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受力零部件(结构)、关键零部件与重要焊缝清单
- 格式:pdf
- 大小:26.15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E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E1 文件审查E1.1 技术文件审查依据本规则相关规定,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至少包括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书、主要设计图样、使用维护保养说明,并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以下要求:(1)设计任务书至少包括设计技术和法律法规依据、主要技术参数、使用场合等内容;(2)主要设计图样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至少包括图纸目录、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电器系统原理图、制动原理图、驱动原理图;(3)设计计算书中至少有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动力系统、制动性能和整机静态横向稳定性校核计算的内容;(4)使用维护保养说明至少包括产品简介、主要技术参数、操纵机构示意图、电气原理图、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说明、安全注意事项、故障处理、售后服务等。
E1.2 档案文件审查E1.2.1 型式试验审查随机文件,应当符合本规程要求。
E1.2.2 首次检验E1.2.2.1 首次投入使用设备的检验(1)境内制造单位的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2)型式试验合格证;(3)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E1.2.2.2 改造后的首次检验(1)改造单位的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2)改造单位后的随机文件;(3)改造单位的施工告知书;(4)首次或上一周期的定期检验报告;(5)改造项目清单及改造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
E1.2.3 定期检验(1)首检报告或上一周期的定期检验报告;(2)自检合格证明材料;(3)场车使用记录(包括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4)场车车牌;(5)使用登记证;(6)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提供的行驶线路图,线路图中的坡度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最小转弯半径符合观光车辆安全运行条件。
E2 检查与测量E2.1 结构型式型式试验时,检查样机的动力方式、车架结构型式与主要设计图样是否一致,并检查蓄电池观光列车的驱动方式与动力源。
首次检验时,检查样机的门架、护顶架、车架结构型式与主要设计图样或型式试验报告是否一致。
大型游乐设施型式试验工作指南1.型式试验范围与型式试验依据1.1下列游乐设施应进行型式试验:(1)新建和改建的首台(套,下同)游乐设施,以及境外设计、制造在中国境内安装使用的首台游乐设施(2)改造或发生重大设计与制造变更,与原设计或经试验合格的游乐设施情况不符的游乐设施产品;(3)超出型式试验报告覆盖范围的首台游乐设施产品;(4)转厂生产的首台(件)游乐设施产品;(5)制造厂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后的首台游乐设施产品(包括制造许可超期一年以上更换许可情况);(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是中国负责游乐设施整机和关键零部件型式试验的唯一技术机构。
1.2型式试验依据型式试验依据为中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标准,详见《游乐设施安全相关法规标准目录》。
2.型式试验申请2.1申请单位2.1.1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改造单位向中国特检院游乐设施事业部提出型式试验申请;2.1.2对于进口嘉年华移动式设备或二手固定式设备,当原制造单位不能申请时,可由使用单位或其它相关单位提出申请;2.1.3如果申请方系非制造、改造单位的,且未经制造改造单位正式书面委托的,型式试验报告只对所申请型式试验的单台产品有效。
2.2申请与申请受理2.2.1产品型式试验是在申请单位完成样机的全部制造或改造(以下统称制造)工作后进行的;2.2.2申请单位可通过邮寄、传真、电子邮件或网上申报等方式向中国特检院游乐设施事业部申请产品型式试验。
为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按下列情况由不同申请单位分别申报游乐设施型式试验业务:(1)产品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单位申报;(2)对于整体建设的大型游乐园,可由游乐园建设方统一负责申报,设计制造单位予以配合。
2.2.3原则上不接受未持有合法手续的中介机构的产品型式试验业务申请;2.2.4申请时,申请单位应提交下列申请材料:(1)大型游乐设施型式试验申请表;(2)整机型式试验资料清单;(3)样机照片(应能清晰反映出样机整体情况及其特征,至少四个方位照片);(4)许可办受理的制造或改造许可申请手续(适用新申请许可或增项情况);(5)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同意现场型式试验的书面材料;(6)地方安全监察机构备案的安装告知书(在安装现场试验的);(7)设计变更汇总表(有设计变更时提供);(8)重大设计变更对整机安全性影响评价分析报告(有重大设计变更时提供);(9)游乐设施主要材料选用情况核实表;(10)运行参数与载荷试验相关情况核实表;(11)无损检测情况汇总表(12)对于C级设备,因需开展设计文件鉴定,还应提供《设计文件鉴定指南》第2.2.4(3)~(7)条规定内容;(13)如有特殊要求的,申请单位应提供型式试验方案(或规程)。
大型游乐设施验收检验流程[小编整理]第一篇:大型游乐设施验收检验流程大型游乐设施验收检验流程(一)报检1、施工单位应对安装、改造、修理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整机试验(满载试验、偏载试验、空载试验),并对整机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出具自检报告。
2、报检时应提供以下资料:a、安装、改造、修理告知书;b、有关图纸、设计说明;c、设计文件鉴定报告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d、制造许可证和安装许可证;e、产品合格证和使用维护说明书;f、产品质量证明文件;g、安装、改造、修理自检报告;h、基础检验资料;j、其他资料:n 1:设计变更情况确认及对整机安全性影响评价分析表n 2:重要零部件、重要结构的主要材料选用情况核实表 n 3:无损检测情况汇总表n 4:主要标准机电产品(元件)规格与型号选用情况表n 5:运行参数与载荷试验情况核实表(二)受理1、对报检资料进行审查;2、对审查后符合检验条件的,填写并签署检验受理单,确定具体检验日期并盖章。
3、首次在省内申请检验的制造或安装单位应提供制造或安装许可证原件。
(三)检验前准备检验单位准备工作1、检验人员和无损检测人员应有相应资格;2、准备检验标准规范和检验原始记录;3、准备检验所需仪器工具;4、做好检验前的安全防护、安全教育、安全监护工作。
施工单位或使用单位准备工作1、检验工作需要的有关设备图纸、制造质量证明文件、安装质量证明文件及安装调试自检报告等资料;2、拆卸需要拆卸才能进行检验的零部件及拆除妨碍检验的部件物品;3、清理主要受力构件、主要焊缝、严重腐蚀部位(改造、修理时),对需进行探伤的重要部位部件进行清洗打磨;4、需登高检验(高于地面或者固定平面2m以上),应采取可靠安全的措施;5、准备满足检验和安全需要的安全照明、工作电源及必要的检验辅助工具;6、配备试验载荷,满足试验要求;7、现场的环境和场地条件符合检验要求,并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8、落实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和防护措施;9、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
《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检察规程》第六条, (二)对需焊接成型的重要受力部件,焊前应作焊接工艺评定,焊后消除残存应力,重要受力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第七条, (六)重要轴(销轴) 类零部件出厂时必须进行100%无损检测。
第九条, (二)重要受力焊缝、不同材质的焊缝,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技术工人完成,必须进行无损检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无损检测工作应由质量检测部来完成,质量检测部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应的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的无损检测人员;二、有与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相适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三、有健全的无损检测管理制度、检验检测责任制度。
无损检测人员必须符合《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并按要求从事相应的工作和负有相应的责任。
无损检测应依据游乐设施标准中各类游艺机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与质量评定。
4.1.1 转马中心支撑轴、旋转座舱立轴和曲柄轴必须进行100%的超声波与磁粉或者渗透探伤。
4.1.2 重要焊缝必须进行100%的磁粉或者渗透探伤。
4.1.3 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GB/T4162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A 级。
4.1.4 磁粉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Ⅲ级。
4.1.5 渗透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Ⅲ级。
4.2.1 滑行车的车轮轴、立轴、水平轴、车辆连接器和销轴等必须进行100%的超声波与磁粉 (或者渗透)探伤。
4.2.2 当滑行车的车速不小于50km/h 时,轨道对接焊缝应进行100%的磁粉探伤及不低于70%的射线探伤。
4.2.3 当滑行车的车速小于50km/h 时,轨道对接焊缝应进行100%的磁粉探伤或者渗透探伤。
4.2.4 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GB/T4162 中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质量等级不低于A 级。
4.2.5 磁粉探伤方法及质量评定按照JB4730 中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电梯作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真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50题)1.气瓶按结构分类,可分为()。
A.无缝气瓶、焊接气瓶B.一般气瓶、特殊气瓶C.钢质气瓶、铝合金气瓶2.客运架空索道至少在进站范围内,其位置显示精度不得大于()m钢丝绳的长度A.1B.2C.3D.43.某单位的压力管道泄漏,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1人重伤、3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该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4.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提出书面换证申请A.1个月B.3个月C.4个月D.6个月5.压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或改造方案应报施工所在地的地、市级安全监察机构()。
A.同意B.批准C.备案6.蒸汽锅炉进行定期排污应在()。
A.低水温时B.低压力时C.低负荷时D.高水位时7.规定自动扶梯的梯级上空垂直净高度,是为了预防()事故。
A.坠落B.挤压C.碰撞D.剪切8.客运索道的()一般安装在高速轴上,大多使用电磁液压推杆制动器或圆盘制动器。
A.主制动器B.辅助制动器C.工作制动器D.安全制动器9.防止露天作业的起重机械的电气设备受潮,应装()。
A.防雨罩B.防护罩C.电气罩D.防尘罩10.使用单位应当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1B.3C.6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气瓶()单位应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A.充装B.经销C.运输12.当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规定值时,操作人员()。
A.应当迅速离开现场;B.应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处理;C.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应及时报告并紧急停车。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和作业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ifting appliances—Load handing devices and Slings—Safety rules自1994-2-1 起执行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对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报废、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作了最基本的规定.本规程适用于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包括吊钩、夹持吊具、起重横梁、抓斗、起重电磁铁、起重真空吸盘、集装箱专用吊具和索具。
2 引用标准GB560 索具套环GB700 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98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1102 圆股钢丝绳GB/T1228~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GB1591 低合金结构钢GB3077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3220 集装箱吊具的尺寸和起重量系列GB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683 钢丝编织液压胶管GB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4829 起重用短环链验收总则GB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5196 绳索鉴别用的颜色标记GB5976 钢丝绳夹GB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946 钢丝绳铝合金压制接头GB7659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8358 钢丝绳破断拉伸试验方法GB8834 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GB8918 优质钢丝绳GB10051。
1 起重吊钩机械性能、起重量、应力及材料GB10051.2 起重吊钩直柄吊钩技术条件GB10051.3 起重吊钩直柄吊钩使用检查GB10051。
4 起重吊钩直柄单钩毛坯件GB10051.5 起重吊钩直柄单钩GB10290 集装箱在铁路上的装卸和栓固GB10854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GB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2420 5D型集装箱吊具技术条件GBJ65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3 术语3.1 额定起重量:吊具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垂直悬挂时允许承受物品的最大质量。
五、金属结构件的报废标准起重机金属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通常有主梁、端梁、支腿、悬臂、立柱等金属结构铆焊件,以及金属结构构件间的连接件如螺栓和焊缝等。
1.主要受力构件的报废(1)主要受力构件失去整体稳定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2)主要受力构件发生腐蚀时,当承载能力降低至原设计承受能力的87%以下时,或者是主要受力构件截面腐蚀厚度达到原壁厚的109/5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如作降载使用,重新确定的额定起重量对结构腐蚀后的承载能力应具有不小于1.4倍的安全系数,并应做全面检修及进行防腐处理。
(3)主要受力构件产生裂纹时,应根据受力情况和裂纹情况决定是否报废或继续使用;如果在主要受力部位有裂纹或其他部位有明显裂纹时应报废;如果不是在主要受力部位有轻微的裂纹或有裂纹隐患处,并能采取有效的阻止裂纹继续扩展的补救和加强措施或能改变应力分布的有力措施时,可以继续使用,但应经常检查。
(4)主要受力构件因过载产生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能正常地安全运转,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对因主要受力构件产生的塑性变形进行修复时,不应采用大量地改变钢材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方法,如火焰烘烤法等,但局部采用火焰烘烤改变变形或火焰烘烤并加有相应机械措施的修复变形是允许的。
(5)主要受力构件因碰撞产生变形,如臂架或塔架悬臂等,影响正常使用并失去修复价值时,应报废。
(6)主要受力构件因疲劳出现下塌、扭转等变形而影响正常使用又无法修复时,应报废。
(7)对于桥式或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产生下挠变形,当满载时主梁跨中下挠值在水平线以下达到跨度的1/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8)主梁的磨损。
葫芦式起重机主梁多采用热轧工字钢或箱形梁等组合型主梁,电动葫芦通过车轮悬挂支撑在主梁上。
葫芦式起重机不同于其他类型起重机的地方在于主梁不但用来支撑电动葫芦和吊载,同时又直接作为电动葫芦横行的运行轨道。
因此,主梁一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用来支撑载荷,同时又要承受车轮运行时对它的磨损破坏,通常车轮支撑在主梁工字钢或箱形梁的下翼缘上表面,主梁被磨损的部位为:主梁下翼缘上表面与车轮踏面相磨,主梁下翼缘两端与车轮轮缘相磨。
普通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备注1 技术资料(1)样机技术参数应当与产品的设计总图、设计计算书、使用说明书相符;(2)样机安全装置及重要零部件应当与设计相符。
现场检查样机主要技术参数,包括起升高度、最大幅度、最大起重量、最大起重量对应的最大幅度、最大幅度对应的额定起重量、各机构工作速度、轨距产品设计总图应当由型式试验机构和制造企业代表签字盖章确认并由型式试验机构存档2 基本要求检查标牌(1)应当在塔身底部固定产品标牌;(2)司机室内易于观察位置处应当设有常用操作数据的标牌或显示屏。
现场检查;用钢卷尺测量。
平衡重及压重(1)应当保证在工作和非工作状态时,平衡重及压重不位移、不脱落,平衡重之间不应该互相撞击;(2)当使用散粒物料作平衡重时应当使用平衡重箱,平衡重箱应当防水,保证重量稳定。
加节与降节对自升式塔机应当保证在加节与降节过程任一升降循环中需使用最上部爬爪时,顶升油缸的活塞杆全部伸出后,塔身上端面至少应当比套架上排导向滚轮(或滑套)中心线高。
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第三部分-雨正企业管理咨询网平台走台踢脚板和栏杆(1)在操作、维修处应当设置平台、走台、踢脚板和栏杆,离地面2m以上的平台和走台应当用金属材料制作,并而且有防滑性能。
在使用圆孔,格孔或其它不能形成连续平面的材料时,孔或间隙的大小应当不使直径为20mm的球体通过。
在任何情况下,孔或间隙的面积应当小于400mm2。
(2)平台和走台宽度应当不小于500mm(起升机构安装在起重臂上除外),在边缘应当设置不小于100mm高的踢脚板。
(3)离地面2m以上的平台及走台应当设置防止操作人员跌落的手扶栏杆。
手扶栏杆的高度应当不低于1m。
除快装式塔机外,当梯子高度超过10m时应当设置休息小平台。
梯子的第一个休息小平台应当设置在不超过12.5m的高度处,以后每隔10m内应当设置一个。
当梯子的终端与小平台连接时,梯级踏板或踏杆不应当超过平台平面。
文件编号: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2016-06-28实施2016-07-10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细则一、目的为了保障塔式起重机安全使用,提高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技术与质量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特制定《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
本公司从事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的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
二、评估范围1.超过规定使用年限的塔式起重机应进行安全评估;2.塔式起重机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安全评估:起重公称力矩400KN.m(含400KN,m)以下出厂超过8年的塔式起重机、起重公称力矩630kNm以下(不含630kNm)、出厂年限超过10年的塔式起重机;公称力矩630kNm-1250kNm(不含1250kNm)、出厂年限超过13年的塔式起重机;1250kNm以上出厂超过18年的塔式起重机。
二、参照的技术标准GB/T 5031-2008 《塔式起重机》GB 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JGJ/T 189-2009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GB/T 13752-2016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2008 《起重机设计规范》JB/T 6062-2007 《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DGJ32/J65-2015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三、安全评估流程:1、设备产权单位委托本公司进行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工作。
2、本公司成立评估小组,确定主检负责人。
3、设备产权单位应提供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
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应包括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备案证明、使用履历记录等,并应符合JGJ/T 189-2009《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术规程》中附录B、C中设备基本信息表、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表中要求。
4、在设备解体状态下,应对设备外观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对重要结构件及可疑部位应进行厚度测量、直线度及无损检测等。
前言2004年5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特检中心)下达起草任务书。
2004年6月,中国特检中心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形成了草案。
2004年10月,中国特检中心向特种设备局上报了征求意见稿,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2004]62号文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及公民的意见。
2005年1月和4月,起草组在北京召开会议进行修改并形成送审稿。
2005年6月和2006年10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两次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按照统一的TSG 安全技术规范模板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
2007年8月8日,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细则明确了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工作的目的和适用范围,规定了型式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内容与要求和试验方法,提出了型式试验结果的判定原则,以指导和规范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工作。
本细则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陶天华王顺亭李曙光路建湖北京华电万方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杨清泉国电公司郑州施工机械检测中心司健王富林目录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 (1)附件A 门座起重机型式检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 (4)附件B 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 (7)附件C 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报告 (11)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工作,提高型式试验工作的质量,根据《起重机械型式试验规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电站门座起重机、港口门座起重机、固定式起重机、港口台架起重机、带斗门座式起重机、船厂门座起重机和液压折臂起重机的型式试验。
第三条本细则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引用了以下主要标准:(一)GB/T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二)GB 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三)GB/T5905-1986《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四)GB/T17495-2001《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条件》;(五)JT/T5036.2-1993《内河港口固定起重机、台架起重机技术条件》;(六)JT/T 99-1994《港口门座起重机试验方法》;(七)JT/T 337-1998《港口固定起重机、台架起重机试验方法》。
附件K:托盘搬运车型式试验项目及其内容、方法和要求K1 引用标准本附件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引用了以下主要标准:(一)GB 10827-1999《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二)JB/T 3773.1-1999《托盘搬运车基本参数》;(三)JB/T 3773.2-1999《托盘搬运车整机试验方法》;(四)JB/T 3773.3-1999《托盘搬运车技术条件》;(五)JB/T 7635-1994《蓄电池搬运车整机试验方法》(六)GB/T 3683-2011《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七)GB/T 7593-2008《机动工业车辆控制符号》;(八)GB/T 6104-2005《机动工业车辆名词术语》;(九)GB/T26560-2011《机动工业车辆安全标志和危险图示通则》(十)ISO6292-2008 《机动工业车辆和牵引车制动器性能和零件强度》K2 技术文件审查按照申请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审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1)主要技术参数与设计图样、设计计算书和使用说明书相符,设计图样和设计计算结果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2)制造或者配套零部件的各项检查、试验记录、报告、合格证明齐全,符合设计要求;K3 样机检查K3.1 结构型式和标志对照技术文件,检查样机结构型式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产品铭牌、安全标志、警告标志、警示装置和起吊位置等是否符合GB/T26560-2011规定。
K3.2 主要受力结构件材料查阅主要受力结构件所用材料的质量证明,检查材料的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应标准规定。
K3.3 焊接质量查验主要受力结构件的焊缝质量,检查焊缝外部不得有目测可见的裂纹、孔穴、固体夹渣、未溶合和未焊透;K3.4 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零部件、工作机构和操纵机构查阅有关质量记录,查验样机,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零部件、工作机构和操纵机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其中需要重点检查的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零部件和工作机构如下:(1)主要受力结构件:如车架等;(2)主要零部件:如货叉、高压油管以及管接头等;(3)工作机构:如转向机构、制动机构、动力机构、传动机构、运行机构、工作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