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自主学习方案姓名:科目物理课题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时间2012.11.20设计人王继锋审核王继锋班级八年级班一、相关物理背景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的三个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了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了减弱噪声的途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肯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是否一定发声呢?若不发声有哪些情况?发声体振动幅度较小,人耳能感觉不到的那部分声;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较小或较大,人耳听不到的那部分声。
声在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世界因为有了声音而充满了欢乐.我们平常听到的各种声音只是声音世界中的一部分,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而20000Hz以上的声音是超声波,尽管听不到,却很有意义.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它.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超声波与次声波高于_______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_____之间。
【议一议】蝙蝠靠什么绝技在夜间捕捉昆虫的呢?【提示】蝙蝠非常善于使用超声波.它们用喉头发出20kHz至120kHz之间的超声波啾鸣,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用耳朵接收障碍物的反射回波,以这个回波来判断猎物的距离、方位、形状和速度.那份灵巧和精确让人瞠目.2.超声波及其应用【想一想】(一)声在医疗上有哪些的应用?(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病的最早例子.(2)医院里的B超或彩超检查是通过医生手中的探头将一束脉冲超声波垂直发射于人体内.超声波在体内传播时,碰到人体组织有分界面或不均匀处就会反射回来,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使医务人员清楚地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健康状况,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超声波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3)药液雾化器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4)利用超声波的————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减轻病人的痛苦【想一想】(二)超声波在工业上有哪些的应用?(1)利用————-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使污物从工件表面脱落下来,能够很快清洗干净.【想一想】声在军事上的应用超声波雷达,又叫声呐,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根据————的原理,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海中暗礁等,绘出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探测潜艇的位置。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声波、声速等。
2. 使学生掌握声现象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回声定位、声纳、超声波等。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声现象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声波的传播特性,超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声波演示器、超声波探测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海浪声和鸟鸣声,引导学生关注声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声波的基本概念:讲解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让学生了解声波的特点。
3. 实验演示:使用声波演示器,展示声波的传播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声波。
4. 学习声速:讲解声速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声速。
5. 探究超声波:讲解超声波的产生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测超声波。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现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声现象的认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声现象的学习。
六、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人员进行讲座,分享声现象在科技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声学实验室或相关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3. 开展课后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声现象,如制作简易声纳装置、探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等。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增加教学拓展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八、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声现象的理解程度。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2. 使学生掌握声波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次声波等。
3. 培养学生对声现象的兴趣,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 超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3. 次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4. 声波的利用与危害5. 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原理及其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声波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关注声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声波的传播特点。
3. 超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讲解超声波的产生原理,展示其在医疗、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4. 次声波在科技中的应用:讲解次声波的产生原理,展示其在地震监测、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5. 声波的利用与危害:分析声波在科技应用中的利与弊,如噪声污染、声波武器等。
6. 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应用,如回声定位、语音识别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现象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超声波在医学中的主要应用,如超声诊断、超声治疗等。
使学生理解超声波在医学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 教学内容:超声波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如超声心动图、超声成像等。
超声波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如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消融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难点: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医学中的技术优势。
4.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法,展示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第四节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目标①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了解现代技术中与超声波有关知识的应用。
②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波的一般特点,了解次声波的应用和危害性。
①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利用方面的知识。
②通过介绍知道一些动物对超声波的利用,扩展知识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②通过一些自然界的动物对超声波利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超声波的概念及其应用: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观看录像:蝙蝠夜间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这是为什么呢?〔二〕〔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 .高于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低于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 利用超声波的、等特点制成。
利用超声波的特点粉碎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
4.收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59—60,并完成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讲述故事: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礁漂浮。
这件事震惊世界。
随即有人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制造出声呐。
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于探测敌方潜水艇的需要,对声呐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
那么到目前为止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呢?〔2〕次声波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其特点是传播时能量损失小,能传得很远.(3)次声波的应用a.预测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龙卷风、海啸、台风等在发生前会先有次声辐射。
都不可能逃过“大耳朵〞的“监听〞.严重危害,使人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大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2.交流讨论: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超声波应用的资料,踊跃发言,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204.4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学习目标】我要知道超声波、次声波、语音识别各自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新知探究】(阅读课本93、94、95完成下列自主学习过程)一、超声波1、定义:2、特点:3、应用:(举例)1)传递信息:2)传递能量:二、次声波1、定义:2、特点:3、应用:三|语音识别1、定义:2、特点:3、应用:【合作探究】1.蝙蝠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4.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________________向外传递。
5.动画片的配音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加快了喇叭纸盆振动的,使变高。
6.中医诊病的“望、闻、问、切”四个途径中,其中利用声音诊病的是______。
7、次声波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_____,而且不容易被_____。
他的速度_____风暴传播的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仪器预测风暴发出的_____,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
8、语音识别技术就是让机器把__________转变为相应的_____或_____的高技术。
【达标检测】1.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不能够...测定的是()A.海底深度B.冰山距离C.敌机远近D.打雷处的远近2.下列声音中,属于生活噪声的是:()A.翻斗车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B.电钻工作时发出的声音C.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 D.燃放鞭炮发出的声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可闻声传播速度的声波D.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4.下列现象中,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C.小雨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5.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超声波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得多C.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D.超声波不属于声波,它的传播能力强于声波6.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7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 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 s,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
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利用课程目标1.了解现代科技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知识点精析知识点1:基本概念(1)超声波及次声波:人感受到的声音有一定的频率范围, 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高于20000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人虽然听不到超声波, 但某些动物可以感受得到, 如蝙蝠能发出和感受到几十万赫兹的超声波, 用来在飞行中探测障碍物或捕食, 低于20 Hz的声音人类也听不到, 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 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火山爆发等都会发次声波, 人类的活动, 如核爆炸、火箭发射等也会产生次声波.(2)回声.①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 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②人耳辨别出回声的条件也就是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秒以上, 否则原声和回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这就是在屋里说话为什么比在旷野里说话听起来响的原因.③回声的应用: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 如海底的深度、河宽以及回声定位.知识点2:超声波及次声波的特点超声波的特点:(1)方向性好, 几乎沿直线传播, 声呐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这一特性进行水中测量及科学试验的.(2)穿透力强, 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这一特性对人体做健康检查, 进行探伤、定位.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在媒质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用超声粉碎肾结石就是这一特性的应用.次声波的特点:(1)没有什么障碍物能阻挡它, 即能绕过障碍物传播.(2)传播过程中很难被媒质吸收, 损耗的能量少, 可以传得很远.知识点3:超声波及次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①声呐探测;②回声定位;③超声波探伤.(2)超声波具有能量:①超声波粉碎肾结石;②超声波清洗, 如:清洗精密机械、清洗牙齿、清洗眼镜等;③超声波加湿器.次声波的应用:(1)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 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 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2)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 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 例如, 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 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波的有关参量.解题方法指导题型1考查超声波具有能量[例1] 声波具有能量, 下列不是这一原理应用的是()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粉碎肾结石B.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医生利用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肺工作情况D.如把超声波逐入水璀中, 剧烈的振动会使水罐中的产生许多小雾滴, 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 增加室内的湿度.剖析超声波具有能量, 可以用来给病人粉碎肾结石、清洗机械等, 通过液体能引起液体中小颗粒的剧烈振动;听诊器实际上是减小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答案 C技巧探测听诊器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 声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消耗能量, 传的越远, 能量消耗越多, 响度越小;超声波的技术应用主要有:清洗、粉碎、医疗、测距等.变式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是因为()A.声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B.回声定位C.声波具有能量D.声波在不同介质界面上发生反射答案 C题型2 考查超声波能传递信息[例2] 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查, 刚峻工的三峡大坝主体无一结构性裂缝, 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觉察, 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大快B.响度大小C.频率大高D.频率太低剖析利用超声波探伤是超声波的一个重要应用, 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超声波能穿透检测样品, 被接收器所接受, 能检查出样品有无缺陷.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 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 这时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接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 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 检查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就是工业用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答案 C技巧探测超声波频率高, 穿透性强, 这是超声波的一个重要特点.变式一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起的冲锋号声C.声音在铁管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D.芬中航行的水手吹响号角的回声答案 C变式二下列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B.利用超声清洗手机C.美容店用超声波清洁牙D.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答案 D题型3考查声波的应用[例3] 2008年5月12 日,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 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 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 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 动物可以听到, 而人听不到.剖析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是不同的, 有些动物对超声波反应灵敏, 有些动物与生俱来就有对次声波的敏感性.狗、猫、老鼠等动物不仅对高频波反应灵敏, 对次声波反应也很强烈, 而地震前地壳里会发出次声波, 人感觉不到, 而狗、猫、老鼠等动物却感觉得到, 因而在震前它们表现焦躁不安, 力图离开屋子.答案次声波技巧探测人和动物的听觉范围不同, 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广得多.[例4] 蝙蝠采用的方法, 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根据这一原理, 科学家发明了,利用这一系统, 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剖析蝙蝠发出超声波, 根据回声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 这叫回声定位, 科学家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呐.答案回声定位声呐技巧探测本题说明利用声呐可以获得信息, 注意声与声音的区别, 声包括超声、声音、次声等, 声音是指人可能感知的那部分声.变式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 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 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答案次声波技巧探测本题说明利用声呐可以获得信息,注意声与声音的区别,声包括超声、声音、次声等,声音是指人可能感知的那部分声.变式一艘国际商船在“火地岛”发现了多年前神秘失踪的“马可波罗”号帆船,而船上的一切设备及物品却完好无损.经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终于揭开了这些遇难者的“死亡之谜”.原来都死于风暴所产生的。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1. 医学超声成像:医学超声成像利用声波的反射和折射来生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诊断疾病、监测胎儿发育以及引导手术等。
2. 声纳技术:声纳是一种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和反射来探测水下物体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潜艇探测、海洋测量、捕鱼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
3. 超声清洗:超声清洗利用高频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效应来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污染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机械等行业的清洗和精密加工。
4. 超声焊接:超声焊接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表面产生的摩擦热来实现塑料、金属等材料的焊接。
这种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焊缝强度高等优点。
5.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利用计算机对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其转化为文本或命令。
它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语音助手等领域。
6.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技术利用声学原理来降低或消除噪声。
它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总之,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医学、海洋、工业、通信等多个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声现象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第四节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答案:(1)洗尘(2)直线(3)频率(4)慢(5)平衡1.超声波振动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它能穿透几米厚的金属板,具有与声波一样的传播速度。
如果你在漆黑的屋子里行走,你很容易会碰到墙壁和家具,然而蝙蝠却可以在黑暗中飞行而不会碰到任何东西。
这是因为蝙蝠能够使用回声定位法确定飞行路线及寻找食物。
蝙蝠飞行时,发出频率高达100 000 Hz的声音脉冲,并能够接收回音。
借助这个本领,蝙蝠可以辨别是否会撞上某个物体。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测量水的深度、定位沉没的失事船舶、寻找鱼群,或者定位远航的船只(如图所示)。
由于超声具有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容易发生反射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还可以利用超声雷达探测物体的位置。
【例1】下列实例中,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是()A.夜深人静的时候说话特别响亮B.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昆虫D.渔民利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解析:回声定位是声波传递信息的一个应用,是人们模仿蝙蝠的捕食方法而采用的一种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确定目标位置、距离和大小的方法。
所以选项A、B中的声音是我们听到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所以不属于回声定位;选项D中的声呐技术所依据的原理也是蝙蝠的回声定位。
正确的选项为C、D。
答案:CD2.次声波(1)次声波有如下特点:次声的频率很低,波长很长,传播的距离很远,次声的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慢,有“预警”的作用,次声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2)次声波的来源: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波;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3)次声波的危害,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在强次声环境中,人的平衡器官的功能将受到破坏,会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4)防止次声波的危害:次声的破坏性强,危害性大,但人耳却无法直接听见,所以在生产等活动中要尽量防止次声波的产生,尽量远离次声源。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参赛作品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互联网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获得他们需求,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得知识,开阔视野,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快乐。
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引导学生有效的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物理《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声现象的第四节。
声音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科书主要介绍了人类在科学技术中对声波的利用以及次声波的危害。
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学情分析
物理是八年级新开设的课程,学生对它充满了好奇,有新鲜感,声的利用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的兴趣的,但缺乏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也缺乏对声现象的尖端应用技术的了解。
本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利用互联网探索与声现象有关的技术,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中需要知道什么是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性及次声波的危害,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一些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简单介绍即可。
本节课应用层面的知识难度较大,因此在知识内容的要求上不必做深入的要求。
教学过程的侧重点应在于向学生展示关于声学与现代科技的丰富生动的信息,培养他们学习兴趣与研究热情,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加深对超声波、次声波的认识
2)通过互联网搜索、观看课件展示、阅读教材,获得有关声知识
的应用。
3)通过了解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4)通过互联网搜索,课件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
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升。
难点:收集和处理信息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法、竞赛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分组,布置任务。
每小组10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选取下面某一专题进行研究和学习。
(1)查阅资料,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举例说明超声波的应用;(2)查阅资料,了解次声波的危害及应用;(3)查阅资料,了解语音技术;(4)声现象的其他应用。
每个学习小组制作一个简要报告,课堂上进行交流汇报。
组长要做好任务分配工作。
二、新课
(一)创设情况,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都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
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能忘记思考物理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来为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
现在,你大概已经有了体会,那么你对现在声音在科技中的应用了解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它。
(二)新课教学
1、分组汇报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板书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交流讨论
各小组自评和互评,交流收获和经验。
3、教师补充
教师补充一些知识和事例。
4、巩固新知,拓展能力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
比赛规则是,第一轮为抢答题,每题10分,第二轮为必答题,在规定时间内每个队说出一个事例,允许讨论,不准重复,轮流进行,答对一道题加5分,答错不得分,超过时间不得分,用电脑在投影屏幕分别记时和记分。
(1)抢答题
第1题:正常入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第2题:狗能听到的声音最高频率是多少?
第3题:频率是多少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第4题:频率是多少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第5题:[阅读材料]
⑴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⑵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
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⑶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迷”,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请回答⑴请你将上面短文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②_________
⑵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
⑶从短文⑶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________左右,声具有_______。
⑷从短文⑵中可以看出,所
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__有关,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答题
第1题:超声波的应用
【小结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的应用越来越广,有些还只是一个梦,但经过科学家们不倦的开发研究,它终究会变成美好的现实.
第2题:次声波的应用
(三)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
分别表彰资料展示较好组和竞赛获胜组。
学生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首先采取让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案自主学习,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展示课前查阅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资料。
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通过查阅、展示资料,可以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信心和兴趣,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提高,因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设计者: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纪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