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系列)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5
传染病及其预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
(重点)2、举例说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关注艾滋病(难点)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常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病人,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并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通过禽流感这个很热的话题来以及动画导出课题,引发学生探究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出传染病的特点,通过图片展示、表格填写总结出传染病的途径及类型;通过小品表演及图说分析加深对传染病预防措施的认识。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传染病危害健康的资料和有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⑴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⑵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一些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⑶收集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家禽设问:看到该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禽流感时期要对禽类进行捕杀,远离禽鸟?(学生回答:H7N9,禽流感易传染)播放网络动画“我不想说我是鸡”设计意图:以禽流感这个今年很热的话题及网上流传很广的一段视频来引出课题,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讲述: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有许多种,有些能够传染,有些则不会传染。
知识点一:常见的传染病(一)、小调查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从小到大得过哪些病?你还知道自己的家人或他人患过什么疾病?2.这些疾病是否都是传染病?3.什么样的病才算是传染病?4.传染病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二)、总结出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1、教师提问:结合自己得过流感的经历,你了解到传染病有什么特点?2、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以禽流感为例补充说明:传染病还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强调: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组号: __________ 组长签字___________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分类、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和难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自学研读教材三遍:先粗略迅速读课本一遍,再看学习导航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第二次认真自学课本思考并寻找答案,同时在课本中圈画关键词和关键句。
2,合作探究:(1)自学后自己独立尝试完成探究的题,不会的利用一切机会向别人请教或利用互联网解决,(2)学会合作,动脑思考,学会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巩固和训练:(1)初步构建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体系,(2)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炼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3)通过认真做自测题来检验自己自学的效果并做好反思和改进。
第一环节:自主研学知识点1:传染病流行的概念机特点传染病是由_______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知识点2:传染病流行的分类按照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四类。
知识点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传染源是指_______ ______。
3)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到达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
4)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5).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在__________传染性最强。
6)对传染病要做到早早早早知识点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5:关注艾滋病1)艾滋病的全称是是由引起的。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难点)②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重点)③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常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②通过对艾滋病的全面了解,激发学生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建构”的教学模式。
通过播放埃博拉疫情新闻导出课题,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中以问题进行导学,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事例,讨论交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流感的传播过程,说明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结合流感盛行期间我们的一些做法分析讨论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通过收集艾滋病的资料,引发学生关注艾滋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和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备好课;收集艾滋病的资料和图片;制作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分好小组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记录疾病的名称、如何得病;搜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皮肤癣菌蛔虫甲型H7N9 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总结: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消化道【血液传染病】通过吸血的动物进行传播,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体表传染病】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讲话、咳嗽、空气传播病原体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病原体板书设计: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类型: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3.6.2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I)课型:新授课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学习重难点: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咨询家长完成下列表格: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活动】在上课前播放歌曲《预防非典听我说》和《我们众志成城xx年课件展示图片,这张图片(来自网络)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导入:非典是一种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传染病及预防。
(板书)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生活动】学生自读学习目标,掌握本节应掌握的知识。
(二)自主修习、查找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并把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了解学情,督促学生认真自学1,向父母咨询自己曾得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__________期传染性最强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传染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5、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____到达____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6、举例说明传染病分为哪四类7、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8、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活动】让学生同桌交流,并快速记忆,准备抽查自学结果。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五环节教学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⑵列举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⑶学会比较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⑷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由具体事例抽象出来的规律性的内容,为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内的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地了解传染病的病因、特点、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类型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的知识。
同时关注当前医学难题艾滋病的治疗的相关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问题。
将课堂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和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一些艾滋病的录像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关传染病的实例,我国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的相关资料和防控非典性肺炎、禽流感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5分钟2013年4月,枣庄出现了首例禽流感患者。
患者X某,男,36岁,家住枣庄市市中区,从事建材批发工作。
因其接触到具有致病性的家禽鸡后,患者发热、咳嗽6天、憋喘1天后,于2013年4月21日晚到枣庄市立医院就诊,以“重症肺炎”收治入院。
22日晚上9时许,枣庄市立医院外科ICU病房紧闭,正在监护室接受救治的就是某某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X某。
患者22日出现的症状是ARDS和呼吸衰竭。
据专家介绍,所谓ARDS,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X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
同时,ARDS是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
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以上。
枣庄市政府立即启动传染病防控预案,对该患者隔离治疗,对其居住和活动的场所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消毒,并且关停市场上所有的家禽交易的摊点。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重点、难点)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重点)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建构”的教学模式。
通过播放埃博拉疫情新闻导出课题,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中以问题进行导学,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事例,讨论交流、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流感的传播过程,说明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结合流感盛行期间我们的一些做法分析讨论传染病预防的措施。
通过收集艾滋病的资料,引发学生关注艾滋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和解决。
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备好课;收集艾滋病的资料和图片;制作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分好小组调查家庭成员中常患的疾病,记录疾病的名称、如何得病;搜集有关艾滋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埃博拉病毒疫情是自2014年2:帮助被传染近视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皮肤癣菌蛔虫甲型H7N9 埃博拉病毒总结: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我们发现,结合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总结:传眼病、【消化道传染病】化道粘膜,主要通过饮水食物传播,例如蛔虫病、甲肝【血液传染病】通过吸血的动物进行传播,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体表传染病】病原体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例如红眼病、狂犬病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流感患者(携带流感病讲话、咳嗽、空气传播病原体飞沫悬浮于空气中散播传播途径病原体明得了流感,.最强的阶段是(主要有下列三种:洲也发现有死于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板书设计】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概念: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类型:依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在了解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和后天获得的免疫。
自然过渡到“传染病及其预防”。
本节包括“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三部分内容。
教材从学生常见的流感、足癣、流行性腮腺炎、蛔虫病入手,对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进行学习,学生尽管对传染病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对传染病的病因以及在人群中怎样流行、怎样预防知之甚少。
对于“艾滋病”学生并不陌生,然而很少有学生知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情和预防措施更是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为学习“安全用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2)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3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2.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传染病的传播环节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2)通过对艾滋病的全面了解,激发学生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学习人体免疫功能等相关知识后,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采取“定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达标”的教学流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进行导学,任务驱动。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重点和难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主要是组织各小组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学习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 2、信息收集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巧妙导入1. 多媒体展示“健康地生活”题图,字幕展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什么是健康?没有疾病是否就是健康?健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健康?我们该如何健康地生活呢?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导入,点明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已经对一些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然后,填写表格(多媒体展示),总结一下,在这些疾病中,哪些是可以传染的,哪些是不传染的?3.(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点题)这些能够传染的疾病就是传染病。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
(二)学生活动:领会新课意图,愉快参与课题1.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回答。
2. 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并积极进行回答。
3. 明确本节课主要探究的内容,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确定目标,筹划策略(一)教师活动:立足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课前的交流或调查提出自己的问题。
2.依据学案引领学生认定目标,在学生认定目标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励。
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在了解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和后天获得的免疫。
自然过渡到“传染病及其预防”。
本节包括“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三部分内容。
教材从学生常见的流感、足癣、流行性腮腺炎、蛔虫病入手,对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类型、传染病的预防、艾滋病进行学习,学生尽管对传染病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对传染病的病因以及在人群中怎样流行、怎样预防知之甚少。
对于“艾滋病”学生并不陌生,然而很少有学生知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情和预防措施更是一知半解。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健康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为学习“安全用药”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类型。
(2) 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重点)(3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难点)2.能力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传染病的传播环节等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2)通过对艾滋病的全面了解,激发学生关注艾滋病,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奉献爱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学习人体免疫功能等相关知识后,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采取“定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达标”的教学流程。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进行导学,任务驱动。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2)培养关注社会重大卫生事件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及预防的一般措施
【难点】利用生活中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三、教学程序。
第二节 传染病极其预防1、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分析与讨论,说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2、举例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一般措施。
3、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通过自己收集和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归纳传染病的特点、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培养自己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归纳能力。
通过收集分析资料,培养自己对信息分析整理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
『自阅读课本P 110—P 111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 传染病的概念:是由___________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释疑』列举一下你知道的各种疾病,小组交流,把他们分一下类,看一下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3.6-2-1 传染病比较表『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 111—P 113内容,明确传染病预防的要点。
完成下列问题。
1.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2.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______________,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__________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__________。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有些传染病在发病前就有传染性,一般在_____________期传染性最强,所以对传染病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防止传染病蔓延。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62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任务一:常见的传染病1、 小组合作探讨,完 成老师提出的问题2、 小组踊跃展示交流3、记录重难点(或老 师拓展的知识点)— 释疑三、艾滋病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录像片,阅读课本相 关内容,结合课前收集有关艾滋病的相 关知识,讨论以下问题:⑴什么是艾滋病?其病原体是什么?⑵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⑶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哪些部位⑷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怎样预 防?三、【达标测试】----测疑1.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米取了如下措施: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2) 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3) 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于哪一项? A.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2. 不要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A.痰中含有大量细菌 B.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 C.气管内分泌的黏液太脏 D.以免污染地面3. 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A.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获得免疫学习任务 二:传染病 的预防--- 辩疑、答疑1•传染病有哪三个基本环节? 2. 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3. 怎样有效防止传染病蔓延?释疑学习任务 三:艾滋病亠、丄—— 辩 疑、答疑图3,6-5艾穆病病帝攻击桝巴绷胞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362《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济南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
2、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关注艾滋病患者。
学习重点: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自主导学】:1、概念:由引起的,能在之间传播的疾病.2、特点:、。
3、类型: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
4、预防:(1)、流行的三个环节:、、。
(2)、预防措施: 、、。
5、艾滋病⑴、全称:()。
⑵、病毒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⑶、传播途径:患者和带病毒的、精液、、乳汁等。
⑷、有效预防措施:养成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阻断。
【合作探究】探究一:近年来,福州市行人被流浪犬咬伤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百分之百。
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福州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整顿流浪犬、病犬。
探究过程: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 ,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探究结论:人被犬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
【分层提高】:1、性感冒流行时,流感病人属于()A。
病原体流行B.传染源 C.易感者 D。
传播途径2、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A。
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者C。
切断传播途径 D.使用方便拓展思考:为预防狂犬病,请你对养犬者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
2、掌握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3、关注艾滋病患者。
学习重点:描述传染病的病因以及类型【自主导学】:1、概念:由引起的,能在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
3、类型: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传染病。
4、预防:(1)、流行的三个环节:、、。
(2)、预防措施:、、。
5、艾滋病⑴、全称:()。
⑵、病毒全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⑶、传播途径:患者和带病毒的、精液、、乳汁等。
⑷、有效预防措施:养成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阻断。
【合作探究】探究一:近年来,福州市行人被流浪犬咬伤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狂犬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百分之百。
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福州市政府组织专门力量,大力整顿流浪犬、病犬。
探究过程:1、狂犬病的病原体是,它的个体比细菌还小,没有结构。
2、福州市大力整顿病犬,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探究结论:人被犬咬伤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
从免疫的特点来看,这种免疫属于。
【分层提高】:1、性感冒流行时,流感病人属于()2、为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各医院都使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者C.切断传播途径D.使用方便拓展思考:为预防狂犬病,请你对养犬者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青春期学习目标:1. 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的特点。
2.青春期的主要心理变化特征及其卫生。
3.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难点:了解青春期男女生长发育的各自特点,要以平常心态去对待。
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发现自己上中学后身体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吗?其实,你们进入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时期,成为花季少男少女,这在生理上称为青春期。
你们想不想了解自己更多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并结合自身成长,完成下列问题。
《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取自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节,主要阐述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卫生知识。
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大多数人有过换传染病的经历。
学生对流感、足癣、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对传染病的病因及在人群中怎样流行、怎样预防知之甚少。
关于艾滋病这个名词,学生不陌生,然而很少有学生知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艾滋病,对于艾滋病的病因、病情和预防措施更是一知半解,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多元手段,帮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目标定位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常见疾病的分析,区分常见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知道传染病的发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重点2、举例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概述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
难点3、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二、能力目标培养科学探究的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知道传染病的危害,关注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如何与病人相处的正确方法态度。
方法阐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的热情,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充分的引入我们常见的传染病和世界级的传染病,回归科学本质的同时,师生、生生互动,达到共建新知的目的。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编制教学案,导学案;搜集有关常见传染病的资料;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和家人一起搜集资料,完成导学案,了解常见的传染病。
环节一导入(1)展示地震过后防疫的图片问题导入: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方力量在紧急展开救援的同时,防疫队的成员们,要重点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什么是传染病?灾后为什么容易爆发传染病?为什么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如此重要?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板书)从而引出课题。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授课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2. 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学习重难点: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班级交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学生咨询家长完成下列表格: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活动】在上课前播放歌曲《预防非典听我说》和《我们众志成城2002年课件展示图片,这张图片(来自网络)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导入:非典是一种肆虐的传染病曾经危害过多少人的健康,夺去过多少人的生命?传染病的预防刻不容缓!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不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传染病及预防。
(板书)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生活动】学生自读学习目标,掌握本节应掌握的知识。
(二)自主修习、查找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并把自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了解学情,督促学生认真自学1,向父母咨询自己曾得过哪些疾病,哪些是传染病?哪些是非传染病?2,.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__之间或__________相互传播的疾病.它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__________期传染性最强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4、传染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5、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____到达____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____传播,____传播.6、举例说明传染病分为哪四类7、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__________8、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活动】让学生同桌交流,并快速记忆,准备抽查自学结果。
总结讲解病原体【学生活动】同桌互对答案,快速记忆【教师活动】教师每组抽查一人,检查自学结果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出示图片,总结讲解病原体的定义。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活动】教师播放雪村《预防非典听我说》的视频和艾滋病的宣传短片,展示下些列问题,引导学生一组为单位认真讨论探究问题,同组同学互相帮助,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做好标记,不会的或有异议的问题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再不会的组间交流,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1、教师播放雪村《预防非典听我说》的视频:“非典这病别大意,飞沫来传播,人多的地方您甭去,传染机会多,饭前便后要洗手,别嫌太麻烦,进城赶集戴口罩,别嫌太罗嗦,非典症状很明显发烧带干咳,浑身疼痛,呼吸困难心里没着落,如果家人有症状,赶快找医生,防止传染要隔离,千万别耽搁,农村里的空气好,门窗常开着,猪圈鸡窝常打扫,消毒别嫌多,庄稼地里常转转,不误干农活,望一望地里的庄稼,心里也快活,兄弟姐妹大妈大婶,别嫌我罗嗦,你们的健康很金贵”结合所学内容,分根据《预防非典听我说》这首歌的歌词分析讨论下列问题A 哪些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哪些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有哪些措施是控制传染源?B 你在今年预防H1N1是怎么做的?2、教师播放”艾滋病的宣传短片或者展示拓展部分的资料”。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A 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B 假如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C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那一天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完成以上问题【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交流展示、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善结论,进行知识整合。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多媒体视频资源,播放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活动】教师播放雪村《预防非典听我说》的视频和艾滋病的宣传短片,展示下些列问题,引导学生一组为单位认真讨论探究问题,同组同学互相帮助,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决。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资料和图片,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做好标记,不会的或有异议的问题同组(或同桌)相互合作,再不会的组间交流,必要时求得老师的帮助1、教师播放雪村《预防非典听我说》的视频:“非典这病别大意,飞沫来传播,人多的地方您甭去,传染机会多,饭前便后要洗手,别嫌太麻烦,进城赶集戴口罩,别嫌太罗嗦,非典症状很明显发烧带干咳,浑身疼痛,呼吸困难心里没着落,如果家人有症状,赶快找医生,防止传染要隔离,千万别耽搁,农村里的空气好,门窗常开着,猪圈鸡窝常打扫,消毒别嫌多,庄稼地里常转转,不误干农活,望一望地里的庄稼,心里也快活,兄弟姐妹大妈大婶,别嫌我罗嗦,你们的健康很金贵”结合所学内容,分根据《预防非典听我说》这首歌的歌词分析讨论下列问题A 哪些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哪些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有哪些措施是控制传染源?B 你在今年预防H1N1是怎么做的?2、教师播放”艾滋病的宣传短片或者展示拓展部分的资料”。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以及预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学生自学讨论完成下列问题:A 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B 假如你的同学或朋友不幸感染HIV,你应如何与他相处呢?C 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那一天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教师活动】教师出示图片,巡视指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完成以上问题【学生活动】学生抢答交流展示、争辩,激起思维共鸣,自主完善结论,进行知识整合。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多媒体视频资源,播放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关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同时教师对学生们的展示,给予肯定性评价,并进行小结:“同学们展示的非常棒,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一个,传染病都不能流行起来(缺一不可)。
一旦患了传染病,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学习,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是很大的,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它的发生”。
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
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四)精讲点拨、跟踪训练:【教师活动】切断传播途径与控制传染源学生很容易混淆,教师进一步讲解,明确二者的区别。
同时用课件展示下列问题,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202020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1)从结构上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没有结构的生物。
(2)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甲型H1N1流感患者属于其中的。
(3)日常生活中预防甲型H1N1流感,应该勤洗手,并彻底洗净;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应戴医用口罩。
同时,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等。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分别是和。
2、2020春季,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都发生了流行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SARS 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
专家建议,在“非典”防治工作中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传染病学分析,SARS病毒属于。
(2)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3)对“非典”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完成以上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组内合作完成。
然后一组为单位交流展示。
(五)反思总结、应用达标【教师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哪些收获呢?组织、指导学生有秩序的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学生活动】畅所欲言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找出不足。
【学生活动】学生自我检测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A.水传播B.饮食传播C.呼吸道传播D.消化道传播2、爱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A.病菌B.病毒C.寄生虫D.肿瘤细胞3、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4、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保护传染源5、细菌性痢疾属于( )A.呼吸道传染病B.体表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消化道传染病6,下列疾病属于传染病的是:( )A.近视B.心脏病C.沙眼D.龋齿7、"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8、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3)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请你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径C、保护易感人群D、A和C课后提升:调查常见的传染病,把收集的资料整理,编写一期宣传报。
五、教学反思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思维敏锐,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节的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在思想上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重视传染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