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 格式:pptx
- 大小:622.17 KB
- 文档页数:18
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學習目標:1、概述藻類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的形態特徵與生活環境。
2、瞭解藻類,蕨類,種子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係。
3、明確它們的進化關係,由低等到高等、由簡單到複雜等。
學習方法:1、請同學們圍繞學習目標,自主完成導學問題,並在課本上勾畫重點,自己解決不了的疑問,用紅筆標注。
2、自學結束,組長帶領組員討論導學問題,發揮合作精神,統一導學問題的答案,疑難問題,組長用紅筆標注,以備展示。
自主學習一、綠色植物的主要類群綠色植物可分成___、___、___、等若干個類群。
二、藻類植物自學教材P50,完成以下題目:1.生活環境:一般生活在___,只有少數生活在陸地上___的地方。
2.結構特點:大多為___個體,即使多細胞也無___、___、___的分化,屬於低等植物。
3.存在的意義:它是浮游動物和某些魚類的餌料,大氣中___的主要來源。
地球上90%的氧氣,來自藻類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蕨類植物:自學教材P52,完成以下題目:1、生活環境:多數生活在_________的陸地上。
2、結構特點:有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的分化,且分化出了__________。
體形高大。
3、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藥用 2、可作綠肥 3、古代的蕨類形成煤 4、可作食用概念:孢子植物:。
四、種子植物的生存環境及基本特徵:自學教材P52--54,完成以下題目:1、生活環境:生活在____________。
2、結構特點:有____、 _____、 _____的分化,且其內有非常發達的____________。
3、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種子植物可以分為兩類:和。
A.裸子植物:只有______,沒有_________,種子是_________的,大多數是高大的_______,根系發達,適於生活在_________的環境中。
课题: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分析,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表格比较绿色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的发展变化,归纳总结生物发展进化一般规律。
3.关注绿色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爱护生态环境。
学习重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描述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说明生物是不断发展进化的。
教学过程:备注(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他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食物,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有层次的介绍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形态、生理、分布情况及主要作用。
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绿色植物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教学导入近日,青岛近海海域再次遭受到了浒苔侵袭,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15年影响青岛,灾害规模为历史之最。
其中6月26号黄海浒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教师设疑:浒苔是一种什么植物?它有哪些特征?它对海洋自然生态和渔业养殖造成哪些影响?设计意图:实时报道,贴近生活,了解新闻资讯的同时,关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设疑三个问题紧扣学习目标,有效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1.观察分析常见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
说出下列植物属于哪个类群?各自有什么结构特征?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认识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生物圈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各种生物以其独特的方式繁衍生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和谐与稳定。
其中。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知识是学习生物分类的基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又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结构,并找到部分结构情感目标:关注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状况。
三、教学重点:概述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录像,海带,水绵,肾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标本瓶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第一单元认识生物我们知道了奇妙的生命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以及生物的生活环境。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你所知道的生物有哪些?(生1:树,草,狗猫┈┈生2: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世界很精彩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先进入植物的王国。
植物种类很多有参天大树,有低矮的小草,还有我们不易发现的单细胞的衣藻等,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它们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板书)(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绿色植物分为四个类群,我们在小学时有所接触,还记得吗?(生: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很好,其实在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还有一类苔藓植物。
有一句诗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的就是苔藓植物。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两个类群。
看我们的学习目标(见前页)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衣藻,水绵。
海带生活状态录像)思考回答你看到的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生:衣藻生活在水里,个体很小,呈绿色。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第二节种子植物1、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2、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会交流和合作。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难点: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式学习。
首先多媒体展示五幅图片(海带、苔藓、肾蕨、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 学生进行展示:课下调查的校园内的种子植物。
接着学生讨论分析:①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②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观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
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不同。
最后学生总结种子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多种植物的果实与种子。
学生:收集校园内的种子植物。
教学过程:引入课题5分钟多媒体展示五幅图片(海带、苔藓、肾蕨、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进一步提出:油菜、南瓜一般是如何繁殖?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这与种子的结构有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种子植物。
学生通过识图说出能结种子的植物,油菜、南瓜。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总结出种子植物的概念。
启动学生思维,激发的兴趣。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学生进行展示: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实验目的:1.了解并记录观察到的种子植物的名称、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2.尝试区分不同的种子植物。
3.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
材料用具:笔,记录本,卷尺等。
方法步骤:1.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
2.各小组在校园内选择不同地点调查:如花圃、草坪、操场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知识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 (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如海带紫菜)(4)药用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营养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6、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营养都储存在子叶中。
如蚕豆、大豆、花生。
(2)单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叶脉弧形),营养大部分储存在胚乳中。
如水稻、小麦、高粱。
7、种子的结构:(1)种皮:保护作用。
(2)胚(包含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①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②通过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学会区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四、教学难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上的植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象现在这样丰富多彩,所有类群的植物都是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最早出现的植物是藻类植物,然后是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最后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就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绿色开花植物。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阅读教材41——43页文字资料,思考: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2、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3、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三)知识运用1.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植物,由类似茎、叶的分化,但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__植物。
2.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A.玉米B.肾蕨C.海带D.葫芦藓(四)归纳小结一、藻类植物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制造氧气、药用、鱼类的饵料二、苔藓植物特征: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根为假根。
与人类的关系: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有助于形成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三、蕨类植物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形成煤(五)随堂检测1.玉米与家兔相比,玉米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A.器官B.系统C.细胞D.组织2.油菜植株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都是生殖器官的一组是()A.根、花B.茎、种子C.花、果实D.茎、叶3.炎热的夏天吃西瓜可以消暑.西瓜的下列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A.西瓜B.西瓜瓤C.西瓜秧D.西瓜皮六、板书设计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藻类植物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与人类的关系:食用、制造氧气、药用、鱼类的饵料二、苔藓植物特征: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根为假根。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重难点归纳单选题1、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海带B.葫芦藓C.肾蕨D.银杏答案:D分析: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主要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解答即可。
A.海带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A不合题意。
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B不合题意。
C.肾蕨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受精过程离不开水,C不符合题意。
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D符合题意。
故选D。
2、日常生产实践蕴含生物学知识,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A.采收后的玉米要及时晾晒——降低玉米粒的呼吸作用B.被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C.带土移栽植物幼苗——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2)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体的三项生理活动。
A.刚收获的种子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呼吸作用强放出大量的热使种子变质,所以晒干主要是使种子的呼吸作用减弱,A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