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检验规程
- 格式:xls
- 大小:853.00 KB
- 文档页数:65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一、成品检验依据标准GB6783-2013,进行检验。
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品种项目食用明胶水分,%≤14.0 凝冻强度(6.67%),Bloomg ≥50 灰分,% ≤ 2.0透射比% 波长nm 450 ≥30 620≥50水不溶物,% ≤0.2二氧化硫mg/kg ≤30过氧化物mg/kg ≤10总砷(As)mg/kg ≤ 1.0铬(Cr)mg/kg ≤ 2.0铅(Pd)mg/kg ≤ 1.5菌落总数,GFU/g ≤10000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大肠菌群,MPN/100g ≤ 3三、感官要求:1、色泽:淡黄色至黄色。
2、状态:固体状(如颗粒、片状、粉末等).3、气味:无不适气味。
四、取样方法:从同一批号产品中,在检验外包装之后,按下表规定挑出一定件数,进行取样。
每批产品的包装件数应抽样件数1~5件全检6~50件5件51~100件10件101~500件15件501~1000件20件五、留样规定:从抽出的每一件包装内,在不同的部位,取出等量的不少于500g 的胶样混合后取出1000g胶样,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分盛于两个洁净、干燥、密封的磨口产品名称、品种、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一份交质检部门检验,一份保留备查。
六、试验方法:1、水分测定原理:取约1g 明胶,在105℃烘干至恒重,根据质量的减少计算明胶的含水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规定,本方法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3.1 盐酸:优级纯。
3.2 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
3.3 盐酸溶液(6mol/L): 量取50ml 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
3.4 氢氧化钠溶液(6mol/L ): 称取2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
3.5 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盐酸(3.3)煮沸0.5h ,用水洗至中性,再用氢氧化钠溶液(3.4)煮沸0.5h ,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4 仪器和设备4.1 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
成品检验规程1. 引言此检验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成品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的检验流程。
2. 检验标准2.1 检验标准应基于国家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制定的质量要求。
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应确保标准明确、准确,并与相关部门共同确认。
2.2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查- 尺寸和尺寸公差检验- 材料成分和性能检验- 功能性能检验- 可靠性检验3. 检验设备和工具3.1 公司应配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经过定期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要求。
对于关键检验设备,应制定相应的使用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
4. 检验流程4.1 检验工作应由专门的检验人员负责,他们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4.2 检验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检验准备:检验人员应对检验设备和工具进行校准和准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要求。
- 取样检验:根据抽样计划进行取样,并对取样品进行检验。
- 检验记录:在检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日期、批次等信息,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 异常处理:对于不合格的成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整改或退货等措施。
- 检验报告:完成检验后,应编制检验报告并保存相关记录。
5. 检验频率和抽样方法5.1 检验频率应根据产品的特性、需求和所处环境的要求确定。
对于关键产品,应增加检验频率以确保其质量可控。
5.2 抽样方法应根据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来确定,以确保所抽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6. 附录6.1 附录应包括所使用的检验标准、检验设备和工具列表,抽样计划,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记录。
以上是成品检验规程的内容,旨在确保成品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32成品检验规程目的: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规范检验操作.适用范围:所有成品及种类检验。
1工作前,检验器具的卫生。
2检验程序2.1检验项目根据“成品检验方法”,进行感官检验、中心温度的测量以及微生物检验。
2.2样品留样每批产品留样200克(不低于100克),每样菜用洗干净,消毒过得的餐盒装,标明名称、日期、时间,存放于专用留样的冰箱中,48h后销毁。
2.3检验方法及标准(1)、感官检验对成品菜首先进行感官检测,外观,色泽,滋味、气味外观观察成品无烧焦烤糊的现象且蔬菜新鲜色泽正常菜品应有的色泽。
滋味咸淡适中,油盐含量符合中小员工膳食宝塔的要求,小员工食用盐每日含量4-6克,中员工食用盐每日含量6克,小员工食用油的每日含量25克,中员工食用油的每日含量25克(3)中心温度的测量将中心温度测量器打开,将有金属探头的金属棍插入被测成品中,并记录中心温度测量器上所显示的测量温度。
检测标准:成品菜必须达到72℃以上为合格产品(4)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的测定a.以无菌操作,将检样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ml于灭菌平皿内,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检液的灭菌平皿内,同时作空白对照.b.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5±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取出后平板计数,平板内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即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检测标准:菌落≤100cfu/g为合格产品大肠菌群的检测1将测试片置于平坦桌面,提起上层模2垂直滴加1ml样液于测试片中央3缓慢落下上层膜,切勿直接落下,一面气泡产生4用压板的平板使样液均匀分布于圆形接种区,置1分钟使胶凝固将已采样的纸片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6 h~18h,取出观察结果。
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或有红色斑点但斑点周围无黄晕者为大肠菌群阴性;在红色斑点周围有黄晕,或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标准规定:在50cm2的纸片上(即两片纸片上),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第一条目的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出厂产品质量合格,实现质量目标。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种成品的检验。
第三条职责(一)技术研发部检验员负责各种成品的相关项目的检验工作。
(二)技术研发部负责人负责检验的审核、分析和报告。
第四条检验人员及检验设备要求(一)检验员的配置应符合公司及相关部门要求,经试用考核合格后方能独立开展检验工作。
(二)检验设备应经过官方检定部门进行检定,确认合格后,方能用于检验工作,严禁不合格设备投入试用,影响检验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第五条抽样方法及依据产品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标准按照GB/T2828.1-____执行。
第六条检验内容及依据(一)检验依据应采用公司企业标准或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
(二)检验项目应包括企业标准或相关国家标准要求检验的项目。
第七条记录与报告(一)化验员应作好检验原始记录,且保持记录清晰、完整、准确无误。
(二)化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客观、公正的出具“检验报告单”,签字确认。
必要时加盖检验专用章。
(三)需要出具“出厂检验报告单”时,经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审核,技术总监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数据传递(一)当检验结果为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准予放行。
(二)当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时,应加严抽样检验一次,加严检验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准予放行。
当加严检验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第九条附则(一)所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员工奖惩制度》相关处罚规定执行。
(二)本制度由公司规章制度编审委员会起草并修订,自____年____月____日总经理签发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三)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属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品控部。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2)是企业为确保成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所制定的具体检验标准和步骤。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实施细则的例子:1. 检验标准制定:- 确定成品的质量指标和要求;- 参考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内部的检验标准。
成品出厂检验规程
一、质检部严格执行对产品生产至出厂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检验。
二、间入库成品,仓库按车间提拱的质量检验情况,分类,分批次存放。
三、格品与不合格品要严格分区存放,并且要作上明显的标志
四、成品出厂前,质检部定期或不定期到仓库对成品进行抽检,以监督抽查生产工段
的质量检验情况。
抽检量为每批量的1%~2%,对于有质量疑问的批次应加大抽检数量。
五、对于一次抽检不合格的批次,要加大抽检数量进行二次抽检,如二次抽检再不合
格既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如抽检不合格应立既通知仓库封存。
同时通知车间作退回处理。
六、成品检验标准要求:
1、外包装质量,标签粘贴`封箱要整齐美观,标签、包装瓶、包装袋、外包装箱干净
无油污粉尘污染。
瓶、袋封口要严密无渗漏现象。
2、有无生产日期、批号、合格证等并且相对应。
3、检查证号、标志等是否正确无误。
4 检查产品的计量情况,误差应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七、质检部定期到仓库按产品批次抽样复检,与原化验结果校对,以监督生产检验工
作中有无错检、漏检情况。
八、各项检验工作准确无误后,由质检部出且据证明,仓库挂牌标明该批产品可以出
厂.
九、严格对不合格品的管理,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流入生产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
出厂。
成品检验规程
1.目的
规定成品检验的方式、标准.
2.范围
包装过程的检验、成品完工后的完工检验及出货检验
3.职责
1)出库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出库前的产品在出库前再次复检.
2)完工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包装完工的成品批进行完工检验.
3)出货检验员:按本指示要求对需出货的订单批进行出货复验.
4.运行程序
4.1包装检验:
4.1.1对需包装的产品,包装人员按计划单上包装数量核对后,暂存在包装暂存区域
4.1.2图纸和表单分发及悬挂:
1)包装主管:将图纸和包装要求挂在相应的位置。
2)检验员对包装入库前的成品进行检验,并填写【质量检验报告表】。
4)检验判定合格的,检验员可在车间开的【入库单】上予以签认,以便成品入库,判定不
合格的,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出货检验:
4.2.1订单产品在出货之前,由仓库放入指定出货待检区后,向出货检验员报出货检验.
4.2.2出货检验员依4.2.3【出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作业
4.2.3【出货检验标准】依下表执行(下表中的P代表不合格数):
4.2.4出货检验判定合格的,出货检验员可在仓库开具的单据上予以签认,以便发货出库交接,
判定不合格的,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6顾客验货:顾客到厂验货的,由出货检验员陪检,验货结果应及时通知到供销、检验和
生产部门,顾客验货记录要留底存档.
4.3检验后的状态标识:依管理手册“7.
5.3标识和可追溯性”相关要求执行
5.记录
【质量检验报告表】。
1、目的:为了使未经检验或验证及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确保公司所的产品在仓储、搬运等环节中能保证质量。
2、范围:2.1 检查送来的成品与订单是否相符;2.2 检查包装材料唛头、尺寸、外观有否破损;2.3 检查配件是否少放、多放、放错或存在质量缺陷;2.4 检查产品外观、工艺(标签、说明书)、装配、尺寸、球压试验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球压实验以每个批次抽样一只产品进行试验,其它产品正常检验必须做到模拟用户实际使用装配;2.5 对检验完成后的各个批次分别填写三色吊卡,用胶带纸粘贴在外箱上,不能粘住外箱上的字;2.6 三色吊卡的填写必须要如实填写,合格批次则填写在合格品栏内,不合格批次填在不合格品栏内,在有紧急事情需滞后检验情况下则必须填写在待检品栏内;2.7 三色吊卡填写格式为:产品名称:兵兵货号-检验批次(产品批号001、002……顺延);数量:流水线号(如21#)-单批次数量;检验日期:当次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原因:抽检发现缺陷情况(属于不合格批);2.8 待检品填写只需填写产品名称和签名即可,等待检验完毕后再换上检验完毕后状态的三色吊卡;2.9 在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超出AQL允收水准时,立即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通知车间主任不合格质量缺陷,由车间主任召集相关责任班长、检验员召开会议,并将分析的原因及纠正措施填写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并将已经完成的成品和半成品按照《不合格品处理单》填写的纠正措施进行纠偏或返工,对于暂时无法安排的将产品拉入不合格品区进行隔离存放,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返工;2.10 表面轻微质量问题可以口头形式通知线上检验员/相关工位员工/班长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杜绝再次出现此类缺陷,对于存在批量或小批量不合格时也必须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具体步骤同上13条;2.11 流水线所有返工工作必须于三个工作日完成,并通知在线制程检验员何时返工,以便过程进行跟踪、确认;2.12 在返工期间,制程检验员应当对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遇见不符合项立即告知责任班长进行纠偏,并将过程跟踪和结果检验情况填写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经确认合格后再次送成品检验岗位复检;2.13 对所有检验不合格批次,车间主任召开会议时,在填写完毕《不合格品处理单》同时,也需要讨论制定出预防措施,并将分析原因、拟采取的预防措施、完成情况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上,最后交给制程检验员进行后期操作跟踪验证;2.14 成品检验完毕后必须及时将所有抽样产品安好标准装入包装中封好,对有质量缺陷的产品需要通知产线进行翻修后再进行包装;2.15 每天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将成品检验内容如实填写在《最终检验表》上,并于下班前分发到车间、制造和生产部门。
成品检验实施细则
标题:成品检验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为了有效实施成品检验,制定一套详细的实施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成品检验的实施细则。
一、成品检验的目的
1.1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2 防止次品产品进入市场
1.3 保护消费者权益
二、成品检验的内容
2.1 外观检查:包括产品外观、尺寸、颜色等方面的检查
2.2 功能检测: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
2.3 化学成分分析:检测产品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三、成品检验的方法
3.1 抽样检验:从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3.2 仪器检测: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检测分析
3.3 人工检验:通过人工目视检查产品外观
四、成品检验的标准
4.1 国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4.2 行业标准:根据行业标准进行检验
4.3 企业标准:根据企业自身标准进行检验
五、成品检验的记录与报告
5.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详细记录
5.2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5.3 存档备查:将检验记录和报告进行存档备查
结论:成品检验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成品检验细则,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成品检验,建立完善的实施细则,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安全。
成品检验规程是用于检验产品质量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用于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是一种客观、科学、全面的检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检验产品质量,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成品检验规程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制定的一种检验规范,用于检验产品质量。
它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成品检验规程的编制原则是:简明易懂、实用性强、易于执行、可操作性强、易于检查、可追溯性强、可靠性高、可控性强和可改进性强。
成品检验规程的内容包括:检验对象、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及其判定、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处理等。
检验对象是指需要检验的产品,检验标准是指检验的依据,检验方法是指检验的方法,检验项目是指检验时需要检查的内容,检验结果及其判定是指检验结果的判断,检验记录是指检验过程中的记录,检验结果处理是指检验结果的处理。
成品检验规程的实施要求:1.检验规程应由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并由专人负责实施;2.检验规程应定期审核,以确保其有效性;3.检验规程应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4.检验规程应定期检查,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5.检验规程应定期更新,以确保检验的可靠性。
成品检验规程的作用:1.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2.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3.提高产品的可改进性;4.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5.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成品检验规程是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检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从而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成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成品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成品检验工作,所有相关人员必须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检验项目及标准1. 外观检验- 外观缺陷:成品外观应无明显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 颜色一致性:成品颜色应与标准样品一致。
- 尺寸精度:成品尺寸应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功能性检验- 功能测试:根据产品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测试。
- 电气性能:对电子产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3. 包装检验- 包装完整性:检查成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标签准确性: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无误。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1. 外观检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测量尺等。
2. 功能性检验仪器:测试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等。
3. 包装检验工具:刀具、尺子、称重设备等。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认检验项目和标准。
- 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 清理检验工作区域,确保整洁。
2. 外观检验-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检查成品外观,记录任何可见的缺陷。
- 使用测量尺等工具,测量成品尺寸,与产品设计要求进行比对。
3. 功能性检验- 根据产品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
- 对电子产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4. 包装检验- 检查成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情况记录并报告。
- 检查包装上的标签是否准确无误,如有错误情况记录并报告。
五、记录和报告1. 记录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外观缺陷、尺寸精度、功能测试结果等。
2. 报告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或不合格项,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存档和追踪:将检验报告存档,并建立追踪系统,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一.目的:为了统一规范操作规范,使用工作员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操作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电脑一体机、液晶监视器出货检验。
三.职责检验员按检验手册逐一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四.检验4.1 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Ⅱ进行。
4.3 合格质量水平:A 类不合格AQL=0.4 B 类不合格AQL=1.54.4 缺陷分类和判据4.4.1、本规范中将缺陷分为Z 类、A 类、B 类不合格。
Z 类不合格:指根据判断或经验,对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可能造成人身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
A 类不合格:指可能导致失效或严重降低产品设计使用功能,为任何用户和商店都不能接受的缺陷。
B 类不合格:指不会严重降低产品设计功能,为一般用户和商店可以接受的缺陷。
4.4.2、判定缺陷的标准检验缺陷分类判据见附录A 和附录 B4.4.3、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本规范中,批质量以产品为计数单位进行判定,而不是以不合格数为单位进行判定。
4.4.3.1、不合格的统计方法按本规范规定的缺陷类型,分别累计样品中每类不合格品总数。
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Z 类不合格,也可能还有A 类和(或)B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Z 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 类不合格,也可能有B 类不合格,但不含Z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A类不合格品。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 类不合格,但不含有Z 类不合格或A 类不合格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B 类不合格品。
没有一任何规定缺陷的一台产品,统计为一个合格品。
4.4.4 样质量记录及处理检验员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记录,填写TFT L CD-TV/MONITOR 检验报表。
要求正确完整、签字齐全、结论明确。
报表于指定时间交部门主管审核,主管审核后报部门经理批准,然后归类存档。
4.5 正常检验条件:在下列范围内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任意组合条件下进行测量。
1.目的:规定成品检验的方式、标准.2.范围:装配,包装过程的检验、成品完工后的完工检验及出货检验3.职责:出库检验员(P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前的零部件在出库前再次复检.装配检验员(FQC): 按本指示要求对成品装配过程进行检验.测试检验员(LQC): 按本指示要求对装配完工的成品批进行压力试验..出货检验员(OQC): 按本指示要求对需出货的订单批进行出货复验.4.运行程序:4.1装配检验:4.1.1对出库的装配零部件,装配车间按计划单上装配数量核对后,暂存在装配暂存区域4.1.2图纸、【阀体装配工艺工序卡片】及表单分发及悬挂:4.1.2.1车间班组长:将“日期、顾客代号、计划单号、计划数量、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后交检验员填写技术要求,同时将图纸和【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分发给操作工。
4.1.2.2检验员在【装配检验记录表】中填写完技术要求后将交操作工。
4.1.2.3操作工将图纸或【产品装配作业指导书】和【装配检验记录表】挂在装配台适当位置。
4.2操作工首检:4.2.1首次加工按图纸要求自检合格。
4.2.2将首件自检结果如实填写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
4.2.3向检验员报首检,提交样件最少2件。
4.2.4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4.3检验员首检:4.3.1检验员对首次加工样件按图纸要求要求作首件检验。
4.3.2首件判定后,过程检验员应对首件合格件打上确认标识,以便作业参照,并保留到该批产品完工.4.3.3首检记录:首检过程如实记录于【装配检验记录表】中.4.4操作工自检:4.4.1首检合格,过程加工可正式量产作业,操作工应在量产中保持一定频次的自检(每0.5小时一次自检),以保证质量的稳定。
4.5个别装配难度大的零件或测量难度大的零件,首检按操作工→检验员→车间主任,三方确认原则执行4.6巡检:4.6.1 应对量产过程进行巡检作业,检验频次为至少每2小时巡检1趟,每个装配工位抽样3件,按图纸检验,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多的薄弱环节加强巡检频次。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过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订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质量检验人员对原辅料验收、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 公司所有检验人员负责按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质量检验操作活动。
2. 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按本规程的要求协助检验人员完成检验活动。
3. 质检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正确执行和实施。
四、内容1. 进货验收1.1 聚偏氟乙烯1.1.1 请验:原料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检部验收。
1.1.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1.3 分样1.1.3 检验项目:。
1.1.5 检验方法1.1.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1.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2 PE1.2.1 请验1.2.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2.3 分样:将抽取的样品按规定的方法分取一定的数量用于检验。
1.2.4 检验项目:1.2.5 检验方法1.2.5.1 取样、分样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2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3 水分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4按GB/T 的规定执行1.2.5.5按GB/T 的规定执行1.2.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2.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3 N,N二甲基甲酰胺1.3.1 请验:外购成品油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保部验收。
XXXX有限公司
成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规程
例行检验是在产品最终阶段按以下要求进行的检验, 检验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及时对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检验,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成品例行检验记录》表中, 如有不合格项目, 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要求车间进行返工。
不合格项目在整改后要重新检验, 直至全部项目合格, 并再将填写成品例行检验记录。
确认检验由技术工程部对认证产品进行抽查, 从检验合格品中抽取一只, 送国家实验室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按CNCA-C09-01: 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技术设备)》、CQC-C0901-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信息技术设备)》中规定的项目进行。
如有不合格项目, 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要求车间进行返工。
不合格项目在整改后要重新检验, 直至全部项目合格。
2、确认检验时, 不具备测试设备的, 可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测试。
检测报告由技术质量部保管存档。
注: (1)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 通常检验后, 除包装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2)例行检验允许用经验证后确定的等效、快速的方法进行。
注: 1、确认检验每年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抽样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成品检验规程说明:成品检验包括:A、整机(零部件)通用要求检验和B、风机出厂试验。
A、整机(零部件)通用要求检验一、检验项目外观质量与清洁度标准件、配套件配套状况风机标牌的方向、位置、参数情况及相关技术资料包装、防护情况二、检验标准风机所有铸件、钢件外表面应光滑、平整,铆焊件切割边不得出现较大的波纹和交错不齐等缺陷,特别是主要转动件不得存在锈蚀,叶轮内外表面不允许碰伤和划伤,产品的紧固件应无损伤,螺栓露出长度应整齐。
整机(或传动组)出厂前必须进行面漆处置,零件联接处油漆分界面必须平齐、线缝明显,不得有剥脱现象。
外表不得有油污、锈蚀、碰伤、字迹以及各种不同颜色的印痕。
标准件与配套件应按图纸、合同或说明书规定配齐。
方向标与铭牌摆放位置应适当,方向标指向正确,铭牌参数应按规定填写,所附技术资料应完整、清晰并有相关部门确认。
若需要包装运输,应按规定进行包装并防护得当,箱内应附上标签、装箱单(或发货清单)。
三、主要监视、测量装置钢板尺、卷尺、目测等四、检验说明和检验结果的处置检验说明:整机(或零部件)入库,每台(套)均由总检人员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的处置:总检员检验后对于整机应填定“产品总检记录表”,对于经检验合格的才允许入库,出厂前还应填发盖总检员章、公司检验专用章的合格证,经检验不合格的决不出厂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做好不合格处标记。
B、风机出厂试验风机出厂试验包括:a、转子(叶轮)平衡试验和校正;b、风机机械运转试验;C、叶轮超整试验。
a转子(叶轮)平衡试验和校正、试验方法和标准由专职人员在平衡机上按照ZBJ72042-90《通风机转子平衡》中“ 5”、“ 10”中方法进行,由专职或兼职人员按照ZBJ72042-90《通风机转子平衡》中“ 7”进行转子(叶轮)校正;由装配车间检验员检验。
二、主要试验装置动平衡机、天平、砂轮机、电焊机等(监视测量装置;动平衡机、天平)三、检验频次和试验结果的处置1、检测频次入库前所有风机转子(叶轮)必须进行平衡试验和校正。
成品检验规程一、目的:确保出厂前的成品窗(门)符合规定的外观、工艺及相关国标要求。
二、范围:本厂生产的全部成品窗(门)。
三、职责:1、质检部负责本规程的执行与修正。
2、检验员负责填写《合格证》与《批检合格证》,《成品检验记录表》。
四、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范围接受准则1、1包装 (0外露铝料表面保护所有外露的铝料表面,均需使用可清除的保护膜或低贴力的胶纸作保护。
1、2保护 (0)铝料与混凝土接触面之保护所有不外露的铝料表面与混凝土、水泥或相似的物质接触,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3 镀锌加力铁之底油所有镀锌加力铁均需油上一层沥青油。
1、4表面品质 (1) 查看已清除保护胶纸后的样板表面品质,如没损伤或明显花痕则可接受。
2、1锁 (0)物料由锌合金铸制而成,表面颜色须与铝窗相近和并没有损坏。
2、2 紧密程度检查所有七字拉手及联动拉手的性能及紧密程度。
2、3摩擦枢轴及线撑 (2)顶开窗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70亳米。
2、4 平开窗必须为认可商标的不锈钢线撑,检查窗玉开启尽后的角度不能大于90度及窗框与窗玉的距离不少于100亳米。
2、5 线撑加力扁铁视检外露的线撑加力扁铁是否固定及牢固安妥,如扁铁由镀锌铁片剪裁而成,剪口必须油上铅水油。
若使用热浸镀锌则无此要求。
而尺寸不少于12 x3 毫米。
2、6同上,但不可漏装上线撑加力扁铁或物料低于标准。
2、7 固定线撑的镙丝最少使用三粒不锈钢镙丝,或在认可的设计与补充图纸上所注明的方法亦可。
线撑须牢固地安装在铝框及加力扁铁上和钻吼须填满填缝胶。
窗玉亦需使用相同的检查方法。
2、8同上,但不可漏装上镙丝。
2、9防水胶条 (1)安装在铝型材上检查防水胶条是否坚固地安装在铝型材的凹槽上。
2、10 焊接检查防水胶条之接口,必须焊接妥当以达预期的防水效果和并没有损坏。
3、1外围尺寸 (2)长度少于2米组合式铝窗每个碰合缝最大正1、0毫米,另公差 : 正负1、0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2米而少于3、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1、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3、5米而少于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2、0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5米同上,另公差 : 正负3、0亳米3、2对角尺寸 (2)长度少于2米公差 : 正负1、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2米而少于3、5米公差 : 正负2、5亳米长度等于或大过3、5米公差 : 正负3、5亳米3、3碰口踏位 (1) 公差 : 正0、5亳米 : 负0、0毫米3、4型材深度 (4)厚度 :38毫米公差 : 正负0、4毫米3、5铝窗型材壁厚(4)结构性型材最少2毫米非结构性型材最少1、6毫米玻璃线最少0、9毫米3、6量度表之校正用作量度电镀膜的电子表,使用前必须依照指定之方法,重新校正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