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36
防排烟系统工作原理
防排烟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内部排气和烟雾控制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烟雾探测:防排烟系统通过安装在建筑内部的烟雾探测器感知到烟雾的存在。
这些探测器可以使用光电或离子侦测技术。
一旦探测到烟雾,它们会发送信号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防排烟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接收到烟雾探测器发送的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逻辑和设定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启动防排烟系统。
控制系统还能对可燃性和有毒气体进行检测,以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3. 排烟风机:当控制系统决定启动防排烟系统时,它会发送信号给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会自动启动并开始运转。
它们会排出建筑物内部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排烟风机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屋顶或通风管道内。
4. 排烟通道:为了有效排出烟雾和有害气体,防排烟系统需要有专门的排烟通道。
这些通道连接到排烟风机,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引导到室外。
排烟通道应该设计得足够宽敞,以确保排烟效果良好。
5. 防火门和通风口:防排烟系统通常与建筑物内的防火门和通风口相结合。
一旦防排烟系统启动,防火门会关闭,以防止烟雾扩散到其他区域。
同时,通风口会打开,以便排烟风机可以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建筑物。
通过以上这些部分的协同工作,防排烟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和排除建筑物内部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人员安全。
防排烟系统深度图文详解,绝对干货!首先,有必要明确的是:防排烟系统并不是单一系统,而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个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下面就分别对这两个系统进行图文解析:一、防烟系统设置部位: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安全性较高的安全出口)、消防电梯前室(灭火救援通道);2. 避难层(建筑内的安全区域,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才有)。
作用:通过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防烟部位,确保防烟部位的人员不受烟气侵袭,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加压送风1)自然通风方式前室示例楼梯间示例示例机械加压送风的立面图和平面图示例加压送风机及风管示例送风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和竖井示例前室送风口和竖井示例二、排烟系统设置部位:1.较长的疏散走道;2.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面积较大的地上房间和地下室(这两项的具体标准因建筑定性而异,具体可参见建筑防火设计规范);3.中庭。
由此可见,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将进入疏散走道的烟气排出室外,为人员疏散创造必要的安全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排烟1)自然通风方式注:此处(房间和走道)的自然通风不同于楼梯间和前室的自然通风。
虽然它们的原理相同,但此处是作为排烟措施,而楼梯间和前室是作为防烟措施。
走道示例中庭示例2)机械排烟方式设置部位:按规范应设置排烟措施,但又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中庭。
原理示例水平机械排烟系统原理示例分区示例排烟口和手动开启装置示例排烟口手动开启装置示例中庭机械排烟示例排烟风机及风管示例排烟风机房电气控制柜示例排烟防火阀示例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密闭场所如地下室还应设置补风用的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的补风系统原理:排烟系统在有困难时,可以和通风空调系统兼用,但应符合排烟系统的要求。
车库排风和排烟兼用系统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防火分区具有较高耐火极限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
防排烟系统防烟与排烟系统是建筑物内设置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一、防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防烟系统是指通过釆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
该系统可以阻止烟气侵入,控制烟气蔓延,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二、排烟系统的定义及作用排烟系统是指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外的系统。
该系统可在建筑中某部位起火时排除大量烟气和热量,起到控制烟气和火势蔓延的作用。
三、防烟与排烟系统设置场所及部位1、防烟系统设置场所①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②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③避难走道前室、避难层(间)2、排烟系统设置场所(1)民用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设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m2和设置在四层及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②中庭③公共建筑面积大于100m2 且经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和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地方房间④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⑤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当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
(2)工业建筑排烟设施设置场所①人员或可燃物较多的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②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生产车间;③自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④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仓库)内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四、防排烟系统分类五、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排烟的的方式结构较为简单,下面主要介绍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2、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
名词解释防、排烟系统:建筑物内设置的用以防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等区域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机械加压送风:对楼梯间、前室及其它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防止烟气进入。
机械排烟: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方式。
自然排烟: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排烟方式。
排烟防火阀: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常闭状态并满足漏风量要求.火灾或需要排烟时手动和电动打开,起排烟作用.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ft=,+0,]排烟防火阀-1排烟防火阀-1说明一般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当排烟气流温度达到280℃吋,温感器动作将阀门关闭,起到排烟阻火的作用。
1、温控:温感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2、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关闭;3、手动关闭、手动复位;4、关闭后输出一组有源触点信号和一组无源触点信号。
[ft=,+0,]全自动防火阀该阀门安装在有防烟、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或安装在排烟系统的管道上。
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阀门依靠操作装置内部的复位弹簧自动关闭起到防烟阻火的作用。
1、可手动六档调节阀门开度;2、温控:温感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3、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关闭,再次供电,电信号(DC24V)阀门依靠电机复位;5、手动关闭、手动复位;6、输出二组触点信号。
防火阀该阀门安装在有防烟、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关闭起到防烟阻火的作用。
1、温控:温感器动作阀门自动关闭;2、电控:消防中心电信号(DC24V)电磁铁动作阀门自动关闭;3、手动关闭、手动复位;4、关闭后输出一组有源触点信号和一组无源触点信号可调节的防火阀该阀门安装在有防烟、防火要求的通风、空调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处于常开状态,火灾时关闭起到防烟阻火的作用。
防排烟系统。
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防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防烟系统。
(如图)按建规要求在建筑中必须设置的所有排烟设施组成的系统叫排烟系统。
(如图)防烟系统的作用是——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有效地把烟气控制在划定的防烟区域范围内,不让它扩大蔓延到其它区域,减少建筑内大面积的受害,能减少救人救灾的难度。
排烟系统的作用是——建筑内一旦发生烟火灾情,能迅速启动,及时地把烟气排出建筑外,使疏散人员、救灾人员不被烟火所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救人救火创造有利的条件。
防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排烟设施分为二种形式:机械排烟设施;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二、防排烟系统的规范要求和标准1、国家《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明确一、二类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1)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2)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易燃物较多的房间”;(3)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2、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1)不具备自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3)封闭避难层(间)。
3、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少于2.00㎡;合用前室不应少于3.00㎡;(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少于 2.00㎡;(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2%;(4)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4、下列部位可不设防烟设施: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可不设防烟设施。
5、排烟窗设置在什么位置?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6、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管时不应大于15 m/s;(3)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 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 m/s。
消防防排烟系统概念简述消防防排烟系统并不是单一系统,而是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两个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排烟系统包含排烟和防烟两种系统,排烟属于防排烟,但防排烟不属于排烟,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防烟是保持室内空间的正压,使烟气不能蔓延进来,是向室内送风的系统;排烟是把火灾时产生的高温烟气排出室外,时向室外排烟的系统。
一、防烟系统防烟系统:防烟系统是指在火灾的时候,对需要设置防烟系统的区域进行正压送风,保证区域内人员的安全。
一般是防烟楼梯,前室等。
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目的都是保证人员安全和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设置部位: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安全性较高的安全出口)、消防电梯前室(灭火救援通道);2、避难层(建筑内的安全区域,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才有)。
作用:通过设置防烟措施,防止烟气进入防烟部位,确保防烟部位的人员不受烟气侵袭,为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创造条件。
方式:1、自然通风2、机械加压送风①自然通风方式②机械加压送风方式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防烟部位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二、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指设置在一定区域,当火灾的时候,对火灾发生区域进行排烟的系统。
防烟系统是向区域正压送风,排烟系统是将烟气排出。
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原理防烟排烟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工厂、办公室等区域的安全设备,旨在确保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撤离。
该系统通过有效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提供清新空气,为人们提供一个逃生通道。
下面将分别介绍防烟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防烟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两部分:防烟部分和排烟部分。
防烟部分:防烟部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烟雾扩散到撤离通道和安全出口,为人们提供一个无烟区域。
防烟区域可以是一个防烟楼梯间、防烟厅或是建筑物的其他区域。
防烟系统使用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烟雾的产生、扩散和积聚。
首先,系统会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检测到火焰、烟雾或是温度的异常变化。
这可以通过火焰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或是温度传感器来实现。
一旦检测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信号。
其次,系统会自动开启天窗或是其他通风设施,以增加空气流通并降低烟雾的浓度。
这可以通过在防烟区域的天花板上安装可开启的天窗或是通风口来实现。
开启天窗后,烟雾将会通过天窗排出,防止烟雾进入防烟区域。
最后,系统还会自动启动通风设备,以清除防烟区域内的烟雾。
通风设备通常是安装在防烟区域的墙壁或是天花板上的风扇。
一旦系统检测到烟雾,风扇将会开始运转,将烟雾从室内排出,保持防烟区域的清新。
排烟部分:排烟部分的主要目的是将烟雾从建筑物中排出,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无烟的撤离通道。
排烟系统通常包括烟气排放设备、烟道和风机。
首先,一旦系统检测到烟雾,烟雾排放设备将会自动开启。
这些设备通常是位于各楼层的墙壁或是天花板上的排烟口。
开启排烟口后,烟雾将会通过排烟口进入烟道。
然后,烟道将会将烟雾从建筑物中排出。
烟道可以位于建筑物的外墙或是安全出口附近。
当烟雾进入烟道后,通过风机的作用,烟雾将会被排出建筑物。
风机通常位于烟道的一端,通过产生强大的排风能力,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
值得注意的是,防烟排烟系统是通过各种探测器、通风设备、排烟口和风机的协作来实现的。
通过这些设备的结合使用,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探测到火灾并排除烟雾,为人们提供一个无烟的逃生通道。
防排烟系统介绍范文防排烟系统是建筑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火灾现场产生的有毒烟气、热量和燃尽物排出建筑内部,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通道畅通,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损害。
本文将就防排烟系统的原理、分类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防排烟系统的原理主要有两种:自然排烟和强制排烟。
自然排烟是通过建筑内外有高低温差、气压差和风的作用,产生气流的力量将烟气排出建筑。
强制排烟则是通过电机驱动的风机或抽风机,通过高温、高浓度的烟气传感器监测到火灾后,启动风机将烟气强制排出建筑。
根据防排烟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应用场所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常压排烟系统、压力排烟系统和排烟防排烟系统三种。
常压排烟系统适用于无风区域,通过自然气流力将烟气排出建筑,并且净化烟气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压力排烟系统适用于对排烟强度要求较高的场所,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差将烟气排出建筑,并在排烟出口处设置排烟风门以保证排烟效果。
排烟防排烟系统则是将常压排烟和压力排烟结合起来,根据火灾情况的不同切换工作模式,确保烟气能够快速排出建筑。
防排烟系统广泛应用于大型商业建筑、宾馆、医院、办公楼、地下停车场等公共场所。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将有毒的烟气排出,避免人员中毒和无法撤离的危险。
另外,防排烟系统还可以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破坏,降低火灾扩散的风险,提供安全的逃生通道。
防排烟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安装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结构和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排烟系统和设备。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调试,确保其各项参数和功能都能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清洁和更换滤网、风机等部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最小清晰高度
最小的清晰高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3m及以下:Hq=0.5H。
3m以上:Hq=1.6十0.1H。
式中:
Hq--最小清晰高度(m)。
H--对于单层空间,取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m);对于多层空间,取最高疏散楼层的层高(m)。
防排烟系统简介:
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一、防排烟系统二、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三、目录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展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展开二十、系统简介二十一、防排烟系统可分为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二十二、机械防排烟系统二十三、二十四、防排烟系统二十五、机械防排烟系统,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
防烟系统设置形式楼梯间正压。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与防烟分区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十六、自然防排烟系统二十七、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凹廊或前室内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排烟设施。
利用建筑的阳台、凹廊或在外墙上设置便于开启的外窗或排烟进行无组织的自然排烟方式。
二十八、自然排烟应设于房间的上方,宜设在距顶棚或顶板下800mm以内,其间距以排烟口的下边缘计。
自然进风应设于房间的下方,设于房间净高的1/2以下。
其间距以进风口的上边缘计。
内走道和房间的自然排烟口,至该防烟分区最远点应在30m以内。
自然排烟窗、排烟口中、送风口应设开启方便、灵活的装置。
二十九、工程计算三十、1、先计算图纸中的风机的数量并计算设备支架工程量。
三十一、2、按计算规则计算通风管道工程量。
(如果是镀锌铁皮风管就不需要另计支架工程量,定额中已包含。
)三十二、3、计算排烟风口、防火阀、排烟阀、正压送风口的工程量。
三十三、4、计算防火阀、排烟阀的支架工程量。
三十四、5、注意楼道内的正压送风口及屋顶的排烟风机工程量不能漏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