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省师大附中高二实验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C
- 格式:doc
- 大小:7.96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省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河南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惫(bèi)懒讪(shà)讪盥(guàn)洗B.錾(zàn)银两靥(yè)桌帏(wéi)执拗(niù)C.蹙(cù)缩歆(xīn)享榫(sǔn)头吮(yǔn)吸D.商贾(jiǎ)喧豗(huī)幽咽(yàn)阜(fǔ)盛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潦倒侯爵峥嵘委曲求全B.寒喧砯崖马嵬渚清沙白C.悯然放涎谪亲遍体鳞伤D.踌躇环佩杜撰雕粱画栋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浔阳地僻无音乐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古之学者必有师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有活用现象,对此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席卷天下,包举宇内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⑧外连衡而斗诸侯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⑩不耻相师A.①⑥⑧/②③⑤/④⑦/⑨/⑩B.①⑩/②③⑤/④⑦/⑥⑧⑨C.①②③⑤/④⑦/⑥⑧/⑨/⑩D.①②⑤/③④⑦/⑥⑧⑨/⑩6.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西举巴、蜀戍卒叫,函谷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D.金就砺则利荆轲遂就车而去二、古诗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9分)申甫传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辩。
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高二 年级 《 历史 》期中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卷上) 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 )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圣人之要,四方来效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3. 一个时代的服饰演变可以看出政治的变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嬗变:西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变革”,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之美”。
能够反映出以上文化审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 .宗法制 “百家争鸣”、民主政治、理学盛行B .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C .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D .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4.社会阶层是指社会上分成不同地位高低的阶层,如贵族、奴隶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如平民可以因为努力而变成官员。
社会流动变大的意思是不同阶层出身的人转换另一个阶层的可能性变大。
若用这两个概念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则变大 B.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也变大C.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少,社会流动也变小D.社会阶层的分级变多,社会流动则变小5.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
孙中山等抽印《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分发同志,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总结性评价测试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这个选项说的是“感恩自然”的问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原文的表述为:“所谓感恩自然,不仅是人类在自然面前表现为能动性节制,也表现为人类服务自然、回馈自然理性精神的张扬。
”) 2.C(A项“以偏概全”:原文中有“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的字样。
B项错在把原文“不仅……而且……”说成了并列关系。
D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尤应以正确有效的决策、公正民主的程序、虔诚周到的服务,为自己聚集更多的合法性资源”说的是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
) 3.B(“当……之后,就不能再向自然界进行索取”的说法不符合原文“人类在自然面前表现为能动性节制,也表现为人类服务自然、回馈自然理性精神的张扬”的精神。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属:嘱咐,委托) 5.D(①说明其勤勉;④说明其严于治理;⑥说其最高职务) 6.B (并非“一并关押”) 7.(1)(5分)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假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故意搁置不办。
(“及”“累”“遁”各1分,句意2分) (2)(5分)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是有用处的,如果淘汰的话凶险不可预测。
不如淘汰老弱士兵,留下其中强壮勇敢的士兵。
( “骄悍”“汰”“叵测” 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永康知县。
(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奸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
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
(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
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
农民带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
河南省南阳市部分示范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3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C(“减少对自然能量……”说法错,减少的是“空调或采暖提供的能量”)2.A(“目的之一”不合文意,原文是“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
)3.D(“难题”之说判断没有根据,属于无中生有。
)4.D(宰:掌管)5.A(皆为表转折连词)6.B(③为通过假设进行否定,⑥为赞誉梅尧臣)7.D(“自知之明”“没有资格”“偏爱”等说法都不当,后二分句为强加因果。
)8.(10分)(1)(4分)然而跟孔子一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才,光这一点也就值得快乐了!(每分句1分,句意顺畅1分)(2)(3分)而彭祖如今独因长寿闻名,一般人跟他比,这不是很可悲吗?(每分句1分,关键词“特”“匹”译错一个扣1分)(3)(3分)我想遵从皇上旨意赴京就职,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家照顾祖母),但申述又不被准许。
(关键词“奔驰”“笃”“告诉”“不许”译错酌情扣分。
)9.(4分)①用大雁起兴,由雁及人,引发对自己被贬荒远之地的慨叹;②大雁能“至此回”,而诗人却不能归,二者形成对比,反衬出诗人被贬南行、回归无期的痛苦心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5分)颈联描写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江潮初落、江面平静的画面,一幅是山林昏暗、瘴气弥漫的迷蒙景象。
(2分)前一幅画面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后一幅画面烘托出诗人凄苦、惆怅、深感前途迷茫的复杂心情。
(3分)(意思对即可)11.(7分)(1)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4)外无期功强劲之亲(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12.(21分)(1)(5分)选D给3分,选B给2分,选E给1分,选AC不得分。
(2)(4分)①好朋友怀特对祖母赞誉性的介绍初步改变了丹尼尔对祖母的看法;②丹尼尔跟随祖母在大森林里的所见所闻(或:与祖母的一场对话)使他对祖母的草木知识、治病本领以及村人对祖母的信任有了深入真切的了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河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50 分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勾.当(ɡōu)轴.线(zhóu)赍.发(lái)得鱼忘筌.(quán)B.下乘.(chénɡ)捧袂.(jué)涸.辙(hé) 咬文嚼.字(jué)C.朔.风(shuò)岑.寂(cén)央浼.(měi)命途多舛.(chuǎn)D.讥诮.(qiào)棹.舟(zhuó)巢.穴(cháo)数.见不鲜(shù)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布署搭讪满腹经论深恶痛绝B.坍圮水榭义愤填鹰逸兴湍飞C.鳟鱼纰邻沽名钩誉模棱两可D.干燥回廊和盘托出渔舟唱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是天花乱坠....吹来的,大话空话说多了反而会让自信心丧失。
B.专家的几句话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曾想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难题,他却有如此精妙独到的理解。
C.公仆履新,要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心态,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D.到人才市场应聘机会很多,可谓洋洋洒洒....,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很难物色到有真才的人。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方政府对铁路的投资很积极,尤其是获得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以后,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提速。
B.国庆期间,因扎堆外出人数增加,交通拥堵、景区游客滞留、餐饮及住宿难保障等问题频频出现。
C.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基础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
D.家具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以后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是室内环境三大污染源之一。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竿翠竹,一支横笛。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小题1】补写出下列各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①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已是黄昏独自愁,。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小题2】请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答:1.(13分)难忘的体罚[美国]兰妮·麦克穆林(1)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2)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3)那是一次数学考试。
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
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
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
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
”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4)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
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
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
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
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5)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
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
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6)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的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7)“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题(时间:140 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衡中西以相融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
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
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它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
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
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
基于此,必须沉潜下,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
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
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
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
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
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
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
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
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
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
河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一、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每小题3分,共9分)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的.通过逐水而居,原始人获得了一种简朴然而充满希望的生活和初级生产方式,并对河流产生了亲和、依赖和畏惧,推动了人类想象力和终极观念的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早期文明又称大河文明。
在黄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恒河、印度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并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而且,通过河流,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获得一种标志性的文化认同,产生了一种后来被称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倾向.在此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反过来,这些源于河流或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认同和倾向又进一步赋予河流以一种崇高品格,使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河流的文化生命就这样产生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战场上,国都沦陷,山河破碎,一曲悲愤雄浑的《保卫黄河》,却成为连接重庆和延安、前线与后方的共同旋律,成为超越所有党派的精神旗帜,动员起抗日救国的巨大力量。
改革开放新时期,黄河作为民族摇篮,为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寻根问祖、顶礼膜拜提供了可知可感的实体和空间,成为凝聚民心、引领民气的“精神图腾"。
(节选自《河流的文化生命》一书)【小题1】下列关于“河流文化生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河流与人类文明有着密切关联,正是河流使原始人类获得了简朴的生活和初级的生产方式。
B.河流的活动和人类对它的利用,形成了最早的农业,和与之适应的科技、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
C.人类早期四大文明的形成,都与大河有关,因此可以说大河文明就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代称。
D.源于河流或以河流为背景所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保卫黄河》超越了党派和地域,在抗日战争和改革开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河南师大附中 高二 年级 《 物理 》期中试卷(实验班)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放在该点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场强减半 B . 若该点没有试探电荷,则场强为零C . 该点的场强方向就是经过该点的电场线的切线方向D . 该点的场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2. 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相隔一定的距离,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大小为F 。
今用第三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 先后与A 、B 两个小球接触后移开。
这时,A 、B 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是( )A . 8FB . 4FC . 83FD . 43F3.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 A .b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 点大 B .b 点的电势一定比a 点高 C . 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 指向a D .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4.如图2所示,实线为一组方向未知的电场线,虚线为某带电粒子经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 、b 为其轨迹上的两点。
若该粒子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以上叙述和图示,对下列问题可以作出判断的是( )A .粒子的带电性质B .该粒子经过a 、b 点时的受到电场力的方向C .比较该粒子经过a 、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D .比较该粒子在a 、b 点时电势能的大小5.如图3所示,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以初速度v 0,从A 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 点时,速率v B =3v 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 ,B 两点的电势差为:( )A.q mv 2920B.qmv 232C.q mv 202D.qmv 220图1图2图3AB6、关于电流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B .在内、外电路中,电流都从电势高处流向电势低处C .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D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不一定大7.图4电路中,电灯L 1、L 2都标有“220V ,100W ”;电灯L 3、L 4都标有“220V ,40W ”.将A 、B 两端接入电源,最暗的灯是 ( ) A .L1. B .L2. C .L3.D .L4.8.在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均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1读数为I 1,电流表A 2的读数为I 2,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当R 5的滑动触点向图中a 端移动时( )A .I 1变大,I 2变大,U 变小B .I 1变大,I 2变小,U 变小C .I 1变大,I 2变小,U 变大D .I 1变小,I 2变小,U 变小9.电动玩具汽车的直流电动机电阻一定,当加上0.3V 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 ,此时电动机没有转动。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26,,324,A x y x y B x y x y =+==+=满足()C A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 D) 4(C)2013e .()2014f >2014e .()2013f (D) 2013e .()2014f 与2014e .()2013f 大小不确定 7.已知函数)()293(32)(2R a ax x x x f ∈--=,若函数)(x f 的图像在点P (1,m )处的切线方程为03=+-b y x ,则m 的值为( )(A) 31 (B) 21 (C) -31 (D)-218.已知函数f (x )=122,021,0,x x x x x ⎧⎪⎨⎪⎩+ <--≥,若方程f (x )+2a -1=0恰有4个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0 ] (B) [-12,0 ] (C) [1,32) (D)(1,32]范围是 ( )(A) .(0,1) (B) (-∞,0) (C) )21,( (D) (-∞,1)第Ⅱ卷(共90分)最短距离为22,则满足条件的实数a 所有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21()cos cos 2f x x x x =--,.x R ∈(1)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正周期;(2)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a b c 且3c =,()0f C =,若sin()2sin ,A C A +=求,a b 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中,所有选报II 类志向的考生全部参加了“数学与逻辑”和“阅读与表达”两个科目的考试,成绩分为A ,B ,C ,D ,E 五个等级. 某考场考生两科的考试成绩的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其中“数学与逻辑”科目的成绩为B 的考生有10人.(Ⅰ)求该考场考生中“阅读与表达”科目中成绩为A 的人数;(Ⅱ)若等级A ,B ,C ,D ,E 分别对应5分,4分,3分,2分,1分.(i )求该考场考生“数学与逻辑”科目的平均分;(ii)若该考场共有10人得分大于7分,其中有2人10分,2人9分, 6人8分. 从这10中随机抽取两人,求两人成绩之和大于等于18的概率。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期期中试卷 高二 语文 (时间:140 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郭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
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
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
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
更始素闻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
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
建武四年,出为中山太守。
明年,彭宠灭,转为渔阳太守。
渔阳既离王莽之乱,重以彭宠之败,民多猾恶,寇贼充斥。
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
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
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
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
到郡,招怀山贼阳夏赵宏、襄城召吴等数百人,皆束手诣降,悉遣归附农。
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
后宏、吴等党与闻威信,远自江南,或从幽、冀,不期俱降,骆驿不绝。
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为并州牧。
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并召皇太子诸王宴语终日,赏赐车马衣服什物。
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
帝纳之。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是时,朝廷多举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
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芳亡入匈奴。
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以充其家,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
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哀、平间辟大司空府:。
B. 难卒以力制:。
C.不期俱降,骆驿不绝:。
D.当简天下贤俊: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内容的一组是(3分) ①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 ②示以信赏,纠戮渠帅③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 ④悉遣归附农⑤常严烽候,明购赏 ⑥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郭哀、平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更始征拜左冯翊世祖,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B.郭盗贼销散匈奴远迹,民得安业颍川盗贼数百人皆束手降 C.郭。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语文必修5模块考试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50 分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二语文备课组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勾.当(ɡōu)轴.线(zhóu)赍.发(lái)得鱼忘筌.(quán)B.下乘.(chénɡ)捧袂.(jué)涸.辙(hé) 咬文嚼.字(jué)C.朔.风(shuò)岑.寂(cén)央浼.(měi)命途多舛.(chuǎn)D.讥诮.(qiào)棹.舟(zhuó)巢.穴(cháo)数.见不鲜(shù)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布署搭讪满腹经论深恶痛绝B.坍圮水榭义愤填鹰逸兴湍飞C.鳟鱼纰邻沽名钩誉模棱两可D.干燥回廊和盘托出渔舟唱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树立自信心,自信心不是天花乱坠....吹来的,大话空话说多了反而会让自信心丧失。
B.专家的几句话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曾想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难题,他却有如此精妙独到的理解。
C.公仆履新,要有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心态,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D.到人才市场应聘机会很多,可谓洋洋洒洒....,人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用人单位很难物色到有真才的人。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地方政府对铁路的投资很积极,尤其是获得城际铁路建设主导权以后,城际铁路的建设开始提速。
B.国庆期间,因扎堆外出人数增加,交通拥堵、景区游客滞留、餐饮及住宿难保障等问题频频出现。
C.在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基础养老金支付压力日渐增大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
D.家具污染已成为继建筑污染、装修污染以后室内环境污染的新问题,是室内环境三大污染源之一。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一竿翠竹,一支横笛。
2013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诗经》《楚辞》都是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们比一般文学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而并不真具有哲学上“永恒存在”的意思。
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得痛哭流涕,今天,试找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们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
《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讯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作“文化影响衰减”现象。
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
为了防止衰减,中间设有接力站,使讯号得到增益。
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之处,也有与今人不同之处。
世代相去越远,古今人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
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
也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
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
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的。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
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
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独尊的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
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
为了壮大自己,儒教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学。
中原名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9.(5分)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悠闲从容、乐观洒脱的诗人形象。
(2分)前两句描写诗人所见到的两岸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江面,风景如画。
后两句写诗人冒着大风大浪渡江,于飞舟之中静观两岸美景,一个“卧”字,写尽诗人安闲自在、乐观从容之态。
(2分)在培养新中国建筑人才方面: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呼吁重视建筑教育,提出建筑专业与建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
在建筑设计理念与构想方面:注重保护与传承传统建筑的建筑古韵与满足人们实际居住的需求的结合,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
①北京城市规划部门的反复审查,吴良镛的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和大量艰辛劳动的付出,促成了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
②菊儿胡同的改造运用了“有机更新”的理念,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念,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③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每点2分从小有远大志向,并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一直努力着;;形容碰到困难厄运或异常情况,毫不在乎,镇定自若。
C项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不合语境D项“聚蚊成雷”把很多蚊子聚到一起,它们的声音可以像雷那样响,比喻众口喧嚣,谗言纷起,含贬义。
“不仅”与“而且”语序颠倒“职责”与“执法机构”不搭配真定人墨君和,幼年时名叫三旺,世代贫贱,以屠宰为业。
他母亲在怀孕时,曾梦见一个胡僧领一个面色黑亮的小孩给她,说:“给你当儿子吧,将来必然能借到他的大力。
”他生下来时,眉目突出,皮肤铁黑。
他长到十五六时,赵王刚继位,曾见过他,高兴地问:“这里怎么能有昆仑儿?”又问他的姓,和他的皮肤一样,姓墨,就叫他墨昆仑,便赐给他黑衣。
当时,常山县境屡次受到并州中军的侵扰掠夺,赵王的官兵打不过敌人,向燕王李匡威告急,请他率领五万军队来援救。
1.用课文原句填空(2.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3)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4)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8)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9)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3.用课文原句填空。
(1)蒹葭苍苍,。
(《诗经》)(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4)远远的街灯明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__________,。
”1.杏荫井台杨闻宇(1)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2)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
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
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
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
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
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
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3)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
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
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
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
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4)“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5)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
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
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6)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
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
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
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
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
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
”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
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
”说罢,便起身赶路了。
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7)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8)“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
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9)“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10)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小题1】从第(2)段中的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每个原因不要超过5个字)?这句话在结构上还有什么作用?【小题2】文章第(3)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小题3】文章第(9)、(10)、(11)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分析。
【小题4】“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不吸烟才是当今时尚①刚看完一份最新的统计:我国现有13到18岁青年1.3亿,据测算,青少年现在吸烟者14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
青少年中吸烟者以学生为主,吸烟学生中又以男生为主,近年来女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
②吸烟会诱发多种致命性疾病。
科学实验证明: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丙有直接的破坏作用。
人体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丙,可以诱发坏血病。
吸烟者有癌细胞基因突变的,约为不吸烟者的3.5倍。
吸烟可以导致约85%的肺癌患者死亡,导致约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患者死亡;导致约75%的食道癌患者死亡。
吸烟不仅在直接接触部位引起癌症,还会在远处部位引起癌症。
例如,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患者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
而被动吸烟也已经证实是非吸烟者患癌症的原因之一。
③有人说吸烟提神,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那只是短暂性的提神。
吸烟会抑制中枢神经,长期的神经抑制导致睡眠质量差,不仅看上去疲惫不堪,还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也有“烟民”说,吸烟就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我想,在健康与时尚、潮流之间,健康更值得我们珍惜和推崇。
④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禁烟力度。
自2011年5月1日起,饭店、餐厅、网吧等将取消吸烟区,一旦出现违规吸烟情况,经营者将受罚。
禁烟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不吸烟当成一种时尚。
【小题1】第①段中加点词“不下”有何作用?【小题2】文章第②段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小题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4 分)无题韩偓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这首诗写于唐亡后不久后梁开平四年。
诗序中的沙县、龙溪县、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内。
【小题1】简析“尽无鸡犬有鸣鸦”中“尽无”的表达效果。
(2分)【小题2】诗歌最后一句“不见人烟空见花”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2.阅读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完成后面小题。
(6分) &n bsp;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题1】诗中呼应诗题“闲居”的句子是。
(1分)【小题2】赏析诗句“芭蕉分绿与窗纱”中“分”的妙处。
(3分)【小题3】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 2分)3.阅读苏舜钦①的《夏意》。
(4分)别院深深夏篥②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③流莺时一声。
[注] ①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籍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②夏簟(diàn):夏天的竹席。
③觉:睡醒。
【小题1】诗中哪些景物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夏意”?(2分)【小题2】请赏析“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的妙处。
(2分)1.请以“生活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