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498.50 KB
- 文档页数:113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前述各章的微观经济实际,旨在论证一个中心命题: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团体的理性行为将招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是如此天文想和苛刻,致使于理想中的市场经济无法满足,出现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不能招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的来说,竞争性市场失灵有四种基本状况: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停止微观经济干预的基本实际依据。
第一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前面我们曾从实际上说明西方市场经济国度存在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四种市场结构。
在实践经济生活中,西方国度也是自在竞争与垄断同时存在。
一方面存在少量自在竞争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存在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垄断企业。
垄断的存在,阻碍了自在竞争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一系列弊端,主要表如今:降低经济效率。
产业垄断使完全竞争市场转化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企业可应用其垄断力气将产品价钱定在平衡价钱之上,其产量远远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这样便不利于按帕累托最优原那么配置经济资源,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图11-1 垄断和低效率如图11-1所示,横轴表示产量,纵轴表示价钱,曲线D和MR 区分表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边沿收益曲线;同时假定平均本钱总是等于边沿本钱,即:AC=MC。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要求边沿收益等于边沿本钱,因此,厂商的平衡点是〔P m,q m〕。
显然,垄断价钱P m高于边沿本钱MC。
如图11-1所示,在点b,从社会或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情愿支付的单位产品价钱超越了消费者的单位本钱,因此,存在有帕累托改良的余地。
帕累托最优位置在点a,在那里,产品价钱等于边沿本钱,对应的产量为q*,价钱为p*。
在这一点上,垄断厂商的利润损失为四边形P m P*Gb,整个社会的福利却添加为P m P*Gab。
这样,即使补偿了垄断厂商的全部利润损恰以后,消费者剩余仍添加了三角形bGa局部。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
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
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
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
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
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失灵的概念,把握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
2. 了解并掌握由不同市场失灵情况带来的后果,理解分析这些市场失灵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的相关理论。
教学建议:课时: 0.5周,共1.5课时二、本章知识结构图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垄断垄断产生的原因对垄断的公共管制反托拉斯法外部影响分类外部性科斯定理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排他性竟用性公共物品市场失灵公共选择理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与商品市场信息与保险市场信息与劳动市场激励机制信誉和信息调控三、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提要(一)市场失灵1.市场失灵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非对称信息。
2.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
如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保证公共部门的健全和发展;许多市场属于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无法靠市场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均衡不能使社会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市场机制本身无法控制或消除各种经济活动可能带来不良的外在效应等等。
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二)垄断1.垄断与低效率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
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垄断。
垄断行业缺乏效率,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例如,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就不适合多厂商竞争。
2.对垄断的政府管制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