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质检理综化学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5
福建省龙岩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0题 每题6分 共120分1.下列事实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是A.2C+SiO 2Si+2CO B.稳定性:CH 4>SiH 4 C.CaCO 3+SiO 2CaSiO 3+CO 2 D.金刚石不导电,晶体硅能导电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非金属性强,其氢化物稳定性高,故选B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甲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CuSO 4溶液能使鸡蛋清盐析而沉淀C.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D.HNO 3不能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乙烯、甲烷、蛋白质、乙醇、苯的化学性质。
A 选项,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甲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错误;硫酸铜溶液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错误;C 选项,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正确;D 选项,苯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错误。
故选C 。
3.以KI 为碘剂的加碘食盐,由于受空气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工业生产中需添加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
下列物质中可能做稳定剂的是A.Na 2S 2O 3B.FeCl 3C.NaHCO 3D.CaO【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碘离子还原性强,容易被氧化生成碘单质升华造成碘损失,要减少碘的损失,需要加入还原性强于碘离子的物质,A 中硫元素有强还原性,铁离子有氧化性,碳酸氢钠和氧化钙既没有氧化性也没有还原性,故选A 。
4.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H 3·H 2OC.Na+、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lO-D.Na+、CH3CO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
2015年福建省各市初中化学市质检卷2015年福建省各市初中化学市质检卷2015年南平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友情提示:1.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S 32 Cu 64 Zn 6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30分,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选项涂黑)1.2015省重点项目“政和油用牡丹加工项目”(镇前富之卿牡丹园)将推广富含α-亚麻酸(C18H30O2)等成分的高品质食用牡丹籽油。
下列关于α-亚麻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氧化物B. 由三种元素组成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D. 氢、氧元素质量比为30︰2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K2SO4B.Ca(H2PO4)2C.CO(NH2)2 D.KNO33.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不同的物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闻气味:羊毛与棉线B.加水溶解测溶液温度: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C.观察物体颜色:木炭粉与二氧化锰D.滴加石蕊试液观察颜色:稀盐酸和食盐水化学试题第2页(共49页)化学试题第3页(共49页)D.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元素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产生燃烧现象B.燃烧是伴随着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C.可燃物的温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用嘴能吹灭蜡烛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8.分析化学反应:2H2S +3O2点燃2SO2 + 2H2O,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改变的元素是A.硫和氧B.氢和氧C.只有硫D.氢、硫、氧9.某种气体在加压情况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继续加压②后产生两种新分子B.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B2加压A2B 4化学试题第4页(共49页)C.加压①后气体分子微粒的体积变小D.加压①②后气体分子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10.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表示的含义:t℃,KNO3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B.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C.20℃,向50 g水中加入16 g KNO3,可得到66 g KNO3 溶液D.将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大于KNO3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5小题,共42分)11. (5分)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2015年厦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能力测试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B 卷。
第I 卷均为必考题,第II 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第I 卷1 — 4页,第II 卷5 — 12页,共2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原子:C-120-16A1-27第I 卷(必考)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6. 化学家及其突出贡献为:①波义耳(化学元素概念);②道尔顿(原子学说);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④玻尔(玻尔原子模型)。
这些突出贡献提出的年代顺序是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将二氧化碳通人硅酸钠溶液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 右图装置中,导管不能伸人液面的原因是产物易溶于水C. 用碱石灰可干燥氯气D. 用普通玻璃棒醮取溶液做焰色反M 以证明溶液含有Na 1理科综合能力侧试第2贝(共12页)9.甲、乙、丙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卜-能发牛转化:甲+强酸-乙十丙十出0 ,其屮 乙为盐,丙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金属单质B.甲与乙一定含冇同种元索C.丙一定是氧化物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0.第二周期元素X 、Y 、Z 、W 啲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0 mol ・l?的这 四科pH tx溶液pH 与该元素原了半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 ,2| '列说法正确的是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简单离了半径:ZvW Y 元素存在同索异形体X 和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丿应的水化物恰好屮和时,溶液呈中性11. 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右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A. 乙醇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C 制聚乙烯塑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汕脂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水解 D .高温消毒是利用蛋n 质变性的原理A. B. C. D. .............. •丫①CM —2e' +2OH-CNO- +H2O②2CU — 2e CL21③3CL2 +2CNO' +8OH' N2 +6CL•十2CO3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铁电A. 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 一 2e Fe2+B. 通电过程中溶液pH 不断增大C. 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ID. 除去l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 mol 电子12.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 2 与 2molC 。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硅B.新型氢动力汽车的使用可减少雾霾的产生C.明矾可用于自来水消毒D.福尔马林可用于食品保鲜2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3.4.5.6.7.8.9.1011.(2分)碘元素的一种核素I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有关碘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I核外有72个电子I与I互为同素异形体I﹣能使淀粉溶液变蓝I最外层电子数为712131415.(2分)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1617.(2分)第三周期元素X、Y、Z可分别形成X、Y、Z三种离子,已知m>n,且三种元)18P4(白磷,s)+5O2(g)=P4O10(s)△H=﹣2983.2kJ•mol﹣1P(红磷,s)+O2(g)=P4O10(s)△H=﹣738.5kJ•mol﹣119可用于分离乙醇和水20.21.22.23.(2分)工业上常利用CO 与SO 2反应生成固态S 单质和CO 2,从而消除这两种气体对大气的污染:2CO (g )+SO 2(g ) 2CO 2(g )+S (s )△H=﹣a kJ •mol ﹣1(a >0),下列叙述正确K=24.(12分)食盐是重要调味品,随着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特种食盐.(1)常说“饮食过咸会伤骨”,长期摄入食盐过多可能导致骨骼脱钙,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主要成分的是(填标号).A.CaCO3B.CaO C.Ca(OH)2D.Ca(2)低钠盐因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镁可防治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往其溶液中滴入氨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加硒盐中含有的硒元素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写出证明硒元素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弱的一个实验事实:.(4)加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症,其中的碘酸钾(KIO3)在酸性溶液中可氧化亚硫酸钠,生成物能使淀粉变蓝,1mol KIO3被还原时,转移电子mo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8分)已知6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H=﹣197kJ•mol﹣1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1)反应开始到20min时,用SO3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2)10min、15min、20min曲线均出现拐点,10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填选项标号);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填选项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压强C.加入氧气D.加入SO3 E.加入催化剂(3)下列描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D.A.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SO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且保持不变C.化学反应速率v(O2)=v (SO3)D.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6.(8分)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1)次氯酸钠溶液呈碱性,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物质中,添加到84消毒液中可增强其消毒效果的是;(3)84消毒液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制取,电解装置通常选用铁和碳棒为电极,电解时铁电极反应式为.27.(9分)盐酸常用于清除金属表面的铜锈铁锈.某同学欲将除锈后的盐酸中的金属元素分步沉(1)若以离子浓度降至1×10﹣5mol•L﹣1为沉淀完全,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出k sp[Fe(OH)3 = ;(2)根据上述数据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试剂A可能是;试剂B的化学式是;沉淀②化学式是.28.(9分)某小组学生想研究不同物质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以生成气体量50mL为标准,(12和猪肝在双氧水分解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2)待测数据X为.(3)以下措施可以加快该实验中双氧水分解速率的是:(填标号).A.将双氧水的体积增大至200mLB.将双氧水的浓度增大至30%C.对装置A加热D.上下移动B装置使量气管内气体压强增大(4)从控制变量的原理来看,该方案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29.(8分)为测定某亚硫酸钠样品的纯度,甲同学称取10.0g固体,进行如下实验:(1)实验仪器A的名称为.(2)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若测得装置D中干燥管实验前后增重了4.8g,由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亚硫酸钠的纯度为.(4)该实验方案存在明显缺陷,会使测定结果(填“偏高”或“偏低”).为使结果准确,你的建议是.。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老试高(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化学试题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产,正确.B.铝合金片涉及金属的治炼过程,与治金工业有关,正确.C.铝笔芯的原料是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错误.D.铅笔外边刷的油漆,与有机合成的材料及涂料工业有关,正确.故选项是C.考点:考查制作铅笔涉及的工业生成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聚氢乙烯分子是以氨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之间的加成反应形成,分子中不再含碳碳双键,错误.B.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氧化产生乙醒,乙醛在进一步氧化产生乙酸.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酚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酚.因此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酚,正确.c.丁煌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D.油脂的早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的知识。
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夭平的使用原则是左物右码,而且NaOH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错误.B.FeCI3是强酸弱碱盐,Fe3+泼生水解反应是溶液显浑浊,所以配制FeCI3溶液时,应该将FeCI3固体;容解于适量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错误.C.检验;容液中是否含有NH4+ 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产生了NH3,原溶液中含有NH4+,正确.D要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应该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食盐水浸没,而不能使用酸性物质,否则发生的是析氢腐蚀,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福建省龙岩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做答时,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请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6.下列事实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是A.2C+SiO2=Si+2CO B.稳定性:CH4>SiH4C.CaCO3+SiO2=CaSiO3+CO2D.金刚石不导电,晶体硅能导电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甲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B.CuSO4溶液能使鸡蛋清盐析而沉淀C.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D.HNO3不能与苯发生取代反应8.以KI为碘剂的加碘食盐,由于受空气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工业生产中需添加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
下列物质中可能做稳定剂的是A.Na2S2O3B.FeCl3C.NaHCO3D.CaO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H4+、H+、NO3-、HCO3-B.K+、Al(OH)4-、SO42-、NH3·H2O C.Na+、K+、SO32-、ClO-D.Na+、CH3COO-、SO42-、H+10.现将浓度相等、体积分别为V1、V2的CH3COOH、NaOH溶液混合,测量混合液温度,结果如图(已知:V..的是1+V2=50 mL)。
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题(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解题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12 N-14 O-16 Na - 23 Mg - 24 S-32第I卷(必考)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选择题(本题共 1 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6.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合理的说法是A.塑料制品长期不使用也会老化B.碱性食品是健康食品C.燃烧产生烧蕉羽毛味的布料是纯羊毛制品 D.烧酒中最多的分子是乙醇分子7.下列关于乙酸说法错误的是A.乙酸与甲酸甲酯(H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乙酸与乙醇都能与Na反应,生产H2C.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以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D.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8.常温下,使用右下图的实验装置和表中所给的试剂制取并收集不同气体,能达到实验目的是9.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Y为空气中含量最大的元素。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元素W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B.Y、Z都是植物必需的元素C.原子半径:W>Z>Y>XD.X氧化物的大量排放导致化学烟雾10.常温下,0.1 mol·L-1CH3COONa溶液pH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COOH在常温下Ka数值约为l×101-2aB.约有1.0×l0a-14 mol·L-1的水发生电离C.加热后溶液pH <aD.加少量水后,溶液pH >a11.某同学为研究电化学原理,使用KC1盐桥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闭合K2断开K.,左侧烧杯中的Fe2+向铁电极移动B.无论闭合K,断开K2,还是断开K.闭合K2,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都是C.闭合K,断开K2,电流从石墨电极经过K.流向铁电极D.闭合K,断开K2,左侧烧杯中的溶液pH将逐渐降低12.恒温条件下,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4 mol的Nr2和一定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如下反应:,反应中NH3物质的量变化情况如右下图: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反应前l0min反应速率B.N2平衡辖化率为50%C.若平衡时气体总压强为开始时的80%,则12min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D.其它条件不变,若改用5L容器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将小于l0min13.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波能绕过建筑墙体从而保证手机能正常接收信号,而光波却不能绕过墙体实现正常照明功能,这是因为A.无线电波是横波,光波是纵波B.无线电波的波速小于光波的波速C.无线电波的振幅大于光波的振幅D.无线电波的波长大于光波的波长23.(1 5分)X、Y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两倍,Y的原子序数比X大l.I.若X.Y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老试高(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化学试题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产,正确.B.铝合金片涉及金属的治炼过程,与治金工业有关,正确.C.铝笔芯的原料是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错误.D.铅笔外边刷的油漆,与有机合成的材料及涂料工业有关,正确.故选项是C.考点:考查制作铅笔涉及的工业生成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聚氢乙烯分子是以氨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之间的加成反应形成,分子中不再含碳碳双键,错误.B.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氧化产生乙醒,乙醛在进一步氧化产生乙酸.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酚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酚.因此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酚,正确.c.丁煌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D.油脂的早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的知识。
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夭平的使用原则是左物右码,而且NaOH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错误.B.FeCI3是强酸弱碱盐,Fe3+泼生水解反应是溶液显浑浊,所以配制FeCI3溶液时,应该将FeCI3固体;容解于适量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错误.C.检验;容液中是否含有NH4+ 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产生了NH3,原溶液中含有NH4+,正确.D要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应该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食盐水浸没,而不能使用酸性物质,否则发生的是析氢腐蚀,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 D.铅笔漆——涂料工业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解于适量蒸馏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9.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是金属铜B .Y 不可能是氢气C .Z 可能是氯化钠D .Z 可能是三氧化硫10.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 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Z>Y>X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D .元素X 、Z 、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1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 2O 和CO 2转化为O 2和燃料 (C 3H 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 .该装置工作时,H +从b 极区向a 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 mol O 2,有44 g CO 2被还原 D .a 电极的反应为:3CO 2 + 16H +-18e -= C 3H 8O+4H 2O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 )如下表。
2015福建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铅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酷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8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称取2. 0 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l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B 配制FeCl3溶液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人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D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将铁钉放人试管中,用盐酸浸没9A. X可能是金属铜B. Y不可能是氢气C. Z可能是氯化钠D. Z可能是三氧化硫1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11.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 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ν)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a=6.00C.b<318.2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ν可能不变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23.(15分)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化学测试6.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制取粗硅B.海水提镁C.电解制铝D.制备硫酸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H20中含NA个质子B. 1 L 1 mol·L一1的CuSO4溶液中含NA个Cu2+C.常温常压下,2.24 L Cl2中含0. 2NA个氯原子D. 0. 5 mol Al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1. 5NA8.有机物甲、乙、丙(CH3COOC2H5)、丁(CH3 CHO)与乙醇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是乙烯B.乙可能是葡萄糖C.丙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生成乙醇D.丁十H2→乙醇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9.下列溶液中,一定呈中性的是A.由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B. 均为的溶液C.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反应得到的溶液D.将pH =9的烧碱溶液稀释100倍所得到的溶液10.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足量NO2气体,数目不会减少的是11.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I2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操作②中需加入氧化剂C.可以用四氯化碳或酒精代替苯作萃取剂D.蒸馏I2的苯溶液可获取I2并回收苯12.往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CaCO3,发生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缩小容器体积,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x不可能是A. v逆B. c(CO2)C. D. (容器内气体密度)23.(14分)甲、乙、丙三种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一定条件下,存在下列转化关系:甲+乙→丙+H20(1)若丙为Na2C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
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按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若甲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乙为O2,且甲分子和乙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25℃、101 kPa时,1g甲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50. 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该反应设计的燃料电池中,通甲的电极为电池的(填“正极”或“负极”)。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老试高(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侧试化学试题6.下列制作铅笔的材料与相应工业不对应的是()A.橡皮擦——橡胶工业B.铝合金片——冶金工业C.铝笔芯——电镀工业D.铅笔漆——涂料工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橡皮擦的原料是橡胶,涉及到橡胶工业的生产,正确.B.铝合金片涉及金属的治炼过程,与治金工业有关,正确.C.铝笔芯的原料是石墨,与电镀工业无关,错误.D.铅笔外边刷的油漆,与有机合成的材料及涂料工业有关,正确.故选项是C.考点:考查制作铅笔涉及的工业生成的关系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 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聚氢乙烯分子是以氨乙烯为原料,通过分子之间的加成反应形成,分子中不再含碳碳双键,错误.B.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乙醇氧化产生乙醒,乙醛在进一步氧化产生乙酸.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酚化反应形成乙酸乙酚.因此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酚,正确.c.丁煌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错误。
D.油脂的早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错误。
考点:考查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类型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的知识。
8【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夭平的使用原则是左物右码,而且NaOH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错误.B.FeCI3是强酸弱碱盐,Fe3+泼生水解反应是溶液显浑浊,所以配制FeCI3溶液时,应该将FeCI3固体;容解于适量的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错误.C.检验;容液中是否含有NH4+ 的方法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就证明产生了NH3,原溶液中含有NH4+,正确.D要验证铁的吸氧腐蚀,应该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食盐水浸没,而不能使用酸性物质,否则发生的是析氢腐蚀,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与相应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2015年福建省各市初中化学市质检卷D化学试题第2页(共50页)化学试题第3页(共50页)A.稀释浓硫酸B.测溶液的pH C.加热液体D.闻气味5.砷化镓是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在周期表的信息如图。
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原子的中子数是31C.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下列符号中“2”所表示的化学含义不正确...的是A. 2O:两个氧原子B. 2CO:两个一氧化碳分子C. 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D.SO2: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元素化学试题第4页(共50页)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产生燃烧现象B.燃烧是伴随着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C.可燃物的温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D.用嘴能吹灭蜡烛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8.分析化学反应:2H2S +3O2点燃2SO2 + 2H2O,化学反应前后化合价有改变的元素是A.硫和氧B.氢和氧C.只有硫D.氢、硫、氧9.某种气体在加压情况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继续加压②后产生两种新分子B.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AB2加压A2B 4C.加压①后气体分子微粒的体积变小D.加压①②后气体分子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学试题第5页(共50页)化10.右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表示的含义:t℃,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B.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KNO3C.20℃,向50 g水中加入16 g KNO3,可得到66 g KNO3 溶液D.将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大于KNO3二.填空与简答(本题共5小题,共42分)11. (5分)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1)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在生产中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填选项)。
A.铁锅B.陶瓷饭碗C.塑料水瓢D.不锈钢脸盆(2)铁锅生锈是铁与、发生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原理(填“溶解”或“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