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 格式:xls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2023规上企业标准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企业竞争力,2023年国家对规上企业标准进行了修订。
以下是2023年规上企业的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内的建筑、房地产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该标准适用于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领域的工业企业。
二、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商品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
三、资质内的建筑、房地产企业
资质内的建筑、房地产企业是指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法人单位。
该标准适用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领域的法人单位。
四、规模以上服务业
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该标准适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等领域的服务业法人单位。
总的来说,2023年规上企业标准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资质内的建筑、房地产企业以及规模以上服务业。
这些
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企业竞争力,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需求。
同时,政府将继续加强对规上企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分行业)-2003年概要背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从事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万元的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以2003年为例,分行业综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希望能够为了解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行业概述采矿业2003年,规模以上采矿业企业达到3,81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高达9521.12亿元,利润总额为3123.91亿元。
这些企业共投资24.74亿元,从业人数为216.22万人。
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16,803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7.73%。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4.85万亿元,利润总额为4248.52亿元。
制造业企业共投资1254.96亿元,从业人数为2,768.19万人。
制造业企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类:食品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5,42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4.64%。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032.46亿元,利润总额为43.12亿元。
食品制造业企业共投资24.16亿元,从业人数为97.16万人。
饮料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1,82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1.56%。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224.54亿元,利润总额为18.73亿元。
饮料制造业企业共投资8.41亿元,从业人数为18.83万人。
纺织业2003年,规模以上纺织业企业数量达到29,826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25.5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131.25亿元,利润总额为28.17亿元。
纺织业企业共投资73.68亿元,从业人数为258.03万人。
电子设备制造业2003年,规模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数量达到3,383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2.8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规定标准的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是对工业企业规模大小进行分类管理的依据,对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工业发展的需要。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管工业企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工业企业的发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对工业企业的规模大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有利于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监管。
这有助于避免一些小型企业因规模不足而无法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也有助于引导企业向着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工业企业的质量和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技术实力、更高的生产水平和更好的管理水平,其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提高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企业向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变革,一些传统产业逐渐衰退,而一些新兴产业逐渐兴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管工业企业,规范工业企业的发展,提高工业企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于申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政策条件园区各工业企业:根据区有关工作部署,现将规上工业企业入库条件及所需资料明细提供给您,请您对照明细,准备好符合入规企业申报材料,并于每月19日前将月度申报材料加盖公章后一式两份报至区经济发展局。
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条件:1、一般纳税法人单位;2、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二、企业需提交的申报材料如下:1、现场核查结果登记表(附件1)2、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附件2)3、企业工商执照(副本)复印件4、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5、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6、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7、截至申报期最近1个月的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表(一)。
(需在税务部门网上申报平台端口查询并打印,不能企业自制表格)8、项目立项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复印件(发展改革委(经信委或工信委)对建设项目的批复(或备案)文件)三、申报时间:年度审批:每年10月进行年度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工业企业均可提报;(具体时间按上级统计部门下发通知要求为准)月度审批:每年2-9月进行月度申报,月度申报仅限当年新投产企业。
(即当年或上一年第4季度新投产企业)。
联系人:钟万芳联系电话:8372950邮箱:516191170@地址:管委会大楼五楼5108号注意事项:1、以上所有资料每一页均需加盖企业公章,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表(一)除加盖企业公章外,还需加盖国税部门公章;2、现场核查中照片请提供电子版本;3、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04、15、06项区划代码及行业代码由区经济发展局填写,10项请填写90,11项请对照工商营业执照成立时间,18项经济指标数据为全年预计完成数据,27、20、21、32、29、33、34、22、35项可不填写;4、已经三证合一的企业提供三证合一后的证照复印件。
5、企业三证合一之后,如何提取组织代码证号,如区内一家企业三证合一之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60700589231468Y,组织机构代码应为589231468(第九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
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统计局•【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深统规〔2023〕1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深圳市统计局关于布置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深统规〔2023〕1号各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统计局,市直各有关部门,各有关驻深单位,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年报及定期报表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相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现将深圳市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级统计机构、相关部门要严格贯彻执行各项统计调查制度,切实维护统计制度的严肃性,确保调查对象、统计人员严格按照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填报、审核、验收数据,及时反馈制度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强化统计调查全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各项统计调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统筹谋划统计调查工作,积极开展统计监测分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统计保障。
本通知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月31日。
深圳市统计局2023年11月29日附件2023年统计年报和202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主要修订内容一、总体说明(一)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改为“国统字〔2023〕88号”。
(二)《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中已纳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的2023年统计年报,免报。
(三)各制度报表时间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安排适当调整。
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度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7.15•【字号】平政办发〔2020〕16号•【施行日期】2020.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管理正文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度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平度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案(试行)》已经市十八届人民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7月15日平度市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案(试行)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政字〔2019〕235号)和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实施步骤、主要指标和企业分档归类说明>的通知》(鲁工信发〔2019〕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工业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方案如下:一、评价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以同口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企业生产主要经营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充分体现客观性。
(二)可比性原则。
依据参评指标的全市平均情况设定基准值,实行企业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的办法,充分体现可比性。
(三)公平性原则。
按照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可获得性和可核查性科学设置指标,坚持数据说话,充分体现公平性。
(四)导向性原则。
指标设置和权重比例突出发展质量和效益,突出科技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提升,充分体现导向性。
二、评价范围全市范围内占地经营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和占地3亩(含3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除外)。
第21卷第1期 Vol.21 No.l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 o f Weifang University2021年2月Feb.2021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分析周志霞(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摘要:当前,山东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各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呈 现区域化差异。
文章参照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定,构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系统聚类法W ard算法和专家赋分法对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 与综合评价。
研究发现,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可划分为领先、良好、中等、较低四类,各地区应制定 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从经济发展实力、经济增长潜力、生活富裕程度、绿色发展水平等维度进行改 善提高。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区域化差异;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一、 山东省高质置发展的背景当前,我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下 中高速增长态势,新动能新经济在中国蓬勃发 展,成为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兴力量[11。
而山东省经 济发展进人新常态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
新旧动 能的转换推动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确保新旧动能的顺利转 换。
能否在三到五年内扭转动能衰退问题、形成 新动能发展的良好格局,是山东省经济能否实现 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关键。
对于处在新时代的经济而言,髙质量发展是 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综合复杂系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
当前,制约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 在,部分领域体制机制没有突破,思想观念过于 保守,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矛盾加深,创新环境有待改善,开放发展有待加 强。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始终以“创新、改革、开 放”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助 推山东省高质量开放发展。
二、 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开文章编号:1671-4288(2021)01-0001-03展了大量研究,主要的衡量指标有:衡量经济增长 的GNP指标,即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 和服务价值的综合;美国经济学家威廉•诺德豪斯 和詹姆斯•托宾提出的NEW指标,即从经济福利 尺度进行衡量;美国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和约 翰•科布提出的ISEW指标,即建立可持续的福利 经济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经济学家柯利设 计的NEWBI指标,即采用新经济福利指数进行衡 量;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指定的HDI指数,即按 照人文发展指数进行衡量参照目前学术界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界 定,经济学家任保平提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 标准应包含以下方面:经济发展的有效性、经济结 构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创新性、经济发展的可持 续性、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居民生活质量的提 高等”131。
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工业企业作为工业领域的龙头,其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则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按行业分类,对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钢铁行业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直接影响到国家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其主要指标包括产量、销售收入、利润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等。
过去几十年,中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市场。
然而,由于过剩产能和环境压力,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其主要指标包括石油、炼油、化工产品产量、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等。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近年来持续增长,海外投资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
未来,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三、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其主要指标包括发电量、售电量、电力总装机容量以及供电可靠率等。
中国电力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和消费市场。
但是,电力供求矛盾突出,发展不平衡也是该行业面临的问题。
未来,企业应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四、汽车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是国内外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其主要指标包括汽车产量、销售收入、利润以及市场份额等。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
然而,中国汽车制造企业仍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品牌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未来,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汽车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