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课程讲义-山东大学-光学 第一章 几何光学
- 格式:pdf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80
工程光学讲义主讲:刘文超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本章重点:几何光学的基本术语及基本定律、光路计算及完善成像的条件。
第一节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一、光波与光线1、光波性质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是横波。
我们平常看到的光波属于可见光波,波长范围390nm—780nm光波分为两种:单色光波及复色光波2、光波的传播速度ν光波的传播速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量,它主要与以下二因素:①与介质折射率n有关;②与波长λ有关系。
ν=c/n式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n为介质折射率。
3、光线:是没有直径、没有体积却携有能量并具有方向性的几何线。
4、光束: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线的集合。
5、波面(等位相面)常见波面有: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
二、几何光学的四大基本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光线是直线)。
2、独立传播定律:从不同光源发出的光束,以不同的方向通过空间某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各光束独立传播。
3、折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通过投射点的法线三者位于同一平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分居法线两侧)4、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通过投射点的法线三者位于同一平面,并且有:式中,I为入射角;I为折射角;n为第一种介质折射率;n为第二种介质折射率。
以上我们分析了四大定律,下面我们讲一下光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全反射现象。
三、全反射现象(又称完全内反射)1、定义: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并且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在二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全部返回到原介质中的现象。
2、临界角是:折射角刚好为900的入射角。
其数学表示形式如下:根据折射定律3、全反射发生的条件要想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以下二个条件:①入射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必须大于临界角。
4、全反射的应用。
①反射棱镜:棱镜是光学设计时使用的比较多的一类光学元件,而其中的部分棱镜就利用了全反射的特点。
第一章几何光学第十一节光度学基本概念第十一节光度学基本概念11.1 辐射能通量和光通量11.2 发光强度和亮度11.3 余弦发射体和定向发射体11.4 照度11.1辐射能通量和光通量光度学(计量可见光):研究光的强弱→ 人眼(主观)辐射度学(计量电磁辐射):研究辐射强弱→ 功率(物理)辐射能通量单位:W()ψλ被称为辐射能谱密度视见函数:()V λ明()V λ'暗()max 5551V nm =归一化光通量:()()M K V d λψλλΦ=⎰单位:lumen ,lm ,流明683/K lm W=最大光功当量(555nm )ΦdsΩds'第一章几何光学第十二节像的亮度、照度和主观亮度第十二节像的亮度、照度和主观亮度12.1 像的亮度12.2 像的照度12.3 主观亮度物像方折射率相等且忽略损耗的理想光具组:(光具组基本不改变像的亮度)像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物都在物方焦平面附近一、天然主观亮度二、仪器:望远镜/D D M'=显微镜../D N A M '∝放大率< 正常放大率(出射光瞳孔> 瞳孔)B B '≈主观亮度≈ 天然亮度放大率> 正常放大率(出射光瞳孔< 瞳孔)B B'<主观亮度< 天然亮度高倍显微镜视场暗的原因,加大数值孔径可改善主观亮度对于平行光来说,视网膜上光斑小于视神经单元主观亮度∝光瞳直径加大望远镜镜头尺寸可提高主观亮度出射光瞳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思考:相机拍摄或用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与人眼直接观测的效果是否一致?实例例1:投影仪亮度的标定“light out”是投影机主要的技术指标,“light out”通常以光通量来表示,单位是流明。
投影机表示光通量的国际标准单位是ANSI流明,ANSI 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机光通量的方法,测定环境如下:1)投影机与幕之间距离:2.4米。
2)幕为60英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