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区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8.23 KB
- 文档页数:13
豫园概况各位来自华师大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参加上海旅行社组织的上海一日游活动,我是你们上海之行的导游,叫XXX,我们现在即将到达的是豫园游览区,在没有到达前,让我先把豫园游览区的概况给各位介绍一下。
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黄浦区,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上海老街。
它周边景点也是丰富多彩,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等。
豫园游览区要追溯到元代建霍光行祠,到明代洪武六年,也就是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被请到霍光行祠“办公”。
明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十五年,当时任四川布政使的上海人潘允端为使父亲能安享晚年耗时28年建成豫园,终因耗资太巨,潘家衰落。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上海士绅集资重建豫园并交付城隍庙管理,豫园游览区一时成为沪上胜景。
鸦片战争后,城隍庙附近几度遭到严重破坏。
建国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政府出巨资大力修复豫园游览区,使豫园景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豫园游览区在上海久负盛名,它集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诸文化于一地,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游览区。
说到园林文化,当年豫园占地70余亩,当时被人誉为“奇秀甲于东南”。
但近400年的沧桑风雨,园林几乎变成废墟。
经修缮,现占地30多亩的豫园内,亭台楼阁,古树名木,假山假水,景色迷人。
其余40亩就是湖心亭、九曲桥、绿波廊及商城一带。
提到商业文化,它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大、中、小,高、中、低,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商品有小、土、特的特点,品种达万种以上,素有“小商品王国”之称。
提及美食文化,这里是著名的“小吃王国”,全国各地的饮食汇聚于此,既有代表上海本帮风味的老饭店,更有驰名中外的名特小吃。
待会儿大家可以好好的去品尝一下。
好了,我们已经到了停车场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下车跟着我一起感受一下豫园景区带来的魅力吧。
外滩游览区概况我们接下来要去的是外滩游览区,它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于浦东的东方明珠游览区隔江相望。
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的中山东一路带,地形呈新月形,全长1300米。
在中山东一路的西侧有几条各具特色的道路,东面有黄浦江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
旧时,这里原属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埔滩”。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块地方,于是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
在当时,沿江开筑的道路被称为黄浦路,1945年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外滩最早的欧式建筑是1849年建成的原英国领事馆。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里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而且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建筑群的历史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是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885年的形成期,2是从1886年到1915年的发展期,3是从1916年到1937年的成熟期。
新中国建立后,外滩在20世纪90年代和世博会前夕经历2次大规模的改造。
90时年代的改造着重是解决交通功能和防汛安全问题,世博会前夕主要提升了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现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风貌与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作为“金融集聚带”的领跑者,“金融第一街”的风采得以重塑,外滩的夜景也别具一番风味。
外滩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一部“万国建筑”的百科全书;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其租界的历史警示我们不能忘记当年的国耻,革命前辈和英烈的事迹教育我们新中国来之不易,经济的繁荣昭示我们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
总之,外滩作为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她见证了上海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与巨变,外滩作为现代上海的重要窗口,集中展现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是上海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同时,外滩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旅游景区。
黄河游览区景点介绍
黄河游览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位于中国的河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
下面是一些黄河游览区的主要景点介绍:
1. 大中华黄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游览区。
主要景点包括黄河风情园、八百里豫韵等。
2. 襄汾黄河大峡谷: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是黄河流域中的一个壮丽峡谷景区。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欣赏黄河壮美的景色,并参观沿途的峡谷、岩画等景点。
3. 三门峡黄河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黄河最著名的游览区之一。
主要景点包括蓬莱三山、大河飘香等,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黄河风光。
4. 阳泉黄河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阳泉市,是一个以黄河为主题的景区。
主要景点包括千年孔庙、黄河奇石园等,游客可以体验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5. 托克托黄河湿地风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是一个集湿地、河流、草原等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区。
游客可以观赏到众多野生动植物,并参加草原游牧文化体验活动。
这些黄河游览区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旅游体验。
无论是欣赏黄河壮丽的风景还是领略中国的历史文化,都能在黄河游览区中找到
满足。
外滩游览区概况游客朋友们,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大城市的另一魅力,乃是通过她的转变,人们依然可以回望过去。
我们现在将要达到的外滩游览区呢,它是上海百年历史的见证,见证着上海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与巨变。
在达到之前我为各位做个简单的介绍。
外滩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旧时是上海城厢外的沿江滩地,俗称“黄埔滩”。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这块宝地,于是以1845年公布的《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
当时,沿江的路称作黄浦路,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随着上海城市经济的发展,外滩的地域概念也有了广义和狭义的说法。
狭义的是老外滩,通常是指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一路,全长1500米的新月形地段,而广义的则包括“老外滩”“南北外滩”和“外滩源”。
我们将要看到的风格各异的万国建筑是外滩最具价值的部分。
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形成时期,从上海开埠到1885年,形成了从江南传统的城郊乡村转向国际商业化城市的基本格局。
1886年至1915年,是它的发展期,这一阶段通商银行,东方汇理银行等代表性建筑相继落成,外滩金融中心的地位得到形成与巩固。
第三个阶段呢,是1916年到抗战全面爆发,被誉为成熟期,沙逊大厦,汇丰银行等大规模楼宇拔地而起,最终形成了我们即将见到的万国建筑博览的规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后,外滩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上海市政府于92年到93年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拓建成十车道的马路,建起了吴淞路闸桥,防汛墙,沿江绿色长廊等,再比如我们的车子正位于的延安路高架。
那外滩的特色又是什么呢?这第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使它成为建筑的百科全书。
其次呢,它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的非常好,一边是幢幢建筑,凝固的音乐,一边是奔流的黄浦江,动景静景相得益彰。
这第三层也是更为重要的精神内涵:租借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耻辱;但在百年的经济发展中,外滩也在诠释着一种优胜劣汰(33块门牌10个惨遭淘汰)的竞争精神;同时外滩张开臂膀欢迎海内外的游人,投资者,这也是一种开放的气度:中国人爱国但不排外。
鸡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摘要】鸡公山风景区位于中国的一个山脉中,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山区自然景观优美,有瀑布、森林等。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存了许多古迹和传统建筑。
旅游设施完善,服务贴心。
特色活动丰富多样,游客可以参与各种体验活动。
鸡公山风景区不仅拥有独特的吸引力,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规划展望是进一步提升景区的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度假,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
【关键词】鸡公山风景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旅游设施、服务、特色活动、体验、吸引力、发展潜力、发展规划、展望。
1. 引言1.1 鸡公山风景区旅游资源概况鸡公山风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之上,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
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鸡公山风景区以峭壁奇峰、悬崖绝壁和溶洞众多而闻名。
尤其是鸡公石,形似一只巨大的公鸡屹立山巅,十分引人注目。
还有清澈的溪流、奇特的花岗岩地貌和各种珍稀植物,让游客在自然怀抱中尽情享受。
历史悠久的鸡公山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悠久的人文历史为这里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在这片土地上,留存着古老的石刻、传统的建筑和丰富的民间传说,让游客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鸡公山风景区还配备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山间的美景,同时还能体验到各种便利的生活服务,让您的旅行更加舒适和便捷。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自然美景,还可以参与各种特色活动体验,如登山、徒步、摄影等。
这些活动能让游客更加亲近大自然,体验身心愉悦的乐趣。
鸡公山风景区拥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与广阔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提升,鸡公山风景区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2. 正文2.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鸡公山风景区坐落于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境内,地处横断山脉东段的中段,是横断山脉南麓第一个大型山体。
外滩游览区概况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游览的地方是上海著名的金融一条街,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外滩,它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
那现在大家就随我一起找寻下这片浦江土地吧。
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
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长约____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筑路后,名为黄浦路,____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那黄浦江的名字又是由何而来的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十分有威望的人叫春申君,浦江这一带是他的领土,故上海简称“申”,春申君名叫黄歇所以就叫黄浦江。
它是发源与浙江安吉的龙王山,全长____公里,平均水深____米。
但并不是从龙王山算起的,是从上海的淀山湖一直流往吴淞口来最后注入长江,期间经过____个区。
那有人会问我黄浦江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呢?我就简单的和大家解释下。
其实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黄浦江江底的泥土是壤土,壤土是介于泥土和沙土之间的一种土质,是又有泥又有沙的。
第二是因为它流入的时候经过____个区,所以经过了一定的污染。
第三是因为长江水的回流把一定量的沙土带了进来。
基于以上三种原因所以黄浦江的水是黄的。
____年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在____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外滩在内的____亩土地为英租界。
____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____亩土地为法租界。
但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
它从这一时期起,逐步成为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的象征。
经过百年历史沧桑的外滩,在____—____年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后,旧貌换新颖,景色更为迷人,被中外游客评为上海“最喜爱的风景点”。
外滩是上海标志性的景点,到上海必游外滩,否则就等于没来过上海,它的总体布局可以____条线来概括。
上海景区概况龙华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隅,主要景点有龙华寺、龙华烈士陵园、龙华旅游城。
他周边的景点精彩纷呈,主要有徐家汇商城、徐家汇天主堂、桂林公园、八万人体育场、上海植物园。
龙华游览区因龙华寺而得名。
“龙华”一词见于《弥勒下生经》,谓佛教的“接班人”弥勒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
“龙华树”是“华枝如龙头”的树。
寺院因主供弥勒,故名龙华寺。
龙华浏览区的特色是文化的综合性和旅游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佛教文化和佛教旅游。
龙华游览区以龙华寺、塔为中心,洋溢着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
举凡龙华寺塔的建筑、雕塑、绘画、书法、音乐、陈设、法器、饮食、园林、文物、碑刻乃至民俗风情,无不折射中国佛教文化的光彩。
具体而言,龙华寺寺塔齐全,伽蓝严整,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宏伟壮丽美;龙华寺佛像众多,妙相庄严,表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力量;龙华寺的匾额楹联,既点示了各处殿堂的主题,闪现佛门智慧,又深含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龙华寺的钟声、庙会、佛事、珍宝……总之,中国佛教文化在这里都有具体生动、精彩生动的体现。
这些,为佛教旅游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革命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
龙华烈士陵园有“上海雨花台”之称,其中“二十四烈士就义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演绎的之一。
清明时节,节庆假日,一拨一拨人流,涌入陵园,一座座雕像、一张张图片、一首首诗词,惊天地、泣鬼神,是国家级红色旅游地。
民俗风情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
一年一度的“迎新春,龙华撞钟”;融宗教、文艺、体育、购物于一体的“龙华庙会”;古色古香的龙华旅游城里的江南民俗风情……这些都是上海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风情活动。
新年除夕,成千上万人在龙华浏览区聆听“龙华晚钟”,洪亮悠扬的钟声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庙会期间,数十万人次会聚龙华进庙烧香,本市的外地的民间文化艺术节目荟萃于此,海内外旅游者到此宗教朝圣,看民间文艺,尝各地风味,购四方特产,处处祥和喜庆气象,成了极富上海民俗风情的旅游节庆。
豫园游览区景区概况: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即将到达的是豫园游览区。
豫园游览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东南部黄浦区,是大上海久负盛名的游览区。
它的主要景点有豫园、豫园旅游商城、城隍庙、上海老街。
它的周边景点主要有沉香阁、文庙、小桃园清真寺、白云观、大境阁、慈修庵等。
豫园游览区的肇始,要上溯到元代了建霍光行祠,明洪武年间,上海城隍秦裕伯被请进行祠“办公”,上海始有城隍庙。
明嘉庆年间(1559),潘允端花了28年的时间建造了豫园。
至清乾隆年间,上海士绅们筹集钱款,重新修园,并且交给了城隍庙管理,这样,城隍庙既有了内园,又有了豫园,并有了“不到城隍庙等于没有到上海”的说法。
但鸦片战争后,城隍庙地区几乎成了废墟。
建国后,人民政府大力修复豫园,并投资修建了仿明清建筑的豫园旅游商城,还在方浜中路再现了清末民初上海街市的旧观即上海老街。
豫园游览区有着中华文化传承最为典型、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特色,是古今传承、中外融合最为生动、最为精彩、最具海派文化魅力的一个游览区,它集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民俗诸种文化与一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园林文化。
豫园在建国后,人民政府的悉心经营下,恢复了四成景观,大约30亩,而其余40亩就是现在的商城一带。
整个游览区的母体是前“大”豫园。
二是宗教文化。
豫园游览区及其近旁寺庙观堂十分集中,有儒家的文庙、佛教的沉香阁、道教的白云观、伊斯兰教的小桃园清真寺、天主教的董家渡天主教堂等。
三是建筑文化。
老城厢豫园游览区是一处明、清、民国时期的住宅建筑的博物馆。
各大建筑无不是旧有或仿古建筑。
四是商业文化。
豫园游览区有“购物天堂”的美誉,商品有“小、土、特、多”的特点,堪称小商品王国。
五是美食文化。
豫园游览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饮食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海派饮食风格,是著名的“小吃王国”。
最后那就是民俗文化了。
豫园这里的石库门住宅、百年老店等洋溢着浓郁的沪上的民俗风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元宵灯会和庙会,人们可以从中寻觅到浓浓的上海民俗文化的“感觉”。
沙洲坝红井景区介绍一、景区概况沙洲坝红井景区位于中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景区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次核心区和周边区,其中核心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是景区的主要游览区域。
二、自然景观2.1 美丽的红井红井是沙洲坝红井景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景区的名字由来。
红井是一口天然温泉井,以其鲜红状如火的泉水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红色泉眼”。
每当黄昏来临,红井边的泉水会逐渐变成红色,壮观且美丽。
在红井附近还有一座池塘,名为红井池,水色清澈见底,是观赏红井的最佳位置。
2.2 雄伟的沙洲坝沙洲坝是景区的地理特征之一,位于景区的核心区域。
沙洲坝是由长江在长期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片珍贵的湿地。
这里的沙洲广阔宽敞,布满各种野花和草本植物,是众多鸟类和动物的栖息地。
每年冬天,成千上万的候鸟会飞来沙洲坝停歇,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2.3 风光旖旎的山水除了红井和沙洲坝,沙洲坝红井景区还有壮美的山水景观。
景区内有几座山峰,其中最著名的是红井山和沙洲山。
红井山高耸入云,峰顶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感。
沙洲山则是景区的最高峰,登上山顶可一览整个景区的美景。
此外,景区内还分布着一些湖泊和小溪,水色清澈迷人。
三、人文历史3.1 丰富的文化底蕴沙洲坝红井景区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是川渝地区的文化瑰宝。
根据考古发掘,景区内曾有古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包括石器、陶器等。
这些文物为研究古代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此外,景区内还分布着一些古老的庙宇和古建筑群,代表着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
3.2 传统文化的活动沙洲坝红井景区还举办了许多传统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最知名的是“红井龙舟节”,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
届时,景区内的红井池会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吸引了来自各地的选手和观众。
此外,景区还会邀请一些艺术家来表演古代的舞蹈和音乐,让游客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3 人文名人的故事沙洲坝红井景区还有一些与人文历史相关的故事。
第二单元人民广场游览区一、游览区概况1、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西北部。
2、广义的人民广场:包括人民大道以南的广场和以北的人民公园。
3、狭义的人民广场:是指人民广场的南半部分,即人民大道两侧及以南的部分。
4、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后,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5、根据条约,上海于1843年被迫开放,成为首批通商的5个口岸之一(另外4个分别是:广州、厦门、福州和宁波)。
6、当时,今人民广场一带是上海县城西北面的一片水网地带,虽有一些村落,但人口不多。
7、1848年英租界第一次扩张时,今人民广场东边的西藏中路为其西界。
8、1850年,英国殖民者在上海成立“跑马总会”,开辟跑马场赛马赌博。
9、用恐吓和欺骗手段强行买下今人民广场一带的400多亩土地,1862年建成了新的更大的跑马场,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赌窟。
10、1933年,在跑马场西北角建造了跑马场大楼(即今天的上海美术馆)。
11、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被日本军队据为兵营,解放战争时期又成为美国军队的俱乐部。
12、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上海跑马场(厅)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
13、1950年6月,旧跑马场(厅)的中部辟建了一条东西向的人民大道,长500多米。
14、人民大道的南面是开阔而平坦的人民广场,以北建成人民公园,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为公园题写了园名。
15、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人民广场和人民大道不再举行大规模的游行、集会活动。
16、90年代,市政府决定再次对人民广场进行大规模规划和改造。
17、1995年4月10日,途经人民广场地下的地铁一号线(现称轨道交通一号线)开始运营。
18、同年12月10日,从人民广场西侧不远处经过的南北高架道路通车。
19、从全市各个方向进入市中心人民广场地区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20、随着东西高架路(即延安路高架)和轨道交通二号线、八号线的相继通车,进出人民广场也更加方便。
旅游景区导览手册欢迎来到我们的旅游景区!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我们的景区,我们为您准备了这份导览手册。
在这里,您将找到关于景区的详细信息,包括景点介绍、交通指南、游览路线和其他实用信息。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以便您能够充分利用您的旅行。
一、景区概况我们的景区位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自然景观。
景区占地广阔,包含了多个主要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无论您是喜欢自然风光,还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我们的景区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二、景点介绍1. 主要景点一:山水名胜区山水名胜区是我们景区的核心景点,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这里有雄伟的山脉、清澈的湖泊和瀑布,以及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
您可以选择徒步游览或者乘坐观光车,欣赏这里的美景。
还有专业的导游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解说,让您更好地了解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2. 主要景点二: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景区的另一个重要景点,这里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您可以参观古老的建筑、博物馆和纪念碑,了解这里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艺术展览和手工艺品店,您可以品味当地的文化艺术。
3. 主要景点三:特色体验区特色体验区是我们景区的独特之处,这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和体验项目。
您可以参加传统手工艺制作、乡村游览、农家乐等活动,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特色美食品尝和民俗表演,让您全面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交通指南为了方便您的出行,我们提供以下交通指南供您参考:1. 公共交通:您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地铁或出租车到达景区。
我们景区附近有多个公共交通站点,您可以根据您的出发地选择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2. 自驾车:如果您选择自驾车前往景区,我们提供充足的停车位供您使用。
请您提前了解并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确保您的行车安全。
3. 包车服务:如果您需要包车服务,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包车导游。
您可以提前预约,以确保您的旅行顺利进行。
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一、游览区游览区是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区域,也是游客们最为关注的地方。
在游览区,游客可以欣赏到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各种特色建筑。
游览区通常会设置游览线路,方便游客游览,并会有专门的导游为游客讲解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文化和故事。
此外,游览区还会设置休息点、观景台、观景亭等设施,让游客可以更好地欣赏风景,拍摄照片。
二、休闲区休闲区是供游客放松休闲的地方,一般会设置有茶座、休闲椅、草坪等设施。
游客可以在休闲区内品茶聊天,或者躺在草坪上晒太阳。
休闲区通常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营造出优美的环境,让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在休闲区内,游客可以放松身心,摆脱繁忙的生活节奏,享受悠闲的时光。
三、运动区运动区是供游客进行各类户外运动的地方,如徒步、骑行、攀岩、垂钓等。
在风景名胜区内设置运动区,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户外活动需求,还可以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运动区通常会有专门的教练或指导员,指导游客进行运动,确保游客的安全。
在运动区内,游客可以挑战自我,锻炼身体,感受运动的乐趣。
四、文化区文化区是展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地方,通常会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展示馆等设施。
在文化区内,游客可以了解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文化区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让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
通过文化区的参观,游客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五、教育区教育区是为了开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教育而设置的地方,通常会有科普展览馆、生态园等设施。
在教育区内,游客可以了解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学习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教育区还会开展各种生态考察和科普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感受自然的奥秘。
通过教育区的参观,游客可以增长知识,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六、服务区服务区是为了方便游客提供各类服务而设置的地方,包括停车场、餐饮区、购物区、卫生间等设施。
外滩游览区概况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外滩游览区,它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与中山东一路交界处,东面是黄浦江,西面是万国建筑博览群,全长约13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一词的由来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做“里”,河流的下游叫做“外”,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将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做“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做“外黄浦滩”,或称“外滩”。
旧时,这里原属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浦滩。
1843年上海开埠,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福尔看中了这块充满着城郊乡村生活气息的地方,遂与上海道台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划定840亩土地为英租界,沿江开筑黄浦路,黄浦滩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接下来外滩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形成期,完成了由江南传统的城郊乡村向国际性商业化城市社区的转变。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第一条有轨电车开通。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有“外滩第一楼”之称的亚细亚大楼落成,外滩新标志的汇丰银行大楼落成,外滩被称为“远东金融中心”。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占领,“东方华尔街”的景象不复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90年代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期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改造,形成地面,广场,空厢防汛墙观景大道3个层面,沿中山东一路地下还有外滩隧道。
外滩的灯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灯光定位为“海上情怀”,对岸游人可以看到“灯光瀑布”的浪漫景观。
当夜幕降临,这个外滩建筑群璀璨夺目,景象恢弘壮阔,被称为“万国建筑幻影”。
主要景点有一桥(外白渡桥)、一江(黄浦江)、一廊(观光长廊)和一台(信号台)、万国建筑博览群、十六铺码头、苏州河、虹口滨江等。
外滩作为游览区最具历史价值的是“外滩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也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外滩游览区特色特点鲜明:首先,外滩犹如“万国建筑的百科全书”,这里有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原亚细亚大楼),有文艺复兴式的华尔道夫酒店(原上海总会大楼)等等不同风格的建筑。
其次,外滩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
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是“万国建筑博览群”,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则是黄浦江。
庄重典雅的人文美与生动活泼的自然美相依相存,相辅相成。
再次,外滩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缩影。
外滩作为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的起点,见证了上海一个半世纪的沧桑与巨变。
现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旅游景区,是上海的“大客厅”,是中外游客来上海的必经之地。
东方明珠游览区概况各位游客,欢迎来到东方明珠游览区,它位于浦东新区“小陆家嘴”地区,隔黄浦江与外滩相望,得名缘于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这里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有陆家嘴中心绿地,上海海洋水族馆等生态景观,有上海科技馆,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迪士尼乐园等周边景点。
东方明珠游览区的形成得益于浦东的开发开放。
1990年之前,这里是上海人眼中“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烂泥渡”。
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由此解开了浦东发展的新篇章。
1993年,正式成立浦东新区。
并先后建立了陆家嘴金融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功能区。
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南汇区全部并入浦东新区,形成了大浦东。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俗称“陆家嘴金融城”,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发展都市旅游,商务观光旅游和会展旅游的理想之地,东方明珠游览区就坐落其中。
关于“陆家嘴”这一名字的由来,据《上海地方志》记载,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近90°的大弯,像一只神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在这里饮水。
另外,明代翰林学士陆琛生在这里葬在这里,故称这块滩地为“陆家嘴”。
东方明珠游览区极具特色,首先,这里是上海速度的见证:较1990年,2017年浦东的GDP总量增长159倍;财政收入增长394倍,外贸出口总额增长363倍,是经济发展速度的见证。
拔地而起的高楼,宽敞整洁的道路,生机盎然的绿化,纷至沓来的企业是城市建设速度的见证。
其次,这里是上海高度的代表,“摩天揽胜”被评为“新沪上八景”之一。
420.5米的金茂大厦,468米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32米的上海中心,在不断刷新中国第一高楼记录的同时,也在不断刷新上海经济的新高度。
再次,这里是上海集聚度的体现:截止2017年底,陆家嘴金融城已入驻中外企业3.6万家,其中各类总部机构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持牌金融机构900多家,体现了金融的集聚;银都大厦,上海招商局大厦,金穗大厦等高楼矗立在区内,体现了高楼的集聚;如今,已有30多家世界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进驻陆家嘴金融城,这里已成为他们在华发展业务的重要集聚地;陆家嘴金融城的人才总量高达50多万,是人才的集聚地。
这里是上海唯一大型商场总面积超过百平方米的巨型商圈。
香格里拉,丽思卡尔顿,柏悦,凯宾斯基,四季等高星级酒店聚集,各类会展场所设施一流,功能齐全。
总之,东方明珠游览区集金融,商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上海都市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人民广场游览区概况各位游客,欢迎来到人民广场游览区,它地处上海城市中心,黄浦区北部,位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区域。
主要景点有人民大道、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毗邻景点有南京路步行街、国际饭店、上海音乐厅等,延伸景点有上海新天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
其中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际饭店、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世纪中叶,今人民广场一带是一片农田。
最早的“第一跑马场”始建于1848年;1850年英国殖民者在上海成立“跑马总会”,开辟跑马场,修筑马道,赛马赌博,上海近代道路通名为“马路”即发端于此;1854年扩建“第二跑马场”;1862年英国殖民者在人民广场一带开建了远东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最为知名的“上海跑马厅”(第三跑马厅)。
1933年,“跑马总会”建造跑马厅大楼;1934年,“四行储蓄会”在此兴建“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
抗日战争时期,跑马厅曾被日本军队据为兵营;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又成为美国军队的俱乐部。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跑马厅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50年6月,在跑马厅的中部辟建了东西向长500多米的人民大道,以南改建成人民广场,以北改建为人民公园。
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市人民政府对人民广场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协调解决了广场交通问题,调整了绿化系统,建成了地下市场,车库和变电站,改建和新建了各类建筑。
这里,成为集政治中心、地理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休闲游憩中心、商业中心为一体的上海城市中心。
首先,这里是政治中心:人民大厦位于广场的中心位置,是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办公地点之一,是全市人民进行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其次,这里是地理交通中心:1950年11月,以当时上海市中心的制高点——国际饭店的楼顶中心旗杆为坐标原点,由此确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
1997年10月,在楼顶中心旗杆正下方的大厅内设立“上海城市坐标原点(副点)”标志,这里成为上海城市平面坐标体系的原点。
人民广场是312、318、320三条国道的起始点,同时也是204国道的终止点。
音乐旱喷泉北侧台阶下方的人行道上设有铜制的“上海市公路零公里标志”。
地面下方轨道交通一、二、八号线可在站内实现“零换乘”;地面上有数条公交线路连通城市的四面八方,地上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再次交汇互通。
再次,这里是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音乐厅等。
而与之毗邻的福州路文化街,因充满文化气息而享誉全国,享有“中华文化第一街”的美称。
同时,这里也是休闲游憩中心:20世纪90年代,人民大道两侧添建了两条绿化带,人民大道南面绿地与北面的人民公园一起,称为上海市中心的两叶“绿肺”。
1995年10月1日,在人民广场放飞了3000羽和平鸽,增添了和平,喜庆的气氛。
最后,这里是商业中心:环人民广场地区与毗邻的“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是上海近代商业的发祥地,是上海的购物天堂。
如南京东路的“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新世界城、百邦世茂国际广场、来福士广场等,共同打造了“上海购物”品牌。
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是我国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
人民广场以全新的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等功能和庄严、开阔、明快的形象,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象征。
豫园游览区概况各位游客,欢迎来到豫园游览区,它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老城厢历史风貌区的核心区域。
名称来源于游览区内的著名景点“豫园”。
主要景点有上海城隍庙、上海老街、豫园等。
周边景点有大境阁、白云观、文庙等。
元至元二十九年,上海正式设县,设立在今豫园游览区一带。
明永乐元年,上海县知县张守约改霍光行祠为上海县城隍庙。
明嘉靖三十二年,筑起了城墙,称为老城厢。
明嘉靖三十八年,上海人潘云端建造了豫园。
清康熙四十八年,城隍庙道士建造了小花园(即今豫园里的内园),名为“东园”,兼供娱神及做道场之用。
清乾隆二十五年,当地绅士富商集资购买豫园,整修后捐献给城隍庙,改称“西园”。
清道光年间,豫园成为行业公所。
辛亥革命后,在豫园开设学校并迁入居民。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豫园游览区经理了多次科学规划和改造,终于重现了当年江南园林的秀丽风光。
1982年,豫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起,豫园游览区建成了仿明清建筑群的豫园旅游商城,以及再现清末民初的上海老街。
2001年,豫园再获殊荣,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又以“豫园雅韵”之名,成为“新沪上八景”之一。
豫园游览区是上海城市之“根”的核心板块,也是多元文化的体验之地,更是上海浓郁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域。
这里是城市之“根”探寻区;豫园游览区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上海沧桑兴衰的缩影。
是近代上海的发源地,是上海城市之“根”,文化之“脉”,发展之“源”,是上海作为一座大都市的起点和基石。
上海自元代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开始,延续至今。
三牌楼路,四牌楼路,方浜中路等街巷背后隐藏着众多上海故事。
这是也是多元文化的体验区:豫园游览区集园林、宗教、建筑、商业、美食等文化于一体,成为一个多文化并存的综合体验区;中国古典园林豫园融合多种造园艺术,建筑景观独特,有“奇秀甲于江南”之誉,名列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首。
游览区及其周边的宗教文化浓郁,道教的城隍庙,佛教的沉香阁,伊斯兰教的小桃园清真寺等和谐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