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时: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郭星烨(一)、通过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我国南北方的地区差异,那么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哪一条?(秦岭—淮河一线,线以南地区叫做南方,线以北地区叫做北方)南北方的差异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比较的?(气温、降水、饮食习惯、民居、交通工具等进行比较。
)这些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我们讲到气候,一般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比较温暖气温北方:温带气候,一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下,比较寒冷。
气候南方: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丰富降水北方: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降水少(二)、讲授新课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这样一个差异,为了调节北方水资源的短缺,国家实行了一项什么工程?(南水北调)介绍“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北,另一路向东,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长江流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南北地区的交流除了南水北调的工程外,还有“北煤南运”工程。
就是把山西煤炭基地的煤大量运往东部缺煤的省市,解决那里能源短缺的困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不仅在南北方存在着差异,我国的东部与西部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我国东西部之间存在的差异。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东西部的范围。
1、阅读课本图3-28《西部地区范围示意图》,找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包括哪些地方?(学生看图回答)西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重庆市、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西的省、市、自治区(包括以上5省区),以及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部: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重庆市、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东的省、市、特别行政区(不包括以上5省区)那东西部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呢?我们首先来看自然条件方面的差异。
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运用地图及典型事例,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东西部地区在各自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劣势的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之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一、东部西部我知道观察西部范围示意图5-36,明确西部和东部范围,写出它们的省级行政单位。
西部范围:东部范围:二、东部西部大比较请你结合《历史与社会》图册、资料、图片,从以下角度分析东部与西部的差异,完成表格。
归纳:东西部的差异表现为的差异和的差异。
【问题探究】一、东西部大考察请你结合课本资料,总结东西部各自的优劣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1、东部地区优势:劣势:2、西部地区优势:劣势:二、东西部共发展由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需要区域之间进行和,以达到、、的目的。
1、为了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战略。
国家和政府为了调配地区间的资源和能源,正在规划和实施的重大工程有哪些?2、你认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地区最缺什么?应该怎么办?3、东部能为西部发展做些什么?援助西部,对于东部自身的发展有何益处?4、当前东部和西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共同问题是()A矿产和能源短缺 B交通和通讯落后C环境问题 D人才资源极其缺乏5、东西部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教学设计课程标准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汇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及典型事例,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其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图表和案例的对比,说明东西部在自然环境和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初步学会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树立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观念。
2.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励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报效祖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及原因。
2.难点:掌握造成东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原因。
体会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策略1.采用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讲授法等,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融入生活元素,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案例、案例分析、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
【新版】历史与社会“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与“交流与互补”精品同步练习教材知识导航1.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广阔,气候较为__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__。
此外,东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达,________众多,________丰富,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但是这里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相对短缺, ________________也困扰着东部地区的发展。
2.我国西部内陆地区________、________面积广大,_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__生产发达。
此外,这里拥有丰富的________,发展潜力很大,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差距较大。
3.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________战略。
4.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等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________与__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5.我国正在实施的区域之间资源和能源调配的重要工程有:________、________。
精品同步练习1.我国西部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 ( )A.10个省级行政区B.12个省级行政区C.14个省级行政区D.12个省级行政区和两个自治州2.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西部地区的有 ( )①九寨沟自然保护区②青藏铁路③中关村高科技园区④宁夏平原灌溉区⑤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⑥路南石林风景区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⑥3.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4.下列省区全部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 )A.西藏、湖南、四川 B.新疆、云南、贵州C.青海、宁夏、浙江 D.黑龙江、陕西、甘肃5.我国政府为了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 )A.改革开放政策 B.科教兴国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6.下列不属于我国东西部地区交流合作项目的是 ( )A.西电东送B.北煤南运C.西气东输D.沿海省市支援西藏建设7.下列省级行政区既属于东部地区又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8.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有利于 ( )①东部地区的商品进入西藏②铁路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③西藏的大量资金、人才向东部输出④促进西藏自治区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下列工程中,属于为解决我国区域之间能源分布差异而实施的一组工程是 ( ) A.西气东输、生态林地建设B.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C.南磷北运、神舟飞船上天D.神舟飞船上天、西气东输工程10.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几项大工程的实施有利于 ( )①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②促进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的繁荣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1.我国东西部在自然条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东西部差异显著东西部差异显著东西部差异显著七年级社会主备人:张燕丽审查:社会组【学习目标】: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和经济谐调发展的思想。
【自学重难点】:比较我国东西部地区的优势和严重不足;如何展开优势互补?【自学导航系统】:写作教材,顺利完成以下问题中国各地在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优势与不足。
其中,东西部地区差异最为明显,1、探究哪些差异?方面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地形气候资源人口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耕地资源丰富缺少能源矿产人口多而稠密大城市少,城市稀疏缺少水运,公路和铁路为主城市交通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教育、人才等。
)2、总结归纳东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东部优势:劣势:西部优势:劣势:3、你指出东西部地区应当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强化合作和交流,同时实现共同发展?4、怎样才能实现我国南方、北方、东部和西部的共同发展呢?【稳固与思考】:1、我国东西部在自然条件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东部相比,西部自然条件的优势是() a水资源多样b平原面积社会各界c气候温暖湿润d矿产和能源资源多样2、下列不属于我国东部和西部交流合作项目的是()a西电东送来b北煤南运c沿海省市支持西藏建设d西气东送来答案:方面地形气候资源人口东部地区多为平原丘陵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耕地资源丰富缺少能源矿产人口多而稠密规模大而稠密海陆空运输便利畅通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盆地降水较少,气候干燥草场、矿产、能源丰富人口稀少大城市少,城市稀疏缺少水运,公路和铁路为主城市交通经济较发达(资金、技术、教育、人较低才等。
)2、总结归纳东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东部优势:1、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土地肥沃,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农业。
2、交通通信、教育繁盛,城市众多,人才资源多样,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了关键条件。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精品教学设计文本交流读图,说一说西部地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哪些。
(课本第26页)答案图中阴影部分为西部地区,主要省区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一、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1.东西部的地形差异西高东低,东部主要为平原、丘陵;西部主要为高原、盆地。
2.东西部的气候差异东部地区受季风影响,较为湿润;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较为干旱。
3.东西部的河流差异东部地区气候湿润,因此河湖众多,大多为外流河和常年河。
青藏高原是我国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西部干旱地区河流较少,且多为内流河和时令河。
4.主要能源资源的差异西部地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水资源短缺东部地区: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水资源丰富二.我国东西部土地利用方式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较为湿润,大江大河的长期冲积和人民的辛勤耕作,培育出了肥田沃土。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西部内陆地区高原、山地面积广大,草场资源丰富,牧业生产发达,但发展耕作业的自然条件较差。
三.东西部城市分布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地区城市稀疏。
东部地区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南京、沈阳等;西部地区主要城市有重庆、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
文本交流我国城市的分布与交通的分布有什么关系?答案我国东部地区陆路、水路和航空运输齐备,交织成网,,密集的交通线路网可以引导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发展,为经济发展提速;西部地区主要是陆路和航空运输,线路比较单一,是导致西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东西部在交通、通信、教育、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差异东都西部交通、通信发达、方便设施落后教育先进教育水平、思想观念较落后人才、资金、技术较为丰富短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较快,较为发达经济发展缓慢,较东部落后文本交流三应该怎样改进西部地区落后的局面?答案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异,改进西部地区的落后局面,国家应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
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二框《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1-2-3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质交流、信息椽笔、文化融汇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2-5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上和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解读:区域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人员流动、物资与文化交流、信息扩展等。
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联系的缘由;在现代社会,区域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区域联系。
东西部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的差异,人文环境主要是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等。
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人文环境特征;东西部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特点,既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区域人文特色,又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在前面总体概述我国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介绍我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基金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探讨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解析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间、区域与区域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
本课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与中国区域地理部分的衔接点。
在前面讲诉中国地理概况、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
在第六单元讲区域差异之前,本课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以从整体上把握我国的区域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作知识铺垫。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既简明扼要,又全面综合地评价了东西部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交流与互补”用东西部和南北方人才的交流、自然资源的调配等方面的事例,说明了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重要意义。
2.教材结构体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学会比较我国东部和西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原创)1.小夏同学制作了四X知识卡片,卡片内容正确反映西部的是()【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区分。
正确答案是B。
读下列一组简图,据此,回答2—3题。
(原创)2.我国某地区居民世代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人们身着节日盛装,举办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那达慕大会。
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①B.②C.③ D.④【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面貌,了解其基本特征。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本题通过读行政区划简图和提示材料,要求学生从中得出结论。
这是对学生识图能力和图文对应能力的一种检查。
正确答案是D。
③中的省会城市相符的是()A.国际大巴扎是该城市团结、开放、繁荣的象征B.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故有“日光城”之称C.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D.地势平坦,气候温润,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概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区分。
正确答案是A。
(原创)4.我国东部和西部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下列对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描述正确的是()B.民族众多,文化独特【解析】课标要求为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区分。
正确答案是B。
(原创)5.某某乌鲁木齐一位老板准备采购一批茶叶,他应优先考虑的省级行政区是()B.某某【解析】课标要求为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汇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东西部差异显著》教学设计广东省深圳市观澜二中郭玲玲《东部西部有差异》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我们安排两课时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合作学习。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及典型事例,了解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2、通过对东西部地区在各自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劣势的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3、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人文特征的了解,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现状和重要意义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2、难点:掌握造成东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屏幕显示“初一(5)班全体同学热烈欢迎各位老师到观澜二中听课”学生甲(四川方言)演绎学生乙(广东方言)演绎师引导:同学们猜猜他们分别来自哪两个地区?两个地区除了语言差异还有哪些差异?除了这两个省,还有哪些属于东西部地区?(地图展示)(设计意图:巧妙地运用深圳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的特点,让两名来自广东和四川的同学分别用自己的方言演绎了同一句话,这是学生们能切身感受到的差异,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了解东西部差异的兴趣。
)除了这两个省,还有哪些属于东西部地区?(地图展示)(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地图,明确东西部划分,落实基础知识)一、感知东、西部1、观赏东西部配乐图片(设计意图:在轻松愉悦中直观感受东、西部差异)2、自读课本,完成学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图表对比总结东西部差异(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学校就有一位老师曾到西部支教一年,来听听他的感受(播放录音,滚动播放图片)(设计意图:用支教教师的自拍照片、真实的声音让学生看到、听到一个鲜活的、生动的西部。
东西部差异显著、交流与互补
一、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的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主题是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特点。
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教材内容:《第一课国土与人民》、《第二课山川秀美》、《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其中《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包括以下内容:秦岭—淮河分南北(介绍秦岭—淮河分界线、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以及其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东西部差异显著(比较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评价它们对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交流与互补(认识我国各地区间交流的重要意义和现状)。
因此,本科主要介绍东西部的划分,并且综合地对比中西部之间的差异,评价东部和西部各自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用东西部和南北方人才的交流、自然资源的调配等方面的事例,说明了地区间交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国土与人民》、《山川秀美》这两课的内容,对于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密度分布、地形气候类型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了如何读图。
而且学习了“秦岭—淮河分南北”这课的内容,有通过两个地方的比较来学习方式有了基础。
但是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发现学生的归纳能力还不够、课外知识不够丰富,对于现在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了解不多,因此本科教学是重点是掌握东西部的划分、东西部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难点是我国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现状及其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使用地图,了解我国东部与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认识这些差异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不同区域自然、经济等了解,认识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交流现状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东西部地区的优劣势比较,学会分类比较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学习,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东西部的划分
掌握东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2、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各地区间交流与互补的现状及其意义,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分组、查找各地区优势互补的例子
七、教学内容
(一)导入
【展示】展示几组图片,提问学生:哪些是东部的图片,哪些是西部的
【学生集体回答】
(二)新课教学
【过渡】同学们大致知道东西部之分,那么具体东西部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怎样的呢?【展示】请同学看书本65页上的3-32 西部地区范围示意图,或者也可以看PPT上的这张示意图
【讲述】我国西部有西南五省市(西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五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
【展示】至于东部地区的范围,书本上没有,同学们可以看下PPT上的这张示意图
【提问】这张图没有标明具体的省份,但是正好可以考验下大家对中国行政区划图的掌握程度。
可以看出,东部基本上都是沿海地带。
(点击省市,让学生回答是哪个省市)
【学生集体回答】
【提问】大家已经知道了东西部的划分,那么东西部之间有哪些差异呢?请大家按照以往划分的小组,通过查阅教材和图册,按照小组顺序,讨论这张表格中一个方面的内容。
比如说第一组就讨论地形,第二组讨论气候,然后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比较项目选用地图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地形
气候
资源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
城市
交通
经济
【学生活动】看图、讨论、回答、补充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可以总结出:东部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通信、教育发达,城市众多,人力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但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短缺,工业污染严重。
而西部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草场资源,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旅游资源等。
但是其后干旱,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资金、技术、人才、交通等条件与东部相比差距较大。
【过渡+提问】那么,在东西部各具优劣势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实现共同发展呢?【学生回答】(3~4名学生回答)
【讲述】东西部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部为西部提供资金、人才,帮助西部发展教育和经济等。
西部为东部提供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解决东部经济发展的瓶颈。
【提问】上节课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要同学们去寻找关于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例子,那么现在请同学来当回新闻播报员,结合秦岭—淮河分南北和本课所学内容,播报下找到的资料。
【学生回答】(5~6名学生回答)
【展示】依次展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示意图
【讲述】我国现在实施中的工程中,主要有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西电东送工程。
南水北调是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工程。
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西气东输是西部地区
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田,向东最终到达上海,延至杭州。
西电东送是西部的电力资源送到东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分北、中、南3 条通道。
【小结】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交流与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优势互补,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东西部差异显著和交流与互补这两方面的内容,请同学回去后思考下,除了自然原因外,有哪些历史原因导致了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呢?
八、板书设计
(一)东西部差异显著
1、我国东西部划分
2、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社会差异
(二)交流与互补
1、主要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2、原则: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