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静态非合作博弈的网络报文取样模型
- 格式:pdf
- 大小:329.12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摘要 (2)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2)1、背景 (2)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 (2)3、结合案例博弈分析 (3)4、结论与思考 (4)5、建议 (4)6、小结 (5)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5)1、背景 (5)2、模型的建立与假设 (6)3、分析过程 (7)4、结论 (8)5、建议 (8)6、小结 (9)完全信息问题的博弈分析摘要:通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现象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问题分析事件发生的本质,从而在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找到利益最大化的均衡策略,不仅可以预测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更重要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和决策质量,实际即是博弈论在现实的运用。
本文选取两个案例作为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分析的背景。
关键词:博弈论、现实运用、社会现象、招聘一、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每个参与人对其他所有参与人的战略选择和支付收益完全了解。
静态博弈:所有参与人在共同决策环境中同时选择行动策略,每个参与人只选择一次。
纳什均衡:在给定的其他参与人选择的前提下,参与人根据自身收益选择的最优战略。
1、背景:“除非有人证物证,否则我不会再去扶跌倒的老人!”广东肇庆的阿华在扶起倒地的70多岁阿婆却遭诬陷后表示。
事发7月15日早上,阿华开摩托车上行人道准备买早餐,看到路边有位老太太跌倒在求救,阿华立刻停下来,扶起老奶奶,殊不知却遭到阿婆的诬陷,随后和阿婆的女婿发生争执。
阿婆被送到医院住院观察。
为调查真相,交警暂扣了阿华的摩托车。
事发后几天,阿华说没睡过一次好觉,还向单位请了几天假,天天在附近找证人,就是为了证实自己清白。
这起社会事件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阿婆在路边跌倒,路人是否应该扶起?在这个过程中,跌倒的阿婆是否讹钱与是否采取帮忙的路人构成博弈问题,以下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解析这一社会现象。
2、博弈的假设与建模:假设:参与博弈的双方是理性人,都会选择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
阿婆和路人是同时做出行动选择,即参与人在决策时不知道对方的策略。
博弈模型汇总如下:
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这是根据参与者之间是否可以达成具
有约束力的协议来划分的。
合作博弈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目标是达成共赢;而非合作博弈则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不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2.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这是根据参与者做出决策的时间顺序来
划分的。
静态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同时做出决策,或者决策顺序没有影响;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决策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决策。
3.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这是根据参与者对其他参与
者的偏好、策略和支付函数了解的程度来划分的。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都拥有完全的信息,能够准确判断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和支付函数;不完全信息博弈则是指参与者只拥有部分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和支付函数。
4.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这是根据所有参与者的总收益是否为
零来划分的。
零和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总收益为零,一方的收益等于另一方的损失;非零和博弈则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总收益不为零,各方的收益和损失不一定相关。
5.竞争博弈与合作博弈:这是根据参与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或合
作关系来划分的。
竞争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合作博弈则是指参与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目标是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
6.微分博弈与离散博弈:这是根据决策变量的连续性来划分的。
微分博弈是指决策变量是连续变化的,需要考虑时间、速度等因素;离散博弈则是指决策变量只有有限个可能的取值,通常只考虑状态的变化而不考虑时间、速度等因素。
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移动节点任务分配李霞
【期刊名称】《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年(卷),期】2013()6
【摘要】针对随机部署情况下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移动节点任务分配问题,本文分别将参与任务分配的移动节点、待分配的任务以及移动节点完成任务所获收益视为博弈的三要素即博弈参与方、博弈策略和博弈收益,建立起基于非合作博弈数学模型的多移动节点任务预分配方法。
【总页数】2页(P128-129)
【关键词】移动节点;博弈;任务分配
【作者】李霞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计算机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无线传感器移动节点和非移动节点之间的相互感测优化模型 [J], 雷伟军
2.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移动节点任务分配 [J], 李济泽;李科杰;宋萍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任务分配模型的建立 [J], 田旺兰;李梦醒;谭跃
4.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算法 [J], 刘浩然;赵赫瑶;邓玉静;王星淇;尹荣荣
5.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节点对链路质量的任务分配 [J], 杨桂松;张兆;莫宇;翟秋红;何杏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攻击预测模型
曹晖;王青青;马义忠;罗平
【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研究》
【年(卷),期】2007(24)10
【摘要】提出了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攻击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模拟攻击者和防御者的攻防行为选择,能预测出理性的攻击者和防御者为最大化各自的收益会选择攻击和防御的概率.预测结果为网络安全管理员进行安全配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从而使被动的检测变为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防御成为可能.最后介绍了相应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总页数】3页(P122-124)
【作者】曹晖;王青青;马义忠;罗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730000;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电动汽车放电电价分析 [J], 孙波;王振兴;赵文会
2.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SCADA系统安防策略选择 [J], 齐伟钢;彭凝多;黄慧萍
3.基于静态贝叶斯博弈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J], 余定坤;王晋东;张恒巍;王娜;陈宇
4.基于动态贝叶斯博弈的攻击预测模型 [J], 曹晖;王青青;马义忠;罗平
5.基于元胞自动机和静态贝叶斯博弈的WSN恶意程序传染模型 [J], 张红;沈士根;吴小军;曹奇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确定多用户选择信道感知顺序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金龙,江汉,徐以涛,徐煜华,郑学强
申请号:CN201811027106.5
申请日:20180904
公开号:CN109361482A
公开日:
201902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确定多用户选择信道感知顺序的方法,认知用户互相之间选择不同的信道感知顺序会影响到对空闲信道的竞争接入,需要通过全网所有用户个体间的非合作博弈过程达到全局信道竞争冲突最小的结果。
本发明采用非合作博弈数学模型来构建多用户在多信道场景下选择信道感知顺序的问题,通过计算当前时刻t用户n选择的信道感知顺序对应的后悔值来递推计算下一时刻用户选择某种信道感知顺序的概率,比较全网各个用户选择某一种信道感知顺序策略的概率是否收敛到一个固定的门限λ,从而终止迭代。
本发明可快速地确定全网多用户选择一种合适的信道感知顺序,降低全网的累积冲突水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地址: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后标营路8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尹慧晶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优先出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第32卷--------------------------------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1198);海军工程大学基金(HGDYDJJ12009)作者简介:陈永强(1981-),男,湖北武汉人,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性能评价等(chenyongqiang919@);吴晓平(1961-),男,山西新绛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分析与决策;付钰(1982-),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安全性评估、系统建模与仿真;罗晓东(1980-),男,云南镇沅人,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管理.基于模糊静态贝叶斯博弈的网络主动防御策略选取陈永强1,吴晓平1,付 钰1,罗晓东2(1.海军工程大学 信息安全系,武汉 430033;2.海军南海舰队,广东 湛江 524001)摘 要:针对网络攻防过程中攻防双方存在无法完全获知对方信息以及无法对双方损益作出准确判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贝叶斯博弈模型的网络最优防御策略选取方法。
结合网络攻防对抗双方信息不完全性的特点构建了模糊静态贝叶斯博弈模型。
在此基础上引入三角模糊数描述攻防双方的效用函数,采用基于模糊概率及均值的方法获得清晰效用函数值,进而通过求解模型的纳什均衡获得最优防御策略;最后给出了最优防御策略选取流程。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不同攻击行为概率作出有效预测,为主动防御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网络安全;博弈模型;模糊理论;策略选取;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志码:AActive defense strategy selection of network based onfuzzy static bayesian game modelCHEN Yong-qiang 1, WU Xiao-ping 1, FU Yu 1, LUO Xiao-dong 2(1. Dep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Naval Univ.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China; 2. South China Sea Fleet,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1, 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player can not fully get the information of opponent and can not make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payoff of both sid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ttack and defense in networks. This paper presented a method of active network defense strategy selection based on fuzzy Bayesian game model. It established the fuzzy static Bayesian game model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which is impossible to make accurate judgments on the information of opponent. On this basis, it described utility func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and obtained the clear value of utility function by using fuzzy probability and average value. Then it obtained the optimal defense strategy by solving the Nash equilibrium of fuzzy Bayesian game model and proposed the network optimal defense strategy selection algorithm. Mathemat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intrusion behavior.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game model; fuzzy theory; strategy selection0 引言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事件频发,面对快速增长的网络攻击行为,能否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减少损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非合作博弈论的未充分使用频谱定价算法新技术New Technology 20111>.4 数据通信基于非合作博弈论的未充分使用频谱定价算法一一一余浩农张琳(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州510006)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未充分使用;频段的定价算法。
该算法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引入未充分使用频谱的收益因子,各授权用户在保证现有通信质量前提下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通过用户之间的定价竞争,实现了一种分布式的动态频谱分配。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频谱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未充分使用;频谱的效益,同时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便于实际应用。
关键词:动态频谱分配;未充分使用频谱;频谱定价算法;非合作博弈;收益因子已有的这些研究都只考虑授权用户的;未使用;频1 引言段,而未考虑任何使用效益不高的;未充分使用;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有限的段。
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主要基于扩频通信技术,频谱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强烈的频谱使用需如CDMA商用系统、军事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求。
然而有关频谱使用效益的大量研究测试结果表等。
在这些系统中,频谱几乎总处于占用状态,即不明[1].尽管频谱资源有限,但频谱平均使用效益却很存在;未使用;频段,只存在;未充分使用;频段。
鉴于低。
为此,联邦通信委员会提出应该更加灵活而充分地使用稀缺的频谱资源[1]问。
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授权用户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干扰,只要未授权用户的信号不影响授权用户的信号传输质量,可将;未充发展,动态频谱分配成为提高频谱使用效益的重要分使用;频段给未授权用户使用。
为了实现频谱的高手段,可以使得未授权用户以非协作或协作的方式效利用并增加授权用户的收益,应该充分运用;未充动态接人授权用户的频谱。
分使用;频段进行信息传输,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非协作的接人方式中,未授权用户不断的检适用于;未充分使用;频段的定价算法。
测授权用户频谱占用情况,伺机接人空闲频段,并在在;未充分使用;频段上存在授权用户的信息传检测到授权用户出现时立即退出。
非合作博弈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非合作博弈算法是一种在博弈论中常见的算法,用于处理个体之间相互作用但不协作的情况。
在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通过非合作博弈算法,可以模拟和分析各种实际情况下的竞争和冲突,从中找出最佳策略和结果。
非合作博弈算法通常涉及到博弈论、优化理论、数学建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这些算法已经被成功运用在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本文将对非合作博弈算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原理、特点、应用领域以及优势和局限性,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收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非合作博弈算法展开,首先将介绍非合作博弈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其与博弈论的关系以及算法的运行机制。
接着将探讨非合作博弈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例如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然后将分析非合作博弈算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限制。
最后,通过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非合作博弈算法的发展方向和潜在的应用领域,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的深入了解和启发。
1.3 目的:本文旨在介绍非合作博弈算法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优势和局限性,从而让读者对该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非合作博弈算法的介绍,读者能够了解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同时,本文也旨在探讨非合作博弈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促进对非合作博弈算法的学习和研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什么是非合作博弈算法非合作博弈算法是一种博弈论中的概念,它主要研究在博弈过程中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相对于合作博弈算法,非合作博弈算法更侧重于个体之间的自利行为,每个参与者都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流量控制模型
冯慧斌;张顺颐;刘超;王攀;严军荣
【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4
【摘要】该文根据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流量控制和无线信道的特性,利用非合作博弈理论构造了基于网络流量速率和时延为参数的流量效用函数,建立了非合作博弈的无线自组织网络流量控制模型,证明了流量控制模型的Nash均衡解存在性,给出了模型的Nash均衡解的具体形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存在Nash均衡解,能有效对网络中流量进行控制,满足不同业务的用户流量QoS需求.
【总页数】4页(P925-928)
【作者】冯慧斌;张顺颐;刘超;王攀;严军荣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0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南京,210003;(Missing);(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
【相关文献】
1.基于价格竞争模型的双寡头R&D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分析 [J], 王刚;杨建飞
2.基于非合作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算法 [J], 刘浩然;赵赫瑶;邓玉静;王星淇;尹荣荣
3.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变电站无线网络资源研究 [J], 李任新;田霖;朱一峰
4.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移动节点任务分配 [J], 李霞
5.无线自组织网络跨层攻击检测博弈模型 [J], 王剑;刘星彤;降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