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 格式:pdf
- 大小:133.74 KB
- 文档页数:2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肾癌(<3 cm)的螺旋CT资料及病理结果。
结果19例小肾癌中实性14例,实性3例,囊性1例。
增强扫描动脉期(皮质期) 皮质期8例明显强化,高于或相当于正常肾皮质,其中6例全瘤明显强化、2例部分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皮髓质分界期)强化稍低于肾皮质。
髓质期及肾盂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
结论螺旋CT三期扫描在小肾癌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
肾皮质期、实质期能显示小肾癌“快进快退”的强化方式有助于小肾癌的定性诊断。
【关键词】小肾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小肾癌是指直径≤3.0 cm的肾癌,约占同期肾癌发病率的8.7%~25.4%。
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能够在注射对比剂后获得肾动脉期、实质期、肾盂期三期扫描图形及高质量的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影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肾癌的检出率。
笔者就本院近年来经CT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螺旋CT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0~69岁。
经B超查体时发现肾脏占位病变,2例有尿血症状,2例有腰痛症状,其余无泌尿系统症状。
全部病例作了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CT扫描使用lightspeed plus16螺旋CT机,检查前空腹4~6 h,检查前30 min口服l%泛影葡胺8001000ml充盈胃肠道。
先做双肾区平扫,然后分别作肾动脉期、实质期、肾盂期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单相注射,流率2.5ml/s,皮质期延迟时间20~30 s,实质期60~90 s,肾盂期3~5 min。
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200 mA,螺距1.5;平扫层厚8 mm,增强扫描层厚5 mm。
2 结果肿瘤位下右肾者12例(66.7%),左肾者6例(33.3%),最大直径3 cm,最小直径1.1 cm。
多层螺旋CT诊断肾癌的临床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4T06:00:08.6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李善[导读] 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肾癌的准确率。
李善(玉林市中医医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肾癌的准确率。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肾癌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肾癌,对所有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以最终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多层螺旋 CT 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Ⅰ、Ⅱ、Ⅲ、Ⅳ期等各个分期患者的符合率情况进行分析,对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等不同亚型肾癌CT 各期(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有59例肾癌,诊断准确率为98.33%,略低于病理诊断结果,但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Ⅰ期的准确率为93.33%、多层螺旋CT诊断Ⅱ期的准确率为100.0%,多层螺旋CT诊断Ⅲ期的准确率为100.00%,多层螺旋CT诊断Ⅳ期的准确率为100.0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合。
多层螺旋CT诊断不同亚型肾癌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肾癌患者诊断期间选择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不仅能够准确确诊病情,还能够准确的对肾癌进行分期,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接近,在肾癌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肾癌肾癌是临床常见病症,其表现主要为血尿、胁腹部痛等,症状不典型,因此具有漏诊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治疗时间越早越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肾癌患者而言,首先是采取快速可靠的诊断方法明确病情,目前对于肾癌的诊断,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方式[1]。
为此,本文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癌患者,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肾癌的准确率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螺旋CT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评价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8例,分析其螺旋CT平扫、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的表现。
结果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8例,稍低密度5例,稍高密度3例,2例为囊实性肿块。
增强扫描皮质期14例呈明显强化,4例呈轻中度强化。
肾实质期肿瘤密度迅速减退,肾盂期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
结论小肾癌螺旋CT 增强多期扫描征象有一定特征性,对小肾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肾癌;螺旋CT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占肾恶性肿瘤的75%左右。
肾肿瘤最大直径在3cm或以下的称为小肾癌,大约占肾癌的9%[1]。
由于早期肾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被发现时已经多为中晚期,预后不好。
今年来,由于体检的意识不断提高和超声、CT等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小肾癌的检出率大为提高。
小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状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3月~2010年4月间18例具有完整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的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表现,以探讨其对小肾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男12例,女6例,年龄23~76岁,平均59岁。
临床表现:间断性全程肉眼血尿1例,患侧腰痛4例,腹痛2例,其余无任何症状,于体检时彩超发现病变。
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多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
1.2检查方法实用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先行双肾螺旋CT平扫,然后行螺旋CT增强扫描,用注射器于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80~100ml,快速加压注入。
层厚3~10mm,螺距1.0。
注射对比剂后25~30s进行皮质期增强扫描,70~100s行肾脏实质期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后4~5min行肾盂期扫描,扫描期间病人均被要求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
2结果CT平扫表现: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最大者2.9cm x 2.3cm x2.8cm,最小者1.3cm x 1.2cm x 1.5cm。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临床价值分析肾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实质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应用,使得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更为精确、有效。
本文将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一、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原理及优点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就是在一次扫描中,动态记录肾脏血流灌注过程中造影剂的密度变化,得到一系列不同时间点的图像,从而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特征,早期诊断和评估肾癌的侵袭和转移。
1. 可直观显示肿瘤的形态和位置,有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和分化程度,对于轻微突出、难以确定病灶边缘的肿瘤,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定位和诊断。
2. 可以动态反映肾脏的血管灌注情况,对于肾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3. 能够有效地区分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能够提高肿瘤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1. 肾癌的早期诊断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关系,特别是对于小肿瘤的检出效果更佳。
肾癌多发病变、肾周脂肪屏障的破坏、脂肪组织浓度的改变等都可以在这种扫描方式下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
此外,由于肾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肾动脉,因此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小血管供血的微小肿瘤,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2. 肾癌的病灶定位和边缘诊断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于肾癌病灶的区分和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分辨率高、剂量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突出肿瘤边缘。
因此,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的手术制定和手术切除的范围确定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依据。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除了可以反映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外,还可以有效地评估肿瘤的侵袭、淋巴结、大血管的受累情况,有助于肾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同时,由于肾癌容易转移到其他器官,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还可以对其他器官进行筛查,判断肾癌是否存在局部和远处转移。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S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确诊为小肾癌的患者124例,年龄41~75岁,平均(58.1±8.4)岁。
分析患者术前肾脏SCT资料,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瘤体密度、各期CT值、强化程度和模式。
结果平扫期,嫌色细胞癌瘤体密度均匀,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瘤体密度不均匀。
透明细胞癌皮髓期呈不均匀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快速下降,排泄期持续下降;乳头状和嫌色细胞癌皮髓期呈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实质期和排泄期呈持续强化。
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 0.05)。
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排泄期、实质期和皮髓期CT值显著低于透明细胞癌(P 0.05)。
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均匀强化的比率显著低于嫌色细胞癌(P 0.05)。
3 讨论肾癌占原发性肾脏恶性肿瘤的80%~85%,病死率约为50%。
小肾癌一般局限于肾包膜内,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容易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基于对肾癌组织形态学、遗传学、免疫表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WHO于2004年对肾癌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其中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最常见,约占90%[4]。
随着SCT的应用,小肾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率大大提高,但不同病理亚型的小肾癌的SCT的表现及SCT诊断价值仍不十分明确。
朱东兴等[5]报道称,小肾癌SCT平扫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部分病灶突出于肾脏轮廓之外,钙化、坏死或囊变情况非常少见;多数病灶皮质期明显强化或相当于正常强化肾实质,实质期所有肿瘤强化明显减退。
罗辉等[6]研究显示,小肾癌SCT平扫表现为局限性突出于肾轮廓外的等密度小结节影,仅少数病例出现钙化灶,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的平扫期CT值无明显差异,透明细胞癌皮髓期和实质期的CT值显著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
吴清武[7]研究发现透明细胞癌增强期CT值明显高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均匀强化方式多发生于乳头细胞癌,周边强化和(或)不均匀强化方式主要出现于嫌色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临床价值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针对肾癌的诊断,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影像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文将对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医学影像诊断参考。
一、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原理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多角度的连续扫描,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增强扫描获取不同血管期的影像信息。
其原理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血管期的显影效果,结合计算机软件对影像进行重建和分层,以获取更为准确的血管结构和病变情况。
相比于传统的CT扫描技术,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高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和更全面的影像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 早期肿瘤诊断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肾脏进行多层次的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的连续扫描,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影像重建,可以更全面地分析肾脏的血管结构和肿瘤灌注情况。
肾癌通常表现为肾脏实质内的低密度肿块,而在动脉期可见肿瘤周围的血管影像,有助于区分肿瘤边缘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增强扫描则有助于观察肿瘤的强化模式,进一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提高早期肿瘤的检出率。
2. 肿瘤分期和评估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于肾癌的分期和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连续的多期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定位肿瘤的大小、范围及其对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同时根据肿瘤的强化模式和分期特点,有助于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分期和评估。
对于局部晚期的肾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还可以准确评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为肿瘤的全身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3. 术前评估和手术导航肾癌的手术治疗通常需要进行部分肾切除或全肾切除手术,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导航。
多层螺旋CT多期相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评价多期相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36例经过影像诊断为肾癌的病例进行分析,且与病理结果相对照。
结果通过用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的36例肾癌中,皮质期能够发现并且诊断为肾癌的33例,实质期检出的36例。
双期扫描能发现全部36例肾癌,因此可以得出多期相扫描在肾癌的诊断中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够提高肾癌的检出率,避免漏诊和误诊。
结论多层螺旋CT 多期相扫描对于肾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多期相扫描多层面重建肾癌诊断【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80-02肾癌在肾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约占80%[1]。
由于大部分患者出现肾癌三联征时已是疾病的晚期。
因此提高肾癌的检出和早期诊断,可以延长肾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提高生存率。
多期相扫描能充分显示。
出肾癌增强各期的病变特点以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
1 材料与方法病例为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经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36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年龄51.2 岁。
男性28例,女性8例。
设备采用Lightspeed16排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先进行双肾CT平扫,然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
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60%的造影剂100毫升速度为2.5—3ml/s,层厚3.0mm,重建3mm,螺距3.5,120kv,150mAs。
注射造影剂后30秒进行皮质期扫描,90秒进行实质期扫描,4分钟后做肾盂期扫描。
2 结果平扫呈等密度的7例,低密度的26例,高密度的4例。
对皮质期扫描发现33例肾癌,对实质期发现肾癌36例。
其中皮质期未发现肾癌而实质期发现的有3例,于实质期未发现仅于皮质期发现的有1例。
通过皮质期和实质期扫描能发现全部36例肾癌,而且通过肾盂期扫描能发现肾癌对肾盂的侵犯程度。
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分期价值。
方法自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中,回顾性选取30例实行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平扫,观察其征象并进行分期。
结果肾癌多层螺旋CT影响特征以等低混杂密度为主,多表现为类圆形、圆形以及不规则肿块影,增强平扫后,肿块边缘与实质不同程度一过性强化。
根据Robson分期法,本次实验30例患者中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6例,Ⅳ期5例,与手术分期符合率可达93. 0%。
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肾癌的定位准确率较高。
CT的征象与表现可对肾癌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及分期,对判断肿瘤范围、大小、有无转移及病变性质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关键词】肾癌多层螺旋CT 分期【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105-02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2%,占原发性肾恶性肿瘤的85%~90%[1],为泌尿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临床多分为中晚期,预后较差。
现,笔者就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肾癌的早期发现和正确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
多层螺旋CT(M SCT)对于肾癌的的影像学特点展示能力较强[2]。
笔者就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中,回顾性选取30例,对其多螺旋CT平扫与增强平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病理证实为肾癌的患者中,回顾性选取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8.5±12.2)岁。
经病理检查,30例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23例,颗粒细胞癌5例,混合型2例。
临床表现无痛性肉眼可见血尿者14例,腹部肿块者6例,腰痛不适者19例,体重下降者7例。
经B超检测者20例,静脉尿路造影7例。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小肾癌的螺旋CT资料及病理结果。
结果CT平扫中8例为等密度,14例为略低密度,1例为囊实性混杂密度。
增强扫描皮质期18例强化程度高于或相当于正常肾皮质,3例强化低于肾皮质但高于肾髓质,1例强化程度等于肾髓质,1例囊实性病例囊壁明显强化。
肾实质期扫描23例均显示肿瘤强化迅速减退,肾盂期扫描肿瘤密度进一步减退。
结论多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肾癌的诊断是可靠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小肾癌皮质期强化明显,实质期强化迅速减退,呈“快进快出”表现,有重要的定性意义。
标签: 小肾细胞癌X线计算机多期增强扫描Usefulness of multi-phase multislice helical CT scanning in diagnosing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ulti-phase multislice helical CT scan in small cell carcinoma.MethodsThe CT scan datum and pathologic findings of 23 patients pathologically proved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s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Results8 patients CT showed isodense,14 with sligthtly hypodense,and 1 with cyst and solid mass.After administration of contrast media,in cortical phase the tumor was enhanced,combined with higher and the same degree to the cortex in 18 SRCCs,with lower degree to the cortex but higher degree to the medullary in 3 SRCCs,with the same degree to the medully in 1 SRCCs In cortical phase the cyst wall showed marked enhacement in the cyst and solid case.In parenchymal phase the tumor density drops promptly, and in the pelvic phase the tumor density drops further.ConclusionThe multi-phasic spiral CT scan is valuable in the diagnosis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In most patients tumor enhacement was marked in cortical phase but less in parenchymal phase,the phenomenon of“quick staining and quick fainting”which is a characteri stic pattern of enhancement is significant in diagmosis of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Key words】 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X-ran computed;Multi-phase Enhancement scan临床上将直径≤3cm的肾癌称为小肾癌[1](small renal cell carcinoma),约占同期肾癌发病率的8.7%~25.4%。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从肾癌的概述入手,解释了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原理及其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接着分析了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优势,包括准确性和便捷性。
临床病例分析部分呈现了多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在实际病例中的应用效果。
结论中指出了该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展望。
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逐渐被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关键词】肾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临床应用、优势、技术原理、病例分析、临床应用前景、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泌尿系统肿瘤的20%左右,且发病率逐年增加。
早期肾癌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或误诊,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早期准确诊断对肾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前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从而改善肾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优势,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验证其诊断效果。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探讨肾癌的发病率、诊断难点和治疗现状,分析传统影像学诊断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局限性;2. 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技术的原理和在肾脏病变检测中的优势;3. 总结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有效性;4. 剖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优势,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及潜在的局限性;5. 结合实际临床案例,分析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具体表现和临床应用效果;6. 展望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1.3 研究意义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肿瘤的各种组织血供信息,包括动脉期、延迟期和泻药期等多个不同时间点的图像,有助于准确诊断肾癌的位置、大小、边界以及转移情况。
小肾癌诊断应用螺旋CT的价值分析刘亮【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4(000)023【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of smal renal spiral CT value. Methods 68patients with smal renal cel carcinoma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earch object, the patients underwent spiral CT scan and the substance of the cortex and renal pelvis period of enhanced scan, underwent surgery, pathology observed situation. Results The lesions scan shows low density or low-density 52 cases slightly, such as the density of 16 cases; enhanced scan of the 46 cases of small renal cortical lesion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22 cases of lesions of mild to moderate enhancement. Conclusion Spiral CT can detect smal renal characteristic changes, thus providing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smal renal cel carcinoma diagnosis.%目的:观察小肾癌诊断中螺旋 CT 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