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汽车传动系统部件
- 格式:ppt
- 大小:16.47 MB
- 文档页数:133
汽车传动工作原理演示步骤
1. 准备好模型汽车,并确保其传动系统未组装。
2. 首先,将发动机安装到车身上。
发动机通常位于模型汽车的前部,需要用螺丝固定。
3. 接下来,将变速器安装在发动机的后部。
变速器是将发动机的输出转速转变为适合车轮的转速的装置。
4. 将轴安装到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使其延伸到车轮的位置。
这根轴被称为传动轴。
5. 在车轮上安装齿轮或齿条,并让传动轴与齿轮或齿条的齿相咬合。
6. 确保传动轴能够无阻碍地旋转,并且齿轮或齿条能跟随传动轴的运动。
7. 最后,将所有零部件按照模型汽车的设计进行组装,确保每个部件都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8. 完成组装后,手动旋转发动机的曲轴或使用电源启动发动机,以观察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汽车传动工作原理演示步骤,具体步骤可能会因汽车模型的设计和传动系统类型而有所不同。
第16章万向传动装置问答题:1.万向转动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主要有哪些?叙述如何利用万向节传动的不等速条件来实现两轴间的等速传动?2.图16-1是十字轴式刚性不等速万向节,请将下列各零部件名称填入相应的序号中,并简述十字轴刚性万向节的优缺点。
轴承盖;套筒;十字轴;万向节叉;滚针;油封;注油嘴;安全阀。
第17章驱动桥17.1选择题1.汽车驱动桥主要由( )、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A.主减速器B.差速器C.转向盘D.转向器2驱动桥的功用有( )。
A.将变速器输出的转矩依次传到驱动轮,实现减速增矩B.将变速器输出的转矩依次传到驱动轮,实现减速减矩C.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实现差速作用D.减振作用3.驱动轿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A.四轮驱动B.非断开式驱动桥C.综合式驱动挢D.断开式驱动轿4.差速器接其工作特性可分为( )两类。
A.普通齿轮式差速器B.防滑差速器C.综合式速器D.自锁式差速器5.主减速器的功用有( )。
A.差速作用B.将动力传给左右半轴C.减速增矩D.改变转矩的旋转方向6.主减速器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 )几种。
A.圆柱齿轮式B.曲线锥齿轮式C.准双曲面锥齿轮式D.准双曲面圆柱齿轮式7.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变速驱动桥是将( )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A.驱动桥壳体和变速器壳体B.变速器壳体和主减速器壳体C.主减速器壳体和差速器壳体D.差速器壳和驱动桥壳体8.差速器的主要作用有( ):A.传递动力至左右两半轴B.对左右两半轴进行差速C.减速增矩D.改变动力传递方向9.汽车上常用的防滑差速器有( )两大类。
A.托森差速器B.强制锁止式差速器C.自锁式差速器D.圆锥齿轮式差速器10.托森差速器是一种新型的中央( )差速器,在四轮驱动汽车上日益广泛应用。
A.轮间B.齿间C.传动式D.轴间11.学生a说,全浮式半轴支承形式使半轴只承受转矩而不承受任何弯矩;学生b说,全浮式半轴支承形式使半袖只承受转矩而不承受任何反力。
汽车传动系原理范文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起始点,它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使发动机不再向车轮输送动力。
变速器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换为适合车速和驾驶条件的扭矩输出。
主要有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两种类型。
手动变速器通过手动操纵换挡杆来改变不同齿轮的啮合状态,从而改变扭矩输出。
自动变速器则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载自动选择最佳的挡位。
传动轴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的部分。
通常汽车传动轴有前驱、后驱和四驱三种形式。
前驱车的传动轴将动力从发动机传递到前轮,后驱车的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后轮,而四驱车的传动轴则将动力传递到四个车轮。
差速器是位于传动轴和车轮之间的装置,主要用于解决转弯时内外轮速度差异的问题。
差速器允许两个车轮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提高车辆的转向稳定性。
主动齿轮通常是连接发动机的输出齿轮,其大小决定了扭矩的输出。
而从动齿轮则通过齿轮啮合方式与主动齿轮连接,从而转动车轮。
通过改变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例,汽车可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从而达到不同的车速和动力输出。
传动系统中的齿轮通常采用齿轮啮合原理传递转矩。
齿轮啮合时,齿轮的齿数和模数决定了传递转矩的大小,而齿轮的直径则决定了车速。
通过组合不同齿轮的大小和数量,可以实现多个传动比,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要求。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可以通过手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器来选择合适的挡位,从而调整扭矩输出和车速。
低挡位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输出,适用于起步和爬坡等工况,而高挡位则可以提供更高的车速和燃油经济性。
总之,汽车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并实现车辆驱动的重要装置。
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变速器和不同齿轮间的齿轮啮合来改变扭矩输出和车速。
合理的传动系统设计和工作原理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传动系统工作原理传动系统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从而推动车辆行驶的系统。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机械装置和传动元件,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实现车辆的运动。
传动系统通常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和驱动轮等部件,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部件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离合器,它位于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主要作用是在换挡时断开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
当离合器踏板踩下时,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壳体分离,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从而实现换挡操作。
接下来是变速器,它的作用是根据车速和行驶条件来改变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转速,以满足车辆行驶的需要。
变速器内部包含多个齿轮和离合器组件,通过它们的组合和配合,可以实现不同档位的换挡和传动。
然后是传动轴,传动轴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的装置。
传动轴通常分为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通过万向节和传动轴的连接,将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推动车辆行驶。
差速器是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平衡车辆驱动轮的转速差异,确保车辆在转弯时能够平稳行驶。
差速器内部包含一组齿轮和差速器壳体,当车辆转弯时,驱动轮的转速会有所不同,差速器通过齿轮的组合和配合来平衡这种差异,使车辆能够顺利转弯。
最后是驱动轮,它是车辆行驶的关键部件,直接受到传动系统传递的动力作用,推动车辆前进。
驱动轮通常采用胎面粗糙的花纹设计,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车辆的牵引力和抓地力。
总的来说,传动系统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和驱动轮等部件的协同作用,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车辆的驱动轮上,实现车辆的运动。
每个部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部件的故障都可能导致传动系统失效,因此对传动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
第四篇液压传动与液力传动第16章液压传动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通常是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压力来传递动力和进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2、人们常见的液压千斤顶由手动柱塞液压泵和液压缸两大部分构成。
3、液压传动装置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先将机械能转换为便于输送的液压能,然后又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工作机构完成所要求的各种动作。
4、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会阻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种特性称作液体的黏性。
静止液体不呈现粘性,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是选择液压用流体的主要指标,是影响流动液体的重要物理性质。
4、液体传动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5、液力传动装置主要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
6、液力传动是一种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能量转换装置,它主要包括:能量输入部件,泵轮,它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动能;能量输出部件,涡轮,它将液体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
如果液力传动装置只有上述两个部件,则称为液力偶合器。
如果除上述两部件还有一个固定的导流部件(一般为导轮),则称为液力变矩器。
7、汽车液力变矩器中的主动件是导轮。
8、一般液压系统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元件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液压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1)动力元件:是指液压油泵,它将发动机或电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其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流量的液压油,是系统的动力源。
(2)执行元件:是指液压油缸和液压马达,它们是将液夺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力和速度或扭矩和转速,以驱动工作部件。
(3)控制元件:是指各类阀,其作用是用来控制系统中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以保证执行元件完成预定的动作。
(4)辅助元件:是指油箱、油管、过滤器、冷却器及各种指示器和控制仪表等,它们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条件使系统得以完成正常工作。
(5)工作介质:是液压油,液压系统是通过工作介质来实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
第17章液压泵1、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有两个重要参数:压力P和流量Q2、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
汽车构造说课稿标题:汽车构造说课稿引言概述: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构造的角度进行说课,详细介绍汽车的构造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一、发动机部分1.1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驱动汽车运行的关键部件。
1.2 发动机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曲轴等。
1.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混合气体产生推力,驱动汽车前进。
二、传动系统部分2.1 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到汽车的轮胎上。
2.2 传动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等。
2.3 传动系统的作用是根据行驶速度和路况调整汽车的驱动力。
三、底盘部分3.1 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结构,支撑着整个车身和其他部件。
3.2 底盘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车轮、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3.3 底盘的作用是支撑汽车的重量,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四、车身部分4.1 车身是汽车的外部结构,起到保护乘客和车内设备的作用。
4.2 车身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车门、车窗、车顶等。
4.3 车身的设计不仅影响汽车的外观美观度,还关系到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五、电子系统部分5.1 电子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汽车的各项功能和性能。
5.2 电子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车载娱乐系统、安全气囊等。
5.3 电子系统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实现智能化驾驶体验。
结语:汽车的构造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工程,各个部件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台完整的汽车。
了解汽车的构造对于驾驶员和汽车维修工程师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汽车的构造及其重要性。
汽车传动系概述教案
教案主题:汽车传动系统概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认识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掌握常见的汽车传动系统原理;
4.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
1.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3.常见的汽车传动系统原理。
教学难点:
1.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汽车传动系统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的传动系统,了解链条、齿轮的作用。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汽车传动系统是指将发
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能够行驶的一系列装置和部件的集合。
它的作用是实现发动机输出动力和转速在车轮上的转化,从而使汽车能够
前进、制动和转向。
三、组成部分(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展示动画或实物展
示辅助学生理解。
汽车构造第六版(下册)习题集参考答案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14车辆一班2017.1 注:下册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20分(单选和不定项选择各10分)、简答及识图题20分、计算题10分。
第13、14章传动系概述,离合器1. 认识下图中各个部件的名称,并陈述各个部件的功能。
1-转向摇臂2-转向直拉杆3-左制动盘4-转向横拉杆5-右转向节A-转向器C-转向节臂F、G-梯形臂E、P-左右转向节转向摇臂:把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直拉杆或横拉杆,进而推动转向轮偏转转向直拉杆:承担着把转向摇臂的运动传递给转向节臂的任务制动盘:制动器一部分,车辆行驶过程中踩刹车时制动卡钳夹住制动盘起到减速或者停车的作用转向器: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转向横拉杆:转向梯形机构的底边,是确保左右转向轮产生正确运动关系的关键部件转向节臂:转向传动装置的最后一级传力部件转向节: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2.传动系统应实现哪些基本功能?并识别下图各总成或主要部件的名称及其功用。
1)实现汽车减速增矩2))实现汽车变速3)实现汽车倒车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5)应使车轮具有差速功能1-离合器2-变速器3-万向传动装置4-主减速器5-差速器6-半轴7-驱动桥离合器:保证汽车平稳起步;防止传动系统过载;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变速器: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的工况下工作;在发动机曲轴旋转想想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万向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的作用是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变速器输出轴和主减速器输入轴,并保证在两轴之间的夹角和距离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仍能可靠地传递动力主减速器:将输入的转矩增大并相应降低转速,以及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差速器: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半轴:将差速器的半轴齿轮和车轮的轮毂连接起来驱动桥: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减速增扭;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的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通过桥壳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的作用3. 轿车的布置型式有那些?各有何特点?汽车的传动系统布置可以分为五类: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和全轮驱动(nWD)。
车辆传动系统设计岗位职责
车辆传动系统设计岗位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并制定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方案。
根据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及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传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传动类型、传动布局、传动比、齿轮、轴承、离合器和变速器等零部件组合等。
2. 负责车辆传动系统产品开发和验证。
协调各部门的合作,制定传动系统产品的开发计划,组织制作产品图纸、模型,进行性能测试、验证,掌握产品开发进度和质量保证,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优化。
3. 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优化设计。
对传动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传动系统各个零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以及系统的整体性能,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验证。
4. 完成技术文档的编写和维护。
编写技术设计文档,包括传动系统工作原理、零部件参数和配合尺寸、性能指标等,并进行文档的审核和维护。
5. 与客户和供应商沟通协调。
对传动系统产品和技术进行介绍和推广,与客户进行技术咨询和沟通,满足客户要求;参与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6. 跟踪传动系统技术发展。
了解国内外的传动系统技术发展情况,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布局和产品特点,追踪市场需求变化,给出相应的技术建议和产品更新策略。
总之,车辆传动系统设计岗位职责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需要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能,才能完成好工作任务。
1 6传动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传动轴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传动轴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并掌握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系统中的传动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传动轴系统,并进行传动比的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传动轴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传动轴课程,培养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传动轴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基础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十六岁左右,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传动轴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传动轴概述:介绍传动轴的定义、分类及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2. 传动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传动轴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传动过程中的优势。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3. 传动轴的传动比计算:教授传动轴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4. 传动轴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传动轴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5. 传动轴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传动轴在实际机械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动轴的拆装、调试及传动比计算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6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气车部件知识点总结汽车是由许多不同的部件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
这些部件在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的各个部件进行介绍,并总结它们的知识点。
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车辆。
发动机通常分为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
内燃机可以进一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发动机还可以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等。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都是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实现车辆的驱动。
传动系统主要包括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和驱动桥等部件。
不同类型的传动系统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3. 制动系统: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它负责将车辆的速度转换为热能,使车辆停车或减速。
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制动盘、刹车片、制动液和制动辅助系统等部件。
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对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维护和故障排除等知识点有着深入的了解。
4. 车身系统:车身系统是汽车的外壳结构,它承担着保护车辆内部部件、乘员和货物的作用。
车身系统主要包括车身钢板、车身油漆、车门、车窗和天窗等部件。
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对车身系统的维护、修复和改装等知识点有着深入的了解。
5.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负责支撑车辆的车身和减震,提高车辆的平稳性和行驶舒适性。
悬挂系统主要包括弹簧、减震器、悬架和转向系统等部件。
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对悬挂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知识点有着深入的了解。
6. 灯光系统:灯光系统是车辆的重要安全装置,它负责为夜间行驶和恶劣天气提供照明和信号灯光。
灯光系统主要包括前大灯、尾灯、转向灯和刹车灯等部件。
汽车维修保养工程师需要对灯光系统的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知识点有着深入的了解。
7. 电子系统:电子系统在现代汽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负责监控车辆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车辆工程专业导论试题汇总第一章认识车辆工程专业一、判断题1.通修教育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的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英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军事体育类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五部分。
答案错解析:还有其他类课程六部分。
2.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拓展教育三大部分。
答案对3.一般而言,“汽拖”专业侧重于维修、运用,“汽运”专业侧重于设计、制造。
答案对解析:汽拖侧重于设计、制造,汽运侧重于维修、运用。
4.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答案对5.通俗来讲,车辆工程就是关于各种车辆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管理等的科学技术。
答案对6.你在一个大学修完该修的学分,所有成绩及格,你就可以拿到该学校的学位证。
答案错解析:学位证与毕业证不同,此情况只能获得毕业证。
7.小明学历为本科毕业,以后通过在职人员学位申请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他的学历便成了“博士学历”。
答案错解析:学历与学位不同,即使取得博士学位,学历仍为本科学历。
8.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都是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授予。
答案错解析: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是由国务院授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
9.根据学校定位不同,产学研陪养模式有研究性大学和一般性大学两个层级。
答案对10.一般性大学主要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有研究能力的创新拔尖人才。
答案错解析:研究性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11.研究性大学立足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X)解析:一般性大学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有研究能力的创新拔尖人才。
12.产学合作教育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寻求高校、企业双方利益的共同点。
答案错解析:寻求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的共同点。
13.“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