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操作操作规范96530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一、素质要求1、服装、鞋帽整洁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4、与病人沟通到位5、动作轻柔,掌握治疗部位、时间,确保病人安全二、操作前准备1、洗手、带口罩2、备齐用物,小治疗盘、无菌治疗巾包、小沙锯及酒精池、2.5%碘酒、75%酒精、无菌镊子、棉签、注射器、治疗本(单)、药液。
3、核对医嘱,与病人沟通,做好治疗前的解释工作三、操作过程:1.核对治疗卡(单)、药液,检查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2.铺好治疗盘(集体注射铺大治疗盘)3.(据开安瓿)消毒药瓶瓶口(瓶颈),并掰开,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药液套上药瓶,放在铺好的无菌巾内。
4.备齐物品,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
5.按三查七对内容核对后,向病人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所注射药及作用。
6.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坐位或卧位),脱一侧裤子至大腿部,,选择好注射部位(臀大肌以十字法或连线法确定注射部位:臀中肌、臀小肌可用三角形法与三横指法法定位)。
7.常规消毒皮肤后,取出注射器并排出空气。
——仅供参考8.用左手夹棉签,拇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用右手腕部关节力量快速刺入肌肉,进针深度为3/4-4/5固定好针头。
9.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将药液缓缓注入。
10.注射后左手用棉签轻压针刺点,右手将注射器迅速拨出。
11.再次核对,观察穿刺点无出血后,协助病人穿好裤子。
四、注射后:1.整理床单位。
2.将注射器及针头分离,并浸泡在含氯消毒液中。
3.洗手。
4.整理用物,将治疗车推回治疗室合理放置。
——仅供参考。
肌内注射操作规程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评估】1.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况。
2.注射部位皮肤、肌肉组织情况,如有无炎症、疤痕,硬结。
3.了解药物性质及询问过敏史。
【准备】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端庄。
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上层:治疗盘一个内设:药物(按医嘱准备)、碘伏、酒精、棉签、消毒砂轮、手消液、消毒弯盘一套(内有止血钳、镊子各1把)、一次性注射器1付(根据药液准备)、6-7号针头1颗、注射卡、污物缸。
治疗车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必要时屏风遮挡。
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坐位,侧卧位,俯卧位。
【方法】处置、查对医嘱→评估、解释(治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严格三查八对的原则)→备好弯盘→核对药物→安瓿按锯消原则掰开→正确抽吸药液→放入消毒弯盘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暖)→选择注射部位(臀部注射通常选用臀大肌)→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皮肤(直径>5cm)→备好棉签,打开弯盘→取出注射器,再次核对→正确排尽空气→一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针梗的2/3,消瘦及小儿酌减)→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用棉签按压进针处,快速拔针→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注射器弃于医疗垃圾桶,再次核对安瓿后弃于锐器盒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再次核对患者信息→交代注意事项→手消→记录→回治疗室正确处置用物→洗手,脱口罩【评价】1.操作方法规范,操作熟练、轻巧。
2.病人体位正确,注意保暖、保护病人隐私。
3.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急救措施。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5.护患沟通良好,积极配合。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家庭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第一条患方准备
1.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2.药品放置通风、干燥、适宜的温度下保存。
3.准备好治疗处方及药品。
第二条护士准备
1.人户核对地址、姓名,并进行登记。
2.准备好用物,更换工作服,洗手,戴口罩。
第三条操作
1.严格实行查对制度,查对住址、姓名、性别及诊断,认真核对药品、药量等。
2.按肌肉注射法操作规程完成操作。
第四条注意事项
1.注射后观察患者10~15分钟仔细看有无用药反应,并在治疗核对本上签字。
2.收集注射废弃物,装入污物袋,带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处理。
3.其他注意事项同“肌肉注射法”。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通过肌肉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二、评估要点1、询问、了解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史,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患者注射部位的状况。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0.5%碘伏、75%乙醇、砂轮、剪刀、棉签、弯盘、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持物钳、无菌纱布、标签;2、注射盘内:碘伏、棉签、弯盘、止血钳、一次性治疗巾;3、遵医嘱准备药液;4、其他:医嘱单、治疗卡、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治疗盘、清洁抹布。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
3、评估患者,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洗手,戴口罩。
5、取无菌治疗巾备一无菌区。
6、按注射单取药,双人查对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药液质量。
7、消毒安瓿颈部,用砂轮在颈部锯一齿痕,用 75%乙醇棉签擦去锯齿处屑末。
用无菌纱布包裹安瓿并折断,检查药液内有无碎屑。
8、检查一次性注射器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
9、核对药液无误,将针头斜面向下置入安瓿瓶中,按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
10、抽吸完毕,排尽空气,再次核对药物无误,按无菌操作原则,置入预先备好的无菌治疗巾内。
11、整理治疗台,再次洗手。
12、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手腕带及药物标签上的信息,确认一致。
13、为患者进行遮挡,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并暴露注射部位。
14、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15、再次核对。
排尽空气,一手拇指和食指绷紧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注射器,以中指或无名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松开紧绷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
推注药物时观察患者反应。
16、注射完毕,用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17、再次核对。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询问患者需要,行相关知识宣教。
18、处理用物。
19、洗手,取口罩。
20、记录。
21、操作完成时间 10 分钟内。
肌肉注射操作方法真人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输液方式,以下是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
-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 准备所需药物,确认药物名称、剂量和使用方法。
- 准备注射器,选择合适的针头。
- 擦拭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
2. 技术操作:
- 抓紧皮肤,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部位有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中上部、臀部外上方)。
- 用拇指和食指拉开注射部位,使其呈硬质肌肉状态。
- 用另一只手拿起已经装好药液的注射器。
- 迅速刺入皮肤,注射针头大约应该插入肌肉1-2厘米。
- 检查是否有血液回流,若有则需要更换注射部位。
- 缓慢地注射药液,尽量避免药液溢出。
- 完成注射后,迅速且均匀地拔出针头。
- 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防止药液渗出或出血。
- 废弃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
3. 收尾工作:
- 患者保持休息,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反应。
- 记录注射的日期、时间、剂量和部位。
- 清理工作区域,丢弃使用过的物品。
- 洗手,摘下手套。
请注意,上述操作描述仅为一般参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能因医疗机构规定或药物特殊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操作前咨询医护人员的指导。
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1. 准备注射器:准备一支新的、适宜的注射器。
2. 消毒:用75%以上的酒精擦拭注射部位。
3. 装药:按指示把药物装入注射器中。
4. 安装针:根据所需容量装入合适大小的针头。
5. 吸入药液:按正确的方向想注射器中拧紧针头,释放手柄,吸入药液,控制注射器手柄拧紧,不漏出药液。
6. 注射:仔细查看注射部位,沿筋膜线插入针头并注射药液。
7. 注射完成:取出针头,用纱布或抹布擦去注射部位,封好药瓶,把注射器保存在干燥阴凉处。
注意事项:
1. 要选用正确大小的针头,那么可以充分利用注射器容量,尽量减小插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疼痛。
2. 要留意注射药品的种类及剂量,不同药物及剂量有不同的适宜注射方式,否则会影响药效或造成不良反应。
3. 注射部位要清晰,按规则插入针头,不可过深,否则会对肌肉造成损伤,发出红肿。
4. 注射完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有效消毒,防止感染。
5. 注意观察患者插针,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处理,以防发生意外受害。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正确握持注射器和针头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患者注射药物或其他治疗物质。
正确握持注射器和针头是肌肉注射操作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正确的握持注射器和针头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水平。
I. 注射器和针头的准备在进行肌肉注射前,应先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一般由注射筒和活塞组成,针头则连接在注射筒的前端。
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患者的需要及所要注射物的特性进行选择。
II. 洗手及穿戴手套在进行任何注射操作前,医务人员应先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以保证操作的卫生与安全。
III. 准备注射物根据医嘱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或治疗物质,并将其放置于操作台上以备使用。
IV. 握持注射器和针头的正确姿势1. 抓住注射器筒体,用大拇指和食指固定在筒体的滑动部分,确保稳定性。
2. 中指放置在活塞柄上,用来控制注射药物的推进与停止。
3. 不要将食指放在注射筒上,以免干扰操作过程。
4. 针头握持部位的选择根据注射部位和需要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肌肉注射时,推荐使用22号至25号的注射针。
V. 注射器和针头的连接1. 取下针头包装袋,但不要将针头直接接触任何物体或手指,以保持其无菌状态。
2. 将针头插入注射器筒体上的连接接头,使其牢固连接。
3. 确保注射器和针头连接紧密,预防物质泄漏。
VI. 准备注射部位在进行注射前,应将注射部位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常用的消毒液可以是酒精或碘伏。
VII. 注射操作1. 用非注射手拇指和食指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使其紧绷。
2. 将针头垂直刺入肌肉组织中,刺入部位应在皮肤握持区域的中心。
3. 注射时应保持稳定的角度和速度,以防止针头进入血管或深层组织。
4. 注射前先抽回一些药液,以检查是否有血液回流。
如有血液回流,则表示针头位置不正确,应重新调整。
5. 缓慢注射药液,确保药物均匀分布于肌肉组织中。
VIII. 拔针和处理废弃物1. 在完成注射后,缓慢拔出针头,避免药液溢出。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一、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治疗室内完成)。
12察病人反应。
④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不出血为止。
3、注射后:①再次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用药后反应。
②整理床单位及物品,分类处置。
③洗手,记录。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一、准备:1212345、调节滴速。
6、询问,观察病人有无不适,再次核对,在输液卡上打勾,签名并挂好,告知注意事项。
7、注意巡视,及时更换液体。
8、输液完毕,核对,解释,去除固定,关闭调节器,拔针,正确按压。
9、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分类处置。
10、洗手、记录。
大量不保留灌肠12灌肠)。
123三、操作:1、携用物至床旁,询问患者姓名、核对、解释操作目的和需配合的事项取得合作。
2、检查并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3、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将裤腿退至膝部,暴露臀部并移至床沿,将治疗巾放在臀下,卫生纸放于病人易取处。
4、戴一次性手套,润滑肛管前端,打开调节器,排尽气体并关紧调节器。
5、左手分开臀部暴露门,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右手顺势轻轻插入7-10cm固定好,松开调节器,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
67、891011、洗手,记录(时间、内容、签全名),灌肠后大便1次为1/E,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
女病人留置导尿一、评估:1、病情:生命体征及生理焦虑和其合作程度。
2、有无尿道病变,膀胱充盈度,排尿情况及会阴部皮肤黏膜状况。
二、准备: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目的】1.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评估】1.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心理状况。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性质、有无过敏史。
3.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
【准备】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①上层:常规治疗盘(皮肤消毒盒、安尔碘、无菌棉签、污物杯),无菌注射盒、快速手消毒剂、注射药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标签、砂轮。
②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3.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4.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①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弯曲。
??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和不能翻身的病人。
?④坐位: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方法】处置、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查对有效期、有无破损、变质等—→写好药物标签—→手消(七步)—→正确抽吸药液—→药物标签贴于注射器—→放入治疗盒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松被尾—→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手消(七步)—→消毒皮肤(直径>5cm)—→再次核对—→再次排气—→取一根棉签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拿起注射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针头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右手固定针栓,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左手以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迅速拔针—→再次核对后,注射器放于污物杯内,针头置于锐器盒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消毒双手—→交代患者注意事项,并签字记录—→携用物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用物—→洗手。
【评价】1.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
2.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
肌肉注射的操作规范1、掌握适应症严格掌握肌内注射适应症,按照药物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
2、阅读说明书医护人员要养成阅读说明书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不常见的新药、特药,注意了解有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需要提醒的是同一药品在不同厂家、不同剂型时的使用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如遇药品更换,医护之间要加强沟通。
3、规范操作流程①注射前要先评估病史及用药史,评估肌注部位皮肤与皮下组织的情况。
②皮肤消毒前先触摸注射部位,注意避开红肿硬结及瘢痕部位。
③注射前注意摆好体位,避免注射部位处于紧张状态。
④如果是臀部肌内注射,首选臀大肌,出现硬结时可选择臀中肌、臀小肌。
⑤特殊药物需要深部肌内注射的,一定要注意进针深度。
⑥药物推注速度宜慢,说明书上有注射时间要求的,务必按照规定时间推注。
4、重视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上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根据科室特点,对常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常规操作并发症等,结合案例特点,多分析总结,制定应急预案。
在不良反应发生时,不要把涉事员工当成反面典型,而要关注当事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使得员工能轻装上阵,尽快摆脱负性心理,减少不良事件后遗效应,避免后续工作中的失误。
局部硬结的预防及处理①适当的局部按摩:按摩宜在针眼完全闭合的情况下进行,用手掌大小鱼际按顺时针方向按摩硬结部位。
②热敷:将毛巾浸入热水中拧至半干,温度以60℃~70℃为宜,每次热敷20~30分钟,并及时更换湿热毛巾。
注射后短时间内不宜热敷。
③50%硫酸镁溶液湿敷:无菌纱布用约40℃的50%硫酸镁浸湿后,拧至半干,敷于肌注局部,用保鲜膜覆盖,四周用透明敷贴固定,能有效缓解局部硬结。
④硬结部位避免受压:告知患者变换卧位姿势,避免硬结部位继续受压,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加强人员培训肌内注射时采用Z径路+留置气泡技术,可以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减少药物浪费,并减少药液外溢、皮肤硬结等注射反应的发生。
管理者要加强新技术新项目的培训,不断提高科内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流程的培训与评估为了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肌肉注射操作流程需要进行规范的培训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肌肉注射操作流程的规范要求,并探讨相关的培训和评估内容。
一、肌肉注射操作规范要求1. 准备工作:在进行肌肉注射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注射处的正确位置;- 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透明度;- 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消毒液和敷料;- 良好的手卫生和戴好手套。
2. 皮肤准备与消毒:在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细菌的感染风险。
- 用无菌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保持患者舒适;- 采用圆周性方法进行消毒,确保覆盖范围广泛;- 按照消毒剂的说明等待足够的时间,使之消毒效果更佳。
3. 肌肉注射操作:-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足够的长度和尺寸,以便将药物注入肌肉中;-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注射部位,拉直皮肤,使得注射更顺利;- 以30-45度角将针头插入皮肤和肌肉之间,注射药物;- 缓慢注射药物,避免过快或过慢;- 拔针前,先松开皮肤,然后迅速拔出针头;- 轻轻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渗血。
4. 填写记录和给予护理:在完成肌肉注射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并给予患者相应护理。
-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注射部位;-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妥善处理;- 给予患者安慰和适当的护理,帮助其放松和舒缓不适。
二、肌肉注射操作的培训内容针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提供以下培训内容,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肌肉注射操作的规范要求:1. 理论知识培训:- 介绍肌肉注射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讲解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要求;- 解释肌肉注射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2. 操作技能培训:- 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员亲自进行肌肉注射,指导其正确的操作流程;- 强调良好的手卫生和注射部位的正确选择;- 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掌握正确插入角度和深度。
肌肉注射(精)肌肉注射技术精要引言: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过将药物注射入肌肉组织,以达到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帮助医护人员提高肌肉注射技术水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1.1选择注射部位肌肉注射通常选择在臀部、大腿前侧、上臂外侧等部位进行。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应避开神经、血管密集区域,并注意患者体位,以确保注射安全和顺利进行。
1.2消毒皮肤使用75%的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以直径约5厘米的圆周范围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进行消毒,至少两次。
1.3抽取药物根据医嘱,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适量药物。
注意检查药物是否有沉淀、浑浊等现象,以确保药物质量。
1.4排尽空气将注射器垂直,轻轻推动活塞,排除注射器内空气,确保无气泡。
1.5固定皮肤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45度角迅速刺入肌肉组织。
1.6缓慢注射药物确认注射器针头完全进入肌肉组织后,缓慢注射药物,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1.7拔针注射完毕后,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迅速拔出针头。
1.8垃圾处理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一次性医疗器械放入专用医疗废物容器,避免交叉感染。
二、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2.1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药物性质、患者年龄、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如:胰岛素不宜在下肢注射,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2.2注射器的选择根据药物剂量选择合适的一次性注射器,以确保注射精度。
2.3避免重复注射在同一注射部位避免短时间内多次注射,以免局部组织损伤、药物吸收不良。
2.4注射前沟通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的、操作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配合。
2.5注射后观察注射完毕后,观察患者5-10分钟,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出血等现象,患者有无不适反应。
三、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其处理3.1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肌内注射类疫苗接种操作规程(乙肝、百白破、白破、HIB、IPV、五联疫苗等)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穿戴整洁。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症的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冷藏保存,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充分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空气。
五、接种儿童上臂外侧三角肌皮肤常规消毒,待干后,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的2/3,放松皮肤,回抽无血后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棒稍加按压针眼部位。
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批号、接种者签名。
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八、接种完毕后,让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停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妥善处理。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是将一定剂量的液体药物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注射臀大肌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体位:可取卧位或坐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流程:1、戴口罩洗手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0%-75%酒精、2%-2.5%碘酒、无菌棉签、弯盘、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药物、启瓶器、砂轮、注射卡、污物缸、快速手消毒剂,利器收集器,按需要准备无菌物品(如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镊等)。
3、把用物放于治疗车或治疗盘上,并携至病人床旁4、核对姓名、床号(与病人及床头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药物是否过期,检查药物有无浑浊、沉淀,瓶口有无松动、裂痕;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5、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处置中三查七对。
6、排尽抽取药物注射器内空气。
7、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
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8、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
注射完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9、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将注射器弃至利器收集器,再次洗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一、准备:
1、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2
1
2
察病人反应。
④注射完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不出血为止。
3、注射后:
①再次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观察用药后反应。
②整理床单位及物品,分类处置。
③洗手,记录。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
1
2
1
2
3
4
5、调节滴速。
6、询问,观察病人有无不适,再次核对,在输液卡上打勾,签名并挂好,告知注意事项。
7、注意巡视,及时更换液体。
8、输液完毕,核对,解释,去除固定,关闭调节器,拔针,正确按压。
9、整理床单位及用物,分类处置。
10、洗手、记录。
1
2
灌肠)
1
2
3
三、操作:
1、携用物至床旁,询问患者姓名、核对、解释操作目的和需配合的事项取得合作。
2、检查并挂灌肠袋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
3、左侧卧位,双腿弯曲,将裤腿退至膝部,暴露臀部并移至床沿,将治疗巾放在臀下,卫生纸放于病人易取处。
4、戴一次性手套,润滑肛管前端,打开调节器,排尽气体并关紧调节器。
5固
6
7
8
9
10
11、洗手,记录(时间、内容、签全名),灌肠后大便1次为1/E,灌肠后无大便记为0/E。
女病人留置导尿
一、评估:
1、病情:生命体征及生理焦虑和其合作程度。
2、有无尿道病变,膀胱充盈度,排尿情况及会阴部皮肤黏膜状况。
二、准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