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概论(马桂军版) 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21
西南交通大学2008~2009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课程代码 0100798 课程名称 地下工程概论 考试时刻 120 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成绩 得分阅卷教师签字: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展包括 远古时期 、 古代时期 、 中世纪时代 和 近、现代时期 四个时期。
2、地下工程具有 易封闭性 、 热稳定性 和 高防护性 三个要紧特性。
3、新奥法施工的三要素包括 光面爆破 、 喷锚支护 和 监控量测 。
4、地下停车场的动线包括 汽车的交通动线 、 使用者的步行动线 和 治理者的动线 。
5、沉管法施工中,管段制作方式有 钢壳方式 和 干坞方式 。
6、地下结构在地应力(主动荷载)作用下,支护结构的一部分将发生向围岩方向的变形,此刻,围岩会对支护结构产生反作用力来抵制这种变形,这种反作用力就称为 弹性抗力 ,其大小常用温克列尔(Winkler)假定为基础的 局部变形理论 来确定。
而支护结构的另一部分则背离围岩向着隧道内变形,形成所谓 脱离区 。
7、矿山法施工工序,能够按衬砌的施作顺序分为 先拱后墙法 和 先墙后拱法 。
8、地下街的基本类型要紧有 广场型 、 街道型 、 复合型 等三种。
9、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能够而分为 正线 、 辅助线 和 车场线 。
10、按隧道埋深可分为 浅埋隧道 和 深埋隧道 。
11、隧道纵断面坡道形式包括 单面坡 和 人字坡 两种形式。
12、隧道明洞包括 拱式明洞 和 棚式明洞 两种形式。
13、隧道通风通常包括 自然通风 和 机械通风 两种形式。
14、目前公路隧道以 单心圆 和 坦三心圆 两种断面应用最为普遍。
15、地下结构围岩(土)松动压力的形成过程包括 变形时期 、 松动时期 、 塌落时期 和 成拱时期 四个时期。
二、单项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1、地下冷库利用了地下空间的( B )。
A)易封闭性 B)热稳定性 C)高防护性 D)遮光性 2、下列施工方法中属于暗挖法的是( B )。
经济原则:最小投入原则越岭隧道:最短隧道原则,安全原则还要接长明硐。
隧道的附属建筑物包括硐顶上方的仰坡,排水天沟,硐内的大小纵曲线(起伏限界)坡度大于3%有利于排水,限定坡度长度(i1-i2)>60%净空限界:全国铁路线上所有建筑物都都不允许侵入的净空范围,以保证列车往来行驶绝无乱碰并安全通过。
>③计划开挖线>④建筑限界>⑥车辆限界>⑤设备限界b稳定边坡 c引离地面流水 d装饰硐口形式:a硐口环框b端墙式硐门c翼墙式硐门d其他,柱式硐门,台阶式硐门,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和风道组成通风系统实现风流的连续循环风管式通风,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用于较短隧道巷道式通风,主坑道与辅助坑道及大型通风机组成风流循环。
用于有辅助巷道的情况是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工程的性质、现场的实际条件、施工的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等技术经济因素编制的。
内容:A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B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进度和开竣工时间C计划各种建筑物资的需求量,以便进行加工和进货D对建筑,安放和配置相当数量的机械设备,布置满足运输需要的道路及不知其他附属不占或少占农田,不影响农田水利建设,应该用弃喳造田B尽可能C临时设施尽量不占拟建的永久建筑物的位置,以免中途拆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D运输道路布置必须同附近的生产企业、仓库、材料堆放场地的布置结合起来,以保证各种材料的运距最短转运次数最少E办公室及工人宿舍等生活区的布置应便于生产和生活F生产设施的布G施工平面图还应满足防洪等其他特殊要求,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安全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施工特点:A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对施工成败起决定性作用B一般情况下仅有一个工作面所以施工速度比较慢,工期较长,一些长大隧道往往是控制新建交通线路竣工的关键工程C地下作业环境较差D工地往往远离交通线、材料、设备运输不便,硐外场地布置困难E一旦建成,难以更改F不受或者么联系的另一个炸药药包也发生爆炸的现象B最小抵抗线:指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需要根据不同爆破形式来进行确定C爆破漏斗:指的是抛掷爆破时所形成的爆破坑D准爆电流:电流产生的热效应能使炸药引爆的最小电流E管道效应:在爆破工程中,若采用深孔爆破,由于药卷与炮眼孔壁间存有间隙,当其装药长度大于一定值时,常常会发生爆轰的中断或爆轰转变燃烧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管道采用不耦合装药或装低威力炸药,在主体结构引爆之后引爆,形成平整轮廓的爆破方式。
地下工程复习资料1.什么是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师一个泛指的技术领域,凡在地层内部天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地下建筑物(或空间)均称为地下工程(或地下空间)。
对人类来说,地下空间也是一种资源。
2.为什么要开发地下空间(P2),(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重点?大城市地面空间不足;保护历史建筑物和城市景观;充分利用和发挥地下空间的优越性和特性3.地下空间利用的形态有哪些(P1 五种形态)(要举例)(1)为人类生存,确保安全的,如粮食的地下储藏,地下式住宅;(2)伴随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的,如城市的有轨交通系统,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等(3)伴随科学技术发展的如地下水利发电站,地下能源发电站等;(4)大规模国土有效利用的,如城市间、国家间的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跨海通道工程等;(5)防御和减少灾害的地下设施,如人防避难工程,防御洪水灾害的地下坝、地下河等4.地下空间按不同开挖方法分类:开挖出来的空间、开挖后覆土的空间、明挖空间地下空间按地下结构物与地表面的关系分类:在建筑物上填土(一般高出地面),埋设在地层中地下空间开口部与地表的关系:密闭型、天窗型、侧面开口型及半地下型5.地下工程的特性构造特性:空间性、密闭性、隔离性、耐压性、耐寒性、抗震性;由结构物及其所处的环境而形成的特性。
1)空间性——空间的有限性,封闭空间2)密闭性——由于埋设在地层中,封闭3)隔离性——结构物间由于岩土的存在而相互隔4)耐寒性——物理特性:隔热性、恒温性、恒湿性、遮光性、难透性、隔声性;化学特性:反应性。
组成地层的化学成分复杂有可能与外界物质发生反应,如地下贮库、粮食贮库、地下水库等这些特性对不同的使用目的,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因此,在规划和利用地下空间时,应充分理解这些特性而加以有针对性的利用。
6.住宅地下空间的分类及对规划地下住宅的要求。
a)从地下空间与外部联系看分为完全地下密闭型,半地下型,侧部开放型,中庭型、开放型;从地下空间与上部的结构关系分为独立型、部分地下型,全地下型;从地形条件分为平底型、台地型、斜坡地型b)不管何种形式,都要解决好地下结构与地形、上部结构的协调以及采光、采暖、通风、排水等问题,确保高密度居住对环境的要求,尽量降低工程造价,选择经济适用、安全、无公害、简易的施工方法。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隧道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具体安排如下: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构造要素及各类隧道的特点。
2.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讲解隧道工程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及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3.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介绍隧道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和管理,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实验法: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隧道工程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地下工程》课程重点第1章绪论1.地下工程、隧道旳定义2.隧道按长度分类、按地层分类。
3.地铁建筑旳3个构成:车站、区间、车辆段。
第2章地下工程勘察1.隧道勘察旳三个阶段:可行性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者区别?2.隧道勘察重要手段:挖探、简易钻探、钻探、物探第3章地铁线路规划及设计1.路网构造旳基本形式有哪些2.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行中旳作用分: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3.地铁纵断面设计:两相邻坡段旳坡度代数差等于或不不大于2‰时,应设竖曲线。
第4章隧道总体设计1.选定隧道洞口位置基本原则:首先……另首先…….最终。
2.隧道平面定义;隧道平面设计旳重要任务(或内容)?3.隧道纵断面定义;纵断面设计内容?纵坡规定(≥0.3%且不不不大于3%)?4.隧道内纵坡形式:单向坡(一般状况下采用)、人字坡(地下水丰富、专长、长隧道采用)5.限界、建筑限界(公路和铁路区别)、隧道净空(公路和铁路区别)6.铁路曲线隧道加宽旳原因,加宽值旳计算,曲线隧道中线与线路中线偏移距离;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衬砌旳衔接措施第5章围岩分级及围岩压力1.围岩、围岩压力2.围岩分级指标:单一指标、综合指标(岩体旳完整性系数、岩石质量指标、围岩旳自稳时间、岩体质量指标)3.影响围岩分级旳基本要素(3大类)?4.铁路围岩分级基本原因、基本分级及修正措施5.公路围岩分级、及其根据、评估原因6.围岩压力按作用力发生形态分类7.深埋隧道围岩竖向压力、水平压力旳计算?8.深浅埋隧道鉴定?9.浅埋隧道围岩竖向压力、侧向压力计算?第6章地铁车站建筑设计1.地铁车站按站台形式?2.地铁车站构成:车站主体、出入口及通道、风道及风亭。
3.概念:站台有效长度、站台高度4.岛式车站宽度构成?侧式站台宽度构成?第7章地铁隧道构造构造1.隧道主体构造、附属构造?2.隧道衬砌类型2大类:整体式和拼装式。
3.整体式衬砌类型:直墙式、曲墙式、矩形、圆形等,及其合用条件?4.洞门概念及其作用,洞门类型5.明洞概念?6.隧道防排水原则?第8章区间隧道构造计算1.弹性抗力概念2.隧道构造设计旳计算模型?(4种,哪2种最为常用)3.隧道构造上旳荷载?公路隧道规范规定旳隧道荷载?4.隧道构造验算内容?第9章隧道施工9-1节1.隧道施工概念、重要施工措施2.矿山法,及其与新奥法区别。
地下工程概论工程概论湖南科技大学《地下工程槪论》课程论文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专业:07级采矿(3)班姓名:高奎学号:0701010325地下软岩工程施工与支护新技术摘要煤矿软岩巷道的锚喷支护同新奧法的技术总结了人们对地下空间结构及其支护性质认识的发展进程:通过对新奥法的起源、发展及其实质的系统分析,结合煤矿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论述了新奧法同巷道锚喷支护间的关系,阐明了用新奥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软岩巷道的锚喷支护机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软岩巷道新奥法锚喷支护人类利用地下空间和地下有用矿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
这些早期的地下工程主要用于宗教和引水等方面。
为了利用地下空间或开采地下的有用矿物, 人们不仅掌握了隧道巷道等地下空间的开掘技术,而J1还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隧洞砌衬方法。
古埃及修建了许多地下墓穴和教堂,以及开凿于软性石灰岩中的地下水道:而古罗马在隧道兴建方面更有令人称道的成就,他们不仅掌握岩石隧道的开挖方法,而IL还掌握了将陶土磨成细粉, 掺以石灰制成泥浆來对隧道进行砌衬的手段。
我国也是地下空间和地下有用矿物开采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
1981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发掘出土的东周时期的采矿遗址中,就发掘出架设F古巷道中的木质框形支架。
并J1我国古人就开挖及开采过程中,这些支护的防塌作用都留有较详细的记载。
以口然平衡拱学说为代表的早期地压理论对巷道维护的影响虽然中外古人对地下空间及其支护的性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总的说來,人们的认识还较肤浅,认识的发展进程还相当缓慢。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都是按地面构筑物的观点來理解地下空间结构的,并按设计地面构筑物的方法和原理來进行地下支护结构的设计。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日益加深及各种巷道隧洞开挖条件的复朵多样化,按这种思想设计的地下空间支护结构同实际需要的出入越來越大。
这就促使人们不得不按新的思路來考虑地下空间结构及其支护性质的问题。
到本世纪初叶,以前苏联普氏M. M. npOTOnbflKOHOB所提出的以散体地圧理论为主体的口然平衡拱学说的出现为代表,标志着人类对地下空间结构的认识出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