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
- 格式:docx
- 大小:22.42 KB
- 文档页数:3
常见的食品中毒症状及处理方法随着现代食品加工和运输的发展,食品中毒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
食品中毒是指吃下带有毒素或病原体的食物后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常见的食品中毒包括肠道感染、肝炎、脑炎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食品中毒症状及处理方法。
一、细菌性中毒1.症状:腹泻、腹痛、呕吐、发热、乏力等。
严重者可能发生肠出血。
2.常见病因:细菌性中毒常由于细菌在食物中繁殖所致。
常见的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3.处理方法:对于轻症者,多饮水、清淡食物。
如果出现呕吐和腹泻症状,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以防脱水现象。
对于严重病例,应立即就医治疗。
二、霉菌中毒1.症状:霉菌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还会出现明显的头痛、视力模糊等其他症状。
2.常见病因:霉菌中毒通常由于霉菌在食品中繁殖所致,常见的包括黄曲霉、赤霉等。
3.处理方法:对于轻症者,多饮水和清淡食物,勿过量进食强刺激性食物。
对于严重病例,应及时就医治疗。
三、化学中毒1.症状:化学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喉咙痛、呕吐、腹泻等,同时还会有眩晕、头痛等症状。
2.常见病因:化学中毒通常因为食用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食品所致。
常见的有含有重金属的食品、含有农药残留的蔬菜水果等。
3.处理方法:化学中毒症状较明显的患者可以口服活性炭等解毒剂,同时需及时就医。
四、生物毒素中毒1.症状:生物毒素中毒症状通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严重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常见病因:生物毒素中毒通常由于食用有毒植物造成。
比如蘑菇、毒蕈等。
3.处理方法:对于轻症者,多饮水和清淡食物,勿再食用有毒食品。
对于严重病例,需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食品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
预防食品中毒首先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合理保存食品,注意食品的清洗和煮熟程度,以及尽量选择正规的食品生产和销售渠道。
同时学会识别不同的食品中毒症状和处理方法,如有需要,应及时就医,以保障自身的生命健康。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
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
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
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
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
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
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
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
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
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
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
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
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
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
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一、中毒临床表现:①潜伏期短,12~14h②胃肠道症状多见:头疼、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③发热④一般3~5d内迅速减轻⑤病死率低二、流行病学特点:(1)季节性特点:全年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两季(5-10月),其中7-9月发病率高(2)发病影响因素:①活菌数量;②菌型;③个体易感性(3)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三、预防措施(1)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①加强卫生监督,防止肉尸受到污染,防止已污染畜禽肉进入市场,加强肉类食品各环节的卫生管理。
②注意操作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③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健康检查(2)控制繁殖:低温储存、缩短储存时间(3)食用前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菌:蒸熟煮透;水果蔬菜等食前彻底清洗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一、流行病学特点:1.地区分布特点: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高发2.季节性:6~9月高发温度、湿度、海产品上市3.易感性:青壮年病后免疫力不强4.引起中毒的食品与污染来源:①食物种类:海产品盐渍食品②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来源:Ⅰ.海产品带菌率高,尤其夏季;Ⅱ.人群带菌者对各种食品的直接污染;Ⅲ.间接污染:炊具,蝇类带菌污染食品。
二、临床表现:(1)发病急,潜伏期一般11~14h(2)主要症状:①腹泻(水样便、重者黏液便、黏血便)、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②恶心、呕吐、头疼、发汗、口渴(3)一般2~3d恢复正常(4)少数严重病人由于休克、昏迷死亡三、预防对症治疗为主防止污染控制繁殖——低温贮藏杀灭病原菌①海产品——煮透100℃30min②凉拌食物——清洗,食醋浸泡10min /100 ℃沸水中漂烫李斯特菌食物中毒一、流行病学特点①季节性特点:夏秋多发②食品种类:冰箱中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肉制品多见③污染来源:粪便;二次污染二、临床表现(1)侵袭型——病死率高①潜伏期2~6w②胃肠炎症状③孕妇:流产、死胎④新生儿:脑膜炎、智力缺损⑤免疫缺陷:败血症(2)腹泻型——腹泻、腹痛、发热三、治疗和预防•对症和支持治疗,抗生素①控制繁殖:加热>60℃10min;酸性条件pH<5②冰箱冷藏的熟肉制品及直接入口的方便食品、牛乳等,食前要彻底加热,彻底处理食物中毒者的粪便。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牲畜屠宰时及畜肉在运输、贮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致病菌污染;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被污染的食物未经烧熟煮透,或者熟食又受到食品从业人员带菌者的污染,食用后引起中毒。
一、沙门菌食物中毒1、引起沙门菌中毒的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特别是畜肉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奶类及其制品。
家畜、家禽在宰杀前感染了沙门菌,使肌肉和内脏含有大量活菌,是肉类食品中沙门菌的主要来源。
家畜、家禽在宰杀后其肌肉、内脏接触含沙门菌的粪便、污水、容器或带菌者也会感染沙门菌。
蛋类可因家禽带菌而感染;患有沙门菌的奶牛其奶中可能带菌,而健康奶牛的奶在挤出后也可受到带菌奶牛粪便或其它污染物的污染。
水产品可因水体污染而带菌。
2、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
1日数次至10余次,腹痛多在上腹部或脐周绞痛。
一般预后良好,老弱儿童及重症者如不及时救治或治疗不当可导致死亡。
3、防治措施对中毒病人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补液,重症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采用镇静、升压或抗休克等特殊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烹调食物要烧熟煮透,肉块不宜过大;禽蛋须煮沸8分钟以上以杀死沙门菌;加工冷荤熟肉时要生熟分开;食品应低温冷藏;不购买及食用来源不明或病死的牲畜肉。
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中毒。
目前由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水产品污染在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中呈上升趋势。
该菌不耐热,95℃加热1分钟即可死亡;对酸敏感,用食醋处理5分钟可将其杀灭。
1、引起中毒的食物夏秋季节尤其是7-9月份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易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及其盐渍食品、禽蛋等,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用前不加热或加热不彻底,或熟制品受到带菌者、带菌生食品、带菌容器等的污染。
各种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1、沙门菌属食物中毒临床较多见。
潜伏期一般为4-24h。
起病急骤,有畏寒、高热(可达39℃以上),伴有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有恶臭,亦可带有少量脓血)。
2、嗜盐杆菌食物中毒多因进食被污染的腌渍食物所致,潜伏期一般为9-20h。
有严重的上腹部绞痛(阵发性腹部绞痛)和腹泻,多为水样便(典型者为洗肉水样)。
以后转为脓血样便。
症状很像急性细菌痢疾,但没有“里急后重”的表现,病程一般为3~4天。
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因葡萄球菌的肠毒素所引起,潜伏期短,一般为2-5h。
呕吐特别严重,呕吐物可含胆汁、血液及粘液,体温大多正常或微有升高。
一般病例1-2天内症状消失,迅速恢复。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此菌存在于土壤、淤泥、尘土和动物粪便中。
它在无氧环境中可产生外毒素,称为肉毒毒素。
当人们摄入了含一定量肉毒毒素的食物时,就会发生肉毒中毒。
被污染的食物主要为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这些食物在贮藏过程中,易产生肉毒毒素,在食用前末彻底加热则易引起中毒。
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强烈的神经毒,它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
临床上,早期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部有压迫感,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肉毒中毒的死亡率较高,一般为20%一40%。
(是因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罐头食物所致,潜伏期多在12-36h.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症状为主,如眼肌和咽肌的瘫痪及言语、呼吸困难等。
)5、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此菌属革兰染色阴性杆菌,有鞭毛,运动活泼,广泛分布于泥土、水和腐败的有机物中。
食物在烹制过程中,由于生、熟末严格分开;或者操作人员的手不卫生而污染了熟食品。
食用了含大量变形杆菌的熟食品,如熟肉类、熟内脏、凉拌菜等均可引起中毒。
临床上潜伏期短。
患者有恶心、呕吐、先腹痛后腹泻、全身肌肉酸痛等。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出现了细菌性食物中毒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这个疾病的发生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严重者带来了生命的危险性,下面儿童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1.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
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2.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
虽然绝大多数大肠杆菌为肠道正常菌群,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力,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疫情。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号为O157:H7的大肠杆菌,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
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
O157:H7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
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黏附性大肠杆菌(DAEC)。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大全原料质量低劣,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及烹调各环节卫生制度不严,使食物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严峻污染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盼望能够关心大家!常见的细菌食物中毒(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特殊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奶及其制品。
沙门氏菌不产生外毒素,主要是食入活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型症状。
沙门氏菌在100℃环境下马上死亡,在75℃下5分钟、60℃下15~30分钟、55℃下1小时也可将其杀灭。
(2)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常见于剩菜剩饭、米粉、及乳、肉类食品等,中毒者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
引起该类食物中毒的食品常因食用前保存温度较高和放置时间较长,使食品中的蜡样芽孢杆菌得到繁殖。
蜡样芽孢杆菌较耐热,需100℃下20 分钟才能被杀死。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海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带菌率很高,是引起此类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
该种病菌在30℃~37℃、含盐量3%左右的环境中可快速生长繁殖,但耐热力较弱,加热至55℃ 10分钟、90℃ 1分钟即可杀灭,0℃~2℃经24~48小时也可死亡。
2、应对措施:清除毒物防止毒素进一步汲取(1)催吐神志清晰且能合,让患者饮温水300 ~500 毫升,然后用手指或压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
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出为止。
(2)导泻假如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 ~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稍微导泻食物或药物,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3)解毒应用抗菌药物、补液及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掌握中毒的进展。
假如中毒者能饮水,应让其多喝些电解质补充剂、盐水,以补充由于吐、泻所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有毒动植物中毒(1)河豚鱼中毒:河豚鱼毒素集中在卵巢、睾丸及肝脏等内脏和血液中。
宰割时,内脏的毒素污染鱼肉也可引起中毒。
几种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常存在于被感染的动物及其粪便中。
进食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蛋、鱼、奶类及其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2-3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一般病程3-4天。
2.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或动物的化脓性病灶中。
进食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奶类、蛋及蛋制品、糕点、熟肉类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一般在进食后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剧烈的呕吐(严重者呈喷射状)、腹痛、腹泻等。
一般在1-3天痊愈,很少死亡。
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空气、尘埃、昆虫中。
进食受到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即可导致食物中毒。
呕吐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1-5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型中毒一般在进食后8-16小时出现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
预后较好。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食物中毒与神经型食物中毒两大类。
(1)胃肠型食物中毒:较多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
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呕吐最严重,呕吐物含胆汁,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每天最多达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和水样便;可有发热、腹部阵发性绞痛和黏液脓血便。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大便呈血水样。
产气荚膜杆菌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莫根变形杆菌还可发生过敏症状。
腹泻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2)神经型食物中毒:主要是肉毒杆菌所致。
潜伏期多为12~36小时。
起病突然,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胃肠炎症状很轻或完全缺如。
初起时全身乏力、软弱、头痛、头晕或眩晕,继而出现视物模糊、复视、瞳孔散大或不等大、眼肌瘫痪。
重症者可出现吞咽、咀嚼、发音等困难,甚至呼吸困难。
咽肌麻痹时,咽喉部及气管黏液及分泌物积聚于咽部,可引起上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
肢体瘫痪少见。
体温不高,神志始终清楚,感觉存在,脑脊液正常。
通常可于4~10天后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
重症或抢救不及时者,则可在2~3天内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继发肺炎而死亡。
婴儿肉毒中毒者的首发症状是便秘,随后迅速出现脑神经麻痹,很快因中枢性呼吸衰竭突然死亡,是婴儿猝死的原因之一。
细菌性食物中毒按发病机理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过敏型三种类型。
感染型中毒:细菌在食品中大量繁殖,摄取了这种带有大量活菌的食品,肠道粘膜受病毒来源感染而发病。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皆可引起此型。
毒素型中毒:毒由细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中毒,摄入的食品中可以没有原来产毒的活菌。
如肉毒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
过敏型中毒:由于细菌的作用,食品中产生大量的有毒胺(如组胺)而使人产生过敏样症状的食物中毒,引起此型中毒的食品为不新鲜或腐败的鱼。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性及中毒表示之阳早格格创做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进含有细菌或者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常常有明隐的天区性、饮食习惯、季节性.多爆收于气候炎热的夏春季节,普遍5月~10月份最多.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性:四季皆可爆收,尤以夏春季节为主. 收病率下、病死率较矮、回复快.百般食物均可爆收.临床症状分胃肠型战神经型,以消化讲症状为主.
2.细菌性食物中毒防行统造:防行食品被传染,注意部分卫死,防行接叉传染,脆持环境整净,防行鼠、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 统造细菌繁殖及毒素的爆收,矮温支躲,盐腌、风搞等等步伐. 真足加热煮透食物. 加强卫死传播培养. 一朝爆收即时报告考察统造.
3.罕睹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里亚种食物中毒、
O157:H7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空肠蜿蜒菌食物中毒.
4.罕睹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示:睹附表1。
细菌性食物中毒特色及中毒表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
的中毒.平日有显著的区域性.饮食习惯.季候性.多产生于气象寒
冷的夏秋季候,一般5月~10月份最多.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色:四时都可产生,尤以夏秋季候为主. 发病率高.病逝世率较低.恢复快.各类食物均可产生.临床症状分
胃肠型和神经型,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掌握:防止食物被污染,留意小我卫生,防止交叉污染,保持情况整洁,预防鼠.甲由等有害虫豸传播.
掌握细菌滋生及毒素的产生,低温珍藏,盐腌.风干等等措施. 完整
加热煮透食物. 增强卫生宣扬教导. 一旦产生实时陈述查询拜访
掌握.
3.罕有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
中毒.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志贺菌食物中毒.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 O157:H7大肠杆菌(致泻性
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空肠曲折菌食物
中毒.
4.罕有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示:见附表1。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鉴别食物中毒种类潜伏期(h)主要中毒表现短一般长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其他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 2~3 10 ++ (+)(+)(+)肠球菌食物中毒2~3 5~10 20` (+)(+)+ (+)李斯特菌食物中毒腹泻型8~24 + ++ +侵袭型2~6 (+)(+)败血症、脑膜炎、流产、死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6 12~36 48~72 + + + ++ 全身症状明显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型 6 10~15 72 + + + +急性菌痢型48~72 (+)+ + + 血便、里急后重出血性肠类型1d 3~4d 8~10d (+)+ ++ (+)血便、溶血性尿毒综合症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摩根菌食物中毒1~3 12~16 60 + + ++ + 摩根菌可有血便或纯血便志贺菌食物中毒 6 10~12 24 (+)+ +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食物中毒1~3d 3~5d 32d (+)(+)(+)+ 可有阑尾炎、败血症等多种表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4~6 11~18 10d + + ++ + 脱水、血水样便河弧菌食物中毒 6 13~14 19 + + + + 类似霍乱病的临床表现创伤弧菌食物中毒24~48 (+)(+)++ + 败血症或蜂窝组织炎气单胞菌食物中毒 1.5 8~13 20 (+)+ (+)(+)类志贺邻单胞菌食物中毒 2.5 7 19 (+)(+)(+)+ 可有全身不适空肠弯曲菌食物中毒1d 3~5d 10d (+)+ ++ + 腹泻有腐臭味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1~2 4~22 48~72 (+)(+)(+)多种脏器损害腊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呕吐型0.5 1~3 5 + (+)+ (+)腹泻型 6 10~12 16 少有+ + 正常肉毒梭菌食物中毒5~6 12~48 8~10d (+)特有的神经症状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3~5 10~12 24 (+)+ + (+)C型可致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注:(+)轻,+中,++重。
附表1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致病原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
菌(嗜盐菌)
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
致泻性大肠埃
希菌潜伏期临床特点诊断参考常见中毒食品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6-72h(一
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般12-36h)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昏迷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食品、容器、呕吐物、粪便中8-12h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
病程2-3d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检出肉毒梭菌海产品、卤菜、咸菜等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一般2-4h,
不超过6h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
病程1-3d
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咽喉阻塞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1h-7d
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
病死率较高产肠毒素型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肠道侵袭型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肠道致病型EPEC:发
热、呕吐、6-72h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肠道出血型EHEC:潜伏期长,3-10d,食品、呕吐物和粪便检出血清突发性腹部痉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死率高;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1-
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食品、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菜、水果、饮料等产气荚膜梭菌8-24h腹痛和腹泻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品等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菜等蜡样芽孢杆菌8-16h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
病程8-36h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相同型菌株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志贺菌
单增李斯特10-24h
8-24h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挛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显升高初期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食品和粪便检出单核细胞增禽蛋类、奶、肉及菌可发生流产或死胎多性李斯特菌期制品、水果、蔬菜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食品、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5-18h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
病程1-3d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椰毒假单孢
菌酵米面亚
种
其他致病性
弧菌(河弧
菌、创伤弧
菌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轻微腹泻、头晕、食品检出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或检出其代谢毒物米酵菌酸食品、容器、呕吐物和粪便检2-24h全身无力等;重者出现黄疸、肝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
病死率极高,达40%-100%玉米面制品、银耳、淀粉类制品等24-48h
恶心、呕吐、水样便、腹泻,创伤弧菌还有发热、畏寒、肌肉痛、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等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相同的致病性弧菌;分离到的弧菌对实验动物具有毒性或与病人血清有抗原抗体反应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贝类海产品等附表2常见真菌毒素食物中毒表现一览表致病原
霉变谷物(黄曲霉
毒和脱氧雪腐镰刀
菌稀醇)潜伏期
1h内临床特点
黄疸、嗜睡。
一般1d到1周恢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重症病人在2-3周内可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脾肿大,甚至很快死亡
初期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向一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诊断参考雪腐镰刀菌稀醇;血、尿检出黄曲霉毒素M
1进食霉变甘蔗史,吃剩甘蔗中分离出节菱孢和3-硝基丙酸毒素常见中毒食品各类谷物(玉米、花生、大米、麦等)短时间一过性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可有发热、食物检出黄曲霉毒素或脱氧霉变甘蔗(3-硝
基丙酸)10min至
10h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继而昏迷,甚至死亡。
脑电图呈弥散性变化,CT检查可见双侧豆状核区密度减低。
重症多为儿童,重者1-3d内死亡,幸存者常留有终生残疾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