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4.88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摘要:临床上观察到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单支冠状动脉大血管受累或局限性病变,但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往往冠脉两支及两支以上重要的大血管都有病变且多数是弥漫型,甚至有的患者整个冠状动脉均有着严重的狭窄[1]。
由此可见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一个高危因素,除了造成血管病变还会导致神经病变,使得患者冠心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
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治疗难度大,治疗费用高,治疗效果差等特点。
本文通过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0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99例,对这些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阐述和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临床情况,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
关键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1引言冠心病就是指供养心脏血管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出现了斑块,以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
我们临床上观察到冠心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性的疼痛、或者是紧缩、沉重的感觉。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共同引起的以慢性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跟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相关,该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及发病率急剧上升,而知晓率及治疗率却很低[3]。
我们临床上观察到糖尿病患者患有冠心病的特点如下:首先是“高发低龄”,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很高,大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冠心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时间通常比非糖尿病患者早;其次是“男女平等”,对非糖尿病患者而言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低于男性,但是患有糖尿病后这种女性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随之消失,导致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机率大大增加,甚至不亚于男性;最后是“不典型”,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神经系统的病变,使得痛觉不敏感,1/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胸痛症状,使人不易联想导冠心病,从而延误病情[4]。
分析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发表时间:2018-04-20T15:27:28.8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作者:龚韧[导读] 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大部分冠状脉或全部出现僵硬或弥松散弹簧状,多使用药物治疗。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贵州贵阳 550003)【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和冠脉造影特点。
方法:回归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冠心病6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
比较两组患者冠脉造影及治疗方式。
结果:两组患者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血管分布比较有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选择PCI对照组(P<0.05),选择药物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脉病变支数较多,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临床主要应用药物治疗。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冠脉造影【中图分类号】R541.4;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175-02 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糖尿病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1]。
临床分析发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变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重于冠心病患者,这与多种因素共同导致血管粥样硬化有关。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其临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归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5.48±1.47)岁,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冠心病61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16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9.48±1.47)岁,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