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9
茶艺的名词解释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它以茶为媒介,通过泡茶、品茶的过程展示美学、礼仪、哲学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在茶艺中,有许多专有名词,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1. 茶道(Chadou)茶道是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使用和品味茶的方式和流程。
茶道强调的是心境和仪式感,注重参与者对茶叶、茶具、水和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茶道包括烧水、准备茶具、掌握泡茶的技巧以及品尝茶的仪式。
2. 泡茶(Paocha)泡茶是指将茶叶与开水进行冲泡、沏煮等处理的过程。
在茶艺中,泡茶是一门艺术,既追求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的最佳表现,又注重茶的外观和沏茶的仪式。
泡茶的温度、时间和水质等都对茶的味道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3. 茶具(Chaju)茶具是指用于泡茶、品茶的工具和器具。
不同种类的茶具有着不同的形状和用途。
常见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匙、茶盒等。
茶具的选择要根据茶的种类和品味来搭配,以使茶的特点得以充分展现。
4. 茶叶(Chaye)茶叶是茶艺的核心,它是用来泡制出茶水的原料。
茶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等。
每种茶叶都有其特有的风味和香气,茶艺师需要根据茶叶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泡茶方法。
5. 品茶(Pincha)品茶是指品味和欣赏茶的过程。
在茶艺中,品茶不仅仅是对茶水的味觉体验,更是对茶叶的视觉、嗅觉和口觉的综合感受。
品茶需要有专注的心态和细致的感知能力,通过观察茶的色泽、闻香、品香、品茶汤、饮口等环节来体验茶的魅力。
6. 茶汤(Chatang)茶汤是指泡好的茶水。
茶汤的色泽、清澈度和香气是评价茶品质的关键指标。
不同种类的茶汤有不同的色泽和味道,品味茶汤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茶叶的特点和品质。
7. 高山茶(Gaoshancha)高山茶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山地的茶叶。
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山茶叶生长缓慢,富含丰富的多酚和氨基酸,因此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高山茶以台湾阿里山茶、日本富士山产茶等著名。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自古以来就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茶道是中国古老而悠久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相关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道的发展、传统茶具以及品茶技巧等。
一、茶的起源茶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的中国西南地区。
相传,中国古代神农氏制茶的传说便是茶的起源。
在随后的历史中,茶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品。
二、茶道的发展1. 唐代茶道唐代是中国茶道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时,茶道逐渐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
茶具开始多样化,并出现了独特的煮茶技法。
2. 宋代茶道宋代是中国茶道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茶叶的种类更加丰富,茶道的礼仪也更加完善。
同时,茶具的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各地茶馆也纷纷兴盛。
3. 明清时期茶道明清时期是中国茶道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推广,茶具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对于泡茶的要求也更加讲究。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茶道流派,并形成了多样的茶礼。
三、传统茶具1. 茶壶茶壶是茶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的种类繁多,有紫砂壶、白瓷壶、青瓷壶等。
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茶盘茶盘是茶道中用来放置茶具和茶叶的平台。
它通常由木质或石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和导热性,以保持茶具和茶叶的稳定温度。
3. 茶杯茶杯是用来品味茶汤的器皿,它的选材和制作工艺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应有不同的杯型和容量。
四、品茶技巧1. 水质选择好的茶水离不开优质的水源。
自然山泉水或矿泉水都是不错的选择。
水的温度也要适宜,一般绿茶、白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红茶、乌龙茶适宜用90℃的水冲泡。
2. 茶叶选购与保存购买茶叶时应选择新鲜、干燥、无异味的茶叶。
茶叶在保存时应放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茶艺表演茶道艺术中的茶艺表演有落花流水、倒茶、泼茶、掷壶等多种形式。
表演时要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协调,力求将茶艺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茶道知识大全集中国茶道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被誉为世界茶道的瑰宝。
茶道不仅仅是一种饮茶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艺术。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以茶会友的方式,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带您了解中国茶道的起源、茶具与茶艺、茶道礼仪以及茶道的精神内涵。
一、起源与发展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神农氏时期。
相传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的独特滋味和功效,而茶叶也因此被广泛种植和饮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茶道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茶具也从最初的简陋产物逐渐演变为雅致精美的工艺品。
二、茶具与茶艺茶具是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用来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中国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
每一件茶具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意义,反映了制作它的工匠的智慧和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茶道艺术凭借其细腻的泡茶技巧和独特的饮茶方式吸引了无数茶艺爱好者。
善于泡茶需要多年的经验和磨炼。
茶壶的挥舞、茶水的注入、茶水的倾斟,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恰到好处的力度和节奏。
泡茶的艺术不仅仅在于饮茶者的手法,更在于将茶的精髓和生命传递给每一位品茶者。
三、茶道礼仪茶道礼仪是茶文化的重要方面。
在中国茶道中,茶道礼仪被视为一种表达敬意和友善的方式。
茶道礼仪包括迎宾、奉茶、品茗等环节。
茶人在奉茶过程中,以双手捧茶向来宾递送,表达出气定神闲、诚心诚意的态度。
品茗时,品茶者需要细细品味每一口茶汤,感受茶香回味,在品味的过程中体悟茶道的精妙。
四、茶道的精神内涵茶道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与人情的和谐相处。
泡茶时,要具备专注的心境,静心倾听泡茶的声音,感受茶汤的香气,达到一种宁静的境界。
茶道中的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互助互爱的精神也对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茶道还融入了儒家的仁义礼智,道家的自然观念和佛教的禅意修行,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
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敬清寂”,即和容、敬畏、清净和寂静。
中国茶道入门知识大全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茶道不仅是一种品茗的过程,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本文将为你介绍中国茶道的基本知识,帮助你入门茶道文化。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传说,中国的茶树最早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的茂密森林中,而茶叶最早是被人们当做药物使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茶叶不仅具有药物的功效,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于是逐渐开始饮茶。
饮茶兴起后,人们开始研究茶的采摘、制作和品饮等技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茶道文化体系。
二、茶的分类与选择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根据制作工艺和不同的茶叶部位可以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和黑茶等六大类。
每种茶的口感和风味各有不同,因此在品鉴茶叶时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
1.绿茶:绿茶以杀青后烘干的未发酵茶叶为主,清香鲜爽,具有利尿解暑、清热降火的功效。
有名的绿茶有龙井、碧螺春等。
2.红茶:红茶以发酵完全的茶叶为主,口感醇厚,色泽红艳,香气浓郁。
有名的红茶有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3.白茶:白茶以嫩叶为主,采摘后不经过任何发酵处理,具有清淡的花香和清新的口感。
有名的白茶有白毫银针、贡眉等。
4.黄茶:黄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茶汤呈黄绿色,口感鲜爽回甘。
有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5.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清香回甘的特点,又有红茶的醇厚口感。
有名的乌龙茶有铁观音、岩茶等。
6.黑茶:黑茶是一种后发酵茶,茶叶存放越久口感越好,具有降脂健胃等保健功效。
有名的黑茶有普洱茶、六堡茶等。
三、茶具的使用与养护茶具在茶道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茶道的表现形式和茶的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1.茶壶:茶壶是沏茶的主要工具,其大小、形状和材质会对茶叶的浸泡和温度起到重要影响。
茶壶的养护需要定期清洗和通风晾晒,以防霉变。
2.茶杯:茶杯的选择一般以白色瓷杯为主,以充分展现茶叶色泽和透明度。
中国茶道的不同中国茶道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茶道呈现出多种风貌和特色。
本文将以地域和民族为切入点,探讨中国茶道的不同。
一、四川茶道四川茶道以岷江流域为中心,融合了巴渝、川西和川南等多个地区的茶文化。
四川茶道强调“川茶韵味”,将茶的品茶艺术与川菜烹饪技艺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川茶韵味茶道。
茶道师会使用川茶器具,如蓝釉紫砂壶、槟榔叶杯等,同时川剧变脸和川派歌舞等传统文艺形式也常在茶道表演中出现。
二、福建茶道福建作为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区之一,福建茶文化深厚。
福建茶道,即闽南茶道,以福建南部沿海和闽南地区为主要传承地。
闽南茶道注重“福建茶神韵”,茶道仪式庄重严谨,独具匠心。
福建茶道的道具包括茶杯、花雕茶壶等,茶道表演中常常融入闽南音乐、歌曲和舞蹈等特色元素。
三、新疆茶道新疆作为中国的边疆地区,茶文化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新疆与中亚、西亚等地的茶文化交流密切,新疆茶道因此呈现出异域风情。
新疆茶道注重茶叶的烹饪和泡制技艺,且多以砖茶、沱茶等为主要茶品。
茶道表演中,音乐、舞蹈、竹笛以及传统的维吾尔族歌曲等元素常常交织在一起,展示出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藏区茶道藏区茶道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茶文化。
藏区茶道以藏茶为基础,融入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茶道表演常常伴随着高原舞蹈、独具特色的藏剧表演以及藏族传统歌曲,充分展现了藏区茶道的神秘性和独特之处。
五、滇越茶道滇越茶道是中国茶道中的佼佼者,以滇南和越南北部为主要传承区域。
滇越茶道以普洱茶为核心,强调茶叶与茶具的和谐,注重茶质的回甘和茶汤的色泽。
茶道表演中,常常融入滇剧、越南传统音乐、舞蹈等元素,充分展现了滇越茶道的独特魅力和民族风情。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中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每个茶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特色元素。
通过传承和发展茶道,人们能够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使茶的韵味与人们的心灵相互交融,在喝茶的过程中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
茶道基本知识什么是茶道?1、茶道是一种文化艺术:茶道是一种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去提供给民众的一种宗教仪式,旨在把茶的精髓完美地表现出来。
2、茶道基本流程:茶道的基本流程分为四个部分,即接茶、煮茶、品茶和观赏茶。
接茶是准备好所有的茶具,煮茶就是用艺术的形式去煮熟茶叶,品茶是享受熟茶的滋味,观赏茶则是静静地观赏茶盏、茶杯和茶壶中饱满清澈的茶湖。
3、传统茶道礼仪:茶道亦是一种宗教仪式或礼仪,在有一定的顺序操作流程,在整个过程中的仪式需要有正确的动作,需要有恰当的宗教仪式礼仪让茶者在最佳的状态进行饮茶。
4、茶道营造的氛围:一场茶道必须要营造出安宁,和谐,优雅,充满欢乐,细微的气氛,以便达到宗教净化的目的。
比如放置一些香薰、花草、古董等装置,营造出一个和缓宁静的氛围。
茶具介绍:1、茶壶:茶壶应该选择装饰古朴,精致而又能够容易操作的茶壶,是茶道的主要装饰品之一。
2、茶杯:茶杯的颜色应该明亮,且配以精致的把手,轻便,有时弧度也需要特别的看待,这样才能更提高茶室里的气氛,茶室也需要装有支架yy放置茶杯。
3、茶盏:茶盏选用风格与茶壶和茶杯和谐一致的,大小也有标准,小的一般叫:指盏,一般用小青瓷作指盏,而大盏叫做马蹄莲盏,用石头版釉烧制而成,口小底大,带有浅浅的凹槽,专为把茶叶拌匀饮用而设计。
4、茶盆:茶盆为了装盛茶室内物品,有茶钵、盖子、浦子及其它茶器。
清水文化:1、守正道:在茶道中,涉及到清水文化,要求参加的人品行要端正,心中有慈悲爱护众生。
同时追求一种即使简单也蕴含着崇高哲理的境界。
2、开大心:清水文化着重打开真诚的心,突破行为,意识,思想,以柔和的心去供奉茶,以和蔼的态度去认知宇宙万物。
3、敬茶者:清水文化是一种尊重客人的文明文化,把敬意传达给茶的客人,保持一颗安静的心,以及这里的客人好好品几口茶。
4、对茶的修养:在茶道讲究修养,谦虚,带着恭敬的心灵去感受茶的韵味,茶的韵味可以让人的灵魂升华,变得更加和谐。
中国茶道入门教程一、茶道简介中国茶道是一门将茶的制作、品尝和文化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并传承至今。
茶道强调茶的独特性和独立性,注重茶的饮用方式和茶具的使用方式,以及以茶会友的精神。
二、茶的相关知识1. 茶的种类和分类(1) 绿茶:如龙井茶、碧螺春茶等。
(2) 黄茶:如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3) 白茶:如白牡丹茶、寿眉茶等。
(4) 乌龙茶:如铁观音茶、凤凰单丛等。
(5) 红茶:如正山小种、祁门红茶等。
(6) 黑茶:如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2. 茶水的冲泡方法(1) 制备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2) 温润茶具:用开水将茶具冲洗,提高茶的滋味。
(3) 加茶叶:依据茶叶种类和个人口味,选择适量的茶叶。
(4) 注入开水:将开水缓慢倒入茶器中,保持温度适宜。
(5) 倒茶动作:以圆滑稳定的动作倒入茶杯中,避免滴漏。
(6) 品尝茶汤:品味茶汤的味道,体验茶的醇厚。
三、茶道礼仪茶道注重礼仪,以下是茶道中常见的礼仪要点:1. 衣着整齐:参与茶道活动时应注意穿着整齐、干净。
2. 鞠躬致意:进入茶道空间前,鞠躬致敬以示尊重。
3. 接茶动作:接茶时应轻柔、稳定,避免碰撞杯具。
4. 抬茶动作:抬茶时用手托住茶杯底部,避免触摸杯缘。
5. 点茶和递茶:对于主持茶道仪式的人,点茶和递茶时要用右手。
6. 旋转茶盘:在茶道表演时,旋转茶盘是一种常见的动作。
7. 品茶动作:品茶时要端杯夹盖,闻香、品味、回味。
四、茶道文化1. 茶道与禅宗:茶道与禅宗密切相关,茶道被视为禅修的一种方法。
2. 茶道与艺术:茶道强调审美和艺术性,茶具和茶艺都是艺术品。
3. 茶道与礼仪:茶道注重礼仪,尊敬他人并培养自身的修养。
五、茶道的好处茶道不仅是一种饮茶方式,还有以下好处:1. 促进身心健康:茶叶中的茶碱和茶多酚有助于提神醒脑。
2. 增加人际交往:茶道可以通过共同品茗来促进友谊和互相交流。
3. 提高专注力和冥想能力:茶道需要专注和冥想,有助于提高大脑功能。
茶道三字经全文解释
茶道三字经是一首简短而经典的诗歌,用三个字来概括了茶道
的精髓。
下面是对茶道三字经的全文解释:
一、茶禅一味。
茶,指的是茶叶,是茶道的核心。
禅,表示禅宗,是一种修行
方式,茶道与禅宗有着密切的关联。
一味,指的是专注一心,全身
心地投入到茶道中。
茶禅一味强调了在品茶过程中,要达到心无杂念、专注于当下的境界。
通过品茶,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
宁静。
二、和敬清寂。
和,表示和谐、融洽,是茶道中重要的价值观。
敬,表示尊敬、礼仪,是对茶道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清寂,指的是心灵的宁静和环
境的安静。
和敬清寂强调了在茶道中要保持和谐的态度,尊重茶叶
和他人,同时在静谧的环境中享受品茶的乐趣。
三、雅望人生。
雅,表示高雅、优雅,是对品茶环境、器具和仪式的要求。
望,表示远望、追求,是对人生追求的指引。
人生,指的是人的一生。
雅望人生意味着在品茶的过程中,要追求高尚、优雅的生活态度,
并将品茶的境界与人生的追求相结合。
茶道三字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茶道的核心价值观和修行方式,强调了专注、和谐、尊敬、清静、高雅等重要原则。
通过茶道的修行,人们可以体验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同时提升生活品质和追求
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茶道的名词解释1. 茶道(Cha-do):茶道是指一种传统的日本茶艺仪式,包括泡茶、品茶、欣赏茶具和花道等环节。
茶道强调平和、简朴、自然和谐,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舒适。
2. 茶室(Cha-shitsu):茶室是茶道进行活动的场所,通常是一个简单的小屋子,建筑风格和装饰以和谐、自然为主,提供一个静谧的环境进行茶道体验。
3. 茶席(Cha-seki):茶道中准备的茶具、茶盘和茶碗等等器物的摆设。
茶席布置讲究雅致、简朴,要符合茶道的精神和主题。
4. 茶具(Cha-gu):茶道中使用的具体器具,如茶壶、茶碗、茶匙、茶杓等等。
茶具的质地、形状和用途等都对泡茶的过程和茶的品味产生影响。
5. 水指(Mizusashi):放置用水的容器,茶道中用于冲泡茶叶时所需的水就会放在水指中。
水指往往选用优质的陶瓷或磁器制作,以确保水质保持清新。
6. 水瓶(Mizugame):茶道中用来烧热水的容器,一般制作成铁器或陶瓷。
水瓶的选择和使用技巧会直接影响到泡茶的水温和味道。
7. 茶碗(Chawan):茶道中用来盛装茶汤的碗状容器。
茶碗一般由陶瓷、磁器或竹制成,不同形状和纹饰有不同的寓意和魅力。
8. 茶道具(Cha-dogu):指茶道中一切用于泡茶的器具和工具的统称,包括茶叶盒、纳茶碾、袱紗、唐笺等等。
茶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体现了茶道追求的朴素和美学。
9. 主持(Chaji):茶道仪式的主持人,负责整个茶道活动的筹备和执行。
主持人需要精通茶道礼仪和技巧,并主持茶道仪式的各个环节。
10. 茶会(Cha-kai):茶道中举行的茶会,邀请茶道的参与者一同共享茶道的仪式、茶点和交流。
茶会一般有严格的参加者名额和礼仪细则。
茶道操作流程图文详解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流程有很多种,此处仅以13道茶道举例:第一道、净手和赏具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和温壶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把茶叶放到茶壶里,称为马龙入宫。
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第五道、冲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第六道、春风拂面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十道、分壶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茶道的理解一、茶道:金刚石认为,茶道是表现茶叶主题思想所赋予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们在品茶过程中修习出的人文思想或处事哲理。
二、茶道:吴觉农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三、茶道:庄晚芳先生指出,茶道就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展开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四、茶道:周作人认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五、茶道:刘汉次郎指出,茶道就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六、茶道:日本谷川激三认为,茶道是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七、茶道:日本长吉真一指出,茶道文化就是以喝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备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
其中存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
八、茶道:日本熊仓认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
艺能是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九、茶道:峨眉茶道指出,茶道是揽天地山水和人文思想于一体空间概念,因茶而构成一种生活格律,具备等腰学本位特征,无须建议他人技艺或手法的专门整体表现,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思索和体悟。
十、茶道:日本茶道认为,茶道要求人们通过茶室中的饮茶过程中的清、寂,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沟通,于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内心的尘垢和彼此的烦闷,用以达到和、敬的目的。
十一、茶道:大多数中国茶人指出,茶道就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就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通过选茶、选水、选器、选环境、选人再至泡茶、大赏茶、饮茶、谈论茶等方式,用作增进友谊、学识身心、互学礼法。
达至品茶能静心、静神、静思、静欲的哲学空间。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
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中国茶道的名词解释中国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追求自然、平和与和谐。
茶道包含了许多特有的名词,这些名词代表着茶道实践中的重要要素和理念。
以下是对中国茶道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1. 茶道 (Chá Dào)茶道是指在特定的空间和环境里,以泡茶、赏茶、品茶、观茶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礼仪和文化传承。
茶道强调以文化意味为基础,通过对茶的烹制、品饮的仪式和茶具的使用展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
2. 茶艺表演(Chá Yì Biǎo Yǎn)茶艺表演是一种视觉和口味上的享受,通过展示茶艺师傅的技巧和茶具的使用方法,为观众提供一种独特的感官体验。
茶艺表演常常包括了倒茶、品茶、泡茶的过程,并伴以精心设计的动作和配乐,使整个表演更加富有艺术性。
3. 茶具 (Chá Jù)茶具是指用于泡茶和品茶的器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罐等。
在中国茶道中,茶具的选择和使用非常讲究,茶具的形状、材质和装饰必须与茶道的主题相适应,以提高整个茶道仪式的美感。
4. 茶道道具 (Chá Dào Dào Jù)茶道道具是指用于茶道仪式中的各种辅助物品,包括茶托、茶匙、茶碗、茶巾等。
这些道具的使用旨在强调茶道仪式的细节和流程,营造出独特的仪式感和氛围。
5. 茶席 (Chá Xí)茶席是指用于举办茶道活动的场所,通常是一个专门布置的茶室或茶座。
茶席的摆设和布局需符合茶道仪式的要求,创造出安静、舒适、温馨的氛围,让与会者能够集中精神、享受茶道的艺术。
6. 茶友(Chá Yǒu)茶友是指热爱茶道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茶友们通过参加茶会、切磋技艺、品茗交流等活动,共同提高自己的茶道修养,分享茶道的乐趣和心得体会。
7. 茶艺师傅(Chá Yì Shī Fu)茶艺师傅是专门研究和从事茶道的人员,他们具备丰富的茶道知识和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茶艺表演和茶道教育。
茶道的概念
茶道是源自中国的文化传统,也被称作茶艺或茶学,是一种通过泡茶的方式传达心境、修身养性的艺术形式。
它强调对茶叶、茶具、泡茶水源和环境的重视,并注重仪式感和宁静的氛围。
茶道强调尊重和感受自然,清净和平静的心态是茶道修行的基础。
茶道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茶的种类和选择:茶道中,选择合适的茶叶非常重要。
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需要根据场合和个人喜好来选择合适的茶叶。
2. 茶具和泡茶道具:茶具是泡茶的工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勺等。
茶道中,茶具的选择要与茶叶相匹配,并注重其美感和实用性。
3. 泡茶的步骤和仪式:茶道注重泡茶的过程和仪式感。
从准备茶具、烧水到放茶、注水、品茶,每个步骤都有特定的动作和顺序,强调专注和仪态,并追求精致、稳定的泡茶技巧。
4. 品茶和分享茶:茶道注重品茶的过程和体验。
品茶时,要通过观察茶叶的外形、闻茶香、品茶味、领略茶色的变化等,以体验茶的美妙和品质。
茶道也鼓励与他人分享茶,通过茶道交流,在静谧的环境中与人互动。
5. 心境和修身养性:茶道追求的不仅是茶的品质和技巧,更是一种内心的修养。
通过泡茶、品茶和践行茶道的过程,培养平
和、专注、惜物、感恩、尊重自然的心态,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总的来说,茶道是一种旨在修身养性、培养内心和品质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注重细节、仪式感和心境,并通过茶的泡制、品饮和分享,传递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关于茶道的知识茶道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以茶为媒介,通过仪式化的过程展示和体验茶的美学、哲学和精神内涵。
下面将为您介绍关于茶道的知识。
一、起源和历史茶道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据传,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37年的中国西南地区。
茶道的形成与发展与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
茶道最早是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实践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二、茶道的意义和目的1. 心境净化:茶道追求一种内心平静和宁静的状态。
通过茶道的仪式和过程,人们可以抛开尘世的纷扰,沉浸在静谧的氛围中,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和的境界。
2. 礼仪文化:茶道强调礼仪和仪式感。
在茶道中,人们需要学习和遵循一系列的礼仪规范,包括动作、言辞、服饰等方面,以展现对他人和环境的尊重。
3. 和谐与平衡:茶道追求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茶道的过程注重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强调个体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4. 艺术表现:茶道将茶的制作、烹饪、品尝等过程视为一种艺术表现。
通过精心挑选的茶具、独特的泡茶方法和精湛的动作,茶道将茶的制作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三、茶道的要素和流程1. 茶具:茶具在茶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具的选用和摆放需要符合传统的规范,包括茶壶、茶杯、茶托、茶碟等。
茶具通常采用简约、素雅的设计,以突出茶的自然之美。
2. 泡茶过程:茶道的核心是泡茶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烧水、洗茶器、取茶叶、加水冲泡等步骤。
不同的茶具和茶叶需要采用不同的泡茶方法,例如龙井茶需要使用盖碗法,铁观音需要使用盖杯法。
泡茶的过程需要注重时间、温度和水质的控制,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
3. 茶席:茶道的仪式通常在专门布置的茶席上进行。
茶席是一个重要的空间,它的布置需要体现整体的和谐与美感。
茶席上通常摆放着茶具、花卉、艺术品等,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
4. 茶会:茶道常常以茶会的形式进行。
茶会是人们共同品味茶、交流心得的场所。
中国茶道大全介绍茶道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不仅仅是一种喝茶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
本文将全面介绍中国茶道的起源、发展和流派,以及茶具、茶艺和茶道礼仪等方面的内容。
一、茶道的起源与发展茶道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文献记载,最早的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岩溪山,茶叶的制作和饮用方式也在此诞生。
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逐渐流传开来,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
宋代陆羽的《茶经》,成为茶道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后来茶道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逐渐成为了一种高雅的生活艺术。
明清时期,茶道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其中以禅宗茶道、岩韵茶道和文人茶道最为著名。
每个流派都以其独特的茶具、茶艺和茶具使用方式而闻名。
二、茶具与茶艺茶具是茶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美学的体现。
传统的茶具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茶壶、茶杯、茶盘、茶叶罐等。
每种茶具都有其专属的用途和设计特点,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茶艺是指泡茶的过程和技巧。
它要求泡茶者具备良好的专注力和细致入微的心思。
泡茶的过程要注重水温、时间、茶叶的数量等因素的掌握。
茶艺的一大亮点是冲泡出的茶汤颜色清澈透明,气味芬芳香醇,口感鲜爽回甘,体现了茶叶的优质。
三、茶道的流派1. 禅宗茶道:禅宗茶道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自我境界的提升。
茶具简朴,茶艺讲究匀茶、斟茶、送茶以及与茶友的互动。
禅宗茶道强调静心禅修,通过饮茶来达到心境的净化和修炼。
2. 岩韵茶道:岩韵茶道起源于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
岩韵茶道讲究品味茶叶的香气与滋味。
岩韵茶道的茶具以紫砂壶为主,茶艺强调“天合地宜、人合茶宜、器合茶宜”,通过烧壶、净壶、泡茶等环节,使茶汤韵味浓郁。
3. 文人茶道:文人茶道注重文人气质的展现。
茶具和茶艺都强调雅致和文化内涵。
文人茶道强调谈经,通过品茶、吟诗、书画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四、茶道礼仪茶道礼仪是茶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茶道的讲解内容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茶道,则是传统的中国茶艺表演形式,它融合了礼仪、哲学和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独特追求。
本文将从茶道起源、茶道流派、茶道具与礼仪等方面对中国茶道进行全面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文化。
1. 茶道起源茶道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汉朝。
当时,人们喜欢将茶叶煮熟,或用来煮药饮用,还将茶叶作为贡品献给皇室。
茶的食疗功效逐渐为人们所认可,茶叶的种植和制作也日益精细。
到了唐宋时期,茶在社交礼仪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了茶宴和茶会等活动。
在此基础上,茶道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2. 茶道流派中国茶道有多个流派,不同的流派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其中,以四大茶道流派最为著名,它们分别是:正觉派、大徑派、安禅派和竹叶派。
正觉派讲究茶和人的精神交流,重视茶道的内涵;大径派注重茶礼的形式,要求严格的禅修和茶道仪式;安禅派则重视茶具的精致和使用技艺;竹叶派则注重茶道的自然和朴素,强调与自然环境的亲密联系。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3. 茶道具与礼仪茶道离不开精致的茶具和严谨的礼仪。
常用的茶具有茶壶、茶杯、茶盘、茶船、茶罐、茶匙等。
茶壶要选用质地精良的紫砂壶,茶杯则要具备保温性能。
茶盘要雅致、简洁,以容纳茶具和茶水。
茶船是用来接收溢出的茶水,以保持茶席的整洁。
茶罐要防潮、密封,以保持茶叶的新鲜。
茶匙则用来取茶叶或调制茶汤。
在茶道的礼仪方面,有一个严格的程序需要遵循。
首先是洗手仪式,然后是擦净茶具,再是烧开水。
接下来是泡茶的过程,需要注意水温、浸泡时间和茶叶的用量。
泡好的茶要均匀地倒入杯中,待茶凉后,参与者可以品尝茶汤。
品尝完毕后,茶杯要用温水冲洗干净,返回茶盘。
最后,茶道师会向来宾施以茶礼,这是中国茶道的一项重要礼仪。
4. 茶道的哲学与艺术茶道不仅是一种礼仪形式,更是中国哲学和艺术独特的体现。
茶道强调内心的净化和专注于当下,它反映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茶道的经典好句
1. 茶道,有“言歙以止,静坐以安”的道理,盛有一份诗情画意的心境,把一份静谧细密的注视,存在空谷中。
2. 茶道,不仅仅只是饮茶,更是一种文化走向,一种行为规范和学习,酝酿一碗浓烈的心灵饮茶。
3. 茶道,千年积淀,聚焦丹枫茗谷,饮之开析,让香气四溢,拾取释
然清静之意,探寻禅文化之内涵。
4. 茶道,宁静安营,寻求心中的世外桃源,不惧那一缕又一缕的朦胧
和其背后一丝丝繁琐;在静谧的心意中,自得其清闲。
5. 茶道,人们讲究的是一种“己心”的表达谊,把若有似无的情怀,洒
落于茗茶上,以一开则舒,一收则虑,以流韵书写心境禅思之谛。
6. 茶道,和友人对茶,在对话中深沉醉,畅谈清明,这里源自宁静之
造化,在于真诚之情性,拂去功利怠惰,置于友谊之中进行精妙交流。
7. 茶道,弘扬品类之精气神,拾取汲取清新品质,尽显神韵犹在,绵
延流传,在清淡的物小而精的意大中,恰似一份信,弥足珍贵。
8. 茶道,一身轻松,就可以从此卸下心绪的担子,趋于宁静,回归自我,一条下山的心的小道,一望无际的蓝天,收获更多清新怡然的心灵。
茶道2008-8-5 10:40:40 阅读170次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实谦和,不重形式。
饮茶也是这样,不像日本茶道具有严格的仪式和浓厚的宗教色彩。
但茶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饮茶。
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在茶中加盐、加糖、加奶或葱、桔皮、薄荷、桂元、红枣,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爱怎么喝就怎么喝。
另一类是“清饮”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损茶本味与真香的配料,单单用开水泡茶来喝。
“清饮”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将茶当饮料解渴,大碗海喝,称之为“喝茶”。
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可称之为“ 品茶”。
如果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则可称之为“茶艺”。
而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在世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于茶艺,它不但讲求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什么是茶道的精神内涵呢?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 和、敬、清、寂”。
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
“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
“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
“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
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谛史创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什么是茶道?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
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什么是茶道?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尽管“茶道”这个次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那么,什么是茶道呢?一、日本对茶道的解释日本人把茶道是位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
近几百年来,在日本致力于茶到时间的人层出不穷,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给茶道下定义。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学》一书中,将茶道定义为: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
它包含了艺术的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
久松真一先生则认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它具有综合性、统一性、包容性。
其中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
熊仓功夫先生从历史学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种室内艺能。
艺能使人本文化独有的一个艺术群,它通过人体的修炼达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汤文化研究会仓泽行洋先生则主张:茶道十一深远的哲理为思想背景,综合生活文化,是东方文化之精华。
他还认为,“道是通向彻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面对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如何给茶道下定义,可难为了日本学者。
二、我国学者对茶道的解释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他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
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起来。
吴觉农先生认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
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陈香白先生认为: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陈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论可简称为:“七艺一心”。
周作人先生则说得比较随意,他对茶道的理解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台湾学者刘汉介先生提出:“所谓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与意境。
”其实,给茶道下定义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茶道文化的本身特点正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同时,佛教也认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给茶道下一个定义,把茶道作为一个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时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过用心灵去悟道时产生的玄妙感觉。
用心灵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
”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
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
”月之一轮,映像各异。
“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个茶人的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茶道的基本精神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1.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第二届大会通过的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台湾教授吴振铎解释:“清”是指“情洁”、“清廉”、“清静”、“清寂”。
茶艺的真谛不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宁静、明廉、知耻。
“敬”是万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对己谨慎。
“怡”是欢乐怡悦。
“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
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慧与良知,诗人生活的淡泊明志、俭德行事。
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2.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茶业界泰斗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3.“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千年茶道中的健康新知国人爱饮茶,历史过千年。
在过去,人们饮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养生之需要。
饮茶何以能养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并非人人明白。
而随着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饮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眼下又到新茶上市时,有关专家提醒爱饮茶的人们,饮茶如不科学合理,将有损健康。
饮茶应适当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
它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咖啡因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
适量饮茶能生津解渴、除湿清热、提神健脑、祛病轻身,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
但是,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有其固有的禁忌。
医学专家告诫我们,只有饮茶适当,才是养身保健的好习惯。
所谓适当,一是指茶水浓淡适中,一般用3克茶叶冲泡一杯茶为宜。
茶水过浓,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等无机盐的吸收,引起贫血;二是控制饮茶数量,以一天8-10杯为宜,过量饮茶,会增加人体肾脏的负担;三是饮茶时间不要在饭前饭后一小时以内,否则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四是应注意禁忌,以下患者不宜饮茶:贫血患者特别是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往往使病情加重。
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患者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引起基础代谢增高,使病情加剧。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溃疡面,使胃病和溃疡加重。
肝、肾病患者茶中咖啡因要经过肝脏、肾脏新陈代谢,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不利于肝、肾脏功能的恢复。
习惯性便秘患者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使便秘加重。
肾、尿道结石患者茶中的鞣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血液、血压有激发作用。
饮茶过多会加快血液流动,使血压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孕妇饮茶过多,会引起贫血,使新生儿因母体供血不足而体重减轻。
哺乳期妇女因茶中的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痉挛,烦躁不安,出现无缘故的啼哭。
八种茶不能喝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还会产生呕吐感。
霉变茶含有大量毒素。
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的,如油漆、樟脑等。
焦微茶炒制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
隔夜茶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已变味,但其中也多半孳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
久泡茶茶叶泡得过久,其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冷茶茶宜温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
烫茶茶一般都是用沸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过热时饮用。
过热的东西,对人的肠胃是极为不利的。
爱喝茶勤洗杯有些常喝茶的人,喜欢其茶杯里积有一层厚厚的“茶垢”,似乎以此表明自己是“爱茶”一族。
甚至有的人认为用有茶垢的茶具冲泡茶才更有味。
其实,茶垢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
为此,医学专家提出警告,爱喝茶莫忘勤洗杯。
科学研究表明,在潮湿的环境中茶水会迅速氧化出褐色茶锈,其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
而没有喝完或存放较长时间的茶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便会生成茶垢,并附在茶具内壁,而且越积越厚。
有人曾对茶垢进行了抽样化验,发现茶垢中还含有某些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显然有威胁。
茶垢随着饮茶者的“勤喝茶”不断进入其消化系统,极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结合成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与消化,也使许多脏器受到损害。
因此,爱喝茶者也应勤洗杯。
对于茶垢沉积已久的茶杯,用牙膏反复擦洗便可除净;对于积有茶垢的茶壶,用米醋加热或用小苏打浸泡一昼夜后,再摇晃着反复冲洗便可清洗干净。
自制保健茶降压茶松萝3克、杭菊花10克、龙井茶叶3克。
将松萝切碎,与菊花、茶叶同放入陶瓷茶杯中,用沸水泡饮。
注意应选择花朵完整、气味清香、颜色鲜艳的菊花为宜。
该茶味甘凉微苦、清香四溢,连续服用有清肝明目、散热降压等作用,适合高血压、头痛、眼结膜炎等慢性病的保健治疗。
降糖茶枸杞10克、怀山药9克、天花粉9克。
将怀山药、天花粉研碎,连同枸杞一起放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0分钟左右,代茶连续温饮。
该茶茶汁橙红,入口甘甜爽口,其功效在于滋补肝肾、益气生津,有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
适合糖尿病、肝肾功能欠佳等慢性病患者服用。
降脂茶新鲜山楂30克—5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
将新鲜山楂洗净去核捣烂,连同茯苓放入砂锅中,煮沸10分钟左右滤去渣,再用此汁泡槐花,加糖少许,频频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