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上承运人留置权之成立要件
- 格式:pdf
- 大小:199.58 KB
- 文档页数:2
司法考试基础精讲民法讲义:留置权司法考试基础精讲民法讲义:留置权。
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祝大家学习愉快!(一)留置权的构成要件(★★★)1.积极要件:①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
《担保法》第112条规定了一个例外。
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或者被宣告破产的,即使债务的履行期尚未届至,债权人可以提前行使留置权,这种留置权称为“紧急留置权”。
②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a)不动产上不能成立留置权;(b)动产须归债务人所有。
若动产不归债务人所有,仅在债权人不知情且符合留置权的其他成立要件时,债权人才可善意取得留置权;(c)须合法占有,以侵权方式取得占有的,不成立留置权。
③债权人占有的动产与所担保的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2.消极要件:①因侵权行为取得动产占有的。
②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不得留置。
③留置不得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如因欠交学费而留置大学生的学位证书;再如因欠交医疗费留置死者的尸体;又如留置残疾人的器具)④留置不得与留置人所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例如,承运人在履行运输义务“之前”,即以未付运费为由留置所运货物的,其留置货物的行为即与其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真题研习】小贝购得一只世界杯指定用球后兴奋不已,一脚踢出,恰好落入邻居老马家门前的水井中,正在井边清洗花瓶的老马受到惊吓,手中花瓶落地摔碎。
老马从井中捞出足球后,小贝央求老马归还,老马则要求小贝赔偿花瓶损失。
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0年试卷三第54题)A.小贝对老马享有物权请求权B.老马对小贝享有物权请求权C.老马对小贝享有债权请求权D.如小贝拒绝赔偿,老马可对足球行使留置权【答案】AC.①首应说明。
本题存在严重瑕疵,出题人对于留置权成立要件中的“同一法律关系”之理解不同于通说观点。
所以,对此题不必当真。
特别是,自2011年,民法拼题人已经更换,所以,建议大家按照下述通说观点把握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有关留置权的一般规定民法典关于留置权的规定是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且清偿期届满等,即债权人依法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且未得到清偿,且超过一定期限,可以依法变卖留置财物。
什么是留置权一、什么是留置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
二、留置权适用范围1、留置权可适用于基本建设合同中的建筑安装承包合同。
按照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单位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与建设单位约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时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验收已完成的项目并给付报酬。
如果建筑安装单位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后,建设单位不给付报酬达一定期限,建筑安装单位可对建设项目实行留置,行使其留置权。
当然,由于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具有极强的计划性,建筑安装单位在行使其留置权时,注意不能与国家计划相冲突,否则不能行使。
2、留置权可适用于保管合同。
根据保管合同,保管人为存货人保管财产,保管合同终止时,存货人应按合同规定支付报酬。
如果存货人拒绝支付报酬达一定期限,保管人即可对其保管物行使留置权,将保管物折价或变卖,以应得价款或所得价款清偿其保管费。
3、留置权可适用于运输合同中的货运合同。
按照货物运输合同,承运人应将托运的货物运送到指定地点,并交给收货人,托运人应当给付规定的运输费用。
如果承运人将托运的货物运到指定地点后,托运人在一定期限内始终不给付运输费用,那么承运人可将托运的货物留置,折价或变卖求偿。
4、留置权可适用于财产租赁合同。
按照租赁合同,出租人将租赁物交给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给付报酬并于使用(收益)完毕后返还原物。
如果承租人不按时交纳租赁费用,出租人可在解除租赁合同的同时留置承租人的相应财产。
5、留置权可适用于委托合同和信托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01.12.11•【文号】国务院令第335号•【施行日期】2002.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已经2001年12月5日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2001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际海上运输活动,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国际海上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的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以及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
前款所称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包括本条例分别规定的国际船舶代理、国际船舶管理、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国际海运货物仓储、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等业务。
第三条从事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以及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经营,公平竞争。
第四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和有关的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国际海上运输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并对与国际海上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活动实施有关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国际海上运输及其辅助性业务的经营者第五条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与经营国际海上运输业务相适应的船舶,其中必须有中国籍船舶;(二)投入运营的船舶符合国家规定的海上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三)有提单、客票或者多式联运单证;(四)有具备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从业资格的高级业务管理人员。
第六条经营国际船舶运输业务,应当向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附送符合本条例第五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审核完毕,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予以许可的,向申请人颁发《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留置权一、现行立法规定《民法通则》第89条:“按照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海商法》第25条:“船舶留置权,是指造船人、修船人在合同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时,可以留置所占有的船舶,以保证造船费用或者修船费用得以偿还的权利。
”《担保法》第84条:“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合同法》第422条:“行纪人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相应的报酬。
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物权法》第230条:“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小结:从《民法通则》到《合同法》规定的留置权,都是合同关系中的留置权,但是,《物权法》的规定不再限于合同领域,基于事实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的法律关系也可以适用留置权的规定,如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产生的法律关系可以发生留置权。
二、留置权的成立要件(一)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二)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1.占有必须合法。
2.留置财产限于动产。
3.留置财产原则上属于债务人所有。
但非债务人的财产,可以发生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三)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的留置除外。
所谓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以运输合同关系为例,甲委托乙运输10吨钢材从A地到B地,约定运输费用2000元,运到目的地即付款,在此关系中,承运人乙占有运输货物和享有的运输费用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乙基于运输费用2000元有权留置所承运的钢材。
假设第二次甲又委托乙运输20吨煤炭从C地到D地,约定运输费用3000元,如果甲尚未支付第一次运输钢材的2000元运费,此时乙不能留置该20吨煤炭,因为乙占有的煤炭与2000元债权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有哪些核心内容:留置权的成立条件有哪些?债权人须按合同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权与留置物占有的取得必须基于同一合同关系产生,债务人的债务须已届履行期,须无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
接下来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留置权的行使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债权人须按合同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是留置权成立及存续的前提条件。
因此,债权人没有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则无留置权可言,债权人丧失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则留置权归于消灭。
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债权人占有债务人财产的原因仅限于合同,而非侵权行为。
在货运合同中,货物必须在承运人的控制之下。
如货物不在承运人控制之下,承运人以其他手段占有货物,则构成侵权。
兹有一例可资说明:甲公司从乙公司借款10万元未还,乙公司将甲公司停放在停车场的货运汽车予以扣留,以此迫使甲公司偿付借款,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归还车辆并赔偿因车辆停运造成的损失,乙公司答辩称其是依法行使留置权,并反诉要求甲公司偿付借款。
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决甲公司偿付乙公司借款10万元,但同时认为,乙公司不符合行使留置权的条件,判决乙公司返还甲公司货车并赔偿甲公司经济损失3万元本案中,乙公司并未因合同占有甲公司的车辆,不具备行使留置权的条件,故其主张得不到法院支持。
结果,乙公司不但没有因此实现保障债权的目的,反而被判赔偿对方损失。
(二)债权与留置物占有的取得必须基于同一合同关系产生留置权成立的牵连关联,体现为债权与留置物占有的取得须基于同一合同关系而产生。
在货运合同中,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未支付的运费、保管费及其他运输费用必须是因所要留置的货物而产生的,承运人不能因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拖欠本次运输合同标的物以外的货物产生的费用对本次运输货物行使留置权例如:甲公司曾从个体运输业主王某处借款20万元未还。
后来甲公司与王某签订货物运输合同,约定由王某将甲公司的货物运输至广州,运费共计9000元。
浅议无船承运业务中的海上货物留置权
马圣骏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
【年(卷),期】2007(24)3
【摘要】在传统的海运业务中,货物托运人一般就是所有权人,承运人对托运人的货物行使海上货物留置权对其运费的安全收取是极好的保障.在无船承运业务中存在无船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两种独立的经营人,文章通过对国内立法趋势的总结,结合实际承运人占有第三人货物的主观心态的考察及无船承运人占有货物的特殊形态分析,分别就他们是否享有海上货物留置权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马圣骏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
【相关文献】
1.论无船承运业务下的海上贷物留置权 [J], 朱惠勇
2.中国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留置权的实务与创新——兼论《海商法》第87条释义[J], 周燡
3.论无船承运业务下的海上货物留置权 [J], 朱惠勇
4.论合同承运人与实际承运人的海上货物留置权 [J], 王晓林
5.国际海上承运人货物留置权研究 [J], 胡绪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货物留置权研究一、海上货物留置权之要件构成留置权是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财产,以该财产拆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在海上货物留置权的范畴中,班轮运输主要涉及法定留置权,租船运输则主要涉及约定留置权。
海上货物留置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以确保债务人履行其债务。
通常行使海上货物留置权应具备下列条件:1.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即牵连关系。
海上货物留置权是由于债务人没有履行其应付款项的义务,而赋予债权人留置相应货物以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对留置物变价优先受偿的一种权利。
2.留置的货物须为债权人合法占有。
海上货物留置权的产生,以占有为前提。
假使债权人没有占有所留置的货物,留置权当然不存在。
这里还强调了合法,即以侵权行为占有的货物,不在留置权行使标的范围内。
3.留置的货物必须属于债务人的财产。
留置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债权是债权人向特定的债务人提出的请求权,不能对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人请求履行,不能对抗第三人。
所以债权人不能留置非债务人的货物,否则构成非法留置,侵犯第三人的利益。
4.留置货物须在合理限度内。
所谓合理限度,是指留置的货物价值与债务数额应该大体相当。
以达到既保证债务的履行,又不致因留置货物而使收货人损失扩大。
5.债权须已届清偿期限,债权人才能行使留置权。
海上货物留置权成立的一个基本要件是承运人合法地占有了债务人的货物,对于无船承运人而言,作为合同承运人的它并不实际运输货物,故其无法直接占有货物。
占有,指占有人对于物有事实上的管领力的事实。
占有可做扩大解释,即虽无事实上的管领力,仍认定为占有,包括两种情形即间接占有和占有继承。
在无船承运业务下,无船承运人虽然不实际从事运输,但由于其与船公司之间存在着合同关系,无船承运人通过控制船公司的提单而对于直接占有货物的的船公司有返还请求权,因而对货物有间接的管领力,对货方的货物构成间接占有。
运输合同中的留置权篇一:签订物流运输合同要注意的法律问题签订物流运输合同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在法律框架内从事物流运输业务,是物流运输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法律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首要目标,遵从法律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交易利益。
在当今道德标准还不能为一切人所自觉遵守的环境下,借助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强制力,以达到交易安全、增加收益、促进货物流通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一、物流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签订履行运输合同,首先要了解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在运输实践中,两个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可以订立一份运输合同。
从确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角度分析,合同分为双务合同和单务合同。
双务合同是双方互负义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是一方当事人只尽义务,不享债权的合同。
如果从当事人双方取得权利有无代价的角度分析,合同又可以分为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而运输合同主要是双务有偿合同。
在运输合同中,一般有三方当事人。
即(1)承运人:承运人是以运输工具、设备提供运输劳务活动的自然人;(2)托运人:托运人是将行李,货物交由承运人运输的人,即货主;(3)收货人:收货人可以是托运人自己,也可以是托运人指定的收取货物的第三人。
二、物流运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物流运输合同是提供劳务的合同,劳务是一种行为,因此,运输合同的标的是行为。
从事运输活动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因此运输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交易行为。
既然是交易,就要遵从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法律规定。
可以想像,没有规则,为所欲为的活动必定会造成无序与混乱;没有规则的交易也势必带来争议和纠纷,且极容易导致诉讼。
为了避免混乱和诉讼,达到如期运抵和运输赢利的目的,签订、履行运输合同的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和依法、依约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承运人的主要权利:1.承运人的留置权。
《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五条规定,“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保管费及其他运输费用的,承运人对相应的运输物流享有留置权,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一旦承运人根据合同约定的内容,完成运输义务而托运人或收货人不支付运输费用的,承运人可以留置该承运的货物。
海运留置权有关问题探究
石福新;高卫平
【期刊名称】《天津航海》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由于海上运输的高风险性,船舶产生滞期或其他意外费用随时可能发生,船上所载货物是重要的保障,所以,没有哪个船东会对海运留置权忽视.我国法律也对留置权的行使作了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海运留置权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如留置的场所、处置方法等等.承运人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并非易事.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对海运货物留置权有关问题做一探究.
【总页数】4页(P29-32)
【作者】石福新;高卫平
【作者单位】天津海事法院,天津,300457;天津海星劳务合作公司,天津,3002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818
【相关文献】
1.浅论海运货物留置权的若干问题 [J], 杜萱
2.论海运承运人行使留置权的范围 [J], 李立菲;杜萱
3.海运货物留置权中留置标的物的所有权问题研究 [J], 张高悯
4.物权法视野下我国海运货物留置权之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J], 徐峰
5.论附条件交付下的海运货物留置权 [J], 高祎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留置权问题分析[摘要]:留置权的正确行使对于承运人债权的保障和货主正当权益的维护都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对于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留置权的问题,国际公约并没有明确的的规定,我国法律也有矛盾之处。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飞速发展,海上货物运输的日益激增,这已经成为当今海上货物运输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从结合民商事留置权理论,对承运人留置货物的范围、程序和效力,以及立法目的与局限性,从维护船货双方合同目的利益均衡,充分发挥留置权担保功能角度进行了研究[关键词]:海上运输;承运人;留置权引言根据大多数国家海商法的规定,托运人如果未支付运费及相关费用,承运人有权拒绝交货,这种权利称为承运人对货物的留置权。
承运人对货物所采取的留置权,并非指承运人对留置的货物享有所有权,仅是一种对抗提货的要求,并赋予占有及可在一定条件下处分留置物以优先偿还其债权的权利。
这种权利属于法定留置权的一种,是不需要契约产生的。
不论是在租船契约或是班轮运输下,承运人都有权留置在其控制之下的货物,间接强制收货人或提单的持有人清偿相关费用,并可就留置物变价优先清偿,留置权依法律规定而发生,于法律规定的运费及其他费用以外的债权,海上承运人不能行使货物留置权。
但“在英国法,除承运人就运费请求权以外,对其他债权认可依留置权约定条款行使之”,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留置权条款的内容且具有法律效力。
美国法较英国法所主张的留置权的行使范围较广,主张对留置权的运输货物,有权拍卖以取得偿付金额,而且规定承运人在交付货物之前,有权要求支付任何与船舶相关的其他费用。
惟在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物权法定主义,留置权的成立、内容和公示方法与行使等需依据法律规定,不能依当事人的意思而发生,不得创设,约定的留置权条款不能认为有效。
一、留置权的标的物是否归债务人所有承运人所留置的货物是否以属于托运人所有为必要,大陆法系国家多持否定态度,普遍规定以承运人对船载货物的合法占有为前提,不以货物所有权的归属作为留置权成立的条件,只强调留置权是“相关的货物运输”,即使运输货物已为收货人或提单人所有,海上承运人亦可行使留置权。
留置权的成⽴条件⼤多数⼈都对借债的⼈会产⽣疑问,怎么才能使他按期归还债务呢?于是这就牵扯到了留置权的问题,但很多⼈都不知道留置权是怎么成⽴的。
只有搞清楚留置权的成⽴要素,才可以在民事活动中,准确、有效的⾏使。
下⾯就由店铺⼩编在下⽂中针对留置权的成⽴条件进⾏相关解答。
留置权的成⽴条件1、须债权⼈依合同的约定占有债务⼈的动产对债务⼈动产的占有是留置权成⽴的基本要件。
这⼀要件可以从三⽅⾯分析:第⼀,留置权的主体为债权⼈。
不是依法占有债务⼈的财产,不得⾏使留置权;但也不是⼀切合法占有他⼈财产都可以成⽴留置权,如⽆因管理⼈占有他⼈财产,虽属于合法占有,但不得成⽴留置权;只有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承揽合同发⽣的债权,债权⼈才有留置权。
第⼆,留置权的客体为债务⼈的财产。
债权⼈所占有的财产必须为债务⼈的财产,不是为债务⼈所有的财产不能留置。
第三,留置权的财产必须是动产。
债权⼈按合同约定占有债务⼈的动产,债务⼈不按合同约定的期限履⾏债务的,债权⼈才有权留置该动产。
如建筑⼯程合同,就其实质看,也是⼀种加⼯承揽合同,但承揽⼈对该建筑物不得留置。
2、须债权的发⽣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债权⼈对动产的留置权与债务的产⽣是基于同⼀法律关系发⽣的,如加⼯承揽合同,承揽⼈因定作⼈不交付加⼯费⽤,有权留置定作⼈送交的加⼯定作的物。
如果动产与债权⽆关,则不能成⽴留置权。
也就是说留置权⼈不得利⽤本合同的权利对其他⽆牵连的债的标的⾏使留置权的担保。
3、债务必须已届清偿期留置权的成⽴须以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未清偿债务为要件,如果债权尚未到清偿期,那么债务⼈则处于⾃觉履⾏合同的状态中,债务⼈是否⾃觉按期清偿债务尚不得⽽知,此时若对债务⼈的财产⾏使留置权,有悖于民事活动所遵循的公平原则,所以这时留置权还不能成⽴。
只有在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仍不履⾏其债务时,债权⼈才可以将其合法占有的债务⼈的动产留置。
同时在双务合同中,如果占有对⽅财产的⼀⽅未履⾏本⾝所负的债务,即使债权已届清偿期,也不得主张⾏使留置权。
留置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什么?积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是留置权的取得所应具有的事实。
这主要有以下几项:1、须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留置权的目的,在于担保债的履行,因此享有留置权的应当是债权人。
至于债权的发生原因,依担保法第84条的规定,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留置权的取得,债权人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其占有方式是直接占有还是间接占有均可。
但单纯的持有,例如,雇佣人操持家务,则其在工作中使用家中的器具,是持有而不是占有,故不能成立留置权。
债务人代债权人占有留置物的,留置权不成立。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道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仍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权。
2、须债权已届清偿期。
债权人虽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但在债权尚未届清偿期时,因此时尚不发生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问题,不发生留置权。
只有在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仍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可以留置债务人的动产。
债权人的债权未届清偿期,其交付占有标的物的义务已届清偿期的,不能行使留置权。
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人无支付能力的除外。
3、须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
债权人所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必须与其债权的发生有牵连关系,才有留置权可言。
就我国的司法、立法实践看,留置权中的牵连关系则为债权与留置物占有取得之间的关联,即债权与标的物的占有的取得是基于同一合同关系。
在债权的发生与标的物的占有取得是因同一合同关系而发生,并且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留置权。
消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是指阻止留置权发生的情形或因素,也称留置权成立的限制。
其要件有以下几项:1.须留置财产与对方交付财产前或交付财产时所为指示不相抵触。
留置权系法定担保物权,当事人不得随意设立,但可依当事人合意排除留置权的适用,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
2.须留置债务人财产不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
此条系民事活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我国民法通则和担保法虽未明文规定但亦应遵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