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和圈梁PPT演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9
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的施工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裂性。
所以,为了保证砖砌体的抗裂性能和防震能力,增加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在墙体中配制相应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这就是平常所说的砖混结构。
在砖墙砌体中配制钢筋,主要有墙体上设置的圈梁、构造柱等构件。
这些构件,与砖墙体连成了一个整体。
一、砖墙圈梁圈梁是砖混结构中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的地方又称墙体腰箍,它可以提高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避免和减少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
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形结构梁。
如图4-54所示为某一圈梁的配筋。
圈梁设在+0.000以下的称为地圈梁,如图4-55所示,图样上常用DQL来表示,凡是承重墙的下边均应设置地圈梁。
装配式混凝土楼群层、屋盖的砖房、砌块房,在抗震设防区,应在安装楼板的下边沿承重外墙的周围、内纵墙和内横墙上,设置水平闭合的层间圈梁和屋盖圈梁,图样上常用QL来表示。
如果圈梁设在门窗洞口的上部,兼作门窗过梁时,则应按图4-56所示进行施工。
如果圈梁被门窗或其他洞口切断不能封闭时,则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墙的搭接长度应大于圈梁之间的2倍垂直间距,并不得少于1m,如图4-57所示。
图4-54 某一圈梁的配筋示意图4-55 地圈梁图4-56 圈梁兼作过梁圈梁骨架的安装应按下面要求进行:(1)圈梁施工前,必须对所砌墙体的标高进行复测,当有误差时,应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找平。
(2)圈梁钢筋骨架一般是待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
圈梁骨架一般在墙体上进行绑扎,有的为了赶施工进度,常在场外预先进行绑扎,或者委托钢筋加工单位进行加工。
当采用预先绑扎和加工的骨架,可先进行编号组装。
有构造柱时,则应在构造柱处进行绑扎。
图4-57 附加圈梁设置当在模内进行绑扎圈梁骨架时,应按箍筋间距的要求在模板侧划上间距线,然后装主筋穿入箍筋内,箍筋开口处,应沿上面主筋的受力方向左右错开,不得将箍筋的开口放在同一侧。
构造柱/圈梁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也叫地圈梁(DQL);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吊车梁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按要求圈梁应该在同一水平面上连续、封闭,但当圈梁被门窗洞口(如楼梯间窗口洞)隔断时,应在洞口上部设置附加圈梁进行搭接补强。
附加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两梁高差的两倍,亦不小于1000mm.圈梁通常设置在基础墙、檐口和楼板处,其数量和位置与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状况和地震强度有关。
圈梁是沿建筑物外墙四周及部分内横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及墙身的稳定性。
圈梁可以减少因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及其所引起的墙身开裂。
在抗震设防地区,利用圈梁加固墙身就显得更加必要。
构造柱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GZ)。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材料及主要机具: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作业条件: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构造柱钢筋绑扎:工艺流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 (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当墙体附有管沟时,构造柱埋设深度应大于沟深。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
圈梁主要是用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减小不均匀沉降,同时也作为抗震设防构造措施。
构造柱主要是作为抗震设防措施而设。
规范规定在地震设防6度或以上地区,要设构造柱,同时还有墙柱拉结、墙抢拉结,墙与楼板拉结等其他构造措施。
你家如在抗震设防6度或以上地区,建房时这些措施都要做,万一发生地震,可保证有更多逃生时间。
构造柱作用: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近年来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必须设置成封闭状。
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础梁整体浇筑。
与砖墙体要在结构工程有水平拉接筋连接。
如果构造柱在建筑物、构筑物中间位置,要与分布筋做连接。
圈梁作用:1、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2、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
3、设置在基础顶面部位和檐口部位的圈梁对抵抗不均匀沉降作用最为有效。
4、当房屋中部沉降较两端为大时,位于基础顶面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当房屋两端沉降较中部为大时,檐口部位的圈梁作用较大。
砖砌体工程——构造柱与圈梁构造节点1、构造柱与基础连接节点工艺说明:1.构造柱与基础连接时,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应伸入混凝土基础中,无混凝土基础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伸入混凝土基础时应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应符合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e(La)要求,且末端应弯折90°,平段长15d,弯钩向外侧拐向。
2.对于构造柱的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和箍筋加密要求如立面示意图在柱头、柱脚钢筋搭接区是≥500mm及1/6层高,≥LlE(L1)。
搭接区段为相应的箍筋加密区,伸入基础的箍筋且不少于两道定位箍筋,当设计有明确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3.无地圈梁的,构造柱底标高应低于室外地面以下≥500mm。
构造柱箍筋从伸入砖基础到搭接区做加密处理。
砌砖基础先退后进。
4.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隔500mm通长埋设水平拉结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采用2Φ6水平筋与Φ4@250的分布短平面内点焊而成的钢筋网片或Φ4点焊钢筋网片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2、构造柱与现浇梁连接节点工艺说明:1.现浇梁纵筋伸入构造柱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中锚固长度Lae(La)的要求,现浇梁上部纵筋遇板底圈梁时应从圈梁纵筋外侧插入。
现浇梁上部纵筋遇板侧圈梁时应从圈梁纵筋内侧插入,并且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两道箍筋,在其直径不小于d/4。
梁端也必须设置3道Φ8@100的加密箍筋。
2.对于构造柱的纵向钢筋的搭接长度和箍筋加密要求如立面示意图,在柱顶、柱脚钢筋搭接区是≥500mm及1/6层高,LlE(L1)。
搭接区段,构件连接区段以及柱顶1/6层高范围内相应地采用箍筋Φ6@100进行加密。
3、组合砖柱与现浇梁连接节点工艺说明:1.现浇梁纵筋伸入组合砖柱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中锚固长度Lae(La)的要求,现浇梁上部纵筋遇板底圈梁时应从圈梁纵筋外侧插入。
现浇梁上部纵筋遇板侧圈梁时应从圈梁纵筋内侧插入,并且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两道箍筋,在其直径不小于d/4。
建筑构造教学案例二——构造柱和圈梁的构造(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学案例课题:构造柱的构造引入新课:播放视频使用预制板盖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先砌好四面墙,然后把预制板两端伸出的钢筋搭在墙上,接着在楼板上再砌墙,然后再搭一层预制板……当遭受较强地震、两堵墙以不同频率摇晃起来时,预制板便会猛地从当初固定较弱的一端甩开,砸向下层楼板,最终使房屋由上而下整体倒塌。
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废墟中大量的预制楼板随处可见,而这些使用预制楼板的混合结构房屋在地震中是为脆弱的,许多人正是被它们夺去了生命。
经过灾难,我们还用预制板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展示圈梁和构造柱实物图片抗震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对于砌体结构,要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一种措施是使用现浇板,另一种措施就是使用“构造柱”和“圈梁”。
对于混合结构来说,无论使用预制板还是现浇板,圈梁和构造柱都是其最主要的抗震结构,而在现浇板中,钢筋混凝土的圈梁与板融为一体,整体性则更加牢固。
“构造柱”和“圈梁”是唐山大地震以后,我国在建筑物抗震方面的一大发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构造柱与圈梁的构造。
讲授新课:一、构造柱(一)定义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应在房屋的砌体内的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必须与各层圈梁紧密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的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做到裂而不倒。
构造柱的下端应锚固在钢筋混凝土基础或基础梁内。
(二)构造柱的设置位置展示构造柱的实物图片,配合PPT讲解展示设置在不同位置的构造柱的实物图片。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是从抗震构造角度考虑设置的,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四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四周、较长墙体中部较大洞口两侧等位置(三)构造柱的构造展示构造柱的结构图,配合PPT讲解动态地在结构图中画圈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