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ppt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6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角色:
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 丑、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 类。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扮演女主角的 叫正旦。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末、 冲末、外旦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 净,女的叫搽旦。他们往往只起配角的作 用,偶尔也唱一二支小令,从来不唱整套 曲子。杂是指驾(帝王)、孤(官吏)、 孛老(老翁)、卜儿(老妇)、倈儿(小 孩)等角色。
[滚绣球]: 选取了哪些意象?这支曲子 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 抒发了莺莺的什么感情?
柳丝 玉骢 疏林 斜晖 马儿 车儿 松了金钏 减了玉肌
直抒胸臆、情中见景、夸张; 郁闷怨恨、难分难舍 愁肠百转、无可奈何
为衣 伊带 消渐 得宽 人终 憔不 悴悔
离情难舍,寸阴可贵,恨柳丝难系马,望疏 林“挂住”残阳不落,分明是写情,但同时 我们也能看到柳丝飘垂、斜阳挂树、暮色苍 然的景色。这是情中见景。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装上车子 江水
愁 随水而流
装上船 烟草、风絮、雨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具体
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长 亭 送 别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 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 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 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 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 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莺莺复书:莺莺回信以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当晚,张生跳墙赴约, 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假装生气,训斥张生莽撞,张 生从此一病不起。
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 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 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 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 今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破封建礼教束 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 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 “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 史”。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 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 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 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
借途中之景传伤感之情;
②暮秋之景
黄叶衰草图 借席中之境传愁苦之情;
古道烟霭图
借别后之景传惆怅之情。
曲词 之 美
[端正好]:1、选取了哪些意象?整幅图画有什
么特点?在整折戏中起什么作用?
云天,黄花(菊花),西风(秋风)、大雁、 霜林。空间广阔、色彩斑斓。萧瑟的秋景与悲凄 的心境化而为一,意境凄美。
• 白:又叫“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 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 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 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 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 它不仅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 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 很重要的作用。所谓“曲白相生,方尽 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西 厢 记
新杂剧,旧传奇,《西 厢记》天下夺魁。
——贾仲明续编《录鬼簿》
《西厢记》——第六才子书
金圣叹
“六才子书”是由明末金圣叹所定的:
庄子所著《庄子》;
屈原所著《离骚》;
司马迁所著《史记》; 杜甫的《诗》(杜诗);
施耐俺所著的《水浒传》;王实甫所编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厢记》
《西厢记》杂剧演变 唐朝 元稹 《莺莺传》 ——崔莺莺性格软弱,屈服于命运;张生 始乱终弃。有“女色祸人”之论。 金代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男女主人公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抗 争;“才子配佳人”。 元代 王实甫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提出“有情人终成眷属”理想,突出 双方纯真爱情;表现男女主人公反抗封建 势力,追求婚姻自由的自觉要求。
人物之美
第二部分 长亭饯别
鉴赏《脱布衫》
“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 迷”,把整个离宴用萧瑟的气氛笼罩 起来,烘托了莺莺在别宴上的离愁别 恨,使秋境与离情统一。
后两句描绘了张生在宴席上精神不振 的可怜情态。
鉴赏《小梁州》 5、作者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了张生怎样的
心情?
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抓住细节,从莺莺 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痛苦难言的无奈之情。 张生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因为女婿的 悲感之情是不能当着丈母娘的面过分流露 的。他只能 “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 推整素罗衣。”这种细腻隐微的情绪和他 的感情表达方式,是被离筵这个特定环境 所决定的。
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 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达到情 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 范仲淹《苏幕遮》一词——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 阳外。
• 3、【端正好】曲词如何体现了《西厢 记》以词采典雅见长的特点?
【端正好】一曲将途中之境、深秋之景、离人之情完 美的融合在一起,鲜明地体现了《西厢记》以词采典 雅见长的特点: ①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碧天白云、黄花堆积、 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②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醉”“泪”; ③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染”。
长亭送别
1、按照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可以把全文分为
四个部分?请分别用一个包含“别”字的四字短语
概括故事的四个场景(学生讨论)

赴亭送别

长亭饯别

临别叮嘱


惜别目送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 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 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
说说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 关键词?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 发的却是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 惜别深情。并且一笔双至,莺莺的依恋, 张生的难舍,同样传神。
夸张手法的使用: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表 现了在感情的折磨下的莺莺身心交瘁。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 手法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排比、反复和叠词。每一组句子,前句 用儿化词,后一句用叠词,具有浓郁的口 语色彩。排比句巧妙衔接,并间以反复的 感叹造成了音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 唱三叹”的艺术效果。把莺莺离别前柔肠 百结的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凸 现了女主人公哽咽泣诉、依依难舍的形象。
• 青山: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 古道: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 夕阳: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 烟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元曲
• 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 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小 令只用一曲;套数,也叫套曲,是 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
元杂剧
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杂剧。
1、结构特点: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
式是以一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 的一幕或一场;“楔子”,通常在第一折 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 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元曲四大家的杂剧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 《望江亭》《拜月亭》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元杂剧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
• 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
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 •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 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句诗表情达意 手法相同?
——李清照《武陵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总结:
明确: 最后两曲,透过人物的所 见所感、所言所行,为我们展现了一 幅苍茫而瑰丽的景象:青山起伏,疏 林掩映,淡烟四起,暮霭沉沉,夕阳 西下,古道荒凉,禾黍离离,秋风习 习,马鸣凄凄一人伫立,怅然远 眺…… 与[端正好]照应,但比[端正 好]中的清晨景象更加萧瑟凄凉。表现 出莺莺痴立目送,但欲见不能又不忍 离去的惆怅眷恋之情。
你认为哪一个字用得最好?有什么艺术效果 ?
在离人眼里,霜林之所以醉,是由惜别的血 泪染红的。一个“染”字,不仅把外在的感受转 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 宛然如见。“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 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 伤的感情色彩。 “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 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 态。
3、元杂剧剧本构成:
• 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 唱词: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是按一定的 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 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 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 科:又叫“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 舞台的程式、表情、舞蹈和武功。 如在剧本中 表示舞台效果(如”内做风起科”)和演员所 要做的动作、表情等(如 “调阵子科” 、 “做惊科” )。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 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王实甫, 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
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 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
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 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 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无人语”与“听马嘶”两相映照,
离 愁
烘托出环境的苍凉凄冷和莺莺内心的
痛苦无比。
禾夕淡 疏青
黍阳烟 林山
渐 远 烦恼 填胸臆
秋古暮 不隔 风道霭 做送 听无相 美行
渐 愁 逐野云飞 无
马人遮 嘶语蔽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 怆悲苦的眷恋之情。前一句用拟人手法, 情景交融,后一句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描 写,写内心深藏之情。“夕阳古道”萧瑟 凄冷,增添了苍凉意味,极目远送,产生 幻觉,先是耳闻无声,后忽有马嘶传来, 无声和有声相映衬,最后用心理描写说对 自己的举动也无法理解。
(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林》)
车臆遍 鞭四
儿,人 残围
[]
如量间 照山 何这烦 里色 载些恼 。中
收 尾
得大填 ,
起小胸 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 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 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 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 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 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
前四句一句一景,将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 物进行意象的组合渲染出浓重的凄凉气氛,衬 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后二句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而痛苦流了一 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 情感动而变红的—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 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一句中,
• 柳、长亭、酒、泪、秋……
在本折唱词中,还能找到哪些意象是 用来营造离别之自然环境的?
云天黄花 、北雁西风 、霜林 、 寒烟 衰草、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 禾黍秋风 ,全是秋天之特有的景,以这 些来营造“离愁别绪”,可说“一切景 语皆情语”。
• 2、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
凄切悲慨
提示:
①离别之事 深秋霜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