于10mL原生质体纯化液中,500rpm 下离心10min,原生质体会在蔗糖溶液的顶部形成一条绿带,用无菌吸管或移液管将原生质体转入另一离心管中。
2.原生质体清洗用原生质体洗涤液(CPW液)重新悬浮原生质体沉淀,1000rpm下离心5min,使原生质体沉淀在试管底,重复清洗一次。
之后加适量原生质体液体培养基悬浮原生质体。
3.活力检查凡具活力的原生质体均呈圆球形,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胞质环流运动。
在叶肉原生质体中由于叶绿体的阻挡,看不清胞质环流运动。
可取一滴原生质体悬浮液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0.1%的酚红染液,凡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均不着色,而死去的原生质体立即染成红色。
4.密度调整用血球计数板于显微镜下计数,用液体培养基调整使原生质体浓度至105~106个/mL。
5.分装培养将调整密度后的原生质体悬浮液分装到直径6cm的培养皿中,每皿4mL,于28℃下培养,第1d是暗培养,第2~3d光照度为300Lx,以后移至光照度1500~2000Lx 条件下培养。
实验九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实验目的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基本方法,并对培养的结果进行初步观察。
实验原理原生质体是除去细胞壁的裸露细胞。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分离的原生质体能合成新壁,进行细胞分裂,并再生成完整植株。
实验用品一、材料1.烟草幼苗的叶片、或向日葵无菌苗的叶片、子叶或下胚轴等。
2.胡萝卜根切片诱导的松软愈伤组织。
二、器材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或手摇离心机、倒置显微镜、普通显微镜、培养室、灭菌锅、血细胞计数板、石蜡膜带等。
细菌过滤器和0·45μm的滤膜、300目不锈钢网筛及配套的小烧杯、解剖刀、尖头镊子、注射器(5、10m1)和12号长针头、带皮头的刻度移液管(5、10ml,上部管口加棉塞)、培养皿(直径6cm)或扁平培养瓶(50m1)、大培养皿、吸水纸等、使用前需经过灭菌。
三、试剂1.70%酒精。
2.0.1%升汞水溶液,并滴入少许TWeen80。
3.灭菌蒸馏水。
4.0.16mo/L和0.20mo/LCaCl2·2H2O溶液,并加有0.1%MES(2-N-吗啉已烷磺酸),PH5.8~6.2。
5.20%和12%蔗糖溶液,pHPH5.8~6.2。
6.酶液A纤维素酶(cellulae,OnozukaR-102%果胶酶(13ectinae,Serva)1%(若用国产EA3-867纤维索酶,则果胶酶可省去。
)甘露醇0.6mol/LCaCl2·2H2O0.05mol/LMES0.1%pH5.8~6.27.酶液B纤维素酶(OnozukaR-10)2%离析酶(MacerozymeR-10)1%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e,Sigma)0.2%甘露醇0.4mol/LCaCl2·2H200.1%MESPH5.8~6.2表22-1DPD培养基成分NH4N03KN03MgSO4·7H20CaCl2·2H2OKH2P04FeSO4·7H20Na2-EDTAMnSO4·H2ONa2MoO4·2H2OH3BO3ZnSO4·7H2OCuSO4·5H2OCoCl2·6H2 O9.C81V培养基(表22-2)表22-2C81V培养基成分NH4N03柠檬酸铵尿素MgSO4·7H20CaCl2·2H2OKH2P04NaHCO3FeSO4·7H20Na2-EDTAMnSO4·H2OKICoCl2·6H2OZnSO4·7H2OCuSO4·5H2OH3BO3Na2MoO4·2 H2O含量(mg/L)100010010025040010015027.837.3100.750.02520.02530.25成分烟酸盐酸吡哆锌盐酸硫胺素肌醇叶酸水解酪蛋白甘氨酸谷氨酰胺色氨酸胱氨酸蛋氨酸胆碱葡萄糖玉米素萘乙酸pH含量(mg/L)111020015001010010105100.38mol/L0.10.25.8含量(mg/L)27014803405708027.837.350.1220.0150.01成分KI烟酸盐酸吡哆锌盐酸硫胺素肌醇叶酸甘氨酸生物素蔗糖甘露醇2,4一D激动素pH含量(mg/L)0.2540.741000.41.40.0420000.3mol /L10.55.88.DPD培养基(表22-1)10.0.1%酚藏花红(配在0.4mol/L甘露醇中)。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理
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理是利用生物学方法将植物细胞的质膜和细胞壁打破,使得细胞质与细胞器分离,获得纯净的细胞质。
具体制备原理如下:
1. 选择新鲜的植物组织,例如嫩叶片、根尖等,并将其切碎。
2. 将切碎的组织置于适当的缓冲液中,缓冲液中含有维持细胞渗透压的某些成分,如蔗糖。
3.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细胞内的质膜和细胞壁会被渗透液逐渐分解,从而使细胞质暴露在外。
4. 使用过滤纸或细孔滤网将悬浊液过滤,以去除细胞壁碎片和其他杂质。
5. 对滤液进行离心,以分离更纯净的细胞质。
6. 最后,将分离得到的细胞质保存在低温条件下,或进行后续的实验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制备得到植物原生质体,供后续的生物学研究和实验使用。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
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
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
早在1902 年,Haberlant 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
直到1954 年, 植物单细胞培养才获得成功。
M uir 将培养的万寿菊及烟草悬浮细胞植入到长有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而得到了它们的单细胞克隆, 并建立了看护培养的方法。
悬滴培养由De Ropp1954 年开创, 1960 年Jones 等完善了这一技术, 并建立了微室培养的方法。
同年, Cock ing 应用酶法分离原生质获得了成功, 从而在实验条件下很容易获得大量的原生质体。
随着多种适用于原生质体分离的商品酶的出现, 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 现在常用的液体浅层培养、双层培养法、琼脂糖包埋法、琼脂岛培养法以及使用条件培养基或饲喂培养等技术, 使原生质体培养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2 原生质体培养方法2. 1 液体培养法2. 1. 1 液体浅层培养(L iquid th in culture)这是目前较常用的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一般适用于容易分裂的原生质体, 将含有原生质体的培养液在培养皿底部铺一薄层, 封口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对原生质体损伤较小, 且易于添加新鲜培养物。
用这种方法, J.T rmeouillaax 等成功地培养长春花冠瘿组织的激素自养型的原生质体单细胞克隆; H isato Kunitake 等也在改良的M S 培养基上培育了Eustom a g rend if lorum (龙胆科, 原产美国)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