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蒋中挺2016考研大纲解析时画的6道题
- 格式:docx
- 大小:17.10 KB
- 文档页数:3
2016考研政治史纲真题及答案解析来源:文都教育一、单选题9.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不断加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形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睡狮”在西方列强的隆隆炮声中逐渐苏醒。
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A.中法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答案:B【解析】近代以来,中国受到外敌入侵,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也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和外国瓜分狂潮,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因此,正确答案是B。
10.1843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他在书中写道:“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所说的夷之“长技”主要是指西方的A.民主和政治制度B.教育和人才培养C.军事和科学技术D.宗教和思想文化答案:C【解析】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师和科学技术,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长技”指的是外国先进的军师和科学技术。
因此,正确答案是C。
11.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正义战争,抗战初期,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A.忻口会战B.长城抗战C.平津会战D.台儿庄战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史实,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忻口、太原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二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11月 8日,历时近一个月。
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
2016年语文中考研讨会交流材料一、中考试题的总体结构形式:(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选择题10分非选择题8分)(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三)阅读36分(古诗赏析3分,文言文阅读10分,现代文阅读分析23分)(四)作文40分二、具体内容(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般为7题。
这些题形式相对固定,1、2、3、4、5、6题灵活性较不大。
1)第1-5题是选择题: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运用、语病、句子的衔接连贯以及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考查做此类题要注意初中教材中最常用的汉字积累,名著常识的积累。
选词填空或替换词语2分,一般为实词填空或成语填空。
这是词语运用的考查题,学生和老师都会认为是一道送分题,要根据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选错了,就至少错2分,因为这几个词只能用一次。
病句修改2分,在整体语段中找出语病并修改,或分小题形式出现。
后者难度要小。
语病的常见错误:㈠病在语法上,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错用关联词等。
㈡病在修辞上的,如用词不当、词性有误、感情色彩欠妥。
㈢病在逻辑事理上的,如属种概念混用,判断推理不当,有歧义。
做题时要在原句上用符号法修改,修改要坚持“不改变原意”的原则,做局部改动。
第6题根据提示填空,默写诗文名句。
10分。
形式有4题必做。
其中有根据上下文写句子的“机械题”,它只需记忆,不要写错字即可,而且都是最常用的名句,基本没有难度;也有理解性考查试题;此外关于后三题,难度稍大些,考查同学的理解运用与积累归纳能力。
(二)第7—8题:该题也可能会考察综合性学习这种题型灵活性较强,能力要求高,题型广泛,可能涉及到的题目有:仿写、一句话新闻、广告语标语创作等。
要求同学对现实生活予以关注;对历史文化、地方特色特色予以关注;对语法修辞予以关注。
做此类题注意使用草稿。
(三)阅读:(36分)1、第9题:古代诗歌鉴赏题。
3-4分。
此类题属于较难题。
我们可根据考查对象如内容、语言、手法等方面入手。
内容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为: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语言方面:设问方向为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那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2016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全程报道2016考研试卷及答案公布(点击进入考研真题解析专题),新东方网考研频道时刻关注2016考研初试情况,第一时间为考生提供考研真题答案及答案解析内容,同时新东方考研名师将在考后为考生提供在线答案解析直播。
请关注新东方网考研频道为您带来的精彩内容。
一、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i.s分;gl~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 95分。
在每给出的A, B, C,D 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机体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DA.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B.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c.稳态调节中都有一个调节点D.稳态是指细胞内液理化性质基本恒定2.在引起和维持细胞内外Na+、K+不对等分布中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是BA.载体B.离子泵c.膜受体D.通道3.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一70mV, Na+平衡电位为+60mV, Na+的电化学驱动力则为AA. -130mVB. -10mVC. +lOmVD. +130mV4.风湿热时,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的原因是CA.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增大B.血浆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高C.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含量增高D.红细胞本身发生病变5.阿司匹林通过减少TXA2合成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环节是AA. 抑制COXB.抑制TXA-,合成酶C.抑制PGI7合成酶D.抑制PLA26.心室肌细胞在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内产生动作电位的特点是BA.0期去极化速度快B.动作电位时程短C.兴奋传导速度快D.O期去极化幅度大7。
在微循环中,进行物质交换的血液不流经的血管是BA.后微动脉B.通血毛细血管C.微静脉D.微动脉8.下列呼吸系统疾病中,主要表现为呼气困难的是AA.肺气肿B.肺水肿C.肺纤维化D.肺炎9.下列关于CO影响血氧运输的叙述,错谈的是AA. CO中毒时血02分压下降B. CO妨碍02与Hb的结合C. CO妨碍02与Hb的解离D.cO中毒时血02含量下降10.下列关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描述,错误的是DA.其流入流出血液中的Pa02差接近零,通常处于动脉血环境中B. Pa02降低、PaC02和H+浓度升高对其刺激有协同作用c.感受器细胞上存在对02,、C02、H+敏感的不同受体D.血供非常丰富,单位时间内血流量为全身之冠11.胃和小肠蠕动频率的决定性因素是DA. 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频率B.胃肠平滑肌本身节律活动C. 胃肠肌问神经丛活动水平D.胃肠平滑肌慢波节律12.在胃黏膜壁细胞完全缺乏时,病人不会出现的表现是CA.维生素B12吸收障碍B.肠道内细菌加速生长C.胰腺分泌HC03-减少D.食物蛋白质消化不良13.促进胰腺分泌消化酶最主要的胃肠激素是CA.胰多肽B.促胰液素C.缩胆囊素D.胃泌素14.人体发热初期出现畏寒、寒战的原因是BA.散热过程受阻B.体温调定点上调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D.产热过程过强15.利用肾清除率概念测定GFR,被清除物除能被肾小球滤过外,尚需满足的条件是CA.不被肾小管重吸收,但可被分泌B.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可被分泌C.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D.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16.肾小管重吸收Na+与水的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成定比关系的部位是DA.髓袢细段B.髓袢升支粗段C.远曲小管D.近端小管17.机体安静情况下,对醛固酮分泌调节不起作用的因素是CA.高血Na+B.血管紧张素II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高血K+18.视网膜中央凹处视敏度极高的原因是DA.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聚合联系B. 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单线联系C.感光细胞直径大,感光系统聚合联系D.感光细胞直径小,感光系统单线联系19.在突触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DA.末梢内囊泡的大小B.囊泡内递质的含量C.活化区面积的大小D.进入末梢的Ca2+量20.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C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B.所有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21.下列激素中,能使机体的能量来源由糖代谢向脂肪代谢转移的是CA.胰岛素B.皮质醇C.生长激素D.甲状腺激素22.口服葡萄糖比静脉注射等量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其原因是BA.小肠吸收葡萄糖非常完全。
数学三大纲考试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微积分约56%线性代数约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微积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包括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6、了解极限的性质与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7、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了解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与无穷小量的关系8、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9、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经济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和隐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含边际与弹性的概念),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2、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反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4、了解微分的概念、导数与微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5、理解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了解泰勒(Taylor)定理、柯西(Cauchy)中值定理,掌握这四个定理的简单应用6、会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7、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函数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和渐近线9、会描述简单函数的图形三、一元函数积分学考试内容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反常(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考试要求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2、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了解定积分中值定理,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并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以及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3、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和函数的平均值,会利用定积分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4、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考试内容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偏导数的概念与计算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二阶偏导数全微分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无界区域上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考试要求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了解无界区域上较简单的反常二重积分并会计算五、无穷级数考试内容常数项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级数的基本性质与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收敛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交错级数与莱布尼茨定理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指开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简单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考试要求1、了解级数的收敛与发散、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2、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及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掌握几何级数及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的条件,掌握正项级数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3、了解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以及绝对收敛与收敛的关系,了解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判别法4、会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及收敛域5、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函数的连续性、逐项求导和逐项积分),会求简单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6、了解,,,及的麦克劳林(Maclaurin)展开式六、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考试内容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及简单的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差分与差分方程的概念差分方程的通解与特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会解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4、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5、了解差分与差分方程及其通解与特解等概念6、了解一阶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7、会用微分方程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问题线性代数一、行列式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考试要求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二、矩阵考试内容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了解对称矩阵、反对称矩阵及正交矩阵等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4、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及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和秩的方法5、了解分块矩阵的概念,掌握分块矩阵的运算法则三、向量考试内容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考试要求1、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法则2、理解向量的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等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及秩4、理解向量组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与其行(列)向量组的秩之间的关系5、了解内积的概念.掌握线性无关向量组正交规范化的施密特(Schmidt)方法四、线性方程组考试内容线性方程组的克拉默(Cramer)法则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与相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导出组)的解之间的关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考试要求1、会用克拉默法则解线性方程组2、掌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和无解的判定方法3、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的求法4、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5、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五、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考试内容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及相似对角矩阵考试要求1、理解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掌握矩阵特征值的性质,掌握求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2、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掌握相似矩阵的性质,了解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掌握将矩阵化为相似对角矩阵的方法六、二次型考试内容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考试要求1、了解二次型的概念,会用矩阵形式表示二次型,了解合同变换与合同矩阵的概念2、了解二次型的秩的概念,了解二次型的标准形、规范形等概念,了解惯性定理,会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3、理解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的概念,并掌握其判别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随机事件和概率考试内容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完备事件组概率的概念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几何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考试要求1、了解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空间)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的关系及运算2、理解概率、条件概率的概念,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会计算古典型概率和几何型概率,掌握概率的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Bayes)公式等3、理解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掌握用事件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理解独立重复试验的概念,掌握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方法二、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考试内容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考试要求1、理解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会计算与随机变量相联系的事件的概率2、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0-1分布、二项分布、几何分布、超几何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3、掌握泊松定理的结论和应用条件,会用泊松分布近似表示二项分布4、理解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掌握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其应用5、会求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三、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考试内容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密度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和不相关性常见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两个及两个以上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
2016年考研数学大纲解析之导数大家好,2015年考研数学已经落下帷幕。
凯程数学教研室的老师针对2016年考纲对复习提供建议。
2015年的考研数学中,数学三选择题第二题考查的是拐点,填空题十二题考查的是极值,十一题考查的是全微分,十七题考查的是经济学应用。
所以说导数是2015年数学三考查的重点。
针对2015年对导数的考查方式,结合2016年考纲,同学们备考中应该注意下面问题1.考纲要求:狠抓基础概念我强调狠抓基础概念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导数这章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比如求导公式,大家在高中就接触过。
第二:考研中考得最多的就是对导数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导数应用中极值概念的理解。
从这些概念本身来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考法却是比较深入。
假如很多同学仅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做题是很容易出错的。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加深对本章概念的理解,千万不要一知半解就开始盲目的做题。
2.考纲点出:明晰考查的重点在大家对概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之后。
接着,就需要了解考试重点了。
本章相对比较简单,而且重难点分明。
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可导与可微。
其中导数定义是重点。
导数的定义几乎是每年必考,而且考察的往往都是变形的形式,但实质上都是在考察你对极限理解。
第二个模块:导数计算。
复合函数求导是重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幂指函数求导,隐函数求导及参数方程求导。
高阶导数部分,大家要掌握常见函数高阶导数的一些公式。
第三个模块:导数的应用。
其中极值本身的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考点,包括极值的必要的条件以及极值的第一和第二充分条件。
每年考研都会有一些相关的选择题。
同理,题目考察拐点的时候,同时也考察了凹凸性,导函数的单调性等概念。
因此,拐点的概念是考察的一个方向,同时拐点的必要条件及第一和第二充分条件也是重要考点。
请大家注意:只要学好极值,拐点自然也就学好了。
因为拐点的相关知识点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做是极值点的平移。
总之,通过2016年数学考纲的解析,希望大家在备考2016年的时候能够经过这两个步骤学好导数,为以后的高等数学的复习打好基础。
带你从2016考研英语大纲看新题型解题秘籍大家期待已久的2016年考研英语大纲终于在2015年9月18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许多考生非常关注16考研英语大纲的变化以及各个题型的应对策略。
下面老师就结合考纲为各位考生分析一下2016年考研英语一新题型的解题秘诀。
从大纲要求上来看,尽管考研大纲经过了几次调整变化,但考研英语新题型的考查方式变化不大,每次考试从这3种备选题型中(排序题,七选五,信息匹配题)选择一种进行考查,今年也不例外。
其基本要求主要还是考查考生对英语语篇的总体把握能力,需要同学们熟练把握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
考生应掌握并运用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从整体上把握文章逻辑发展及信息结构,熟悉语篇篇章结构,以从容应对这一题目。
那么连贯性、一致性以及文章结构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一致性、连贯性及其结构并能灵活运用在新题型的各种备选题型中运用呢?一、一致性原则所谓的一致性是指段落和篇章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常见的表现手段就是主题词的同词复现或者是同义复现。
这个原则可以帮助考生明确文章中心,还可以帮助考生初步确定答案,将围绕同一中心展开的选项放在一起。
二、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在一个完整的篇章中,句与句之间和段与段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多种表达手段来实现,包括代词的指代,专有名词的复现,数字、时间、年代等词语,语义联系等等。
比如,出现了his,their,说明上文必定有与之相呼应的人物词汇。
三、篇章结构考研英语文章常见的篇章结构主要有以下四种,包括:1、问题解决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观点论证型: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得出结论3、立论/驳论型:提出观点——表示赞同——论证观点提出观点——发表异议——驳斥观点——建立观点——论证观点4、现象分析型:结果/现象——原因/成因在这四种结构中,最常考查到的是问题解决型。
针对新题型考查要点,诸位考生需要对上述三大原则精准把握,它们是新题型的考点也是解决新题型的关键点,对解决所有新题型的备考题型是全部适用的!考研英语新题型解题技巧性特别强,注重考查考生应用技巧的能力,如果每一个段落找准了特征词,即线索关联词之后,那么即使读不懂原文,考生也能够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
2016考研数学大纲名师完整解析!不可错过!大家好!我是文都的数学老师郭传德。
前一段时间我和大家一样也在焦急地等待考试大纲的颁发,今天终于出来了。
和我们先前预判的一样,今年的考研数学考试大纲和去年相比,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考试的内容与试卷的结构和去年完全一样,既然考试大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同学们只需要按照原来的计划安心复习就好。
今年是连续第七年大纲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体现了考研数学稳定的特点,因此考试出题的风格和特点也会延续往年的特征,同学们按照暑期强化班中老师所讲的范围和重点进行复习即可。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小的知识点例如:数一数二考的曲率,数一考的梯度等等稍微冷门的知识点,同学们也要注意复习。
在解读大纲时,同学们不要死扣字眼儿,很多同学认为大纲中所写“了解”的部分一般是不考的,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大纲中明确指出来掌握和理解的部分,要求的层次最高,这也是常出考题的地方;大纲中了解的部分,也是有可能出题考察的,只是概率相对较低而已。
总之,只要大纲中出现的考点都要好好复习,除非那些连续多年未出题考察的知识点,同学们可以适当的少花时间。
考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同学们在暑期上课期间,老师肯定给大家做过一些介绍,在这里我没必要再重复。
我想借这个解析大纲的机会,给大家提几点复习的建议。
第一点:希望同学们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
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到11月中上旬,再进行一轮全面、系统的复习。
希望同学们以汤家凤老师编著的《考研数学复习大全》为蓝本,按照章节进行一轮拉网式的复习。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关键词:“全面”,“系统”。
“全面”是指:只要在大纲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要复习,不能听某位老师或同学说某些知识点不怎么考或者考的比较少,从而放弃了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
一定要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来复习,对于每个知识点都不能放过。
“系统”是指:在复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弄清楚关于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常用的结论,有哪一些常见的题型?有哪一些常见解题方法?要做到清晰化,条理化。
2016年考研英语大纲翻译部分深度解析纵观往年英语(一)考研翻译试题,我们发现命题者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或者非常明显的趋势和导向,就是对于比较难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章的考查是加大比重了。
这个体现在我们各个部分的题型当中,尤其以英译汉部分最为明显。
这个也反映出我们的命题者在考虑到各位同学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需要接触大量的专业英语材料,这些材料的特点就是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考研当中考查考生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能力就成为了最近几年考试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接下来,跨考教育英语教研室王坤老师就为考生深度解析考研英语的翻译部分。
考研翻译部分的总体要求是“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这与翻译的一般标准“忠实而通顺”是基本一致的。
“准确、完整”就是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对原文做任意的增加或删减。
“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要逻辑通顺,符合汉语的语言文字规范,没有明显的“翻译腔”根据2016年大纲,2016年的翻译部分没有明显变化,依旧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句子,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
翻译考点不变,主要考点还是包含对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翻译的考查。
考生只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复习计划进行就可以,考英语(一)的考生不必为翻译作任何复习计划的调整。
从语言知识来看,新大纲中,对词汇的掌握和去年大纲要求完全一致,“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
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
”这种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词汇的微观掌握和记忆上:词汇基本知识(词性、词形、本义和引申义等);词际关系(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动词与介词、动词与副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词汇搭配关系);词汇“背景”(词源、词根、词干、词缀)。
2016考研数学大纲专题解析之极限新考研大纲如约而至。
对考生而言,关注点应从对考纲的关注转到如何更有效地复习上。
笔者作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数学老师,考虑到这阶段的同学已经历了基础阶段和暑期的复习,已具备一定基础,也对真题中的题型有一定了解,但未必形成知识体系,重难点也未必完全把握。
所以,借助此次与广大考生交流的机会,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刘玮宇老师梳理了高等数学中的重难点,以期给正在全力攀登的考生搭一把手。
专题一极限考试对极限的考察以计算为主。
下面我们梳理一下极限计算的方法。
1. 四则运算此法可简要概括为“若极限式中每一部分(和差式中的每一项或乘除式的每个因子)的极限存在,则和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和,差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差,乘积的极限等于极限的乘积,商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商(分母不为零)”。
而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不容易观察出每一部分的极限都存在,而是只观察出一部分的极限存在,这时能否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往下写呢?我们需分成加和乘(减看成特殊的加,除看成特殊的乘)两种运算讨论:两个函数相加,取极限,若能观察出一项的极限存在,若另一项的极限存在,则由四则运算法则,和的极限等于极限的和,可以往下算;若另一项的极限不存在,可以证明(用反证法)整个极限不存在,也即“收敛+发散=发散”,而这种情况在真题中的极限计算题中还未出现过。
综上,两个函数相加取极限,只要一项极限存在,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一马平川地往下算。
万一另一项的极限不存在呢?那回答整个极限不存在即可。
下面讨论乘的情况,两个函数相乘取极限,若一个函数的极限存在,那得追问一句:极限值是否为0?若为0,则不能把该函数的极限算出(因为可能出现“0乘无穷”这种未定式);若极限值不为0,则后面的讨论类似于加的情况。
2. 洛必达法则洛必达法则知名度很高。
提起极限计算的方法,有同学别的方法想不起来,唯独对洛必达念念不忘,可谓情有独钟。
到了这个阶段,对于此法,首先要注意条件。
洛必达法则有三个条件:1)0分之0或无穷分之无穷型;2)分子、分母在一个范围(若极限过程为x趋近于一点,则“局部”为该点的某去心邻域)可导;3)分子、分母分别求导后的极限存在。
阅读如何备考?2016考研英语二大纲完全解析!2015年9月18日,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终于出炉。
通过与《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对比,发现无论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2016年考研英语大纲传统阅读部分内容均没有实质性变化。
考生可以按照原有的复习思路进行系统、深度地复习,这体现了英语试题趋于稳定性的规律。
英语二考研大纲阅读模块中,“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
这就考生能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对于这类题型,我们文都网校名师在课堂教学中称之为“主题题”。
它往往出现在每篇文章的最后一题。
它的表现形式往往如下所示:What is the main idea/subject of this passage?This passage is mainly/primarily concerned with__The main theme/point of the passage is_____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at passage as a whole?In this passage the author mainly argues that__What does that author intend to convey through the passage?The central idea conveyed in the above passage is that_______.对于“主题题”,小编告诉你们一个诀窍,那就是找“高频词”或者“高频句”。
只要选项中的重点词在原文中出现多次,那它很可能就是答案。
不多说了,真题为例。
【2013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Text 1In an essay entitled “Making It in America,”the author Adam Davidson relates a joke from cotton country about just how much a modern textile mill has been automated: The average mill has only two employees today, “a man and a dog. The man is there to feed the dog, and the dog is there to keep theman away from the machines.”Davidson’s article is one of a number of pieces that have recently appeared making the point that the reason we have such stubbornly high unemployment and declining middle-class incomes today is largely because of the big drop in demand because of the Great Recession, but it is also because of the advances in both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which are more rapidly than ever replacing labor with machines or foreign workers.In the past, workers with average skills, doing an average job, could earn an average lifestyle. But, today, average is officially over. Being average just won’t earn you what it used to. It can’t when so many more employers have so much more access to so much more above average cheap foreign labor, cheap robotics, cheap software, cheap automation and cheap genius. Therefore, everyone needs to find their extra-their unique value contribution that makes them stand out in whatever is their field of employment.Yes, new technology has been eating jobs forever, and always will. But there’s been an acceleration. As Davidson notes, “In the 10 years ending in 2009, U.S. factories shed workers so fast that they erased almost all the gains of the previous 70 years; roughly one out of every three manufacturing jobs-about6 million in total-disappeared.”There will always be change-new jobs, new products, new services. But the one thing we know for sure is that with each advance in globalization and the I.T. revolution, the best jobs will require workers to have more and better education to make themselves above average.In a world where average is officially over, there are many things we need to do to buttress employment, but nothing would be more important than passing some kind of G.I. Bill for the 21st century that ensures that every American has access to post-high school education.2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be the most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e text?A. Technology Goes Cheap.B. New Law Takes Effect.C. Recession Is Bad.D. Average Is Over.从文中,我们不难找出,选项A中的关键词Technology出现一次(黑体字);选项B中的关键词New Law和Effect没有出现;选项C中的关键词Recession 出现一次(斜体字);而选项D中的关键词Average Is Over出现两次(黑体加下划线),并且还是原句出现。
2016经济类联考综合考研大纲解析之数学2015年9月18日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发布的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参加396经济类专业硕士联考的同学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大纲是否有变动,396数学部分与过去几年一样没有变动,所占分值依旧是70分,其中选择题10个,每题2分;解答题10个,每题5分,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1、微积分部分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2、概率论部分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线性代数部分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经济分析中常用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在大纲中,数学部分反复强调基础,由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也一定是注重基础,不做偏题不做怪题,现在已经是9月18号,大家用于复习的时间不到100天了,是考前冲刺的黄金时间,现在给精细分析三个科目的复习重点以及现阶段的复习指南,为大家做好最好冲刺的准备!一、微积分这部分重点是一元函数的微积分,每年在这块选择题一般会出5个左右,解答题也会有3个左右,是微积分中分值最重的,一般出题点是比较固定的,比如:七种未定式函数极限的求解,简单函数求导和积分,一元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的求解都是热门考点,另外一个就是一元函数微积分与经济背景结合出应用题,也是比较常见的题型。
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一般是出一个5分的解答题,往往是二元函数,尤其是隐函数比较多见,计算量一般不大,所以大家训练基本题型即可。
二、概率论一维随机变量分布函数、一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以及一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这三个概念的定义以及性质都必须牢牢熟记!尤其是分布函数,除了定义和性质外,每年几乎必考的是已知分布函数求随机变量落入某个区间或某点处的概率值,这种题型是冲刺阶段复习的重点!常见分布考的最多是正态分布,指数分布,泊松分布以及二项分布,大家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些常见分布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掌握这些分布的常规题型!期望和方差的求解一般是利用性质化简,再套公式计算即可,并且大家要注意这块比较容易和常见分布结合出题,注意综合性!三、线性代数线代部分最重要的就是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每年几乎必考一道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且不会超过4维,所以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方程组的求解是一定要掌握,因为齐次方程组求解是非齐次方程组求解的基础,所以大家一定都要掌握!而方程组部分有的时候可以与向量结合起来出来,比如向量组的线性表示直接可以转为方程组的求解,这个在真题中也是直接考过的。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试题一、选择题。
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合适的答案。
(每题1分,共15分)1.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____。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____。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清康熙帝3.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爱人’主张的是____。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4.____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A.铜B.铁C.银D.铅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
A.《诗经》B.《离骚》C.《论语》D.《左传》6.“山城”是我国____市的雅号。
A.洛阳B.西安C.重庆D.福州7.____市被称为“六朝古都”。
A.洛阳B.西安C.南京D.北京8.《源氏物语》是____的古典文学名著。
A.俄罗斯B.英国C.日本D.德国9.____是“五岳”中的“中岳”。
A.泰山B.嵩山C.华山D.恒山10.士族以“门第”为标准,“门第”主要指____。
A.家族的规模B.家族的出身C.家族的建筑D.家族的地位11.清代的三法司是指____。
A.刑部廷尉御史台B.刑部大理寺都察院C.刑部大理寺御史台D.刑部廷尉都察院12.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
A.空气上升与下降的对流运动B.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C.地势高低的不同D.不同高度空气的密度不同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____。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14.____不属于法国。
A.凯旋门B.比萨斜塔C.埃菲尔铁塔D.卢浮宫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
2016考研经济类联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来源:文都教育一、逻辑推理:第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下列每题列出的A、B、C、D、E 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试题要求。
8.巴西赤道雨林的面积每年以惊人的比例减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但是,卫星照片的数据显示,去年巴西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
去年,巴西政府支出数百万美元用以制止滥砍滥伐和防止森林火灾。
巴西政府宣称,上述卫星照片的数据说明巴西政府保护赤道雨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巴西政府的结论?()A.去年巴西用以保护赤道雨林的财政设入明显低于往年。
B.与巴西毗邻的阿根廷国的赤道雨林的面积并未缩小。
C.去年巴西的旱季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大面积持续降雨。
D.巴西用于雨林保护的费用只占年度财政支出的很小比例。
E.森林面积的萎缩是全球性的环保问题。
答案:C9.科学家研究发现,超过1000个小行星经常穿越地球轨道。
即使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撞击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应尽可能降低撞击概率。
避免撞击的办法是使用核武器摧毁小行星,因此将核武器存储在空间站以备不时之需是有必要的。
科学家的推断会导致如下哪个推论。
()A.核武器是目前人类可知的唯一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法。
B.空间站应当部署核武器。
C.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尚未发生。
D.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极低。
E.除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没有理由拒绝使用核武器。
答案:B10.使中国足球队真正能跻身世界强队之列,至少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提高队员基本体能;二是讲究科学训练。
不切实解决这两点,即使临战时拼搏精神发挥得再好,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下列各项都表达了上述议论的原意,除了A.只有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B.除非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和讲究科学训练,否则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C.如果不能提高队员的基本体能,即使讲究了科学训练,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当代中国,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结合材料2,谈谈当前如何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一是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二是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
重点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拓展协商民主形式,更加活跃有序的组织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增加协商亲密度,提高协商成效。
1·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第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第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要爬坡过坎,从粗放到集约,从低端到高端,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当前如何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治举措。
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要想留住‚APEC蓝‛,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生态文明理念?
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该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首要责任。
2·当前我们应该如何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似的基本国策?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三,形成节约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怎样理解毛泽东提出的‚进京赶考‛?6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那些执政经验?
新中国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强调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从作风和本领两方面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问题。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60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党积累了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①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②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③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④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⑤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⑥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考验和危险?
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第一,执政考验,执政考验的核心就是能否长期执政下去的问题;第二,改革开放考验;第三,市场经济考验;第四,外部环境考验。
党需要应对的四大危险:第一,精神懈怠的危险,这是和平时期最容易出现的危险,也是任何长期执政的政党都要面临的重大考验;第二,能力不足的危险;第三,脱离群众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第四,消极腐败的危险。
1·谈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
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也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中国人民在1931年到1937年独自抗战,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另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
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又不能全力南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并为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贡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哪些?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1·从我国的宪法特征和作用方面回答为什么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从特征上来说: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的性质等;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从宪法作用来看:一是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规定国家权力的职责分工、权力行使的方式和程序;二是确认国家制度,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的根本
制度,规定国家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三是确认和规范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四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2·谈谈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是什么?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
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民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第一,法律至上;第二,权力制约,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第三,人权保障,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第四,正当程序。
关系:第一,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第二,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力来源于权利,权力服务于权利,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第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第四,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第五,实体与程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