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975.50 KB
- 文档页数:48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第8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名词解释题1.信息不对称,也叫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2.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3.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
4.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5.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不乏补偿的损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6.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7.私人物品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8.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二、单项选择题1.C2.B3.A4.C5.D6.B7.A8.A三、多项选择题1.ABDE 2.ABC 3.ABCD 4.ABCE 5.AC 6.BD四、判断分析题1.×2.×3.×4.×5.√6.×7.√8.×9.×10.√五、问答题1.什么叫市场失灵?哪些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说明,在一系列理想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导致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理想化的假定条件并不符合现实情况。
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市场会失灵:不完全竞争,公共物品,外部影响,信息不完全等。
2.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试述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一、市场失灵的内涵及界定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在此着重于经济学主流的看法。
传统微观经济学旨在论证“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即在一系列条件下的竞争性市场运作,可以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如果(1)有足够的市场,(2)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按竞争规则行事,和(3)存在均衡状态,那么,在这种均衡状态下的资源配置就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阿罗(Arrow),1951;德布勒(Debreu),1959)。
当情况不符合上述定理的结论时,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是低效率的时候,就出现了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往往成为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理由。
其标准的论点是,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是低效率的,人们可以而且应当使之得到改善。
二、市场失灵的主要类型从财政方面来看,市场失灵分为两种:(一)条件性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市场条件不符合纯粹的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条件假定,基于: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偏好不合理(二)原生性市场失灵是指即使具备纯粹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完整运行环境,市场经济的调节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失衡三、市场失灵原因(一)垄断(市场势力)垄断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
自由的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垄断。
垄断行业缺乏效率,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高于成本。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但是,垄断对于一些行业来说可能比过度竞争更有益,例如,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就不适合多厂商竞争。
(二)外部性它是指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的间接效应。
市场故障和微观经济政策案例市场故障是指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不完善的情况,使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达到社会最优福利。
微观经济政策则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市场故障,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下面是关于市场故障和微观经济政策的三个案例。
1.外部性市场故障:工厂污染案例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厂的排放物污染对周围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例如空气、水污染等。
这是一种典型的负面外部性,工厂可以使用廉价的生产方法,但其他市民必须承担清洁环境的费用。
市场中没有合适的激励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污染案例都是诉诸法律手段。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来解决这个市场故障。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排放标准和限制工厂排放来控制污染。
其次,政府可以对工厂征收污染税或者实施排放配额制度,通过经济手段来激励企业降低污染排放。
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生产。
2.不完全信息市场故障:二手车市场案例在二手车市场中,卖家通常比买家掌握更多关于车辆状况的信息。
这导致了不对称信息的问题,买家很难准确评估车辆的价值和状况,从而导致了市场的失灵。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来解决这个市场故障。
一种方法是推动信息公开和透明度,政府可以要求卖家将车辆的真实状况和维护记录公布,以增加买家的信息获取能力。
另一种方法是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政府可以提供第三方评估和认证服务,帮助买家准确评估车辆的价值和状况。
3.公共物品市场故障:环境保护案例环境保护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即一旦提供给一个人,就无法排除其他人使用。
例如,公共公园的景观和清洁空气对每个人来说是有用的。
然而,由于没有明确市场价格,私人企业没有动力去提供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来解决这个市场故障。
一种方法是政府出资提供公共物品,如建立公园和绿色带,提供清洁空气等。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政府干预和监管,强制私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并对污染企业征收罚款。
这些案例表明,在市场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微观经济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备的有效性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