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8
柳永的八声甘州背诵重点摘要:一、柳永与《八声甘州》背景介绍1.柳永简介2.《八声甘州》的创作背景二、《八声甘州》的背诵重点1.上片描写景色的重点句子2.下片抒发情感的重点句子3.全文表现手法及修辞技巧三、背诵《八声甘州》的意义1.了解柳永的词风2.增强对宋代词人的认识3.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正文: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柔美、含蓄的风格著称。
其中,《八声甘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沉的内涵受到了后人的喜爱。
《八声甘州》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柳永因仕途失意而流连于青楼楚馆之际,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寄托愁思。
这首词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主要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色,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在背诵《八声甘州》时,上片的重点句子有:“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图,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苍凉。
下片的重点句子有:“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这些句子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期盼。
全文表现手法及修辞技巧方面,柳永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潇潇暮雨”、“霜风”、“残照”等,通过这些景象,将词人的愁思寓于其中,使词作更具有一种悠远的意境。
同时,柳永还运用了反复、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词句更加和谐优美。
背诵《八声甘州》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柳永的词风,还能增强我们对宋代词人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宋代100位重要词人在宋代文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词人,他们以其出色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世人所瞩目。
本文将重点介绍宋代100位重要的词人,探索他们的创作特点和影响。
一、欧阳修(1007-1072)欧阳修是宋代文坛的巨星,才华横溢,作品精彩纷呈。
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贴切感人著称。
欧阳修的代表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描写了秋夜的寂静与孤寂,令人为之动容。
二、柳永(984-1053)柳永是宋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词人之一,他的词作多情调缠绵,笔调婉转动人。
《雨霖铃》是他的代表作,意境深远,感人至深,被誉为柳永词的巅峰之作。
三、苏轼(1037-1101)苏轼被誉为文学巨子,他的词作以豪放洒脱著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最为著名的词作之一,词中倾诉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四、辛弃疾(1140-1207)辛弃疾是宋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作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
《青玉案·元夕》以其豪情壮志和豪放洒脱的笔墨,表达了对故国的热爱和忧愁。
五、李清照(1084-1155)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中最负盛名的一位,她以《如梦令》等词作赢得了后人赞誉。
李清照的作品充满了哀叹和无奈,通过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世间无常的领悟。
六、周邦彦(942-1017)周邦彦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婉约清新见长。
他的代表作《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透过繁华背后的空虚,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七、王安石(1021-1086)王安石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抒情阳刚之风著称。
《登飞来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八、秦观(1049-1100)秦观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词作以其细腻的感情和独特的才情而闻名。
《鹊桥仙·纤云弄巧》表达了对仙境人间的向往和对爱情的追求。
九、范成大(1126-1208)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杰出词人,他的词作以含蓄、纯洁见长。
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柳永简介及代表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柳永简介白衣卿相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
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平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
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佑元年(1034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
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
词作极佳,流传甚广。
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
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将名字抹去。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是很著名的宋代词人,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柳永是哪个朝代的词人柳永(987~1053),是宋代的著名词人。
柳永介绍柳永,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是宋代开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作家。
他的词多取材都市生活,又大量创制慢词,受到下层劳动群众的喜爱,宋元时期流传最广。
相传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之说。
柳永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柳宜在北宋朝廷任工部侍郎。
柳永小时候与两个哥哥都很有才华,都考中了进士。
在乡里有柳氏三绝的美称。
但在三兄弟中,却是年幼的三变最为聪明伶俐。
据说柳永是吃乳娘奶长大的。
乳娘是个略通诗歌的女子。
她在给柳永喂奶时,常用手指蘸着奶汁在柳永掌心上写字。
小柳永虽然不会读,但识字不少,到了7岁,就成了名噪崇安的神童了。
柳永小时候,不仅才思敏捷,而且学习十分刻苦。
他家门前有一条柳叶河,河边有块大青石。
每天早晚,柳永总提着一杆大笔,蹲在大青石上提腕运劲在水面上练字,日子长了,他在纸上便能写出十分潇洒、飘逸而又沉稳的字了。
乡邻们每逢婚丧嫁娶,多有求他写对联的,人称柳联。
柳叶河边那块大青石,则被后人称为磨砺石。
柳氏三兄弟在学习上都是十分刻苦的,据说他们在赶考之前,连家乡素有风景奇秀甲天下的武夷山都没有游玩过。
只是在临进京之前,三变才提出游一次家乡山水,放松一下情绪,开阔一下眼界。
三兄弟流连于山水之间,乐不思归。
三变更是灵感勃发,思如泉涌。
他一气吟出五阙《巫山一段云》。
词的第一首写道:六六真游洞,三三物外天。
九班麟隐破非烟,何处按云轩?昨天麻姑陪宴,又话蓬莱清浅。
几回山脚弄云涛,仿佛见金鳌。
大自然的美景与美丽的神话故事,相映成趣,勾勒出武夷山水的奇幻与旖旎。
至今,他家乡的群众仍为有柳永这样一支神笔而自豪。
柳永望海潮原文摘要:一、柳永与《望海潮》的背景介绍1.柳永简介2.《望海潮》创作背景二、《望海潮》原文及解析1.原文内容概述2.原文详细解读三、柳永《望海潮》的艺术特色1.柳永的文学成就2.《望海潮》的艺术特点四、柳永《望海潮》的影响及意义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正文:柳永,字耆卿,南宋著名文学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南宋四大书法家”。
他的诗歌、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望海潮》原文如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词中,柳永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手法,如“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等,形象地勾画出了秋天景色的美丽与萧瑟。
同时,柳永还通过寓情于景,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柳永的《望海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描绘手法和抒情技巧,还在于它所传达出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后世,柳永的《望海潮》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词的典范之作。
它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柳永的《望海潮》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它以生动的描绘手法和深刻的抒情技巧,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柳永名词解释1. 引言柳永,全名柳溶,生于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人。
他以其婉约细腻的词作著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南宋词人之一。
柳永的词作独特而且富有创意,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对柳永进行全面的名词解释,介绍他的生平经历、词作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2. 生平经历柳永于宋徽宗元丰三年(1070年)出生在江苏苏州。
他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家族世代务农,家境富裕。
他的父亲柳青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
柳永从小勤奋好学,尤其对诗词赋曲有浓厚的兴趣。
早年的柳永曾游历南方各地,见闻颇为广博。
他曾在南京读过书,也曾在杭州、苏州等地游历。
在这些地方的旅行中,柳永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素材,也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
柳永追随词人秦观学习,广泛涉猎古今文学,对唐代杜牧、元代陆游的诗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精通音律,善于创造优美的音韵,使得他的词作充满了动听的旋律。
3. 词作特点柳永的词作以婉约细腻而著称,他的词作在汉语词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柳永的词作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以下是柳永词作的几个主要特点:3.1 唯美主义风格柳永的词作追求唯美,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自己对人情世故的感慨。
他的词作常常展现出深情、细腻、细致入微的特点,给人一种温婉如水的美感。
他善于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使词作充满了美的意境。
3.2 抒情主题柳永的词作多以抒情为主题,他常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欢乐或伤感。
他的词作不仅描绘了爱情的喜怒哀乐,也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3 借景抒怀柳永善于通过借景抒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常常以描绘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他的词作中常常出现江河湖海、山林花草等自然景观,给人以宁静、悠远的感觉。
3.4 叙事性强柳永的词作中也存在着较强的叙事性。
他通过叙述一些故事情节或通过对某个场景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增强了词作的艺术吸引力。
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典故
柳三变,原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第一次应试是受到了打击的,但第二次应试终于中了,当时他已经50岁了。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留恋于歌馆楼台,熟悉了很多歌妓,并且替她们作曲。
有人把他介绍给曹元宠,他却不屑一顾。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他初次应试,及第了,但当时已经50岁的他并没有留在京城,而是到填词的地方继续做他的职位。
后来他出使还京,与伎女都染了病,宋仁宗借此将他革职了。
他第二次应试是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但是宋仁宗却将他除名了,并且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柳永是一位敢于打破束缚的词人。
被除名之后,柳永并未离开京师,而是带着几个伎女到妓馆“雅游”,以“奉旨填词”为职业。
由于他的反抗行为惹怒了宋仁宗,宋仁宗在宴会上将他写的《鹤冲天》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话作为题目,对他说:“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并说:“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无亲人祭奠,最后是那些“伎子”念他的才学和痴情,才将他安葬了。
告别诗人物介绍诗人物介绍:1. 苏轼(1037年~1101年)苏轼,历史上有“江流天地外”之称的著名文学家、诗人和理学家,原名苏洵,号东坡居士,字子瞻,汉族,宋代人。
苏轼擅长诗词,文章丰硕,深得文坛之声誉;而他经典的《赤壁赋》,乃其反映三国七十事件的史诗,被称为宋诗中最为著名的杰作。
他还是著名宋朝哲学家,著有《南书》《宋书》等,心存宽容、君子风范;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尤其擅长医学,著有《东坡心法》等著作,对中国医学进步有着重大贡献。
2. 柳永(881年~890年)柳永,宋代诗人,汉族,原名柳秀卿,字永孝,号京里,出生于新乡(今河南省衡东),祖籍江苏淮安。
柳永之诗及篇章力作,称得上淳朴刚健,绝不近似レ他人,素有“新风度宋诗”之称。
形式多为五言绝句,表达柔美动人;其长篇绝句,堪称怀古神态、情趣深沉之作。
柳永亦擅长诗文咏叹,其词作卓绝,如《凤翔楼引》、《泊秦淮》、《破阵子》等,均有出类拔萃之功。
3. 李煜(967年~1022年)李煜,宋代著名诗人,字令狐,封芝州忠良尉,汉族,宋朝河南沛县(今属河南省荥阳市)人,宋代婚宴文化的先驱者。
李煜的诗句生动,动情多情,被誉为“宋玉”。
李煜的诗作多抒情散文,有大量关于友情、恩情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其中最著名的有《清平乐》、《凤求凰》、《满庭芳》、《声声慢》、《渔家傲》等。
4. 陆游(1125年~1210年)陆游,字子夏,号众仙居士,汉族,宋朝杭州人,一名三彦,清秀有气质,精于学术,善诗文知识,与李煜等同时为宋词四大家之一,被誉为“词圣”。
其诗歌抒情切肤,灵性空灵,仿佛古诗今记,令人耳目一新;而陆游的散文,更是贴近社会生活,曲折婉转,传神寓意,影响深远,至今经典不衰。
主要作品有《窗下词》《木兰花慢》《鹅鹅鹅》等。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人物介绍柳永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
[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早年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应科举屡试不中,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
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写歌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
●人物评价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由于父亲柳宜身为降臣,所以科场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功名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很有点叛逆精神。
其实这只是失望之后的牢骚话,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一方面说“浮名利,拟拚休。
是非莫挂心头。
”另一方面却又自我安慰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就重整旗鼓,再战科场。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上达宸听。
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妓馆酒楼之间,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作者简介·: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生平轶事奉旨填词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
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
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
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眠花宿柳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
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
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境。
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人填写。
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
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柳永介绍范文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1]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
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
[2]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
[3-4]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5]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6]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
[7]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8] 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9]流寓江淮景德元年(1004年)秋,孙何还京太常礼院,柳永做《玉蝴蝶·渐觉芳郊明媚》,追忆陪孙何游乐情事。
[13]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柳永离开杭州,沿汴河到苏州,作《双声子·晚天萧索》;不久入扬州,作《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追忆旧游[14] ,度过了青年时期的一段放浪生活。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代文学家柳永及其代表作《望海潮(东南形胜)》的背景和特点。
2.进修欣赏柳永的词作,感受其浪漫主义情调和婉约风格。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柳永简介:柳永是宋代闻名文学家,被誉为“江南才子”,擅长写词,代表作品有《浪淘沙》、《临江仙》等。
2.《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通过解读词中的意境和语言,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特点。
3.词的写作技巧:探讨柳永的词作特点,包括意境构建、用典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柳永及其代表作介绍1.导入:播放柳永的代表作品《浪淘沙》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其词作的韵味。
2.讲解:介绍柳永的生平及文学成就,重点介绍《望海潮(东南形胜)》的背景和特点。
3.讨论:请学生就柳永的词作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课时:《望海潮(东南形胜)》赏析1.导入:播放《望海潮(东南形胜)》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分析:指挥学生逐句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涵。
3.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词作,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第三课时:词的写作技巧1.讲解:介绍柳永词作的写作技巧,包括意境构建、用典手法等,引导学生进修借鉴。
2.创作:组织学生进行词作创作活动,让他们运用所学技巧写一首与《望海潮(东南形胜)》风格相近的词。
3.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词作,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考察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词作创作的水对等。
2.作业评定:安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柳永及其代表作的读后感,评定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感悟。
3.课程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延伸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柳永词作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表现和创造力。
2.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深入解读柳永的词作,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古代诗人作家具体介绍古代诗人作家介绍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2.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名词《渔家傲》,名文《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3.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代表作《踏莎行》、《浣溪沙》。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代表作《秋声赋》、《醉翁亭记》。
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风,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
6.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主编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代表作《孙权劝学》7.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临川,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集》《伤仲永》8.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著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名诗《关山月》、《游山西村》、《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等,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观潮》11.周敦颐:宋代思想家、理学家。
原名敦实。
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爱莲说》12.朱熹: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世称朱子。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朱子大全》。
1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与苏轼并称苏辛。
词集《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14.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柳永最经典的诗词名句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又名柳南涧,字耆卿,号柳子厚,北宋时期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神”。
柳永的词作以爱情和离情别绪为主题,深受后世文人所喜爱。
下面将为您介绍柳永最经典的诗词名句。
一、《雨霖铃》《雨霖铃》是柳永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于离愁别绪的深情悲苦。
以下是其中的名句: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是词的开头,通过对蝉声、长亭晚景和忽然停歇的骤雨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深深打动着读者。
2.“都门帐饮无绪,车轮满地尘。
”这两句中,描绘了离别时的无聊与寂寞,词语简练而贴切,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雨霖铃》最为经典的一句,表达了爱情的无奈与深沉,成为柳永词作中最为家喻户晓的名句。
二、《夜半乐府》《夜半乐府》是柳永创作的另一部作品,描绘了夜晚流传的传统音乐的情景,以下是其中的名句:1.“二更飞器宇轻,玉洁冰清秋月明。
”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明亮,通过飞机和秋月的形象描绘,给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2.“银箫金管逐才情,万籁无声只自宁。
”这两句描绘了乐府音乐的娇媚和独特之处,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美妙和独特的力量。
三、《望海潮》《望海潮》是柳永的另一首极富盛世气象的名篇,深情地表达了对辽远海洋的畅想和对家乡的思念。
以下是其中的名句:1.“洗尽铅华,又添世外桃源一段新。
”这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充满着对宁静和自由的向往。
2.“霸陵无尘,艳骨已朽,露华浓载月将新。
”这两句描绘了辽阔海洋的气势和浩渺景象,凭借形象的描写,向人展现着大海的壮丽和浩瀚。
3.“彩云易散,琵琶弦上得来情。
”这句以琵琶弦上的声音和情感为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离乱变幻的世界的思考和体验。
四、《八声甘州·重九》《八声甘州·重九》是柳永创作的一首婉约词,以“重九节”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对家乡人情风土的思念之情。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个人简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个人简介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柳永生平简介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柳永《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柳永- 介绍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 基本资料柳永(约987-约1053)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
描述:天性风流,才性高妙,科场上得意失意,众红裙争相亲近;他不屑与达官贵人相往来,只嗜好出入市井,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怜香惜玉,直把群妓当倩娘……他是最风流却又最坎坷的一代词坛高手。
籍贯: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现今武夷山市上梅乡白水村人。
柳永- 生平经历一、少年识词公元978年,宋朝皇帝派人将软禁的南唐皇帝李煜毒死,南唐终被宋所灭。
柳永便出生在南唐降臣柳宜之家,柳宜身为降臣,但对旧主仍念念不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遥祝祭旧主,又恐授人把柄而遭当今皇帝的残杀,从而畏畏缩缩地想念后主……他也是在畏畏缩缩的倦曲中度过他懦弱的一生的。
柳永柔软的性格有很大部分继承其父,他对词的兴趣也源于这位博学精思又经世致用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