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最新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第2课时(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93.72 KB
- 文档页数:5
只有一个地球一、激情导入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
她是人类的家园,她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
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且无私的奉献着。
它叫——?”(“地球。
”)师:“你还想亲切地称呼她什么?”(“我还想称呼它…妈妈‟、…生命的摇篮)师: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地球。
(地球,你真美呀!地球,你好伟大!我喜欢你!)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说明文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师:请同学们迅速地浏览课文的第一段,看看课文里是怎样赞美地球的。
幻灯片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师:请充满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出示目睹:亲眼见到,课文里写谁遨游太空目睹了地球?(宇航员)那么他们目睹后发出了什么感叹呢?幻灯片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地把课文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把课文中描写地球可爱的部分用“----”画出来,把课文中描写地球容易破碎的地方用“~~~~”画出来,二、交流课文中描写地球可爱的部分1、师:地球妈妈可爱吗?课文是怎么写的?(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和蔼可亲。
)谁再来读读这段话2、师: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晶莹透亮、相互交错、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蓝色的为水,白色的是陆地,“纱衣”指的是大气层。
水和大气层是别的星球没有的,也是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最显著的特点。
) “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句。
(只有地球才能孕育生命,人类才能生存。
)3、男同学读。
其余同学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4、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
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5、是呀,地球的美丽,课文还怎么说的?(生读课文中描写地球相对渺小的部分。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概况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
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
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
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
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4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是从地球上索取。
⑴使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⑴使学生知道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⑴使学生明确,确立“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2、能力目标:通过上网教学和学生上网冲浪,让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他们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问题。
2、为了人类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爱护地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课题1、播放地球丰富的资源,以及遭受破坏后的情景录象。
2、引导学生谈感受。
3、师小结、揭题。
问题:⑴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三、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提问题,师小结。
2、上网自学:自学书130~134页,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把学到知识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问题和网址,学生上网自学,师巡视。
)3、交流汇报。
(教师相机小结、板书。
)四、课外延伸1、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或宣传画。
(学生用演示文稿设计,师巡视。
)2、展示交流。
3、谈收获。
五、总结全文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共同把我们的地球装扮得更年轻、更漂亮!《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二之四黄石市广场路小学张芳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3、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保护意义。
3.掌握如何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投影仪。
2.地球仪和地图。
3.PPT演示文稿。
4.学生课堂笔记和练习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地球的视频,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导入问题: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2. 探究地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形状。
•探究问题: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行星?它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地球看起来是蓝色的?3. 地球的自然环境•通过PPT演示,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性。
4. 地球的保护意义•通过案例分析和班级讨论,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地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意义。
5. 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课件和讲解,向学生介绍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地球的方法和措施。
6. 练习与小结•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相关练习题。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地球的特点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地球、了解自然环境、讨论保护地球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参与,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第二课时一、创设问题,谈话入题:1、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用母亲指代哪些事物呢?(板书课题)为什么称地球是母亲呢?为什么要说只有一个地球?2、出示地球图片,请学生谈谈感受,描述看到地球的样子。
3、学习第二自然段,读悟想象地球的美丽壮观。
二、引导学法,激发质疑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才算学懂了课文呢?古人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所以,读书,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读懂课文。
但学习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
3、交流质疑,随机疏理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以下问题:①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②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③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三、深入感悟,读出自己1、要读懂课文,我还要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叫读懂了。
其实要弄清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可能通过对一个问题的探讨来弄清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自己是什么心情?(担心、愤怒、悲伤、伤心)2、默读课文,画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
3、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抓住以下几点感悟:①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第2自然段)②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第3自然段,抓不加节制感悟)③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第4自然段,抓生态灾难感悟)④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设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抓第6自然段,40万亿公里感悟)四、读懂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如此脆弱的地球,我们的科学家怎样呼吁的?2、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我们的作者怎样呼吁呢?3、面对如此的生态灾难,人类的过错,我们又该怎样呼吁呢?五、倾诉读后感,小结全文1、引导学生写话,播放音乐:2、交流感悟,倾情朗读,小结结课。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分清晰,说服力强。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学会学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孝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情感目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评:一猜就准。
)2、出示地球图: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3、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二、设问导读:(一)了解地球的“美丽”。
1、谈话: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
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2、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
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指导朗读。
3、迅速浏览第一段,看看课文还怎样赞美地球的。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提出问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精选12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认识地球,学习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学生要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3.学会本课生字、生词,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完课文,谈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2.指导学生认真写好读后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你了解多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二、教师范读课文考虑:课文介绍了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可简单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是可以再生的。
……三、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读课文,认读10个生字,要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四、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漫游璀璨(这两个词要读准字音。
)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以上9个词语要求不但会读,还要会写。
2.指出难写的字:裹滥胁(注意让学生练习、当堂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身查出生词的意思。
五、学生再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想想每一个自然段都写的什么内容。
3.根据自然段的内容给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1~4自然段)第二段:(5~9自然段)4.根据分段情况,说一说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先记叙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它的破坏,接着又讲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之后,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维护地球。
)5.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安排作业1.誊写生字、生词。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
朗读课文,表达自己学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衔接上文:1、接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16课《只有一个地球》。
2、回忆:上节课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课文围绕只有一个地球这条主线,从四个方面选择了材料:一是人类活动范围小。
二是生态资源是有限的。
三是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
四是精心保护地球。
第一方面:通过具体数字说明,地球上人类活动范围很小。
尽管如此,人类还是把地球比作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
第二方面:我们知道了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节制的开采,地球的`矿物资源会越来越少。
地球上有些可再生的资源由于人类的随意破坏及滥用化学品,它们也不能再生,还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小结:你能结合实际说说人类的哪些做法给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吗?[1]、生活中人们随意排放污水,造成饮用水污染,鱼虾死亡、动物灭绝,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
[2]、生活中为了方便购物,我们经常使用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
造成的白色污染。
[3]、人类发明了电池,一节一号电池埋在地下,可使方圆10米内土地几年寸草不生,也可使600平方米的鱼塘中的鱼全部死亡。
[4]、现在我们人类经常遭到沙尘暴的袭击,那是人类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的结果。
二、导入新课:现在地球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灾难,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你能为人类出个好点子吗?小结:你们的办法可行吗?看书,相信你们一定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要点: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第2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
境的自觉性。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找准切入点,整体感知,引出课题
谈话导入: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
――齐说地球
我们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怎样的
呢?让我们听听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一起是怎样说的。
(出示幻灯2---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1、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赞美、叹息、惋惜)请读好这种感情。
(指名、齐读)
2、为什么宇航员会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说“同时又太
容易破碎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同学讨论:这篇课文写了地球的几个方面的内
容?
2、指名说。
(板书:美丽而渺小、可爱、壮观、自然资源有限、目。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课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教学难点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关键:通过分组讲解,研讨来理解。
教学过程一、转换角色,展示成果。
师:现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活动成果的机会,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有说有听,便于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活动过程设小记者两名。
先是各活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然后以小记者采访的形式,由每级选派学生汇报,以“小学者”的身份“讲学”。
以下为讲学举列1、绘画小组:我这里有两幅画,是根据第四自然段内容,以及我的想象画的。
一幅是从前的家乡小河,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小鱼、小虾在嬉戏;一幅是现在的小河,河面窄了,水变浑浊了,小鱼、小虾争着跳出水面,大喊救命,甚至死去。
文字说明引用第四自然段的语句,我读给大家听:“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的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2、生态播报小组:我手中的这块矿石是矿产资源的一种,用课文中的话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时间是多么漫长啊!也许这块煤形成的时候,还没有我们人类呢!课文里有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所以,“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3、数学神探小组:我们小组的同学仔细阅读了课文中有数字叙述的内容,大家各自编了应用题,还算出了答案。
我是根据“移居”这部分内容中的数字编的题。
我先读课文里的这句话:“科学家已经让日月,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优秀3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第二课时一、导课: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只有一个地球的较后两段。
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让我们对地球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
二、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前两段的有关内容。
我们采用抢答的方式来完成。
(出示灯片)1、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2、人类活动的陆地只有多少?3、通过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4、人类是怎样破坏不能再生资源的?5、人类是怎样对待再生资源的?小结:通过抢答,说明同学们上节课学得很好,希望这一节课学得更好。
三、质疑问难:你还想了解关于地球的哪些知识?(老师鼓励学生质疑后,把问题归类,有些问题作为课外阅读去处理,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中解决。
)四、讨论,学习三、四段:1、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出示投影片)它太可爱了。
在茫茫的宇宙中,它是较奇妙,较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它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可是,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遇到了威胁。
于是有人提出移居到宇宙中别的星球上去。
对于这个设想,科学家是怎样回答的呢?(引导学生默读第三段后回答。
)(板书:不能指望移居。
) 2、科学家认为不能指望移居的理由是什么?(抽一学生朗读第三段,其余学生用①②标出;同桌讨论后回答)(理由:a.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b.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设想是遥远的事情;c.没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
)3、读第三段。
(注意问句的读法指导)4、科学家认为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5、现在,我们就建造移民基地是否能够实现这一问题进行辩论。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地球产生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即学习时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三、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增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
五、教学媒体:课件课时: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的第一课时,谁能说说课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地球的哪些方面?<二>自学研读,精读品析。
把全班学生分三组,按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每小组选一部分进行精读品析。
在学生的充分自学讨论后让每一小组分别汇报他们的交流成果。
(课件显示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A组汇报第二部分。
过渡:在这小小的地球上,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后让小组汇报。
1、中心句是哪一句?用“——”划出来。
2、有限是什么意思?(有一定的限度)3、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资源?分几类?各有哪些?谁能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即矿产资源,是不能再生成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资源是可再生成的资源,有水、森林、生物、大气等,由于人类的破坏,使得不可再生资源不断的减少,表现在对矿产资源的不加节制的开采,使得“可再生资源”不但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4、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5、“本来”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好处?(“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
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认识,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含义,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体会句子的含义,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朗读关键词语,回顾主要内容1.听写心想事成课要求读写的词语,同桌相互检查,改正错字。
2.指名同学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
(二)深入解读,明确中心同学们,请看,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那么在宇航员心中,地球又是怎样的呢?宇航员用了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地球,这两个关键词分别是:可爱、容易破碎。
(板书)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地球可爱,又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用直线划出描写地球可爱的句子,波浪线划出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这样划的理由。
)可爱的原因:1.地球的美丽(第一段)2.读一读具体语句——具体哪些描写,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可爱美丽呢(颜色,比喻,引导看课文的图片)3.朗读:地球是如此的可爱和美丽,如果让你们读,你们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有没有同学自愿起来示范读一下的?再全班读一读,指导朗读)容易破碎的原因:1.自然资源容易枯竭,容易受到人类的破坏,造成生态灾难(第三、四段)2.读一读具体段落语句3.在这里提到了两类自然资源,分别是什么?不可再生与可再生资源4.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都有哪些?5.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来齐读一遍第三段最后一句“但是……”有同学知道“不可节制”的意思吗,能否联系实际理解?6.对于可再生资源,是否就可以无条件再生?不是!为什么?举手告诉我具体的句子。
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一观点的。
2.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引导思考。
上节课我们通过找关键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得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那文章是怎样一步步得出这一观点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出示课件19:(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概括这节课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桥梁。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一)品读“资源有限”,感受地球易碎1.出示学习提示: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课文列举了哪些资源?地球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用“——”画出相关语句。
出示课件20:2.集体反馈交流,出示相关语句,教师指导。
(1)课文列举了哪些资源?预设:自然资源-矿产、水、土地、生物......追问:你知道哪些矿产资源?预设:煤、石油、铁......出示课件21:追问: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四种资源资源,你还知道哪些自然资源?预设:森林资源、大气资源......出示课件22:(2)地球给了人类什么?预设: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教师追问: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是不是说明矿产资源非常易得呢?你从哪知道的?预设:矿产资源不易得。
第3自然段: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教师指导:“几百万年”“几亿年”准确地写出了矿产资源形成的时间很长,突出矿产资源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
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这么宝贵的资源,突出地球的无私,与下文人类对地球做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个观点。
出示课件23:(3)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预设1: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出示课件24:预设2: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优秀教案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篇1设计理念:本设计着眼于在语言环境中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通过精读、质疑、讨论、感悟达成目标。
做到以读为主、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思的悬念从读中生,悟的结果从思中来。
使学生经受语言的历练和环保意识的熏陶。
教学内容:复习前两个自然段。
学习课文39自然段并总结本课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一)复习检查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面两个自然段,知道了在茫茫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小。
作者是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这些知识的呢?(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
)2、谈话:相信同学们以后在介绍事物的时候,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将事物介绍清楚。
(二)引入新课1、过渡: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向我们描绘了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所见到的地球,同学们在欣赏这段文字时,发出了不少感叹。
当时是怎么感叹的?(指名说。
如:地球真是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真是可亲可爱。
地球在宇宙中就像一颗灿烂的明珠)2、设疑:宇航员也有感叹,后面几个自然段中写到了,能把下文中写宇航员感叹的语句找出来,读给老师听听吗?(指名读第八自然段:我们这个地球真是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指导朗读: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请读呢?(讨论后,注上自豪而又担忧。
)质疑: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看上去美丽壮观吗?(不仅在美丽壮观于)宇航员的担忧是多余的吗?(不是多余的)你怎么知道的?(指名交流:预习中,读了第三、四自然段就知道了)。
3、过渡:同学们,要真正理解宇航员的感叹,理解他的自豪和担忧,就要认真学习下文。
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该课文位于教材的第三章“地球家园”部分。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地球的珍贵性、人类对地球的依赖以及如何保护地球展开。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唯一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地球的珍贵和脆弱,理解人类与地球的紧密联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地球的珍贵性和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地球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10分钟)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标注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课堂讲解(1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解析课文的重难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与课文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6.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只有一个地球》2. 主要内容:地球的珍贵性人类对地球的依赖保护地球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宣传语。
2. 答案:地球的珍贵性:唯一性、有限性、脆弱性。
人类对地球的依赖:生活资源、生存环境、发展空间。
保护地球的宣传语:例如“保护地球,从我做起;关爱家园,共筑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的重点知识,能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对保护地球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只有一个地球》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2.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感受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解决问题1.在太空看地球,地球什么样?为什么是穿着水蓝色纱衣的球体?2.地球总面积有多大?能供人类居住的地方有多大?是地球总面积的几分之几?3.地球的其他地方不能供人来居住么?为什么?4.渺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地球是渺小的?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么?5.地球资源按生成方式可以分几类?分别是什么?那么地球资源毁坏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有哪些?6.当地球资源用尽之时,我们有别的去处吗?为什么?7.同学们我们要想留住这个美丽可爱的家园,我们该怎么做呢?(二)合作探究1.“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我知道这句话写出了地球的(),采取的说明方法是()。
2.我懂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感叹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太可爱是因为(),太容易破碎是因为()。
3.作者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课题?4.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三)当堂检测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就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随意:滥用:不能再生:(四)使用“手机”录像地球污染视频,分享给全班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