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转入议论,其实也有写景的形式。 以“浮云”二字为喻,比喻诗人对当时 当时的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二字, 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反 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 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最高层” 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 治上的最高决策。
哲理
~\(≧▽≦)/~啦啦啦
!!!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 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 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再见
2.闻说:听说;
3.鸡鸣:清晨鸡叫时分。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浮云遮住远眺的视线, 当然是因为登临绝顶身处凌空最高层
1.不畏:不怕; 2.缘:表原因,相当于“因为”; 3.身:名词用作动词,置身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 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 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 不畏困难的心怀。一二句叙述自己行 动,为后文议论打好基础。三四句议 论,由前两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悟到 一种人生哲理。
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上千寻塔,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古塔, 飞来峰上有座千寻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清晨鸡叫
的时候能看见日出。 听说鸡鸣时分可看见旭日东升。 1.寻:古代一种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鸡鸣时分是 看不到日出的。据说在泰山的日观峰, “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在飞来峰 上能不能看到这一奇景呢?从“闻说” 二字推断,诗人没有看到。他不写亲眼 看到的景物,而写传闻之景,为的是突 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鸡鸣日出的 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