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5
课程教学Curriculum Teaching运用互联网+创新开放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以心理学《乞质》章节教学设计为例陈彭兰(宜昌市广播电视大学湖北•宜昌443000)摘要“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是超越于原有的远程教育之上的020,即“线下服务+线上补充”。
文章以心理学课程设计为例,阐释了运用互联网创新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开放教育活动设计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20.12.047 Internet plus Innovation and Open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 ------Taking the teaching design of"Temperament”chapter in psychology as an exampleCHEN Penglan(Yich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Yichang,Hubei443000)Abstract"Internet+"means the continuous update of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the constant change of educational styles.It is an020model beyond the original distance education,namely"offline service+online supplement".Taking psychology course desig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lains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using Internet to innovate teaching design.Keywords the Internet;open education;activity design“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推动了中国整个产业网络化的进程。
气质教案的思政教案标题:培养学生气质的思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气质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3.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4.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气质的定义和特点;2. 气质与思政的关系;3. 培养学生气质的方法和途径;4. 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气质突出的人物形象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气质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解释:介绍气质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白气质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
3. 气质与思政的关系:讲解气质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交往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气质与思政的密切联系。
4. 培养学生气质的方法和途径:a.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思政课程、道德教育和班级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b.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模范示范、品德教育和班级规章制度等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c.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情感教育、自我管理训练和社交技巧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交能力。
5. 案例分析和讨论:提供一些气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思政要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 总结:归纳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学生对气质与思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气质与思政的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于气质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人士来学校进行气质教育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实践气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教学资源:1. 气质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材料;2. 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中班教案名称,形体气质舞蹈课程教案。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形体气质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形体和气质,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教学内容:1. 形体训练,通过拉伸、力量训练和形体塑造,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技巧。
2. 气质培养,通过形体课程和形象训练,提高学生的气质和仪态。
3. 舞蹈表演,学习和排练形体气质舞蹈作品,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堂课,形体训练。
1. 热身,进行全身拉伸和热身运动,准备身体。
2. 力量训练,进行简单的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形体塑造,通过形体操练习,塑造学生的舞蹈姿态和线条美。
第二堂课,气质培养。
1. 仪态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站姿和走姿,培养他们的气质和仪态。
2. 表情训练,引导学生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表达情感,提高舞台表演力。
3. 形象训练,教授学生如何打扮和化妆,提高他们的形象气质。
第三堂课,舞蹈表演。
1. 学习舞蹈作品,教授形体气质舞蹈作品的舞蹈动作和编排。
2. 排练舞蹈作品,进行舞蹈排练,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3. 舞台表演,在课堂上进行形体气质舞蹈作品的表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形体和气质训练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对学生的舞蹈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舞蹈特色。
3. 鼓励学生多参加舞蹈比赛和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舞蹈水平和舞台经验。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的形体和气质训练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分析学生的舞蹈表演情况,帮助他们克服舞台表演中的问题和困难。
3. 激发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多参加形体气质舞蹈比赛和活动,展现自己的舞蹈风采。
3. 培养学生对形体气质舞蹈的自信和自豪感,成为优秀的舞蹈表演者。
《幼儿的气质》教学分析一、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视频引出课题,启发思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和习惯,同样,幼儿也有着不同的气质特点。
那么,什么是气质呢?它对幼儿的发展又有哪些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进修这篇课文《幼儿的气质》。
二、新课分析1. 理解文章主旨:本文主要讲述了幼儿气质的特点、类型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气质。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主题,中间部分详细阐述幼儿气质的特点和类型,结尾总结并强调了气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3. 重点难点解析:文章中重点讲解了气质的类型和培养方法,对于如何根据幼儿的特点进行教育也提出了建议。
难点在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的表现和特点,以及如何因材施教。
4. 写作特点:文章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文章结构紧凑,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简练。
5. 质量评判标准:文章内容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是否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简练。
三、课后反思通过进修这篇课文,我们对于幼儿气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指导。
同时,我们也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是否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关注到了不同气质幼儿的成长需求。
四、作业安置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写一篇关于幼儿气质的文章,要求内容科学、准确、生动。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气质的观点和类型;2. 进修如何观察和评估幼儿的性格特点;3. 掌握培养幼儿良好气质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幼儿家长深入了解幼儿气质,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约一个半小时)步骤一:导入(5分钟)1. 介绍课程主题:幼儿的气质;2. 展示案例: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表现,引出课题。
步骤二:新课讲解(45分钟)1. 介绍幼儿气质的观点和类型(五分钟);2. 进修如何观察和评估幼儿的性格特点(十分钟);3. 讨论:如何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制定教育策略(十五分钟);4. 案例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教育案例(五分钟)。
气质类型教案初中心理年级:初中学科:心理健康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质类型的概念,知道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他人的气质类型。
教学重点:1. 认识气质类型,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2. 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尊重他人的气质类型。
教学难点:1. 知道每种气质类型的优点及不足,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
教学准备:1. 课件:介绍气质类型的图片、视频等。
2. 测试题:用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气质类型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气质类型。
2. 提问:你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气质类型呢?为什么?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
2. 举例说明每种气质类型的优点和不足。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独特之处,没有好坏之分。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与他人交往,尊重他人的气质类型。
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出尊重他人气质类型的方法。
四、自我认知(10分钟)1. 学生填写测试题,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测试结果,大家共同讨论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改善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气质类型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人的气质类型,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气质类型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是否能够尊重对方的气质类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气质类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尊重他人的气质类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江南《江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
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称之为经典吗?这里作者为大家分享了10篇《江南》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在江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江南》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读重点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2、喜欢阅读古诗《江南》,能够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游戏进一步增强同伴间的感情。
4、阅读江南,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江南的理解。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认读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活动难点:掌握诗歌内容。
活动准备:1、字卡:绿色的东、红色的西、橘色的南、白色的北、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
2、莲花池挂图一幅。
3、江南课件。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入活动。
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猜一种花)引出莲花、莲叶、莲蓬和莲藕,出示图片并配上相应的字卡。
师:你们在哪里看到莲花、莲叶的?(出示挂图,认读江南)二、认识重点字词。
1、出示莲叶师:这两个字叫莲叶,在这首诗里有没有莲叶这两个字。
(请幼儿上来找,并用笔把它圈起来。
)一起认读。
2、认读东西南北。
师:(出示字卡)小朋友认识他们吗?在这首诗里找一找。
如:东诗里哪个字和它一样,把它圈起来,读一读并学组词----东门、东面、东方、东风、东京、东北------如以上的方法学习西南北。
(为了让幼儿能较清楚地区分字,加上色彩,如:西瓜红,出示红色字卡西,并让幼儿跟说;冬瓜绿;南瓜黄;北方冷。
)3、游戏,复习巩固字词莲叶东西南北。
(1)游戏1:鱼儿游得对不对。
游戏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做莲叶,其他小朋友做小鱼,师扮演鱼妈妈,活动室贴有东南西北的字。
全体幼儿朗诵诗歌,鱼妈妈、鱼宝宝边听诗歌边往莲叶的四个方向游。
(2)游戏2:团结一致躲鳄鱼。
游戏玩法:配班教师扮演大鳄鱼,师生扮演小鱼。
《幼儿的气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幼儿的气质是指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的结合体。
幼儿的气质不仅影响着他们的个性进步,还对他们的进修和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和培育幼儿的气质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的责任。
二、进修目标1.了解幼儿的气质对其进步的重要性。
2.精通幼儿的气质分类和特点。
3.探讨如何培育和引导幼儿的良好气质。
三、进修内容1. 幼儿的气质观点及重要性。
2. 幼儿的气质分类和特点。
3. 幼儿的气质培育和引导方法。
四、进修过程1. 观点诠释幼儿的气质是指幼儿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包括他们的情绪、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
幼儿的气质对其个性的形成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进修和生活。
2. 分类和特点依据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可以将幼儿的气质分为乐观向上型、内向害羞型、活泼好动型、温柔稳重型等。
不同类型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需要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依据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育。
3. 培育和引导方法a. 乐观向上型幼儿:鼓舞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援助他们建立自大心和乐观的心态。
b. 内向害羞型幼儿:赐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逐步引导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英勇面对困难。
c. 活泼好动型幼儿:引导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育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耐心。
d. 温柔稳重型幼儿:鼓舞他们英勇尝试新事物,培育他们的创设力和适应能力。
五、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幼儿的气质对其个性进步和进修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竭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培育幼儿的良好气质,援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期望大家能够勤勉对待幼儿的气质教育,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气质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气质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幼儿气质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3.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幼儿气质的定义和特点;2.幼儿气质的发展规律;3.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4.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各种不同的表情照片,引发幼儿对气质的认识,通过讨论,了解幼儿对气质的理解和感受。
2.讲解幼儿气质的定义和特点:介绍气质的概念,解释气质与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相关的关系。
同时,引导幼儿了解幼儿气质的特点,如:稳定性、继承性、动态性等。
3.讲解幼儿气质的发展规律:通过幼儿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讲解幼儿气质的发展规律。
包括幼儿气质的形成基础、气质品质与情境的关系、年龄差异对气质发展的影响等。
4.讲解幼儿气质的影响因素:介绍幼儿气质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交环境、教育方式等。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幼儿认识到有些因素如何影响气质的形成和发展。
5.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利用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品质和行为习惯。
例如,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不同的气质特点;进行社交游戏,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尊重等。
6.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幼儿气质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良好气质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方法:1.导入引发兴趣:通过展示图片等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情景导入:通过讲述故事或小品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和思考。
3.讲解教学法:通过讲解幼儿气质的定义、特点、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提供理论基础。
4.游戏与互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度,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品质和行为习惯。
5.小组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幼儿表情照片;2.故事书、小品等;3.游戏材料。
六、教学评估:1.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气质发展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仪态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正确优雅的蹲姿会为你的服务增加附加值;得体的站姿会给人以挺、直、高以及健康向上的感觉;坐姿文雅、端庄,不仅给人以沉着、稳重、冷静的感觉,而且也是展现自己气质与修养的重要形式,走姿更是一种动态美的诠释。
二、教学目标
能在服务情境中按照走姿、站姿、坐姿、蹲姿礼仪的要求正确表达蹲姿
三、教学重点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的基本要求和要领
四、教学难点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礼仪在服务中的正确表达
五、教学准备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礼仪情境的教学课件、图片、录像等;
多媒体设备;技能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七、资源应用
视频资源:应用于展示走姿、站姿、坐姿、蹲姿的技巧。
图片和动画资源:用来展示和实际操作走姿、站姿、坐姿、蹲姿训练方法的示范。
案例资源:用来提升实操和理论的紧密结合。
PPT:用于帮助教师教学。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教学设计一、目标(一)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意图】这一课题有六个话题,八个活动园,十二个读书角,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可以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对照新的课程标准,还是能够从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学段目标中找到引领性、规定性的目标要求。
教师要把新课程标准落实到教学设计中,就必须对照这些教学标准和目标要求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树立标杆。
(三)教材分析: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其理想人格,提升其政治素养。
"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
本课的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人格修养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
这个板块选取了立志、气节、守信、创新、好学方面的故事及相关传统美德格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在人格修养方而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导语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要突出人物的精神,我们需要用具体典型的事件来表现。
叙述事件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细节刻画,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也可以运用侧面烘托、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方法来突出人物精神。
除了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们还可以运用夹叙夹议,适当加入议论评价和抒情语句,来表达“我”的情感。
二、教材引路根据下面表格提示,回顾第一单元的内容人物精神特点典型事件“我”的情感构思、排列形式邓稼先巨大贡献性格忠实实事求是不畏艰难,忠于职守我国的原子弹发展与奥本海默对比,劝说两派特意调查后给我回信在戈壁滩研究,事故发生时不离开敬佩、理解、赞美总——分用小标题的形式区分材料闻一多谦虚、低调踏实勤奋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研究古典文化起草传单,公开骂反动派,走在游行队伍前面赞美、敬佩并列用过渡的形式连接材料回忆鲁迅先生对家人(礼让、温和,关心)对朋友(真诚、热情)对工作(认真、勤奋)对年轻人(包容、无私帮助)(略)敬爱、怀念并列片段组合三、学生练习选择要写的对象,说说你对他(她)的感情?她的什么特点让你有这个感情?举例。
人物我对他(她)的情感特点(1-3个)针对特点举出典型例“我”的情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变化的。
提示:如果是写一个特点,围绕这个特点写2-3件典型事。
如果写多个特点,每个特点举一个典型事例。
请将你写的人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例如可以用小标题形式,也可以用过渡段的形式。
如,老师:先写严格的一面,再写关爱学生的一面,(欲扬先抑)母亲:是一个工作负责的人。
先写在家里的表现,在写外面的人的反馈。
(侧面烘托)叙事的过程中,添加细节刻画,注意突出人物的某个特点。
如动作、语言、神态。
4、“我”的感情。
添加我的评价性语、或者抒情性语言。
位置可在每件事后面,或全文结尾。
【范文示例】我的老师鱼离不开水,鸟离不开树,我们的成长自然离不开老师。
幼儿气质形体训练组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形体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气质和形体素养,培养其自信和自尊。
3.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幼儿的良好身体姿势和形体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气质和形体素养。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尊。
2. 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操场。
2. 教学道具,操场器械、音乐播放器等。
3. 教学材料,形体训练教案、形体训练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接下来的形体训练。
2. 形体感知训练(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形体感知训练,包括站姿、坐姿、行走姿势等,引导幼儿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姿势。
3. 气质培养训练(15分钟)。
教师通过表情、眼神、语言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幼儿树立自信、自尊,提高气质素养。
4. 动作协调训练(20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组合,引导幼儿进行动作协调训练,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5. 空间感知训练(2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空间感知训练,如跳跃、转体等,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6. 结束活动(10分钟)。
教师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伸展、按摩等,结束形体训练课程。
六、教学总结。
通过形体训练组合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在身体姿势和形体感知能力、气质和形体素养、动作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同时,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幼儿的努力学习,能够让每一个幼儿在形体训练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幼儿的气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幼儿气质的观点和特点。
2. 掌握培养幼儿良好气质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幼儿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幼儿的气质?2. 幼儿气质的特点有哪些?3.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4. 如何提高幼儿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幼儿气质的话题,让学生对幼儿气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进修:讲解幼儿气质的观点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幼儿气质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3.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气质,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或游戏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探讨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情商和社交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合作或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进修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平时生活中,不息提升自身的气质素养。
四、导学评判1. 通过观察学生在进修过程中的表现和参与度,评判学生对幼儿气质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判学生对幼儿气质培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实践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气质素养,并及时给予必定和激励。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相关视频,深入了解幼儿气质的钻研和实践。
2. 组织学生参与相关讲座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提高对幼儿气质的认识和理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成为有品德、有气质的人才。
《品质》教学设计《品质》教学设想阅读体验:阅读《品质》,我的头脑赶忙出现出我同村的一位补鞋匠,他终年以补鞋为生,家境十分贫困,但他始终未能改变现实的处境。
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以定做靴子为业,十分艰辛的追求自己的靴子理想,他视靴子为自己的生命,灵魂的寄予,用全部的热情投入到靴子的制作过程中,即使生意越来越清淡,始终没有舍弃,或者改变自己的人一辈子操守,始终默默坚守着,以致最后倒闭饿死。
这是一个十分令人痛心的故事,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尽管小说人物折射着一种人性的光辉,然而结局的凄惨让许多现代社会的人,包括学生难以明白得和同意他的做法。
认真考虑,这也并不惊奇,因为我们大多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以功利的心态、有用的眼光看待他的敬业和执着,无法真正认识明白得他的崇高和伟大。
教学设想:关于如此的小说,该教些什么?该如何进行?说实在的我内心没底,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教,我是越来越感迷惘。
这迷惘也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困惑,对教学内容的困惑。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它是以“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以其作为反应生活,承载思想主题的重要手段,一位专家说,好的小说,不仅是结构活着的方式,文字活着的方式,更是思想活着的方式,精神活着的方式。
我以为,小说人物形象的鉴赏应该是小说教学的重点,人物所承载的品质的深度体验是小说教学的必定途径,而小说人物语言的品味鉴赏更是小说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当前的现当代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泛语文”和“反文学”。
“泛语文”确实是着眼于小说的内容,而忽视了小说的“言说的聪慧”,从全然上舍弃了通过小说鉴赏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
比如《品质》一文的教学,假如只着眼于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塑造了一个如何样的人物,小说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学生将会在不断无奈的查找中,获得对内容的感知,收成甚少。
“反文学”确实是忽视文学教育的审美性,而将小说还原为生活的真实来开展教学,无法让学生超越与现实之间的功利关系而建立起自己与现实之间的自由关系。
苏教版《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第2课《气质大转盘》教学设计设计背景:苏教版《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八年级第二课主题是《气质大转盘》,气质是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常用的主题,属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题中的自我认知或自我探索的范畴。
教材中主要涉及5个模块,第一个“触动我心”模块的内容是为四大名著中的几个经典人物选择其适合的特征形容词;第二个“气质大家谈”活动是《迟到之后》主题的观众气质类型分析,并表演不同气质类型的反应;第三个活动是“善用气质”,讨论不同气质的类型各自擅长和不擅长的活动。
还有一个“心路指南”,介绍对待不同气质的态度,以及最后一个“心动行动”,分析不同气质类型所适合的职业。
因课堂时间有限和本节课核心主题的选择,故主要选择第一个和第二个作为本节课的主要活动,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及添加一些其他活动环节。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一、课题导入1、教师引导:各位同学好,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张广告的图片,它是一则招聘的信息,让我们来看一下里面的内容(介绍招聘广告图片内容)。
我们看到,常常会在类似的招聘广告中看其中一点要求是“形象好、气质佳”。
那么,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所提到的“气质”是什么意思呢,它和我们心理学中讲的气质一样吗?2、请学生讨论并谈一谈“气质”指的是什么。
3、教师总结:我们刚才同学谈的是日常生活中讲的气质,一般是指这个人的素养、谈吐、气场等等,这跟我们心理学上讲的气质还是有所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一下什么是“气质”。
(导入课题《气质大转盘》)【设计思路:教材的第一部分就是为四大名著人物匹配性格,这部分内容耗时比较长,缺乏过渡性,不太适合作为课程导入。
因此本人思考并自主添加了这个小的导入部分,是教材中所没有的。
主要设计意图是借由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接触到的话题,导入本节课题,将学生课堂经验与生活经验相链接。
】二、活动:人物侧写设计目的:初步了解四种气质类型、气质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1、教师:大家知道知道四大名著对吧,有哪些?(学生集体回答)很好,老师今天就带了四大名著中的一些人物到我们课堂当中来,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气质的光芒(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质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气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我、欣赏他人气质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气质特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
二、教学内容1. 气质的概念:介绍气质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气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2. 气质的类型及特点:详细讲解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以及每种气质类型在生活中的表现。
3. 气质与人际关系:分析气质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交往中的优势和劣势。
4. 气质的调整与适应:探讨如何调整自己的气质特点,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气质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气质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气质特点以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气质知识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气质类型测试量表、气质特点演示道具。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气质特点演示,引发学生对气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介绍气质的概念、类型及特点,让学生对气质有全面的认识。
3. 案例分析:分析气质在人际交往中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了解气质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调整自己的气质特点以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
5. 气质类型测试:让学生进行气质类型测试,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特点,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气质知识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气质的光芒2. 板书内容:- 气质的概念- 气质的类型及特点- 气质与人际关系- 气质的调整与适应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气质特点,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气质知识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健康运动气质塑形教案中班健康运动气质塑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健康运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运动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健康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2. 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2.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3. 如何教授学生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健康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1 介绍健康运动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康运动,以及有哪些常见的健康运动项目。
2.2 教授一些基本的健康运动技能,如跑步、跳绳、游泳等,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健康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1 进行一些简单的健康运动训练,如跑步、跳绳、篮球等,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2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育比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4. 教授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
4.1 介绍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如正确的姿势、呼吸法、放松训练等,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健康运动来改善自己的气质和形象。
4.2 演示一些气质塑形的动作和技巧,让学生亲自尝试并掌握这些方法。
5. 总结教学内容。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健康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健康运动的热爱和兴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健康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教授了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教授学生健康运动的气质塑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