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脚手架分类及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7
附件:4
附件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警示牌
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
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
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产品地址:
Taobao店铺名:居家安全商城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
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
脚手架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设施, 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
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 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通过扣件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抛撑、扫地杆、连墙件以及脚手板等组成。
构配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钢管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外径48 mm、壁厚 3.5 mm 的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外径51 mm,壁厚3.1mm 的焊接钢管。
用于横向水平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应大于2m;其他杆不应大于 6.5 m, 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超过25kg,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2 扣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铁铸造的扣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图7-2):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直角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旋转扣件以及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对接扣件。
a )直角扣件;b )旋转扣件;c )对接扣件图7-2 扣件形式3 脚手板脚手板可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冲压钢脚手板是常用的一种脚手板一般用厚 2 mm 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 m,宽度250 mm,表面应有防滑措施。
木脚手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 mm 的杉木板或松木制作,长度3~4m,宽度200~250 mm ,两端均应设镀锌钢丝箍两道, 以防止木脚手板端部毁坏。
竹脚手板, 则应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
4 连墙件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刚性连墙件,也可采用钢筋作拉接筋的柔性连墙件。
5 底座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图7-3),内插式的外径D1 比立杆内径小 2 mm,外套式的内径D2 比立杆外径大 2 mm。
)内插式底座;b)外套式底座图7-3 扣件钢管架底座1—承插钢管;2—钢板底座碗扣式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我国参考国外经验自行研制的一种多效用脚手架,其杆件节点处采用碗扣连接,由于碗扣是固定在钢管上的,构件全部轴向连接,力学性能好,其连接可靠,组成的脚手架整体性好,不存在扣件丢失问题。
最详细的图解建筑脚手架工程2013-1-22 14:06阅读(11)转载自多多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及设备四周墙外边的脚手架。
里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内部供各楼层砌筑和清面装饰用的及设备(容器)内部的脚手架。
脚手架分类: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挑脚手架等。
脚手架划分方法很多的:单排、双排、多排、满堂、满高、交圈(周边)、特型,这是按设置形式划分的。
--满堂脚手架:指室内天棚的安装和装饰及安装工作面等而搭设的一种棋盘井格式脚手架。
-主要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装饰施工。
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组成. 。
满堂脚手架种类:有两种,一种主要用于人员操作用的平台。
一种主要用于承受荷载支撑架。
承受荷载支撑架必须进行验算。
-满堂红基础:又叫满堂独立基础是指在独立基础的下面是个”整浇层”不同与以往的单个基础开挖.多用于地质情况较差,建筑占地面积较小的工程-图解脚手架满堂脚手架适用范围:满堂脚手架多用于超过3.6米层高的天棚粉刷和吊顶。
- 满膛脚手架一般是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拚缝焊接和水压试验检查时采用,到喷燃器切圆找正时,只要保留火焰中心以下部分就可以了。
- 满膛脚手架并不局限于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拚缝焊接和水压试验检查时采用,桥梁现浇等用得较多。
-满堂脚手架作用:满堂脚手架主要还是起承重、加固作用的,比如支撑大的梁板、钢结构,支撑加固大的板墙结构,吊装中用来承重等。
它不同于一般脚手架,比如砌筑、装修用脚手架,又叫“满堂红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顾名思义,就是满房间搭设脚手架。
一般用承重用脚手架。
根据荷载、高度的不同,脚手架立杆的间距也不同,一般600~1200之间。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及设备四周墙外边的脚手架。
里脚手架:是指搭设在建筑物内部供各楼层砌筑和清面装饰用的及设备(容器)内部的脚手架。
脚手架分类: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挑脚手架等。
脚手架划分方法很多的:单排、双排、多排、满堂、满高、交圈(周边)、特型,这是按设置形式划分的.满堂脚手架:指室内天棚的安装和装饰及安装工作面等而搭设的一种棋盘井格式脚手架。
-主要用于单层厂房、展览大厅、体育馆等层高、开间较大的建筑顶部的装饰施工。
由立杆、横杆、斜撑、剪刀撑等组成. 。
满堂脚手架种类:有两种,一种主要用于人员操作用的平台。
一种主要用于承受荷载支撑架。
承受荷载支撑架必须进行验算。
-满堂红基础:又叫满堂独立基础是指在独立基础的下面是个”整浇层”不同与以往的单个基础开挖.多用于地质情况较差,建筑占地面积较小的工程。
图解脚手架满堂脚手架适用范围:满堂脚手架多用于超过3.6米层高的天棚粉刷和吊顶。
- 满膛脚手架一般是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拚缝焊接和水压试验检查时采用,到喷燃器切圆找正时,只要保留火焰中心以下部分就可以了。
- 满膛脚手架并不局限于在锅炉水冷壁向火面拚缝焊接和水压试验检查时采用,桥梁现浇等用得较多。
满堂脚手架作用:满堂脚手架主要还是起承重、加固作用的,比如支撑大的梁板、钢结构,支撑加固大的板墙结构,吊装中用来承重等。
它不同于一般脚手架,比如砌筑、装修用脚手架,又叫“满堂红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顾名思义,就是满房间搭设脚手架。
一般用承重用脚手架。
根据荷载、高度的不同,脚手架立杆的间距也不同,一般600~1200之间。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脚手架主要组成构件位置示意图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附件2、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警示牌脚手架挂牌实行两种颜色,内容应包含任务名称、搭设单位、脚手架位置、脚手架编号、搭建日期、搭建人、脚手架用途、监理验收签字、脚手架使用单位安全员签字、施工项目负责人签字、检查验收日期,其中:1. 绿色表示脚手架已经过检查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使用;2. 红色表示脚手架未搭设完成或不合格,不得使用;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禁止攀爬,也使用该牌。
附件3、脚手架检查清单脚手架检查清单编号:《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
附件4、建筑用扣件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结构安全要求(一)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1.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1)。
1.2.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跨内(平面)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图1 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1.2.3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00mm(图2)。
脚手架部件名称
图1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典型结构图。
1).立杆:垂直或者近乎垂直水平面的竖向杆件,通过底座将负荷转移到地面或者通过水平横杆和扣件将负荷转移到悬挂锚点。
2).大横杆:水平横管,一般结构平行并和立杆连接。
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来支撑工作平台。
3).小横杆:与大横杆垂直并支撑脚踏板以形成工作平台,或者只是连接内外立杆。
4).斜支撑:斜支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必须和立杆相连接,角度一般为45度到60度之间。
5).底座:带有一段小立杆的铁板,立杆的负荷通过底座转移到地面或者支撑面。
6).扣件:用于将脚手架钢管固定在一起的构件。
包括:直角扣件:承受负荷的扣件,用于钢管间的直角连接。
旋转扣件:用于钢管的任意角度连接(90度除外)。
安全扣:在承受负荷的扣件下面加的一个扣件,增加承载能力。
对接扣件:用于连接钢管的对接。
7).脚踏板:用于形成作业平台或走道。
常用钢质脚踏板和木质脚踏板两种。
8).垫板:用于支承立杆重量的木板或钢板。
9).踢脚板:用于固定在脚手架平台侧和末端,防止物料坠落的屏障。
10).护栏:在脚手架上防止人员从脚手架上摔下脚手架的钢管。
分顶护栏、中间护栏。
11).栏杆:在斜梯上防止人员摔倒的管件。
12).扫脚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横杆。
13).步距:上下横杆轴线间的距离。
14).纵距: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15).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
16).连墙件:连接脚手架与构造物的构件。
脚手架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或作业通道。
在结构施工、装修施工和设备管道的安装施工中,都需要按照操作要求搭设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通过扣件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抛撑、扫地杆、连墙件以及脚手板等组成。
构配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钢管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外径48 mm、壁厚3.5 mm的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外径51 mm,壁厚3.1mm的焊接钢管。
用于横向水平杆的钢管最大长度不应大于2m;其他杆不应大于6.5 m,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超过25kg,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2 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铁铸造的扣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图7-2):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直角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旋转扣件以及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对接扣件。
a )直角扣件;
b )旋转扣件;
c )对接扣件
图 7-2 扣件形式
3 脚手板
脚手板可用钢、木、竹等材料制作,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冲压钢脚手板是常用的一种脚手板一般用厚2 mm的钢板压制而成,长度2~4 m,宽度250 mm,表面应有防滑措施。
木脚手板可采用厚度不小于50 mm的杉木板或松木制作,长度3~4m,宽度200~250 mm,两端均应设镀锌钢丝箍两道,以防止木脚手板端部破坏。
竹脚手板,则应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串片板及竹笆板。
4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刚性连墙件,也可采用钢筋作拉接筋的柔性连墙件。
5 底座
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图7-3),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 mm,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杆外径大2 mm。
)内插式底座;b)外套式底座
图7-3 扣件钢管架底座
1—承插钢管;2—钢板底座
碗扣式脚手架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是我国参考国外经验自行研制的一种多功能脚手架,其杆件节点处采用碗扣连接,由于碗扣是固定在钢管上的,构件全部轴向连接,力学性能好,其连接可靠,组成的脚手架整体性好,不存在扣件丢失问题。
构配件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立杆、横杆、碗扣接头等组成。
其基本构造和搭设要求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类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碗扣接头。
碗扣接头是由上碗扣、下碗扣、横杆接头和上碗扣的限位销等组成。
在立杆上焊接下碗扣和上碗扣的限位销,将上碗扣套入立杆内。
在横杆和斜杆上焊接插头。
组装时,将横杆和斜杆插入下碗扣内,压紧和旋转上碗扣,利用限位销固定上碗扣。
搭设要求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立柱横距为1.2 m,纵距根据脚手架荷载可为1.2 m;1.5 m;1.8 m;2.4 m,步距为1.8 m、2.4 m。
搭设时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第一层立杆应用长1.8 m和3.0 m的立杆错开布置,往上均用3.0 m长杆,至顶层再用1.8 m和3.0 m两种长度找平。
高30 m以下脚手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200以内,高30 m以上脚手架应控制在1/400~1/600,总高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00 mm。
门式脚手架
门式脚手架是以门架、交叉支撑、连接棒、挂扣式脚手板或水平架、锁臂等组成基本结构,再设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封口杆、托座与底座,并采用连墙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相连的一种标准化钢管脚手架。
门式钢管脚手架不仅可作为外脚手架,也可作为内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构配件
门式脚手架基本单元是由一副门式框架、二副剪刀撑、一副水平梁架和四个连接器组合而成(图 7-8)。
图7-8 门式钢管脚手架基本单元门架;2—交叉撑;3—水平架;4—螺旋基脚;5—锁臂
搭设要求
门架跨距应符合符合有关规定,并与交叉支撑规格配合;门架立杆离墙面净距不宜大于1 50mm;大于150mm时应采取内挑架板或其他离口防护的安全措施。
门架的内外两侧均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1~2mm。
在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扣紧挡板,防止脚手板脱落和松动。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当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不论脚手架多高,均应在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及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每步一设,水平架在其设置层面内应连续设置;
当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每隔4步设置一道水平加固杆,并宜在有连墙件的水平层设置;设置纵向水平加固杆应连续,并形成水平闭合圈;在脚手架的底步门架下端应加封口杆,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通长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应采用扣件与门架立杆扣牢。
施工中应注意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门架安装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相对进行。
搭完一步架后,应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
脚手架应沿建筑物周围连续、同步搭设升高,在建筑物周围形成封闭结构;如不能封闭时,在脚手架两端应增设连墙件。
升降式脚手架
升降式脚手架主要特点是:①脚手架不需满搭,只搭设满足施工操作及安全各项要求的高度;②地面不需做支承脚手架的坚实地基,也不占施工场地;③脚手架及其上承担的荷载传给与之相连的结构,对这部分结构的强度有一定要求;④随施工进程,脚手架可随之
沿外墙升降,结构施工时由下往上逐层提升,装修施工时由上往下逐层下降。
自升式脚手架
自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运动是通过手动或电动倒链交替对活动架和固定架进行升降来实现的。
从升降架的构造来看,活动架和固定架之间能够进行上下相对运动。
当脚手架工作时,活动架和固定架均用附墙螺栓与墙体锚固,两架之间无相对运动;当脚手架需要升降时,活动架与固定架中的一个架子仍然锚固在墙体上,使用倒链对另一个架子进行升降,两架之间便产生相对运动。
通过活动架和固定架交替附墙,互相升降,脚手架即可沿着墙体上的预留孔逐层升降(图7-10)。
a)爬升前的位置; b)活动架爬升(半个层高); c)固定架爬升(半个层高)
图7-10 自升降式脚手架爬升过程
1—活动架;2—固定架;3—附墙螺栓;4—倒链
互升式脚手架
互升降式脚手架将脚手架分为甲、乙两种单元,通过倒链交替对甲、乙两单元进行升降。
当脚手架需要工作时,甲单元与乙单元均用附墙螺栓与墙体锚固,两架之间无相对运动;当脚手架需要升降时,一个单元仍然锚固在墙体上,使用倒链对相邻一个架子进行升降,两架之间便产生相对运动(图7-11)。
通过甲、乙两单元交替附墙,相互升降,脚手架即可沿着墙体上的预留孔逐层升降。
a)第n层作业; b)提升甲单元; c)提升乙单元; d)第n+1层作业
图7-11 互升降式脚手架爬升过程
整体升降式脚手架
整体升降式外脚手架以电动倒链为提升机,使整个外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墙或柱整体向上爬升(图5-12)。
搭设高度依建筑物施工层的层高而定,一般取建筑物标准层4个层高加1步安全栏的高度为架体的总高度。
脚手架为双排,宽以0.8~1 m为宜,里排杆离建筑物净距0.4~0.6 m。
脚手架的横杆和立杆间距都不宜超过1.8 m,可将1个标准层高分为2步架,以此步距为基数确定架体横、立杆的间距。
a)立面图;b)侧面图
图7-12 整体升降式脚手架
1—承力桁架;2—上弦杆;3—下弦杆;4—承力架;5—斜撑;6—电动倒;
7—挑梁;8—倒链;9—花篮螺栓;10—拉杆;11—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