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0
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内容预览:菏泽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30分)得分评卷人(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4分)2。
依据课文填空、(4分)①,则不复也。
(《孔孟论学习》)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③ ,,尓来二十又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3、依照提示默写。
(4分)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4分)春雪 (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如何的心情?(2分)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14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活泼、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黄发垂髫( ) ②甫行数里 (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阡陌交通 ( ) ②悉如外人 (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试卷类型A山东省菏泽市二○○八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 文 试 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 五月八日九时十七分,当奥运圣火被高擎.于世界之di ān 时,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理念得到了最好的体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擎.di ān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找出并改正。
(2分)① 古人说:“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敬我能而敬我公”。
短短十几个字,深刻揭示了为官者道德水准的重要性。
② 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
“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
3.今年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与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可贵的民族精神。
请你写出体现这种精神的两个成语。
(2分)4.仿写句子。
(2分)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 ; , 。
5.法国作家写的《名人传》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 的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精神。
(2分)6.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19年开始,将清明、端日为话题写一段话。
要求:引用相关诗句;写出有关的习俗及内涵;语言简明、连贯;字数80字左右。
(5分)7.填空。
(5分)①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将喜迎各国嘉宾。
《论语》中表达这种喜悦心情的一句话是“,”。
②,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③陶渊明《饮酒》诗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报春的句子是“,⑤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
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本诗系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中汉江时所作。
8.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二)【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0分)1.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岑参的《逢人京使》一诗。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②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④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_______。
(传统文化《论语•颜渊》)(3)根据提示默写。
①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花鸟,以拟人手法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②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表达“季节依旧,神州已换新颜”意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默写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重点字:袖)(2)①静影沉璧(重点字:璧)②彼竭我盈③佁然不动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重点字:溅)②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重点字:瑟)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列各题。
柳桥晚跳陆游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分析】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写景物“闻鱼跃”、“待鹤归”、“闲云”等,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首联写自己赋闲无聊的情景。
次联以闲云自喻,“故傍碧山飞”,是出于不得已,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画面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描绘诗句的画面,切忌翻译诗句的意思。
山东菏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山东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菏泽市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补充完整。
(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孔孟论学习》)② 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琵琶行》)③ 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广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门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
②推门(tà):推门闯入。
闼:宫中小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菏泽市二○一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30分)得分评卷人(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
(4分)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则不复也。
(《孔孟论学习》)②,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③,,尓来二十又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鱼儿自由游弋,江水清澈见底的句子:(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5题。
(4分)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5.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6—10题。
(14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
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
②甫:刚。
③洵(xún):确实。
④浣:洗衣。
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黄发垂髫()②甫行数里()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阡陌交通()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山东省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古诗文(一)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
2.依据课文填空。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③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④大人者,言不必信,惟义所在。
(传统文化《孟子•离娄下》)3.根据提示默写。
①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月亮仿佛一面刚刚打磨过的明镜”意思的诗句是:,。
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美当代英雄豪杰的诗句是:,。
(二)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②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叔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汝之不惠②何苦而不平③惧其不已也④不足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而山不加增若夫日出而林霏开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辍耕之垄上C.以残年余力何以战D.其如土石何屠自后断其股(3)下列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忌不自信。
山东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山东菏泽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菏泽市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将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补充完整。
(4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孔孟论学习》)②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琵琶行》)③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青青。
(《岳阳楼记》)3.根据提示默写。
(4分)页 1 第①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以“一帆”小景,写出大江直流、平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
②排闼(tà):推门闯入。
闼:宫中小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一)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在中考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位置。
为了了解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以下将对2019年菏泽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主旨大意题【真题试题】下列叙述中,主旨最恰当的是:()①我们要学会让自己的生命最亮,让自己的人生最精彩。
②我们要给自己定个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③忍辱胜于勇,有时候需要放低自己的身段。
④让自己充满信心,展现自信的笑脸。
【答案】①【分析】本题为主旨大意题,要求从四个叙述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首先排除了对未知内容的猜测,再判定选项是否摆脱了主题的限制,而选择了覆盖面够、回答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段落概括题【真题试题】下列四个选项中,段落概括最准确的是()。
① 马承祖在官场中,无心读书,已经从不做考试准备,最后竟侥幸考取进士。
② 多数人并不刻苦读书,不必太过苛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会走上成功之路。
③ 有时候强迫自己学习,得到的效果并不好,这时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学习。
④ 读书是很多人的爱好,不管是什么书籍,读书能够带来很多的乐趣和收获。
【答案】③【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一段文字主要的意思,概括段落,正确、简洁、准确地叙述段中重点内容。
根据答案,可以看出选项①和④未能体现答案,选项②过于笼统,只有选项③准确地概括了该段落的主旨。
三,短文回答题【真题试题】有一句古语:“不怕慢,就怕站。
”你认为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答案】想要走的远,就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直走,不让自己中途停下来,才能到达目的地。
【分析】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句子回答问题,需要考生全面分析句子的含义,理解表达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经验进行回答。
从答案中不难发现,孩子们掌握了句子的主旨,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作文题【真题试题】《为什么我选考文理科》或《为什么我不选考文理科》。
卷I型:A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题共三个大题,22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用黑色、蓝色水笔或钢笔答卷。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古诗文积累(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父》)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
(4分)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
②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
(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夜雪大作。
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
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
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
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作品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
[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
[3]流行:远行。
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明灭可见()③任之而已()④辄复不遂()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
(2分)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8分)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
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
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
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
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
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
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
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
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
——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
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
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1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
(2分)嗜()好手不()卷12、文中把“职业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嗜好的读书”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1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2分)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
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
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6分)图书馆里的空位宋耀良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
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
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
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
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
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穆。
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
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
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
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
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
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
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
这泪中有悲,更有喜。
”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自语。
14、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
(4分)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17、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16分)乐水贾祥伦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
水的精神是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
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能安稳闲静。
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
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发展和创造。
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
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人称道。
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时候它又借助太阳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桥,诱发人们丰富的想像;有时又会在海上湖面,凭空变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楼。
水的这般神奇的变化,是令人羡慕和神往的。
人当然不会像水那样一忽儿流动,一忽儿矗立,一忽儿飘曳,但人的变化还少吗?想到人的那种对外多侧面的变化,不也是奥妙无穷吗?两面三刀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者有之。
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吗?水万变不离其宗,人也万变不离其宗才好,人总是人嘛!我喜欢水的不甘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