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4年教师招考:音乐基础理论十四
- 格式:doc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4
【导读】安徽教师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安徽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笔试科目: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QQ群:92091184。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辅导简章【面授】2014年安徽教师资格笔试名师辅导【网校】一、考试目标1.音乐学科知识能力。
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音乐学科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和世界多民族音乐文化,具备必要的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关注音乐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2. 音乐教学设计能力。
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音乐教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初中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及成长需要,能够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音乐学科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 音乐教学实施能力。
热爱音乐教学工作,熟悉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程序,具备组织与调控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
4. 音乐教学评价能力。
具有正确的音乐教学评价观,了解评价基本方式与方法,能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善于对音乐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运用与初中音乐教学密切相关的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2.具备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弹自唱)、指挥能力(合唱或乐队)与创编能力(歌曲创作或改编)。
3.熟悉中外音乐史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了解中外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不同特点。
4.了解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关注与时代同步发展的音乐学科最新信息与动态。
(二)教学设计1.熟知初中音乐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掌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
2.能够依据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与学习需要,运用学科知识选择与处理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音乐教学设计。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音乐学科专业真题2014年(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总题数:20,分数:14.00)1.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 1、社会交往价值、 2四个方面。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创造性发展价值)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文化传承价值)解析:2.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 1、 2三个层面。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知识与技能)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过程与方法)解析:3.从民歌的体裁形式来讲,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 1、 2等。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舞歌)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风俗仪式歌曲)解析:4.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曲式、 1、 2、 3等。
(分数:1.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和声)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速度和力度)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音色)解析:5.黄自是我国近代具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之一,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清唱剧《 1》。
(分数:0.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长恨歌》)解析:6.《 1》是现代京剧《 2》第三场杨子荣在“深山问苦”中,猎户女儿常宝的一个唱段。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只盼着深山出太阳》)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智取威虎山》)解析:7. 1是属于大合唱性质的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其特点基本上与大合唱相同。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主要传承方式是( )A)学校制B)社团制C)师徒制D)官学制2.[单选题]下列戏曲剧目中,属于现代京剧的是( )A)《十五贯》B)《四郎探母》C)《智取威虎山》D)《牡丹亭》3.[单选题]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A)AB)BC)CD)D4.[单选题]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着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并应用已学的音乐基础知识来分析乐曲,这样的教学形式体现了哪一种音乐美学理论( )A)形式主义B)所指主义C)表现主义D)自然主义5.[单选题]下面谱例中句幅依次递减的手法在我国民间音乐中被称为( )A)鱼咬尾B)金橄榄C)鱼合八D)螺蛳结顶6.[单选题]学堂乐歌《体操一兵操》的曲作者是( )A)黄自B)曾志态C)沈心工D)冼星海7.[单选题]下图中乐器演奏的组合形式是( )A)竖笛五重奏B)弦乐五重奏C)木管五重奏D)铜管五重奏8.[单选题]下面谱例中的旋律出自哪位作曲家的作品( )A)门德尔松B)瓦格纳C)舒曼D)威尔第9.[单选题]下列曲式结构图中,哪个是对比方整性结构( )A)AB)BC)CD)D10.[单选题]下列对初中男生的歌唱教学方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A)选择的歌曲音域不要太宽,最好不超过九度,且避免大跳音程B)可采取比记谱音高低一个八度进行演唱C)从学生合适的、容易发声的自然音区开始练唱D)练唱时尽可能大声唱,扩大音域和增大音量11.[单选题]阅读《牧童短笛》教学实例片段:? 师:(播放钢琴独奏《牧童短笛》全曲后)同学们对乐曲有何感想??生甲:我觉得乐曲表达的是“蓝天白云下牧童骑在牛背上悠然吹笛,远方山青水秀,男耕女织,一副令人神往的田园景色”。
? 生乙:……? 师:大家说得都不错。
大家知道作曲家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牧童“吹笛”的景象吗?? 上述师生对话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哪个领域( )A)表现B)创造C)音乐与相关文化D)感受与欣赏12.[单选题]法国作曲家奥涅格的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描绘的音乐形象是( )A)大海B)军舰C)飞机D)火车第2部分:问答题,共3题,请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答案。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填空1、音有(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四种性质。
2、小字一组a的振动频率是(每秒440赫兹)。
3、音乐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本音级)。
4、第五线为小字一组的g,应使用(中音)谱号。
5、上加二线为小字一组的e,应使用(低音)谱号。
6、由发音体全段的各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
7、(半音)是音高关系的最小单位。
8、区别两种性质不同的全音或半音关键在于两音之间的(级数)。
9、记谱法多种多样,但按类别归纳起来可分为(文字谱)谱和(符号谱)谱。
10、节奏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11、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12、具有相同时值的重音与非重音,在音乐中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反复叫(节拍)。
13、每小节只有一个强拍的拍子是(单拍子)。
14、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出现不同的拍子叫(交错拍子)。
15、“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记号)。
16、音程是两个音之间(高低)的关系。
17、倍减十五度音程转位后为(倍增一度)。
18、根音与冠音同时转位时,其两个音程度数相加等于(16)。
19、我国主要采取的三大律制是(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20、将调式中的音按高低顺序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叫(音阶)。
21、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Ⅳ、Ⅴ)级为正音级。
22、在大小调体系中,(Ⅰ、Ⅲ、Ⅴ)级为稳定音级。
23、音的稳定不稳定是由(调式)决定的。
24、不稳定音按照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的过程叫(解决)。
25、和声形式下的同主音大小调彼此相差(1)个音级。
26、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大小调式中,(Ⅲ)级最能说明调式色彩。
27、在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名族调式中,只有(正)音级才能作为调式主音。
28、以根音作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29、增二度是(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30、在和声调式中有(2)个增四度和减五度。
31、在大小调中,正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正三和弦),副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叫(副三和弦)。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高山流水》是春秋时期产生的著名古琴曲。
2.【答案】C。
解析:苏州弹词简称弹词,俗称小书,江苏省苏州市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为一体,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脚色。
脚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
3.【答案】A。
解析:李焕之,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
创作的《春节组曲》已成为我国春晚必演曲目;《社会主义好》高度颂扬了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人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繁荣景象,唱出全国人民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教育和影响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思想和成长。
4.【答案】B。
解析:《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曲作者是施光南。
5.【答案】D。
解析:《孟姜女》与《茉莉花》都是小调。
6.【答案】C。
解析: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族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
7.【答案】A。
解析:《霸王别姬》与《贵妃醉酒》同为京剧。
8.【答案】D。
解析:黎锦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1919年成为北大音乐研究会成员,获得学习民间音乐的机会,1921年到上海,应中华书局之聘编写小学国语教本,后任“国语专修学校”教务主任、校长等职,1922年兼任当时最有影响的儿童读物《小朋友》周刊的主编。
1922年,长期筹划的“明月音乐会”成立,兼任会长。
1927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中华歌舞专科学校”,兼任校长。
他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致力于儿童歌舞创作的作曲家,首创了儿童歌舞剧体裁。
他同时还是中国流行歌曲的第一个创作者。
代表作品: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月明之夜》《小小画家》等;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等;流行歌曲《桃花江》《毛毛雨》《特别快车》等。
(14)在记谱法中用何种方法来增长音值?
答:增长音值的符号有:附点、延音线、延长号。
知识拓展:附点是记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圆点,用以增长音符的时值。
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表示这几个音要唱、奏成一个音,
它的长度等于所有这些音符的总和。
延长号的记号是在半圆形中间加一圆点,在单声部乐曲中它写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表示按作品的风格、演奏者的意图可自由地增长音
符或休止符的时值。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音乐学科专业知识内部资料一、音乐学科命题分析音乐学科命题倾向于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音乐理论基础、音乐教育基础以及新课程标准等。
其中音乐理论基础包括基本乐理、民族民间音乐、中西方音乐史,有时甚至会涉及和声、曲式、歌曲作法等相关知识点。
音乐教育基础和新课程标准的考察相对较少。
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单项选择题,10——20题,分值一般2分每题,总分值20——40分,占总分的20%——40%,2.填空题,10——20题,每题1分,总分为10——20分,3.判断题,5——15题,每小题1分,总分为5——15题,4.连线题,10小题,每题1分,总共10分,此类题多数为作者、作品的连线,歌曲、国家的连线等等5.简答题,简答题的题量一般是3——4题,但分值差别很大,比如5.11的考试,每小题为10分,6.1的考试,每小题为5分,6.论述题,这道题并非每次考试都出现,此题的分值一般是10——15分。
14年的考试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要注意由于14年取消了教学设计的考查,所以在专业知识中可能会有所涉及,但分值不会太高。
二、题型例举1.单项选择题(1)无准备的出现在强拍上并获得级进解决的和弦外音,叫做:A先现音B,经过音C,和弦外音D倚音(2)和声小调和自然小调的区别是:A升七级B升六级,升七级C升六级D降六级,降七级(3)下列拍子中,属于混合拍子的是()A6/4 B12/8 C7/8 D2/4(4)下列属于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是()A.小军鼓B.编钟C.三角铁D.定音鼓(5)在民歌分类中,《上去高山望平川》属于()A.信天游B.山曲C.花儿D.小调(6)肖邦的作品属于哪一乐派的创作风格?A,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C民族主义D现代乐派(7)《十面埋伏》属于下列哪一种乐器作品A二胡B古琴C古筝D琵琶(8)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乐府”最早建于()A.汉朝B.周朝C.秦朝D.战国【参考答案】(1)D (2)A(3)C(4)C(5)D(6)A(7)A(8)C2.填空题(1)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是指、、。
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理论十二【导读】各位考生,安徽教师招聘网(微信号:wuhuoffcn)特地为您提供:2014安徽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理论十二 ,安徽人事考试网()预祝广大考生早日成“公”、心想事成!♦推荐阅读芜湖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安徽教师招聘笔试辅导课程【面授】安徽教师招聘名师辅导课程【网校】第四部分(一)终止一首乐曲、一个段落或乐思的结束,叫做终止。
和声的终止,就是标志着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在停顿或结束时的和声进行。
在大小调风格的多声部音乐中,终止的构成虽然往往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和声却是终止的主要标志。
这是和声结构功能的体现,是为那个时代的音乐风格所决定的。
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已经积累并整理出一套相当完善的和声语汇,终止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们就像人类语言的句法和标点符号那样,起到组织音乐语言的作用,并适应各种语义表达。
形形色色的和声终止式,被安放在各种具有停顿或结束意义的结构部位上,使音乐中那些层次不同的局部,既互相区分又有机地衔接起来。
二、终止的类别和应用终止的类别,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划分。
1.结构分类乐段,是音乐中具有相对完整曲式的最小单位,是构成一切较大型、复杂曲式的基础。
乐段的终止,在音乐语言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从和声终止在乐段中结构地位来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形态。
(1)结束终止(简称终止)这是以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在乐段结束部位构成的停顿。
其结束的完满程度,要根据终止式和声进行的各种条件而定。
例58最后的六拍,是由V--I构成的结束终止。
(2)中间终止(半终止)这是以开放性和声进行在乐段内部所构成的停顿,一般应与结束终止形成响应。
例58第三、四小节中I--V的进行是极为典型的。
(3)补充终止有时,在结束终止之后,再增加一组收拢性的和声进行,叫做补充终止。
它可以使乐段得到延长,主和弦更加巩固。
2.和声分类根据和声进行的性质,终止式又可划分正格终止、变格终止两大类别。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A.莫扎特 B.贝多芬 C.海顿 D.舒伯特【单选题】第3题【正确答案】:C【填空题】第10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欢乐颂》【教学重点】《欢乐颂》主题【教学过程片段】1.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几次。
2.再次聆听,学生辨析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现。
(学生在纸上边听边写,一位同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验证。
(1)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四次。
(2)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以及乐队全奏。
(3)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
4.小结:乐曲采取简单有效的重复方法,正式确立了“欢乐”主题。
【正确答案】:本课是一节鉴赏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上反映了以下特点:(1)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寻找到了“欢乐”。
(2)本节课鉴赏的内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欢乐颂》,通过不断聆听和模仿,进行艺术积累,可以获益颇多,进而使其在审美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提高。
不足之处:缺少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三维目标一定要定准,之后所有活动安排都紧紧围绕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聆听与体验中,最终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等。
教学重点不合理,只写了《欢乐颂》主题,没有说明是演唱还是鉴赏。
缺少导人环节,一节课的导入,对明确该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引学生的求知欲望,都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中,两次聆听,仅仅让学生去听主题出现的次数、主奏乐器、力度,教学内容有些单一,作为鉴赏课,可以从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等各要素着手,引导学生聆听鉴赏。
教学环节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此环节设计的意义不明确。
高分题:2014年音乐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八音"是周代开始的乐器的分类法2.《毕业歌》、《卖报歌》、《码头工人》等是我国作曲家聂耳的作品,他较著名的歌曲作品还有《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器乐作品有《翠湖春晓》、《金蛇狂舞》等。
3.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在《管子。
地圆篇》中4.洗星海早年留学法国,他最著名的两首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两首交响曲是《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
5.《乐记》是儒家音乐理论的经典著作。
6.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7.教坊和梨园是唐代的音乐机构。
8、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四大声腔是指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9.关汉卿是元代的戏曲艺术家。
10.南戏最初产生在浙江温州地区。
11.《延安颂》是郑律成的代表作之一。
12.《二泉映月》是民族音乐家华彦钧的作品。
13.李延年是汉代乐府里的音乐家。
14.相传《云门》是黄帝时代的乐舞,《咸池》是尧时代的乐舞,《韶》是舜时代的乐舞,和夏代的乐舞大夏,商代的大濩、周代的乐舞大武,并称为古代的六代乐舞,被儒家奉为雅乐经典。
1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共收集诗歌305篇。
16.古琴古代称瑶琴或七弦琴。
17.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九霄环佩、大圣遗音、枯龙吟、春雷。
18.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19.王光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
20.李锦辉被认为是我国流行音乐的鼻祖。
21.写出下列音乐作品的作者1) .学堂乐歌《黄河》的作者是沈心工。
2) 《霓裳羽衣曲》的作者是唐玄宗。
3)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洗星海。
4) 《山林》的作者是刘敦南。
5) 歌剧《江姐》的作者是羊鸣、姜春阳、金砂等作曲。
6) 《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作者是赵元任。
7) 《竹马》的作者是沈心工。
8) 《牧童短笛》的作者是贺绿汀。
9) 《窦娥冤》的作者是光汉卿。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统考面试资料(音乐说课)文章来源:华图教研中心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统考结束后,即将进入教师招聘面试,完成这最后的冲刺,大家即可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准备面试,安徽华图教师为大家整理了面试的一些必备技巧——音乐说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得我们的教学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特别是在音乐这一门科目当中,如果教学方法使得恰当,会使得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不断地锻炼学生感受美、鉴赏没、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音乐这一科目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一、安徽教师招聘统考面试资料:体验性的教学方法1、音乐欣赏法音乐欣赏法是音乐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方法,但是在我们写说课稿的过程中,最好不要请学生单一的去听,相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们最好是鼓励学生带着一个问题去听,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去欣赏乐曲了;而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上音乐课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因此也选择不听,这时如果我们鼓励他们带这问题去听得话就会客服这些问题,而这个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点: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乐曲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不能试着画下来等等。
2、演示法演示法一般是用在唱歌课中,教唱歌曲的时候,老师最好能范唱,这样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跟着老师轻声模唱。
另外在基本乐理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一般也会用到演示法,比如说节奏,教师可以拍手演示给学生看节奏的打法。
更多安徽教师招聘统考面试相关资讯,请登录【安徽华图教师网】/二、安徽教师招聘统考面试资料:实践性的教学方法1、柯达伊节奏唱名法柯达伊节奏唱名法指的是由柯达伊创造的节奏唱名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觉,会使得机械、枯燥的节奏练习变得生动有趣,非常适宜于教授喜欢新鲜事物的小学生。
如四分音符“X”念做“da”八分音符“X”念做“ti”十六分音符“X”念做“ri”四分音符“0”念做“嘘”八分音符“0”念做“嘶”这样,每个节奏的读音都采用象声词的形式,对于儿童节奏感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果在说课中用到,也会是一个很好地创新。
【导读】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教案材料之初中音乐,欢迎加入安徽教师考试交流群:92091184。
更多信息请关注安徽人事考试网推荐阅读: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网校课程不过退费有保障2014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面试面授课程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欣赏和了解,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聆听一些民族器乐曲,让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够辨别它们的音色;2.在听赏中,能说出江南丝竹乐队是由那些乐器组成及音色特点;3.在听赏《紫竹调》时,能指出演奏中的“加花”技法段落或乐句,并参与“加花”创作,发展自身创作力。
二、教学重点:听赏《紫竹调》三、教学难点:“加花”的创作与表现四、教学设想:本单元以“八音和鸣”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器乐的魅力,从而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但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民族乐器知之甚少,也谈不上喜欢。
所以,让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通过听赏一些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器乐的魅力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为力求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利用课件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民族器乐曲,如《欢乐歌》、《赛马》、《百鸟朝凤》、《高山流水》等,让学生感受二胡、唢呐、古筝及江南丝竹的韵味和魅力。
此外,女子十二乐坊的演出片段除了会让我们充分感受其清新、典雅的风格外,在演奏中出现的“加花”的技法,也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在学习方法上,我改变以往欣赏课一听到底的方法,采用了游戏分组、听音乐选画、唱音乐主题、“加花”创作与表现等方法或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探究。
“加花”创作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是一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比较《紫竹调》中旋律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加花”的技法,即“你简我繁、我简你繁”,另外每个小组只创作1至2个小节,降低了创作的难度。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梁代丘明传谱的《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他的记谱方式是()。
A.文字谱B.律吕字谱C.减字谱D.工尺谱【答案】A【解析】文字谱是指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是古琴曲目弹奏的参考。
《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曲,也是唯一用文字谱的记写方式保存下来的琴曲。
B项,律吕字谱是指以十二律的律吕名称记录音乐曲调中各音音高的一种记谱法;C项,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D项,工尺谱是指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的谱法。
2.由马思聪创作,部分主题源自《墙头上跑马》《叫大娘,你过来》等民歌的小提琴曲是()。
A.《摇篮曲》B.《绥远组曲》C.《西藏音诗》D.《牧歌》【答案】B【解析】《绥远组曲》又名《内蒙组曲》,是马思聪于1938年创作的一部小提琴组曲。
全曲共分3个乐章,即“史诗”、“思乡曲”和“塞外舞曲”。
这部作品开启了作曲家以中国民歌音调作为音乐创作基础的新阶段。
A项,《摇篮曲》的创作者是勃拉姆斯,相传是作者为祝贺法柏夫人次子的出生而作;C项,《西藏音诗》是1941年马思聪采用西藏民间音乐风格创作的小提琴组曲。
D项,《牧歌》是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的沙汉昆于1953年创作的作品,采用内蒙民歌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民歌《乌和日图和灰腾》的素材创作而成。
3.下列哪首影视歌曲是由赵季平创作的?()A.《绿叶对根的情意》B.《牧羊曲》C.《信天游》D.《黄土地》【答案】D【解析】赵季平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西安音乐学院院长。
他为《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活着》、《孔繁森》等影片所作的音乐多次在国内和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贵州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zjsks
贵州中公教师考试网本文来自贵州中公教师考试网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汇总
中公教师考试网为考生整理了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汇总,希望有助于各位考生备考。
序号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汇总
1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一
2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二
3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三
4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四
5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五
6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六
7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七
8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八
9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九
10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
11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一
12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二
13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三
14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四
15备考资料|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音乐基础理论十五。
2014年安徽教师招考:音乐基础理论一推荐阅读: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名师课程101课时,2180元不过退费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音乐基础理论一,欢迎加入安徽教师招考QQ群:329015466第一部分(一)基础知识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安徽2014年教师招考:音乐基础理论十四
(温馨提示:下载文档后,按住键盘ctrl,左键点击可以打开文章链接)
推荐阅读:
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名师课程101课时,2180元不过退费
安徽教师招考网为您提供:音乐基础理论十四,欢迎加入安徽教师招考QQ群:329015466
(五)主题音调
主题音调是指独立于主题节奏的高低的连续,常具有一定的特点。
主题音调的民族风格音调有相当强烈的民族范围内的继承性。
音调与民族的语言及思想感情特有的表达方式等密切联系着,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外许多著名作曲家所创作的音乐主题,其音调大都一定程度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
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曾说过,音乐是人民创造的,作曲家不过是加工改编而已。
特别是从音调来看,这话是有根据的。
有些器乐曲的主题本身就是民歌,如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主题:是一首俄罗斯民歌。
我国沙汉昆《牧歌》(小提琴独奏)的音乐主题:来自内蒙古民歌。
我们有些革命群众歌曲,本身就是民歌,只是重新填了词,以新的时代的激情去演唱,从而有“出新”。
原封不动地把民歌作为主题,总的来看终是很少数,更多的是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音调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这在歌曲创作中尤为显见,如音调的起伏尽可能与歌词朗诵的语调相一致,以使歌词内含的感情较自然地表达出来,歌词也让人听得清楚。
朗读第一句歌词时,“握”字要比“手”字自然地扬上去一些,“一杆”稍低下来一点,“钢枪”的“钢”字,明显地要更高地扬上去。
这个音乐主题的音调起伏与歌词的语调基本一致,听起来很自然。
应注意到这当终是以音乐形象的塑造为中心的,以上这一切与特定的宽广的主题节奏结合在一起展现战士的胸怀,含义才全面。
有时音调的进行与歌词字音的起伏有矛盾,一般来说,这时应着重音乐形象的塑造,因为音调自身的起伏还有它自己的规律,有一定的独立性。
通常,好歌曲脱离了歌词,移植到乐器上演奏,仍很完美,说明了这一点。
音调与歌词朗诵的起伏从总的来看基本一致,大部分歌词都听清楚了,但其中的“滴阶前”听起来像是“滴解前”,不理想。
但从音乐本身来看,音调起伏婉转,很有“春思”的意味,特别是前调小节的音调5123与后两小节的音调i6232是呼应的。
若为了把“阶”字唱
清楚,势必要改动整个主题音调,权衡利弊,还是像原曲这样为好。
自然,如将“你是灯塔”谱成3.1|63|听起来像是“你是等他”词意全变了,显然不可取。
而赵元任作曲的《老天爷》其中的“老”字内含有由低往高的明显趋势,音调上配以35,听得很清楚。
聂耳、冼星海的歌曲,其音调的起伏与歌词朗诵的起伏多结合得相当完美,但并不全按字寻腔,而更多地着眼于整个音乐形象的塑造。
例17的主题节奏,除第3小节的切分节奏作为变化、对比,主要节奏型XXXX
是中国锣鼓节奏。
全曲第一部分以此主题节奏(连及少许变化)贯穿着,表现出欢乐、活泼的气氛。
关于主题的多样性,下面再从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中浅释这一问题。
约翰·斯特劳斯有"圆舞曲之王"的美称。
他创作的圆舞曲多具特点,首先体现在主题节奏上。
例18《蓝色多瑙河》由几个小的圆舞曲组成,有的由A、B两部分组成,有的由A、B、A三部分组成。
第一首圆圆舞曲,A、B两部分的主题分别是:
a)是重拍起句,特别是5音的持续,使整个主题显得很宽展。
b)的第一拍是休止的,每二小节是一单元,短促、活跃,与a)形成对比。
第二首圆舞曲。
A部主题:由弱拍起句至强拍,前两小节有停顿,后两小节连贯。
停顿与连贯并列、交织在一起,与第一首圆舞曲的两个主题又有新颖的变化、对比。
此曲B部主题与第三首圆舞曲A部的主题见例24及例25,都运用了变节拍。
仅从以上几个小圆舞曲就不难看出,每个主题首先在主题节奏上就没有相同的,而总有变化、对比,从而使整个圆舞曲充满新鲜感。
中外许多著名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乐曲,仅就某一位作曲家来看,如中国的冼星海或外国的贝多芬、舒伯特等等,他们创作的音乐主题,首先是主题节奏就没有完全相同的,总是各具特点,极为丰富多彩。
这一点十分值得重视。
记忆尽量多的中外名曲的主题(当然包括主题节奏),予以体会、消化、融会贯通,对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很有益处。
主题中混合复拍子及变节拍的运用就处理节奏的基本手段来看,除了常见的切分音的运用(它打破了每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强拍的"一统天下",从而使节奏丰富、活跃),还应富有成效地运用混合复拍子、变节拍等。
先谈混合复拍子的运用。
这是由三拍子与二拍子组合成的混合复拍子--五拍子,体现了"一唱(三拍子)一叹(二拍子)"富有特点的节奏处理。
此曲也是三拍子与二拍子形成的混合复拍子。
试若改为4-4的节拍,似也可以,但显得有些急促,还是原作更富有特定的"谣"的情趣。
我国汉族民歌中混合复拍子较少见,但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木卡姆》中混合复拍子的实例则不少。
如:在新的创作中,似对复拍子应有更多更好的运用。
不少初学作曲者,常只会运用2-4、4-4或3-4的节拍,6-8、9-8等拍子很少用,显然这样就局限了自己的表现能力,应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运用各样的节拍,包括混
合拍子。
变节拍的运用,下面谈的指拍号不变(如一直用3-4的拍号),但在内部有节拍的变化(如变为2-4的节拍),艺术效果是打破节奏的单调感,增强变化、对比。
试比较以下两个圆舞曲主题:此例与下例的第一句音调相同,但主题节奏在艺术上却有高低之分。
例23的节奏显得有些平淡,但例24的节奏很活跃、新颖,除1-2小节运用了切分节奏,再就是运用了变节奏:第5-6两小节变为2-4的节拍(如虚线所示),然后又回至3-4的节拍。
再如同一作品中的另一主题:旋律从头至尾是2-4的节拍,它与圆舞曲基本的3-4拍子形成交错节奏,很活跃、新颖。
所谓交错节奏是指两种节拍同时运用,重拍多不同时出现。
下面是声乐作品的主题中,运用变节拍的例子:
此曲的主题核心(第一句)中3-4、2-4变节拍的运用,在以后发展中("可是我的心和你的心紧相连,互挂怀"的旋律中),特别突出了二拍子,加以旋律线上升,造成相当大的紧张度(高潮在i音上),以后又回复开始的节奏,有放松之感。
整段音乐的感情起伏很清晰并有特点。
下例变节拍出现在乐曲发展的中间。
其间有4-4、5-4变节拍的变化,特别是结合歌词,非常恰当,并使3-4节拍重现时显得十分动人。
主题节奏在全曲的贯穿主题节奏不仅体现在主题的构成中,它还常以其原型或变型在全曲中贯穿着,这是保持全曲统一的重要手法。
试想,即使主题节奏富有特点,但只在主题中闪现了一次,以后就再无踪影,结果整个音乐形象仍难有特点。
前四小节(第一句)是主题核心,主题节奏一开始X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一种激动,很有特色。
天才的民歌手紧紧抓住了这一节奏型,不但在第二句中予以重复,并在第三句中再次重复。
但若在第四句中还再重复,难免要失于单调。
这时节奏拉宽了,但在音调上与第二句是一致的,相互呼应。
这支歌主题节奏的贯穿,很有逻辑性,既有统一,又有变化。
若说民歌手运用这一技巧时是即兴的,是不自觉的,那么,在专业作曲家笔下,显然是经过精心的安排。
以上谱例是全曲的主要部分(之前是引子,之后是尾声),由aba1三段构成。
开始两小节是主题核心,主题节奏是XX|X.XXXXX|X--这一主题节奏先在a段贯穿,每一句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节奏型,只是有时因为歌词的原因稍有变化(如有附点音符的变动以及三连音的运用等)。
b是a段的发展,主题节奏的开始仍与a段的开始有明显的联系。
主要是"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节奏紧起来了,感情变得更为激动,是一发展。
再现的a1段的前两句,与开始的a段的前两句的节奏及音调完全相同,而后两句的节奏与b段后两句的节奏基本相同。
a1段综合了ab两段的节奏特点。
总之,正是由于主题节奏在全曲的贯穿(包括发展),使这支歌统一感很强,既深情也很庄重,庄重主要是由于节奏少变的缘故。
概括以上,不难看出主题节奏在整个作品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要突破创作上的一般化,首先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为此,一是自己的思想要有深度,感情要丰富;二是向中外名曲学习、借鉴,融会贯通,勇于创造。
进入创作时,在自己汹涌澎湃的感情波涛上,首先要善于在几小节的
合肥人事考试网(/?wt.mc_id=bk11783)
安徽人事考试网(/?wt.mc_id=bk11783)
2014年安徽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含16地市)
(/html/2013/12/33941.html?wt.mc_id=bk11783) 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辅导简章
(/general/103/5108/?tg==169_?wt.mc_id=bk11783) 2014年安徽省教师招聘名师课程101课时,2180元不过退费(/jszhaopin/?id=5&table=5?wt.mc_id=bk1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