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27.23 KB
- 文档页数:11
教育建筑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电气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3.《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DB33/1121-2016)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5.各有关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上级批文16.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系统设计标准》DB33/1090-2013 1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 11CD008-4 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绿色节能相关规范见第十二章绿色节能设计专篇中五、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二、设计范围1)供配电系统设计2)电力、照明设计3)建筑物的防雷及安全保护设计4)消防电气设计(见消防专篇)5)弱电系统设计三、供配电设计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本项目为中学,由教学楼、专业教学楼、行政楼、体育生活楼及图书馆组成,地上单体为多层建筑,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1136平方米,设置停车数为224个,属于I类停车库。
根据设计规范,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卷帘、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教学楼、专业教学楼、行政楼、体育生活楼及图书馆主要通道照明,备餐间照明,厨房主要设备用电等级为二级,其余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学生宿舍楼配电设计摘要:介绍了校园学生宿舍楼的配电设计,阐述了负荷计算、负荷等级的确定、照度的选择、配电系统的设计电器设备的选择、防雷与接地系统的设计。
给出了一个安全用电和节约能源的系统方案。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关键词:宿舍楼、负荷等级、负荷计算、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前言: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宿舍之间规模大小不同,因而用电情况和电力运行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因此,不可能有一套标准的适用于一切宿舍楼的配电系统。
在对该宿舍的用电量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估它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电量情况。
力求编制出一套最佳的配电方案。
在分析宿舍楼用电需求时不仅要搞清楚电力使用的种种细节,还必须考虑到用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以求得供求间的最佳平衡。
在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1:工程的慨述学生宿舍楼是学校建筑的主要部分。
学生能够努力学习,和圆满地完成各科学业,与他们能够很好地睡眠、休息是分部开的。
这样作为校园生活区的学生宿舍配电的合理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次设计是学校学生公寓的供配电设计,建筑面积约为10000㎡,随着教学产业的不断发展,学生宿舍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越来越多。
每个宿舍单体面积也比较大,一般总面积为8000∽15000㎡;有些都是在一楼设自行车库、水泵房、配电机房。
顶楼装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棒。
二楼至七楼为学生休息宿舍,建筑形式多为条型与连廊的组合;宿舍房间住的人数为4-6人,每栋大约150∽200间;建筑层数5∽7层,高度不超过24m。
总之,大多数宿舍按《宿舍建筑设计规》(JGJ36—2005)表,居住类型和人均使用面积分类为三类。
学生公寓的建筑的特点一般采用10KV高压供电,而一般高层宿舍楼则可采用城市公用变压器低压供电,用电量大,对电气设备的要求较高;队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对防雷、接地等安全要求较高。
2:配电系统的设计供配电技术,分为强电部分和弱电部分。
第五篇电气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2016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2009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0、其它专业提供的委托资料。
11、上级部门批准的文件及甲方设计任务书。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
班级数:6个班,学生人数180人,教职工人数50人计容建筑面积:3115㎡不计容建筑面积:295㎡建筑层数:3层局部2层;地上为幼儿园用房及辅助用房。
地下室为设备用房。
二、设计范围1、供配电设计:包括室外箱式变电站。
2、动力配电:包括电梯、空调、水泵(公用)等配电及控制。
3、电气照明:包括一般室内照明、室外照明、应急照明。
4、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设计。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三)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本工程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消控室、发电机房等消防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从市政供电网引入一路10KV电源至本工程室外箱式变电站,引入电缆选用YJV22-10KV交联电力电缆2、负荷计算3、供电电源和电压本工程拟采用一路10KV高压进线,由市政供电网引入一路10KV电源至本工程室外箱式变电站,室外箱变设在园区西南角,距离建筑物不小于3米,距离道路不小于 1.5米,四周维护空间不小于1.5米。
箱变容量暂定为400KVA。
单体供电电压为380/220伏,由变压器降压后从箱变低压配电室引出。
4、供电系统:消防用电设备等二级负荷均由两路低压电源同时供电,末端设双电源自动切换箱。
《电气设计说明书》doc版《电气设计说明书》doc版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设计项目:某小区单元电气设计指导教师:学生年级:给水排水工程2009级学生姓名:目录一.用电回路方案的确定二.照度的计算2.1 客厅照度计算 2.2 起居室照度计算 2.3 卧室照度计算 2.4 卫生间照度计算 2.5餐厅照度计算 2.6 厨房照度计算 2.7 书房照度计算 2.8楼梯照度计算三.用电设备分布情况四.负荷计算 4.1客厅空调回路 4.2其余空调回路 4.3厨房回路4.4卫生间路4.5插座回路4.6照明回路五.照明平面图布置 5.1室内灯具布置应满足的要求是 5.2室内插座布置六.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 七.设备选型八.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九.心得体会一.用电回路方案的确定每户照明为一个回路,客厅、卧室公共插座一个回路,客厅空调一个回路,书房、卧室空调插座为一个回路,卫生间、厨房插座各为一个回路。
插座回路应加30mA漏电保护。
卫生间、厨房标明选防潮防尘灯。
楼梯的照灯选用人体感应灯,二至九楼层应在住户门口的平台上居中布置灯。
住宅内的插座应有足够的数量,以确保住户所有家用电器都能够用而不再布线。
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排烟罩等功率较大和需要接地的家用电器,应使用单独安装的专用插座。
主要场所的照度如下: 起居室100/300 lx 卧室75/150lx 客房75 lx客厅100/150 lx 厨房100/150 lx 餐厅150/200lx 卫生间100 lx 书房300/150 lx 楼梯间75 lx 二.照度计算客厅长5.3m,宽4.8m,起居室长6.5m,宽4.2m,卧室长4.2m,宽3m,卫生间长2.3m,宽2.1m,餐厅长5.3m,宽3m,厨房长4m,宽2.2m,书房长6.3m,宽3.1m,楼梯长5.2m,宽2.6m,净高3,室内工作面高0.75,楼梯参考平面为地面。
1总则学校建筑包括中小学校建筑和高等学校建筑。
1.中小学校建筑的规模及布点。
一般小学为六年学制,正常情况下分为12班、18班、24班等。
中学分为18班、24班、30班等。
学校的布点应根据各区、居民点及小区规划人口数量,均匀合理布点。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
选择学校校址应考虑周围环境安静、卫生、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有良好的社会安全环境。
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学校用地由校舍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实验及绿化用地等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内容布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明确,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和影响。
校舍由教学用房、办公用房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
教学用房由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用教室、实验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及体育活动室几部分组成。
普通教室是教学用房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教室的设计不仅要有足够的面积,而且座位布置排列应合理。
教室应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教室应有良好的声环境,避免外界噪声的影响。
教室还应有良好的室内温度要求,夏天有良好的通风,冬季有采暖和换气设施。
中小学建筑的实验室和各种专业教室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充分满足不同功能使用的各种需要来布置平面及各种设备。
2.高等学校建筑。
高等学校有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等三类。
高等学校的总平面布置主要应考虑功能分区合理,联系方便,环境优美,且要考虑发展用地。
高等学校分为教学中心区、科学研究区、体育活动区、实习工厂区、后勤服务区、学生生活区六大部分。
教学中心区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校区核心。
校区主体建筑可以是教学主楼,也可以是图书馆、科研中心等部分。
高等学校教学建筑主要包括一般性教学建筑,主要指普通教室及公共教室。
专业性教学建筑,主要指各种实验室和专用教室、科研性建筑、实习工厂等四部分。
图书馆建筑是高等学校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设计要突出使用功能,宜采取开放型布局,以开架阅览为主,同时应考虑图书馆工作自动化、图书借阅、阅览现代化设备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本工程为XXX中学校电气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000m2,由教学楼、体育馆、宿舍和后勤楼四部分组成。
二、系统分析
1.供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三相四线制,电压为220V,变压器容量为160KVA,额定电流为400A。
对电源线采用720mm2平衡线,采用灰色管道,对中低压回路采用四芯控制电缆,对高压照明采用石棉电缆,所有配电箱采用空气开关,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2.照明系统
本工程采用LED灯照明系统,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方式,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整光强,节能效果显著,预计照明用电降低约30%;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多种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灯光调节。
3.电力配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空开柜配电系统,所有电缆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电缆,接线端子采用低温型接线端子,有效保证电缆的质量安全,电缆接头采用拧紧接头的方式,有效防止漏电,所有空开柜以及终端电器均采用世界著名品牌,绝缘等级高、耐压强、安全可靠。
4.动力系统
本工程采用电机控制的动力系统,电动机采用变频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说明书2020/2021(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094学生姓名:胡南南学号:31指导教师:李可齐海英所属院(系):电气信息学院2021 年6 月25 日目录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 (3)1.1工程概况 (3)1.2设计依据、内容及要求 (3)2.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4)2.1负荷计算 (4)2.2系统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 (7)3.供配电系统一次接线设计 (11)3.1供电电源 (11)3.2负荷分级 (11)3.3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12)3.4电能质量的改善方法 (12)3.5接地系统设计 (13)3.6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 (13)4.高低压电气设备选择 (14)5.低压配电系统导线的选择 (15)6.中压系统电力变压器的爱惜 (16)7.总结 (17)8.参考文献 (18)1、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长春市公安局办公楼变电所电气设计长春市公安局办公楼变电所工程负荷清单1.2设计依据、内容及要求1.2.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 16-2020[2] 中国建筑设计院·《建筑工程设计编制深度实力范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3] 孙建民·《电气照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4] 韩风·《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3[5]刘宝林·《建筑电气设计图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其它有关国家及地址的现行规程、标准及标准全套土建施工图。
1.2.2设计内容确信供配电方案,确信电源的取得方式,确信适合的接地系统,合理选择变电所位置,合理布置变电所各室,确信中压系统结线方案,确信低压系统结线方案,进行无功补偿计算,选择适合的变压器,进行继电爱惜整定。
合理选择低压配电系统各回路导线的型号,截面积和各类开关电器的型号。
学校防电气实施方案一、前言。
电气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加强学校电气安全管理,防范电气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校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加强电气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三、责任部门。
学校电气安全工作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责任由电气安全管理人员承担。
四、具体措施。
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学校内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加强电气安全教育。
学校要定期开展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3. 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学校要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师生员工在使用电气设备时的操作流程,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在电气设备周围堆放杂物,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
4. 安全警示标识。
学校要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师生员工注意电气安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 应急预案。
学校要制定电气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电气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在发生电气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六、总结。
学校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电气安全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电气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严格遵守本实施方案,共同维护学校的电气安全。
学校电气安全实施方案一、前言。
电气安全是学校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有效防范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校园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责任部门。
1. 学校领导班子。
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在电气安全工作中负有最终责任,要高度重视电气安全工作,加强对电气安全工作的领导,确保电气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校园管理部门。
校园管理部门要组织开展电气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制定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电气设施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电气安全隐患。
3. 各部门、各单位。
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学校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电气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管理,确保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三、电气设施管理。
1. 定期检查。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内的电气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安全用电。
学校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电气安全教育,提高大家对电气安全的认识,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杜绝电气安全隐患。
3. 维护保养。
学校要建立健全电气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电气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气设施的安全使用。
四、应急预案。
1. 应急演练。
学校要定期组织电气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电气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2. 应急设备。
学校要配备应急抢修设备,确保在电气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电气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总结。
学校电气安全实施方案是学校电气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相关部门和个人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电气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电气设施的安全使用,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都能够认真学习本实施方案,增强对电气安全工作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设计文件目录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第二章结构专业设计说明第三章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第四章电气专业设计说明第五章暖通专业设计说明第六章消防设计说明第七章环境保护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设计合同;2.泸州市叙永县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红线图;3.泸州市叙永县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书;4.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一)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 50016-2014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二)根据泸州市规划管理局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1.建筑间距及后退用地红线距离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
2.其余规划要求符合该区域总体规划要求。
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龙凤乡头塘村二社。
本地块东北侧为铁路干线。
2.项目定位本次项目为生产区的(二期)深加工车间二。
3.建设规模规划总建筑面积为9136.99m2。
4..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二】总平面布局:本次规划为一栋深加工车间,整个布局沿街形成展现丰富的层次,也能使空间及建筑形体更加流畅自然,提高现代工业建筑的档次与使用效率,并方便管理。
【三】建筑单体设计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现代主义手法,力求简洁明快,注重表现建筑的体量感,厂区的整体性。
在型态上庄重大气而不失现代气息。
建筑外墙大部分采用与一期已建建筑相同的材质,以达到统一的风格。
【四】道路系统及停车设施:根据分析,已建厂区设置了两个人车出入口。
交通组织上采用了人车分流的模式,形成便捷的外部交通及厂区内部环境。
车行道及物流进入厂区后即沿周边环行,以便服务各栋厂房。
二、技术经济指标(二期拟建)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结构专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及设计条件1.本工程设计采用的设计规范、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2012年版)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拟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解读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解读电气系统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负责供电、配电、控制和保护设备等功能。
在产品或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是一个必备的文档,它详细描述了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原理和设计要求等内容。
本文将对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气系统的概要设计。
1. 引言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引言部分通常会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并对整个文档的结构进行概括性说明。
该部分的目的是让读者对整个文档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了解设计的背景和目标。
2. 设计目标在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设计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明确了电气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例如供电负荷、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等。
设计目标的明确性对于设计师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指导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3. 系统结构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系统结构部分将详细描述电气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这主要包括主配电柜、次配电柜、各类电动机、仪表检测设备等的布置和连接关系。
通过系统结构的描述,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个电气系统的组成和布局。
4. 设备选型在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设备的选型非常重要。
设备选型要考虑到供电负荷、环境条件、可靠性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会对各类设备的选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例如断路器、接触器、变压器等。
这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选择了特定的设备来满足设计要求。
5. 控制系统电气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如PLC系统或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也会得到详细的阐述。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自动化程度、操作界面、信号传输等因素。
在控制系统的描述中,还会涉及到控制策略和逻辑等内容。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解读,读者可以了解该系统是如何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和监控的。
6. 系统保护与安全电气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还会涉及到系统的保护与安全设计。
这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
港中旅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相关专业提供得设计资料;建设方提供得设计任务书;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1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标准》 DBJ01-611-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6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 GB/T50314-2006《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BJ-1-615-200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二、设计范围1.强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10kV变配电系统380V低压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2.弱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CCTV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广播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弱电系统可根据甲方要求增加或减少,本次设计只负责预埋管,具体设计由甲方指定得弱电深化设计公司完成。
三、10/0、4 KV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与配电能源监测管理系统1、负荷等级本工程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高度不超24米。
根据本工程得功能及规模,消防负荷等级按二级考虑,其她负荷等级按三级考虑。
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源等;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电信机房电源,主要通道照明,排污泵、客梯、生活水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电气设计通用说明1.施工时请遵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具体作法请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图集以及《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等电位联结安装02D501-2、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等。
2.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采用TN-S。
(图中注明者除外)在PE线的材质与相线相同的前提下,当相线的截面S≤16mm2 PE 时≥S 线的截面应16<S<;当相线的截面35mm2 时,PE线的截面应;当相线的截面≥16mm2时,PE 线的截面应>35mm2 ,若≥S/2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当有机械性的保护时,最小截面不小于2.5mm2 ;反之其最小截面不应小于4 mm2。
3.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在建筑物内应进行总等电位联结。
具体作法参见标准图集02D501-2 《等电位联结安装》。
4.每套住宅设置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总断路器,每套住宅的空调电源插座、电源插座与照明分路设置,其中电源插座回路设置漏电保护,其动作电流为30mA,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具有漏电保护功能,其漏电动作电流500mA,动作时间延长至0.5S,住户总电源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100mA,动作时间延长至0.3S(注明者除外)。
5.线路敷设要求(1)别墅,办公楼等一般采用穿管暗敷设,但某些简单建筑(如宿舍)或因建设单位要求也可采用线槽或穿管明敷。
导线和电缆均采用铜芯并且电力分支回路截面≥2.5mm2 ,塑料管或线槽板均采用难燃材料。
(2)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回路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管内,同一路径无防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槽内,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N 线应在同一外壳内。
弱电、强电、消防线路应分开槽(管)敷设。
消防设备的配电回路当明敷时应穿在涂有防火材料的金属管或封闭金属线槽内。
(3)电缆穿管保护时,保护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线路没有弯头时,长度不超过50m,有一个弯头时,长度不超过25m,有两个弯头时,加设分线箱。
某学校新装用电工程电气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3)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5)GB50060-200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6)GB50053-2013:20KV及以下变配电设计规范;(7)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8)GB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9)相关专业提供的各点用电量数据及甲方提供的有关设计要求。
二、设计范围本设计为小区电气外线管网综合图,包括:(1)校区10KV电力线路;(2)根据建设方意见,在空地另外建设变配电室;(3)0.4KV低压电力线路;(4)校区间车道路灯线路,单体建筑和小路路灯待建成后由就近路灯接入。
(5)电信、有线电视、网络、校区智能调频广播系统及各楼层电力平面布置图仍参照原设计。
三、10/0.4KV变配电系统1、负荷容量及变压器配置1)本校区总建筑面积87377.36平方米,冬、夏天的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均设空调降温保暖。
且校区区域较大,单体建筑较为分散,本着变配电站应设在负荷中心的原则,共设有七台(编号B1#~B7#)变压器,共构成四处变配电室;B1#~B2#变压器容量均为800KVA专为学校教室和行政楼、8#食堂供电;B3#~B4#变压器容量均为1000KVA专为10#、11#、12#学生宿舍和8#、9#食堂供电,B5#、B6#变压器容量分别为800KVA、630KVA专为12#食堂和13#、14#、15#宿舍供电,B7#变压器80KVA专为校区生活供水用电。
最新规划医院区预留1600KVA,全校区变压器安装容量6710KVA,总装接负荷容量6201.5KW。
2)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负荷情况,在校内配置B1#变压器800KVA,总装接容量962KW,使用系数0.6,计算电流1032.0A,变压器满负载为89%;B2#变压器800KVA,总装接容量881KW,使用系数0.6,计算电流945.1A,变压器满负载为82%%%;B3#变压器1000KVA,总装接容量1282KW,使用系数0.55,计算电流1232.0A,变压器满负载为89%%%;B4#变压器1000KVA,总装接容量1196KW,使用系数0.55,计算电流1168.8A,变压器满负载为86%%%;B5#变压器800KVA,总装接容量997KW,使用系数0.55,计算电流980.7A,变压器满负载为86%%%;B6#变压器630KVA,总装接容量828KW,使用系数0.55,计算电流814.2A,变压器满负载为89%%%;B7#变压器80KVA,总装接容量55.5KW,使用系数0.90,计算电流101.2A,变压器满负载为88%%%。
港中旅一、设计依据相关专业提供得设计资料;建设方提供得设计任务书;主要设计规范与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消防安全标志设置标准》DBJ01-611-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6《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6《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1-615-2003《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二、设计范围1.强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10kV变配电系统380V低压配电系统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2.弱电设计包括如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CCTV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广播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弱电系统可根据甲方要求增加或减少,本次设计只负责预埋管,具体设计由甲方指定得弱电深化设计公司完成。
三、、4 KV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与配电能源监测管理系统1、负荷等级本工程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高度不超24米。
根据本工程得功能及规模,消防负荷等级按二级考虑,其她负荷等级按三级考虑。
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泵、喷淋泵、排烟风机、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源等;应急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电信机房电源,主要通道照明,排污泵、客梯、生活水泵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采用单位指标法每平米按60va估算,在地下设1个变电所,内设2台1000KVA变压器,由10kV市政电网为本工程提供两路独立10kV电源,10kV电缆埋地进入本工程红线之后由设计院统一规划路由。
电源分界点为本工程10kV配变电所10kV电源进线柜得进线开关。
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各负担50%负荷,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供全部二级负荷。
3、功率因数补偿(1)采用低压集中调谐滤波补偿技术(既作功率因数补偿,又用于抑制谐波),进行无功功率自动补偿,使补偿后得变压器10kV侧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2)直管荧光灯等采用就地补偿,要求补偿后得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4、电能计量(1)本工程电费以高压计量为主,低压计量为辅。
在10kV配变电室内设置10kV计量柜,柜内仪表、设备等型号由电力公司确定。
各变压器低压柜得馈电回路均设电力仪表,并设置电力监控系统,监视各种电气参数与开关状态变化,减少故障风险,促进节能减排。
(2)为实现低碳绿色示范建筑功能,下列系统/设备运行均设有低压计量仪表,并进行远传监测,以便实现有效节能控制,促进节能降费。
1)电梯设备计量表计;2)生活给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3)中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4)热水系统设备计量表计;5)教学用电计量表计;7)办公用电计量表计;8)宿舍用电计量表计;9)厨房设备及餐厅照明计量表计;10)排风机组、新风机组计量表计;(3)在配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出线处设置计量仪表,并在层箱处设置计量仪表,以便进行用电分项计量。
(4)在每个功能区得总配电柜安装带计量功能得数字仪表,以便进行内部收费管理。
5、应急电源容量及性能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用电,为保证供电中断时间为毫秒级,设置UPS电源。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与排烟机房等在事故情况下继续工作场所照明,设置EPS电源,其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 min。
(3)本项目各单体建筑内应急疏散照明系统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应急照明箱均为双路电源互投供电,火灾时由消防监控装置自动控制点亮。
(4)疏散通道、疏散通道转折处、公共出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出口标志灯。
照度要求及灯具选型原则如下: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变电所等场所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得场所,其应急照明得照度按100%正常工作照度考虑,采用直管荧光灯;2)多功能厅设置备用照明,照度按20%正常照明考虑;3)风雨操场,阶梯教室,餐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备用照明,照度按10%正常照明考虑;4)建筑内内疏散照明得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值:疏散走道不低于1、0 lx;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3、0 lx;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低于5lx;5)在门厅、多功能厅等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得疏散走道与主要疏散路线得地面上设能保持视觉连续得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以保证人员得安全。
四、电力配电及控制系统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负荷电源来自10KV配变电室得2个不同母线段,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互投。
2、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电压等级为、AC。
3、每层按防火分区设置一个电缆竖井兼作配电间,分别设置应急照明、照明等配电箱为本防火分区供电。
4、每间教室内设分配电箱,阶梯教室,普通教室与特色教室(研讨室)均设置投影仪与电动升降幕布。
5、各种实验室,语言教室,现代艺术教室,视听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内按不同功能预留配电箱,待布置方案确定后,由精装公司完成二次设计。
6、在多功能厅、演播室、风雨操场预留用电负荷,待精装方案确定后,由精装公司完成二次设计。
7、厨房区按50kw预留电量,待厨房设备布置确定后,由承包商将电源由厨房配电箱送至终端用电点。
8、宿舍区得用电管理形式为集中式管理。
宿舍管理室设置电话,网络与电视插孔。
宿舍内用电点配置要求:只提供照明与普通插座,不设置电话,网络与电视插孔。
9、在门卫设置照明配电箱,为校名校徽提供局部照明。
10、整体校园建筑预留夜景照明电源。
11、室外操场不考虑夜间训练,顾不设置场地照明。
12、新风机组等采用树干式配电。
其余负荷采用放射与树干式相结合得方式配电。
13、所有供电给移动设备得插座配电线路均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RCD),防止人身电击事故得发生。
14、为预防与减少电气火灾,在线检测AC220V/380V配电线路得绝缘状态,在各层配电柜得馈电回路装设火灾剩余电流报警探测器,火灾剩余电流报警电流设置为300mA,信号经2芯屏蔽电缆传至火灾剩余电流报警系统主机(安装在一层消防监控室)。
15、本工程选用铜芯导线、铜芯电缆、铜母线。
普通低压线路采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聚乙烯电缆,密集铜母线;消防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五、照明配电及控制系统1、照度标准本工程室内主要照度标准:普通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3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9W/㎡,UGR不大于19;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 5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15W/㎡,UGR不大于19;门厅、风雨操场、餐厅、多功能厅:3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9W/㎡;配变电所配电装置间: 2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7W/㎡;走道、楼梯间、风机房、泵房: 1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4W/㎡;消防控制室、电话网络机房、电视机房: 300Lx,照明功率密度值9W/㎡;2、光源(1)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照明采用高光效节能型细管径三基色直管形荧光灯,配低谐波高功率因数得电子镇流器。
(2)风雨操场等高大空间采用大功率细管径荧光灯或金属卤化物灯,配套低谐波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带电容补偿),其功率因数不小于0、9,显色指数Ra≥80。
(3)休息厅、走廊、卫生间选用节能型筒灯。
(4)设备机房采用高效节能型直管荧光灯配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加电容补偿,链吊式灯具。
(5)水泵房、厨房等得灯具采用带透明灯罩防水型灯具。
(6)煤气表间得灯具、开关采用防爆型产品。
采用得镇流器均要求符合该产品得国家能效标准。
3、照明控制1)教学楼、阅览室等建筑得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得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并宜按照建筑使用条件与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2)多功能厅、会议室、展示厅等场所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并可按使用需求设置调光及场景控制功能;3)普通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在每个门口处设开关控制,除只设置单个灯具得房间外,每个房间灯得开关不宜少于2个,黑板照明应单独设置开关。
六、建筑物防雷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保护。
局部利用铝合金造型顶面作为接闪器,要求其铝合金外壳厚度不应小于0、5mm。
在楼顶端设置避雷针,以满足防雷规范得要求。
建筑物得防雷装置应能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得要求。
为防止雷击电磁脉冲引起得内部过电压,除在变压器高压侧装一组避雷器外,在下列部位尚装设电涌保护器(SPD):(1)在变压器低压侧装一组SPD。
(2)向火灾报警及联动装置、楼宇监控设备得集中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供电得末端配电箱得母线各相上,均装设SPD。
(3)由室外引入或由室内引至室外得电力线路、控制线路等在其配电箱、控制箱处应装设SPD。
七、接地及安全措施1、本工程低压配电得接地型式为TN-S系统。
2、本建筑得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得保护接地、弱点系统得接地等共用一个接地系统,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
3、本建筑实施总等电位联结。
八、弱电设置系统(1)数据/语音通信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3)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4)校园公共广播与应急广播系统(5)有线电视系统(6)会议与扩声系统(7)多媒体教学系统(8)校园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九、数据/语音通信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1、在一层设电话网络机房,安装信息管理系统得主机、服务器、路由器、核心数据交换机、存储器、网络打印机与500门电话交换机、电话总配线架等,在各层按照配线需要设置弱电间,设置接入层数据交换机。
2、整个建筑数据、语音通信等采用综合布线系统。
语音、数据信息点可灵活调配,以满足教学及办公自动化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资源高速交换得业务需要。
系统组成如下: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在各个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处设置可用于电话、计算机网络得信息插座。
配线子系统:信息插座选用标准RJ45屏蔽插座,水平配线采用4对六类屏蔽电缆(STP);在各层设置弱电间,配线架均置于以上弱电间内。
干线子系统:由各弱电间至网络机房得数据主干采用八芯单模光缆,语音主干采用3类大对数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