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_“伐无道_诛暴秦”精品课件精品中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9 MB
- 文档页数:35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第 11 课“伐无道,诛暴秦”》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和掌握秦代暴政的主要表现,相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代消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认识楚汉之争的简单状况。
研究秦末农民起义迸发的原由,初步运用历史唯心主义剖析问题的能力;思虑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比较战争性质。
经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来源因,进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要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是秦代的覆亡,课文完整紧扣此问题睁开。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要点,教材第一从致使农民起义的根来源因——秦的暴政谈起,深重的徭役、兵役迫使不计其数的农民离开生产,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损坏;深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致使民怨载道。
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代统治已失去了民心,颠覆秦代是众望所归。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深重地打击了秦代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深重打击下,秦代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
相同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消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抢夺帝位的斗争。
对此问题会有一些迷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剖析,化解难点。
时间重要事件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秦代成立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起义公元前 207 年巨鹿之战公元前 207 年秦代消亡公元前 206 年楚汉战争开始公元前 202 年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学法指导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猜中感知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掌握五因素(时间、地址、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由、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渐养成优秀的思想习惯。
其次,要学会剖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色、历史作用、英豪人物的伟绩等几个方面下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