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三 10讲 战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
- 格式:ppt
- 大小:743.50 KB
- 文档页数:70
第11讲两次世界大战和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1914—1945年)20世纪上半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调整与创新时期,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时期。
1.政治上: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3.科技文化上: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政治方面(1)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1914年一战爆发,经历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最终同盟国战败,协约国取得了胜利;战争带来了深重灾难,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选修3)(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在《四月提纲》的指导下,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国际关系方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秩序;到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国际关系相对稳定;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下,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法西斯国家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动荡不安。
(选修3)(4)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全面战争,有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等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结成同盟,最终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第10讲 二战前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一、政治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1)俄国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
(2)一战激化了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统治,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4)列宁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2.经过(1)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2)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大会: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大会还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前者呼吁停止战争,后者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大会选举成立了人民委员会。
这次会议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3.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辟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二、经济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形成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案。
(2)内容(1)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评价①作用: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背景①贫富差距拉大,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限制了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
②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借贷,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现代篇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微练10 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河北省定州高三第一次联考)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
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由于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中心城市,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也集中在城市,城市就具有了特殊地位,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响应,所以答案选C。
答案 C2.(2016·安徽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模拟)“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
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
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俄国二月革命后虽然掌权者发生了变化,但俄国社会性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故A项错误;英国的“光荣革命”是通过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赶跑了当时的国王,而俄国二月革命则是工人、士兵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B项错误;由材料“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俄国沙皇专制体制将变为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由题干内容分析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想以自己的退位,换取沙皇制度的维持,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答案 D3.(2016·四川绵阳热身考文综)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从‘制造火车头’到‘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