铟锡锑分离
- 格式:pdf
- 大小:226.62 KB
- 文档页数:4
一种野外现场分离锑形态的方法及其装置野外环境中的锑形态分析一直是环境监测中的难点之一。
采用现有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多步样品前处理,加之实验室设备复杂,不能立即获取结果,使得现场分析难度大。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野外现场分离锑形态的方法及其装置,以解决现场分析难题。
该方法基于化学还原和柱分离原理,将样品中的锑形态分离得到。
其步骤包括:1)采集样品,并将样品中的锑全部氧化成Sb(V)形态;2)加入还原剂(如锌),将Sb(V)还原为Sb(III)形态;3)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其他柱体将Sb(III)形态分离出来;4)用酸或其他方法
将Sb(III)形态转化为Sb(V)形态,进行检测。
该方法优点在于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可在野外实现现场分析。
同时,由于使用还原剂将Sb(V)还原为Sb(III)形态,避免了Sb(V)形态对生物体的毒性,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该方法的装置包括采样器、氧化反应器、还原反应器、柱体分离装置和检测器等。
采样器采集现场样品,送至氧化反应器进行氧化反应。
反应后的样品再送至还原反应器进行还原反应,得到Sb(III)形态。
柱体分离装置将Sb(III)形态分离出来,检测器进行检测并输出结果。
总之,该方法及其装置对于野外环境中锑形态的分析具有实用性和广泛适用性,能为环境监测提供便利和支持。
- 1 -。
次氧化锌渣浸出液中铟与砷、锑、锡的分离次氧化锌渣浸出液中铟与砷、锑、锡的分离,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化学大战。
这场大战的战场就是次氧化锌渣浸出液,而我们的战士则是铟、砷、锑和锡。
这四个战士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擅长进攻,有的擅长防守,有的擅长远程攻击,有的擅长近身肉搏。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让他们和平共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呢?我们来看看铟这个战士。
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战士,他知道如何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的特点是速度快,反应灵敏,而且还有一个厉害的武器——电击枪。
只要他一出手,就能让敌人闻风丧胆。
铟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太骄傲了。
他总是觉得自己是最棒的,不愿意和其他战士合作。
这就让他在战场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接下来是砷这个战士。
砷是一个非常强壮的战士,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而且还有一个厉害的武器——石头。
只要他一出手,就能把敌人砸得晕头转向。
砷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他太重了,行动起来非常不灵活。
这就让他在战场上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把柄。
然后是锑这个战士。
锑是一个非常机智的战士,他的头脑非常灵活,而且还有一个厉害的武器——烟雾弹。
只要他一出手,就能让敌人看不清方向。
锑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他太胆小了,总是害怕冒险。
这就让他在战场上很容易被敌人趁机攻击。
最后是锡这个战士。
锡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战士,他的工作态度非常好,而且还有一个厉害的武器——铁锤。
只要他一出手,就能把敌人敲得粉碎。
锡也有个大问题,那就是他太贪心了,总是想要一次性把所有的敌人都打败。
这就让他在战场上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这四个战士要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必须团结一致,互相帮助。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以啊,各位同学要记住了:团结就是力量!。
锡分离方法除低含量锡外,锡的测定多是采用金属或其他还原剂将锡(Ⅳ)还原为锡(Ⅱ),然后用碘滴定的方法。
因此,分离方法主要是考虑对该法有干扰的铜、钨、钼、砷、锑、铌、钽、钒、钛等的分离,而且这些元素也经常与锡矿石伴生在一起。
锡的分离方法,主要有沉淀、挥发(或蒸馏)以及萃取等方法。
此外离子交换法也有应用。
锡与铜的分离可用氨水将锡沉淀为氢氧化物,同时被分离的还有钨和钼。
用氨水分离锡与钨适用于含钨较少而含锡较高的样品。
否则,氢氧化物沉淀中残留的钨量足以妨碍锡的测定。
锡量较低时,可用铍作载体,在EDTA存在下,用氨水使锡与铍共沉淀,能使锡与钨及大多数杂质分离。
大量钨、铌、钒、铬与锡的分离,较早的文献介绍在酒石酸存在下约2%盐酸溶液中,用硫化氢沉淀锡。
目前,在某些单矿物分析中,采用在酒石酸介质中用硫代乙酰胺使锡沉淀,这时,铌、钽、钛、钨、铀及铁等均留于溶液中。
试样中的锡如仅以锡石状态存在时,则先用硝酸或王水处理试样,可将铜、铋、砷的矿物(葱臭石FeAsO4·2H2O例外)溶解而与不溶的锡石分离,滤出残渣(有钨时再用1:1氨水洗涤),然后用碱熔融。
锡与碘化铵成四碘化锡挥发,不仅用于分解锡矿石,同时能与钨、钼、铌、钽、铜、砷、铝及大部分的铁、锰、镍、铅、钛、锆等元素分离,但锌、镉、铋、汞、锑同时挥发。
用锌粉—氯化铵还原焙烧分解锡矿石,砷、锑呈氯化物形态挥发,此法可使锡与大部分砷、锑分离。
在硫酸—氢溴酸溶液中,锡可以SnBr4形式蒸馏分离。
蒸馏在180~200°通二氧化碳进行。
为了同时分离砷、锑,也可使砷(Ⅲ)、锑(Ⅲ)、锡(Ⅳ)逐一蒸馏。
先在1:1硫酸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于110°蒸馏砷;再加入磷酸,并滴加盐酸于155~165°蒸馏锑;最后,滴加盐酸—氢溴酸于150°蒸馏锡。
馏出液分别用水收集。
此外,利用四价锡的卤化物沸点较低(SnCl4 114°,SnBr4293°,SnI4343°)的性质,在分析含锡矿石的其他组分时,常将锡挥发逐去,借以消除锡的影响。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187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1C N 102618730 A*CN102618730A*(21)申请号 201210042411.8(22)申请日 2012.02.23C22B 15/00(2006.01)C22B 58/00(2006.01)C22B 13/02(2006.01)C22B 11/02(2006.01)C22B 30/06(2006.01)(71)申请人永兴县华鑫铅锡有限责任公司地址423309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太和工业园永兴县华鑫铅锡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章震云 陈世民(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代理人周跃仁(54)发明名称含铟铅银铜铋物料的分离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铟铅银铜铋物料的分离工艺,将处理物料加入铜含量等同的硫化剂,1-10%粘结剂,5-10%石灰混合;将上述混合物料在压力5000-8000KN 下压团成型,在常温下放置5-10天,等物料在高压下进行氧化反应,使得团块熟化:将团块和焦炭投入竖炉中于1250-1350℃下熔炼,产出渣型为:FeO20-30%,SiO 225-35%,CaO15-25%,铅铋银熔炼得到合金,铜与硫化铁中的硫生成锍使得铜得到分离富集,而铟挥发富集到烟尘中。
本发明工艺简单,富集效果好,各种金属回收率高。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1/1页1.一种含铟铅银铜铋物料的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物料混合:物料加入铜含量等同的硫化剂,1-10%粘结剂,5-10%石灰混合;2)、常温压团:在常温下,用全自动液压成型机上述混合物料在压力5000-8000KN 下压团成型,在常温下放置5-10天,等物料在高压下进行氧化反应,使得团块熟化,强度以在1米高处自由落体不粉碎即可;3)、冰铜炉熔炼:将团块和焦炭投入竖炉中于1250-1350℃下熔炼,产出渣型为:FeO 20-30%,SiO 2 25-35%,CaO 15-25%。
离子交换法提取稀有金属铟用离子交换树脂从含铟料液中吸附铟,随后解吸回收铟的过程。
工艺过程一般包括酸溶解、离子交换、洗涤和解吸铟等(见图)。
本法需要采用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离子交换剂。
德国的杜依斯堡(Duisburg)铜厂采用钠型亚氨二醋酸弱酸性阳离子树脂IDA–Na(德国的商品名称为LewatitSpl00,美国的称为Dowex–Al)从含铟的锌镉渣中回收铟。
回收的方法是用硫酸溶解锌镉渣,溶液的终点酸度控制在pH2.5。
过滤所得滤液泵入盛有IDA–Na阳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塔内进行离子交换,铟和部分锌被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当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达到饱和后,先经过水洗涤,再用含硫酸1~2mol/L的溶液解吸铟:然后便可从解吸所得的In2(SO4)3解吸液中回收铟。
解吸铟后的离子交换树脂IDA–H用NaOH再生:经再生处理后的IDA–H回用。
吸附铟后的流出液和洗涤液合并后送入交换塔,控制pH4用IDA–Na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锌,锌以硫酸解吸获得的硫酸锌溶液得以回收。
吸附锌后的流出液富含镉等,可供综合回收镉。
前苏联的车里雅宾斯克锌厂()采用离子交换法取代多次中和、溶解与富集铟的工艺从含铟料液中回收铟,铟的回收率达94%。
从含铟的盐酸料液中回收铟,可采用H型KY–2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铟,再用含盐酸0.2mol/L溶液或硝酸铵解吸铟,铟与铁、锌等能得到很好分离。
也可用Amberlite IRA400或氯型Dowex–1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铟,当含铟的盐酸料液分别含盐酸3和6~7mol/L时,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铟和镓的容量最大,而铊的吸附量则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一规律已被利用在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定量分离铝、镓、铟及铊。
本法除使铟和锌、镉、锡及铅等杂质得到有效分离外,还具有回收铟的工艺流程简短、可分别综合回收含铟料液中的其他有价金属等特点,但其应用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所生产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价格,也就是回收铟的经济效益如何。
粗铟精炼过程中杂质锡、镉、铊的脱除方法颜潮(马关云铜锌业有限公司)摘要:介绍了粗铟精炼过程中的几种除杂方法,可采用真空蒸馏法、二次电解法、二次碱煮法、特殊试剂法、定向结晶法和区域熔炼法等脱除精炼过程中较容易超标的杂质如镉、铊、锡等。
关键词:真空蒸馏;二次碱煮;二次电解;特殊试剂;区域熔炼;定向结晶前言铟是稀散金属中的“次贵金属”,也是一种战略性金属。
其分散程度很大,不存在单独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床,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1 x 10-6,主要富集于硫化矿中,特别是闪锌矿内,因而表现出亲硫的性质。
目前铟的生产大多数是从铜、铅、锌、锡等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中综合回收,产量也较少。
由于铟具有低熔点、高沸点及传导性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如制取半导体、透明导电涂层( ITO) 、电子器件、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这些材料的生产和加工均需要高纯的金属In, 如电子器件、有机金属化合物中要求产品杂质含量不超过10µg.g-1。
铟作为Ⅲ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在成品元件中大约1019个ⅢV族化合物原子中出现1个异质原子,这就要求纯铟材料中的杂质含量小于0.01 µg.g-1,即要求铟的纯度达“5N”甚至“6N”以上。
因此, 粗铟的提纯以及高纯金属铟的研制和开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介绍粗铟精炼过程中较容易超标的杂质Cd、Tl、Sn的脱除方法。
1、真空蒸馏法从粗铟中脱除镉、铊1. 1 二元合金分离程度分析在真空蒸馏过程中Cd(1040K)、Tl(1746K)沸点比In(2346K)的低且沸点相差很大,先于In挥发出来, 在气相中富集且易于脱除。
计算不同温度下In和Cd、Tl的饱和蒸气压, 并绘制于图1中。
图1 铟与镉、铊饱和蒸汽压图图1可以看出, In与Cd、Tl的饱和蒸气压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在同一温度下, Cd、T l的饱和蒸气压比In的饱和蒸气压要高, 先于In 蒸馏出去。
铟锡回收技术研究报告铟锡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和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但它们的资源有限且难以开采。
因此,回收铟锡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铟锡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首先,常用的铟锡回收技术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
湿法回收技术主要包括溶解、沉淀和萃取等过程。
通过将废弃电子产品中的铟锡材料溶解在相应的溶剂中,然后通过沉淀和萃取过程将铟锡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高效地回收铟锡,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回收过程中的环境友好性。
然而,湿法回收技术需要大量的溶剂和酸碱等化学药品,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成本较高。
干法回收技术主要利用铟锡的物理性质差异,通过物理分离的方式回收。
例如,通过磁选、气浮和浮选等方法,将铟锡与其他杂质物质分离。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工艺成熟、环境友好等特点。
然而,由于铟锡与其他材料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小,导致分离效果不佳,回收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铟锡回收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例如,使用生物技术和微生物来提高铟锡的回收率。
微生物通过与废物中的金属反应,将其还原为可回收的形式。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回收率高的优势。
此外,一些国家还开始研究利用电子废物中的有机物质来制备新型吸附材料,通过吸附和解吸等过程回收铟锡。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回收铟锡,还可以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材料,实现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铟锡回收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成本、低回收率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提高回收率、降低成本,并进一步研究环境友好的回收技术。
另外,加强对铟锡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也是重要的任务,通过减少废物产生和优化材料设计,实现铟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58655.4(22)申请日 2019.03.04(71)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72)发明人 邓勇 杨斌 徐宝强 杨佳 陈思峰 郁青春 王飞 田阳 张锋 (51)Int.Cl.C22B 7/00(2006.01)C22B 9/04(2006.01)C22B 58/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将硫化亚铜与铟锡合金混合,将混合物放入真空炉内,加热生成铟的硫化物挥发进入气相,锡和铜富集在残留物中,从而实现铟和锡的分离;本发明主要依据金属铜、铟、锡与硫的亲和力大小不同,且生成的硫化铟、硫化锡和硫化铜的饱和蒸气压也不相同的特点,通过一步真空硫化法将铟与锡进行分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09913653 A 2019.06.21C N 109913653A1.一种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将硫化亚铜与铟锡合金混合,将混合物在真空条件下加热,铟的硫化物挥发进入气相,锡和铜富集在残留物中,实现铟和锡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亚铜按照硫化亚铜中的硫与铟的摩尔比为1~1.2:1的比例与铟锡合金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锡合金中铟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90%,锡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硫化分离铟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条件的真空度为5~20Pa,加热温度为800℃~1000℃,保温30~60min。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 109913653 A。
铟的提取方法铟(In)是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具有很多广泛的应用。
从矿石或废料中提取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铟的提取方法。
一、铟的矿石和废料来源铟主要存在于锌、铅、镉、铜等金属矿石中,同时也可以从废弃的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板等废料中回收。
因此,铟的提取方法需要考虑不同来源的原料特点。
二、铟的提取方法1. 酸浸法酸浸法是一种常用的铟提取方法。
首先,将铟矿石或废料粉碎成细粉,并加入浓硫酸或盐酸中进行浸泡。
酸溶液中的铟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铟盐溶解。
然后,经过过滤、沉淀和洗涤等步骤,得到含有铟的溶液。
最后,通过电解、萃取或其他方法将溶液中的铟分离出来。
2. 氢化物沉淀法氢化物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铟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铟与氢气反应生成铟的氢化物,在氢气的作用下,使铟从矿石或废料中转化为可溶性的铟氢化物。
然后,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铟氢化物。
最后,通过煅烧或还原等方法将铟氢化物转化为纯铟。
3. 萃取法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铟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萃取剂与溶液中的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含铟的有机相和不含铟的水相。
通过分离器将有机相和水相分离,然后再通过蒸馏或其他方法将有机相中的铟提取出来。
4. 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用的铟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与溶液中的铟形成络合物,通过萃取剂的选择性提取铟。
然后,通过调整溶液的pH值或温度等条件,使络合物分解,得到含铟的溶液。
最后,通过电解、煅烧等方法将溶液中的铟分离出来。
三、铟提取方法的选择在选择铟的提取方法时,需要考虑原料特点、生产规模、成本效益等因素。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酸浸法适用于矿石或废料中铟含量较高的情况;氢化物沉淀法适用于矿石或废料中铟含量较低的情况;萃取法和溶剂萃取法适用于溶液中铟含量较低的情况。
四、铟的应用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航空航天等领域。
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等化合物被用作透明导电薄膜材料;铟磷化物被用作半导体材料;铟镓合金被用作液晶显示器的基板;铟锑合金被用作热电材料等。
一种从铟锡混合溶液中萃取分离铟锡的方法
一种从铟锡混合溶液中萃取分离铟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在含有铟和锡的硫酸、盐酸或者氟硅酸体系中用P204萃取时,铟和锡同时被萃取。
2. 此时首先采用~3mol/L氟化物,按相比为有机相∶水相=1∶2~有机相∶水相=3∶1,常温下进行络合反萃锡,反萃时间5分钟。
3. 然后采用4~6mol/L HCL反萃液,按相比为有机相∶水相=3~5∶1,在常温下循环反萃铟3~5次。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咨询相关化学领域的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