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17.01 KB
- 文档页数:11
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饮食卫生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下面是小编收集的食品安全资料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一、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饮食安全卫生(一)、常见的食物中毒1、四季豆中毒;2、发芽马铃薯中毒;3、豆浆中毒。
(二)、食物中毒的特点1、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没有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3、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4、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三)、中毒原因1、四季豆中毒:四季豆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有关。
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史。
中毒表现为潜伏期为1—5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
预防措施:应彻底加热、炒,充分加热以破坏毒素,故加工四季豆宜炖食,不宜水焯后做凉菜。
2、发芽马铃薯中毒:有毒成分是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碱),人食入0.2~0.4克即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为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地吐、腹泻。
预防措施: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发芽;不吃发芽或黑绿色皮的马铃薯;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龙葵素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3、豆浆中毒:有害成分可能是胰蛋白酶抑制素、皂甙。
生豆浆加热不彻底,有害成分没有被破坏,饮用后造成中毒。
多发生在集体食堂或小型餐饮业。
中毒表现为潜伏期半小时到1小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涨、腹泻。
一般不发热。
预后良好。
预防措施: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
在豆浆出现泡沫时,还没有煮开,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失,豆浆沸腾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
二、合理的饮食习惯(一)、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
膳食制度常随学习情况、生活习惯和季节不同而异。
一般以一日三餐为好,因为食物进入胃后,在正常情况下,4-5个小时可以排完,一日三餐刚好适应胃的消化机能。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或接触了被污染的食品或饮用水后引起的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有时候很难判断是不是食物中毒。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 腹泻,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泻症状,腹泻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泻,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泻症状。
2. 呕吐,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呕吐症状,呕吐的次数和量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偶尔呕吐,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频繁的呕吐症状。
3. 腹痛,食物中毒后常伴有腹痛症状,腹痛的部位和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腹痛,有的人则可能出现剧烈的腹痛症状。
4. 发热,食物中毒后常伴有发热症状,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只是轻微的发热,有的人则可能出现高烧症状。
5. 其他症状,食物中毒后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其他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食物中毒的诊断还需要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中是否有致病菌或毒素。
2. 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是否有炎症反应。
3. 肠道致病菌培养,将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培养,确定是否存在致病菌。
4. 食物残留检测,对患者所摄入的食物残留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受到了污染。
三、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1. 有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
2.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致病菌或毒素。
3. 患者摄入了有毒食物,并且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已经排除。
四、治疗措施。
一旦确定为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1.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止泻药、抗生素等。
2. 补液,由于食物中毒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易导致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液体。
3. 排毒,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洗胃或者其他排毒治疗。
食物中毒的症状和应对措施食物中毒是指通过口腔摄入含有病原菌、毒素或化学物质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特征对于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一、症状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摄入食物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但有时也可能在数分钟内出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1.腹泻:腹泻是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通常会出现稀水样的便便,甚至是脓血便。
2.呕吐:食物中毒患者通常会出现呕吐的症状,呕吐的次数和频率因患者情况而异。
3.发热:食物中毒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体温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
4.腹痛:食物中毒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因患者情况而异。
5.头痛:食物中毒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痛的症状,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因患者情况而异。
6.恶心:食物中毒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的症状,这是由于胃肠道受到刺激引起的。
二、病因食物中毒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1.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之一,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2.病毒:病毒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诺华病毒等。
3.真菌:真菌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4.寄生虫:寄生虫也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体,包括弓形虫、福氏锥虫等。
此外,食物中毒还可能由于食品加工不当、保存不当、储存不当、运输不当等原因引起。
三、预防食物中毒的预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卫生的食品:选择新鲜、干净、无异味的食品,切勿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2.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勤洗澡,勤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
3.食品加工、保存、储存、运输要注意卫生:食品加工要按规定流程进行,保存、储存、运输要注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4.饮用干净的水:饮用干净的水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治疗食物中毒的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排毒:通过口服活性炭、灌肠等方法,加速毒物的排出。
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1]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
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
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中毒症状:1.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
2.原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患者,如有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者上述症状更易发生。
3.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引起低血钾,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4.反复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对支气管扩张作用减弱及持续时间缩短。
虽然克伦特罗残留的毒作用为轻度的,但美国FDA研究表明,应用拟交感神经药者或对前药过敏者,对克伦特罗的反应要比正常健康个体更为严重。
急救治疗:1.口服后即洗胃、输液,促使毒物排出。
2.在心电图监测及电解质测定下,使用保护心脏药物如6-二磷酸果糖(FDP)及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
识别方法(1)看该猪肉是否具有脂肪(猪油),如该猪肉在皮下就是瘦肉或仅有少量脂肪,则该猪肉就存在含有“瘦肉精”的可能。
(2)喂过“瘦肉精”的瘦肉外观特别鲜红,后臀较大,纤维比较疏松,切成二三指宽的猪肉比较软,不能立于案,瘦肉与脂肪间有黄色液体流出,脂肪特别薄;而一般健康的瘦猪肉是淡红色,肉质弹性好,瘦肉与脂肪间没有任何液体流出。
(3)购买时一定看清该猪肉是否有盖有检疫印章和检疫合格证明。
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
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
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一、豆浆中毒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
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四、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⑴不吃腐烂变质蔬菜。
⑵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
五、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菌:沙门氏菌属是很大的一组细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
简述食物中毒定义及临床特征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被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疾病。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它可能会引起轻微到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以下将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定义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被污染或含有毒素的食物后,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的疾病。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呕吐、腹泻、发热、头晕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
二、病因1.细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寄生虫:如弓形虫等。
3.真菌:如霉菌等。
4.化学性因素:如有机污染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如铅中毒)等。
5.其他因素:如过期变质的食品、不洁卫生条件等。
三、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通常在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
2.中度中毒:除了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症状,需要积极治疗。
3.重度中毒: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严重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损伤,需要紧急救治。
四、诊断1.详细询问患者食物来源和进食情况。
2.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查、电解质水平等。
4.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扫描等,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器官损伤或感染。
五、治疗1.对于轻度中毒患者,一般只需要支持性治疗即可。
包括口服清淡饮食和大量饮水以补充体液,避免过度劳累。
2.对于中度中毒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止吐药物等。
3.对于重度中毒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包括氧气吸入、呼吸机辅助呼吸、肝肾功能支持等。
4.预防为主。
要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在野外旅行或露营时,应注意选择干净的食品和饮用水,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总之,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餐饮中常见的几种高危食品及中毒表现(一)发芽的土豆:新鲜土豆中含有微量的龙葵碱,对人体没有危害,但土豆在储存过程中,龙葵碱含量逐渐增加,当土豆变成黑绿色或发芽时,其中的龙葵碱大量增加,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高达0.3-0.5%,人食入龙葵碱0.2-0.4克就可引起食物中毒,生芽较少的土豆,吃时要彻底挖取芽或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挖掉一部分,处理后的土豆不宜炒丝或炒片吃,可红烧、炖、煮吃,烹调时可加些醋以加速龙葵碱的分解。
(二)野生菌:一是误食有毒菌类。
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三十四种。
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地将其采回来,人如果吃了,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二是加工环节出现失误,如果没有弄熟悉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悉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是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是,如果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有毒的矿物。
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很容易导致中毒。
(三)皮蛋(松花蛋)的细菌:主要是沙门氏杆菌,它随松花蛋进入人体后,在肠膜上引发炎症,菌体裂变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内毒素,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四)四季豆中毒:是食物天然毒素中毒中较常见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下霜前后较为常见。
四季豆引起中毒与品种、产地、季节和烹调方法有关。
根据中毒实际调查,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
概念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主要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括凉菜、生食海产品、裱花蛋糕、现榨果菜汁、自助餐)等。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