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2011重点答案·武大

管理学基础2011重点答案·武大

管理学基础2011重点答案·武大
管理学基础2011重点答案·武大

○管理学基础

chapter1

1.组织的基本结构要素:6

*组织要有一个由一定的经过挑选的相互依赖、彼此合作的人员组成的集体,其成员必须按一定的角色和分工进行组合,且具有一定时间的持续性。

目标章程权力体系技术沟通物质技术装备

2.试析组织管理的职能结构:11

*如图所示:决策是管理额内核,它涉及管理的各个方面职能的发挥;其中组织、领导、计划和控制作为基本的管理职能,体现在组织的各个方面的业务活动之间;在此基础上,管理的沟通职能、协调职能、代表职能、指挥职能、激励、监督、评价、和创造以及其他职能(文化职能)得以综合发挥。

3.简述管理的性质和管理职业素质:12

*管理的性质可以划分为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前者体现在管理对自然界的作用和管理科学的创造性上,后者体现在管理的社会分工和社会作用上。

自然属性:自然条件性、客观规律性、自然创造性、科学性、信息特性;

社会属性体现在: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文化、社会作用。(5+5)chapter2

4.西方早期管理思想是如何产生的;当时的代表性思想主要有哪些:34.34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得科学生产力迅速发展产生经济效应,从根本上改变着工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式。面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传统的管理方法正经受来字各个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诸多管理问题。,人们从多

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形成了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经纪人理论”、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发展: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

5.&分析面向未来管理学发展(如面向企业创新):53

*?近三十年来,与其他领域一样,管理学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面向未来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形成已成为当前管理创新的主流。其中最突出的,有以新的组织文化为背景的人本管理思想的形成、学习型组织与第五代管理理论、组织再造与管理信息化等。+书本chapter3

6.简述管理的社会责任的演化过程:91

*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社会责任模范经历了范伟扩大和强度增加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归为四个发展阶段:所有者与管理层、组织内所有成员、组织与具体环境中的各种成分、更为广阔的社会(产品、信誉和客户关系)及其他人(完整的社会责任)。

*第一阶段:管理者只是对组织的所有者和管理层次负责,通过寻求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管理方式,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阶段:管理者将所承担的责任扩大到所有组织成员,为组织成员创造和改善工作条件,扩大他们的权利,确保应有的各种利益。

第三阶段:管理者扩展了责任目标,包括企业产品的公平价格、可靠的质量、合格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对外业务活动信誉和客户关系等。

第四阶段:管理者开始履行其完整的社会责任。从社会整体运行的角度看,一切企、事业组织部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管理必须对社会和公众负责,其原则是有利于社会、他人和大众,以符合社会利益为第一的准则,与此同时对组织及成员负责。

7.&试析管理监督的社会体系结构(从哪几个方面):94

*管理的社会监督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行为监督、组织活动的后果监督、

管理的社会责任监督、管理的涩会责任的监督、管理活动中的权益保护监督、管理业务监督、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保障);

我国的社会监督体系是在政府的控制下的社会监督体制,它包括政府,行业,公共监督三大主体,以此为基础,构成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

8.多国与跨国模式的区分:97

*多国公司(MNC)是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从事经营活动,,但以本国为基地对国外经营进行集中管理的公司。

跨国公司(TNC)是指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建从事重要经营,并在从事经营的所在国分散制定决策的公司,这种组织模式并不以复制本国的成功经验来管理设在国外的经营公司,而是根据所在国的环境和文化,结合公司情况进行经营。

?&chapter4

9.试析组织结构理论及其发展:117

*组织结构理论以组织结构为对象,研究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组织结构要素、组织模式选择以及组织结构与环境的关系,面向组织结构设计与机构建设的实践需要,解决组织设计、再造、变革与创新中的实际问题。组织结构理论随着组织管理的发展而发展,其理论应用在于从组织设计与建设出发,利用传统理论和现代组织结构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类组织结构设计与方案实施问题。其理论发展内容大致有:

传统组织结构理论;结构权变理论;制度化组织结构理论;组织生态理论。

10.组织结构的常规模型有哪些:121

*在现代条件下,组织的结构模式大致分为机械式组织模式和有机式组织类两类,包括职能结构、分布型结构、简单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以及其他结构类型。

11.解释权力配置:132

*在组织运行中,管理权力的配置是以岗位责任的履行和管理任务的完成为前提的,即

以岗位责任为中心进行权力配置.从管理职责对权力需要角度看,一方面需要从事岗位责任活动的个人具有志伟所需的人格权力、知识权力、,另一方面(也就是最基本的组织保障方面),也需要组织管理中的制度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12.简述组织运行中的制度建设内容:145

*组织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人事制度、责任制度、分配制度、作业制度、其他方面的制度和规范(教育制度、福利制度)

13.组织运行模式设计有哪些;&怎样运行:137

*在组织运行模式中,传统的模式主要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运作、以绩效为中心的运作和以关系为中心的运作三种模式。

现代组织发展,特别是企业发展中,组织运作模式有准时生产、制造资源计划、最优化生产、柔性制造、流程生产组织、精益生产、集成化生产及敏捷制造。

*思考

14.什么事组织岗位:128

*岗位可以称为职位,它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的基本要求按一定的组织结构所设置的具有相应的责任与权力的工作职位。工作任务、责任和权力是岗位设置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因此我们说岗位是责权的统一体。

chapter5

15.什么事业务流程;业务流程再造:156.192

*业务流程指企业运行中一系列规范化的、有序结合的活动,它包括研发、供应、生产、销售、经营等基本业务环节。在企业流程中,人、物结合和以人为中心的作用是基本的,它反映了企业的系统化作业过程。

*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变革和重组的过程,其目的是在于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以客户、竞

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经营环境。

*?简述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步骤。197

阶段1:构思设想(S1)。这一阶段主要为企业的流程再造作立项准备。

阶段2:项目启动(S2)。这一阶段包括建立流程再造小组;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通过设立标准、外部顾客的需求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确定业务流程再造的绩效目标。

阶段3:分析诊断(S3)。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对现有流程及其子流程的建模,描述各个流程的属性;通过确定流程的需求和顾客价值的实现,分析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确定非增值的活动。

阶段4:程序设计(S4)。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流程的设计,提出新流程的各种可行方案。

16.简述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169

*企业供应链涵盖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期流程模式由企业经营活动决定,按企业业务范围和经营方式、条件不同,可以大致区分为基于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客户需寻求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企业联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基于全球网络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

chapter6

17.组织激励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25.228

*从内在机制看,组织激励的基本理论原则主要有需求激励原则、利益激励原则、公平激励原则和强化激励原则。

*就激励的实施体系而言,组织激励可以包括工作激励、绩效激励和思想激励三方面。

chapter7

18什么是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区别:250

*程序化决策是一种常规性的决策,它所解决的是组织中经常重复出现的常规管理问题

的例行安排和处理。对这些问题的裁决和处理,一般有章可循,只要通过固定的决策程序便可以解决。

非程序化决策是一种非常规性的、针对无章可循的特定问题的管理决策,其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规范化的程序,它解决的是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完全不清楚的、结构不分明的且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19.什么是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255.257

*理性决策是指完全客观的和符合理性逻辑的决策。一个完全的理性决策,具有客观上的明确目标,决策的制定始终导向选择使目标最大化的方案。理性决策的前提是,问题是清楚的、无歧义的,决策信息是完备的,决策者的逻辑思维是完全客观的。

有限理性决策的要点是,把问题的本质抽象为简单的模型,而不是直接处理全部复杂性的决策问题,然后在组织的信息处理限制和约束下,力求在简单的模型参数下采取理性决策方式,获取理想的决策方案和效果。

chapter8

20.试述目标管理的实施原则、成旭;如何改进目标管理:280+281.283

*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系统原则、效益原则、人本原则;

它的具体做法:一、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目标,二、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三、对目标完成程度的评价。

*MBO(目标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从多方进行改进,包括:将目标管理扩展到目标保证、以目标管理为主线,综合吸收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经济责任奖惩制的各种管理理论和方法、将组织怒表管理纳入社会目标管理的轨道、强化组织的目标协调与认可。

21.区分目标管理和计划:283.278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效的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

计划是目标活动的产物,是对未来的目标设计与行动安排。它包括定义组织目标、考核目标的实现。进行实现目标的战略、战术以及过程安排等。

22.?试析计划组织方法和编制方法的应用:297.301 308书

*计划组织:突出的有阶段计划方法、&滚动计划方法、分解计划方法和综合计划方法的应用;

计划编制: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线性规划法和非线性规划法。

chapter9

23.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集中分层控制的组织方式:320

*集中控制是在组织中建立一个控制中心,对组织的所有部门、机构、人员发出控制指令,操纵组织的所有活动,监控所有的业务流程,从而实现总体的控制目标;

分散控制是按组织的自然结构额管理层次与机构设置情况,建立于结构体系相对应的多个分散性的控制中心,分别对各自的部门和工作进行控制,而组织的最高管理机构只负责宏观上的管理指导和最终的工作裁决。

集中分层控制以组织的层次结构为基础,实现最高层得宏观集中和各层的微观分散,即进行集中于分散相结合的控制。这种控制也可称为分层多极控制。

24.简析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与环节:331.335

*管理控制的过程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制定管理控制标准。

在标准制度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控制中的关键问题和对象。标准的内容由管理控制内容决定,组织管理中的计划、目标、方案以及每项活动,凡需要实施控制者,都应有与此相适应的控制标准。

(2)衡量实际工作绩效。

衡量实际工作绩效的要点是,用预定的标准对实际工作绩效和进度进行检查和比较,提交需要纠正的偏差结果,形成管理控制中的纠偏依据。

(3)纠正活动偏差。

管理者可以选择三种方案:一是不采取任何行动,二是改进工作绩效,三是修订控制标准。

chapter10

chapter11

25.管理沟通网络可分为哪几种;如何刻骨管理沟通障碍:

*管理沟通网络的种类有:星式结构、树式结构、环式结构、全通式结构、总线式结构;

管理沟通障碍的克服:

管理沟通的障碍主要由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对于个人原因引发的沟通障碍,只有通过管理的手段来解决,使所有组织成员提高对管理沟通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使之与现代管理中的人员沟通要求相适应。克服人际因素障碍的关键是加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际关系工作,使组织成员能够相容。对于组织因素,在沟通中必须采用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方式,同时,通过沟通实现组织结构的优化。对于环境因素,可通过强化公共关系来实现,以求组织管理的开放化,从而促进局部环境的优化。对于技术因素,组织应对管理信息流进行系统化综合处理,并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以实现整体管理目标。

chapter12

26.论述信息化管理下组织有哪些变化和创新

*思考(by yourself)

*:回答&:重要?:有疑问

武大数字测图作业答案

1、解释下列名词:总地球椭球、参考地球椭球、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 答:总地球椭圆:与全球范围内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 参考椭圆:于某个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 垂线偏差:地面一点对大地水准面的垂线和对地球椭球面的法线夹角。 大地水准面差距:地球椭圆与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2、地面测量要素有哪些?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三要素:角度、距离、高差。 三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复测复算,步步检核。 3、什么叫测量坐标系?坐标方位角是如何定义的?它与数学坐标系中的方位角有何不同?答:为了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而建立的参考系叫做测量坐标系。 由直线一段的坐标方位角起,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的水平角度成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它与数学上所说的方位角的不同点在于,后者是以水平面上横轴起,逆时针转过的角度。 4、试写出坐标正反算公式。 答:由于在同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各点处坐标北方向均是平行的,所以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即α12=α21±180° 5、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有何作用? 答:与平静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它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 6、测量工作中常用哪几种坐标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①大地坐标系:地面上的一点的空间位置可用大地坐标(B,L,H)表示。大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面作为基准面,以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作为在椭球面上确定某一点投影位置的两个参考面。L表示大地经度,B表示纬度,H表示大地高。 ②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体中心O为原点,起始子午面与赤道面交线为X轴,赤道面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椭球体的旋转轴为Z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0-XYZ,在该坐标系中,P点的点位置用OP在这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X、Y、Z表示。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纵轴为X轴,表示南北方向,向北为正;横轴为Y轴,表示东西方向,向东为正;象限顺序依顺时针方向排列。 7、测量工作中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之处?画图说明。答:测绘工作中以极坐标表示点位置时其角度值是以北方向为准按顺时针方向计算,而数学中则从横轴起按逆时针方向计算。如图所示。

编译原理复习题--有答案版

1、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L1={a n b n c i|n≥1,i≥0} 答案: S→ AB|B A→ a|aA B→ bBc|bc 2.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 L1={a n b n c m d m| m,n≥1,n为奇数,m为偶数}。 答案:文法G(S):S→AC A→aaAbb/ab C→ccCcc/cc 3、构造一个DFA,它接受={a,b}上所有包含ab的字符串。 (要求:先将正规式转化为NFA,再将NFA确定化,最小化) (一)相应的正规式为(a|b)*ab(a|b)* (二)①与此正规式对应的NFA为 答案;在自己写的纸上 4、对下面的文法G: E→TE’ E’→+E|ε T→FT’ T’→T|ε F→PF’ F’→*F’|ε P→(E)|a|b|∧(1)证明这个文法是LL(1)的。 考虑下列产生式: E’->E|ε T’->T|ε F’->*F’ |ε P->(E) |∧a|b FIRST(+E)∩FIRST(ε)={+}∩{ε}=φ FIRST(+E)∩FOLLOW(E')={+}∩{#,)}=φ FIRST(T)∩FIRST(ε)={(,a,b,^}∩{ε}=φ

FIRST(T)∩FOLLOW(T')={(,a,b,^}∩{+,),#}=φ FIRST(*F')∩FIRST(ε)={*}∩{ε}=φ FIRST(*F')∩FOLLOW(F')={*}∩{(,a,b,^,+,),#}=φ FIRST((E))∩FIRST(a) ∩FIRST(b) ∩FIRST(^)=φ 所以,该文法式LL(1)文法. 计算这个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和FOLLOW。(8分) 答案:FIRST(E)={(,a,b,^} FIRST(E')={+,ε} FIRST(T)={(,a,b,^} FIRST(T')={(,a,b,^,ε} FIRST(F)={(,a,b,^} FIRST(F')={*,ε} FIRST(P)={(,a,b,^} FOLLOW(E)={#,)} FOLLOW(E')={#,)} FOLLOW(T)={+,),#} FOLLOW(T')={+,),#} FOLLOW(F)={(,a,b,^,+,),#} FOLLOW(F')={(,a,b,^,+,),#} FOLLOW(P)={*,(,a,b,^,+,),#} (3)构造它的预测分析表。(6分) 答案;在手机上 写出表达式a+b*(c-d)对应的逆波兰式和三元式序列。 答案:逆波兰式:(abcd-*+) 三元式序列: OP ARG1 ARG2 (1) - c d (2) * b (1) (3) + a (2)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乔母斯基定义的3型文法(线性文法)产生式形式 A→Ba|a,或A→aB|a,A,B∈Vn, a,b∈Vt 。 2.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入是单词符号,其输出是语法单位。 3 型为 B → .aB 的LR(0)项目被称为移进项目,型为 B → a.B 的LR(0) 项目被称为待约项目, 4.在属性文法中文法符号的两种属性分别为继承属性和综合属性。 5、运行时存贮管理方案有静态存储分配、动态存储分配和堆式存储分配和方案。 二.已知文法 G(S) (1) E → T | E+T (2) T → F | F*F (3) F →(E)| i (1)写出句型(T*F+i)的最右推到并画出语法树。(4分) (2)写出上述句型的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4分) 答:(1)最右推到(2分) E ==> T ==> F ==> (E) ==> (E+T) ==> (E+F) ==> (E+i) ==> (T+i) ==> (T*F+i) (2) 语法树(2分) (3)(4分) 短语:(T*F+i),T*F+i ,T*F , i 直接短语:T*F , i 句柄:T*F 三. 证明文法G(S) :S → SaS |ε是二义的。(6分) 答:句子aaa对应的两颗语法树为:

因此,文法是二义文法 四.给定正规文法G(S): (1) S → Sa | Ab |b (2) A → Sa 请构造与之等价的DFA。(6分) 答:对应的NFA为:(6分) 状态转换表: a b {F} Φ{S} {S} {S,A} Φ {S,A} {S,A} {S} 五. 构造识别正规语言b*a(bb*a)*b* 最小的DFA(要求写出求解过程)。(15分)答:(1)对应的NFA(5分) a b {0} {1,3} {0} {1,3} Φ{2,3} {2,3} {1,3} {2,3} (5分) 六. 已知文法G(S) : (1) S → ^ | a | (T) (2) T → T,S | S 试:(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4分) (2)构造相应的first 和 follow 集合。(6分) 答:(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后文法 G’(S)为: (1) S → ^ | a | (T)

王汝传编译原理习题答案

《编译原理》习题答案: 第一次: P14 2、何谓源程序、目标程序、翻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它们之间可能有何种关系? 答:被翻译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翻译出来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或目标代码; 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实现此功能的程序称为翻译程序; 把汇编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称为汇编程序; 解释程序不是直接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后再执行,而是一个个语句读入源程序,即边解释边执行; 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的程序。 关系: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都是翻译程序,具体见P4 图 1.3。 P14 3、编译程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试述各部分的功能? 答:编译程序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1)词法分析程序;(2)语法分析程序;(3)语义分析程序;(4)中间代码生成;(5)代码优化程序;(6)目标代码生成程序;(7)错误检查和处理程序;(8)信息表管理程序。具体功能见P7-9。 P14 4、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有什么不同?试举例说明。 答:语法分析是将单词流分析如何组成句子而句子又如何组成程序,看句子乃至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例如:对变量x:= y 符合语法规则就通过。语义分析是对语句意义进行检查,如赋值语句中x与y类型要一致,否则语法分析正确,语义分析则错误。 P15 5、编译程序分遍由哪些因素决定? 答: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编译程序功能强弱;源语言繁简;目标程序优化程度;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时使用工具的先进程度以及参加人员多少和素质等等。 补充: 1、为什么要对单词进行内部编码?其原则是什么?对标识符是如何进行内部编码的? 答:内部编码从“源字符串”中识别单词并确定单词的类型和值;原则:长度统一,即刻画了单词本身,也刻画了它所具有的属性,以供其它部分分析使用。对于标识符编码,先判断出该单词是标识符,然后在类别编码中写入相关信息,以表示为标识符,再根据具体标识符的含义编码该单词的值。 补充: 2、赋值语句:A:= 5 * C的语法和语义指的是什么? 答:语法分析将检查该语句是否符合赋值语句规则,语义是指将 5 * C 的结果赋值为 A 。第二次作业: P38 1、设T1={11,010},T2={0,01,1001},计算:T2T1,T1*,T2+。 T2T1={011,0010,0111,01010,100111,1001010} T1*={ε,11,010,1111,11010,01011,010010……} T2+={0,01,1001,00,001,01001,010,0101……}

2020武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20武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一名跨考生,我在大二下半学期就开始了解考研专业课。看了很多关于信管专业的复习方法、备考经验,然后自己初期脑子里也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上岸武大,我觉得很幸运很高兴。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具体的我的专业课的备考经验。 考研专业课是622和815,情报学也考815,可参考。 信息管理学基础和管理信息系统两门课都是七月份开始复习的,暑假期间复习完第一遍,一周背一章。数据库从十月份开始复习。前三遍背的很慢,第四遍开始背的比较快一些。最后一个月基本按照整理的提纲复习,一周背一遍。 信息管理学基础:根据我的了解,考题完全来自课本,背记内容比较多。所以以提纲记忆为主,找一份详细的提纲梳理一下课本内容,记住关键点。课本用来理解。 复习方法: 1.大纲很重要,不需要很详细,覆盖每章的重点就可以。尤其是考前一个月,如果还是背课本的话,背的很慢,记忆速度赶不上忘的快,照着大纲背,复述,在最后一个月很有用。 2.按照遗忘曲线来复习,下载一个APP,把自己复习的内容输进去,会提醒你什么时候复习,挺方便的。 3.默写。每年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反反复复就那些题,所以从十月开始,我会定期默写真题,加强重点知识的记忆。 4.名词解释和论述单独摘出来背。前三遍正常背课本提纲即可,后面就需要把名词解释和论述单独摘出来记忆。 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书目:唐晓波《管理信息系统》。 很多课本上找不到的名词解释,简答,所以以理解为主,但是也要背课本,把薛老师的课本作为补充即可。复习的方法同上面信息管理学基础,不过多了画图题,单独拿出时间专项专练。我当初报名了爱考宝典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老师通过分析真题,着重把这本书上的重难点给我讲了讲,然后画图题也专门带着我练习了。 数据库: 名词和简答都来自课本,并且记忆量少。综合题理解了就会写代码。不过写代码有些同学可能会遇到问题,其实这个相对别的计算机的算法简单很多,如果不理解的同学建议多看看书,然后像我一样找个老师好好辅导一下,书上介绍的知识点很多,老师讲解的话不容易弄混。理解了结合复习提纲和课本详细内容背就行了。没有基础的同学一定要早点开始背哦。这门课以我的经验来看,难度真的不大,认认真真看几遍就能明白大半。 十一月份我把名词解释单独拿出来背诵。至于综合题譬如范式,代码,关系代数,都是定期抽时间偶尔回顾一下注意一下细节即可。把历年真题和课本练习题多做几遍就可以,不放心的也可以找一些其他名校真题做一做。 最后,大家还是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加油,坚持到底,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课程编号:20151024117 课程性质:必修 数字测图实习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学院: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地点:咸安实习基地 班级: 2014级03班 组号: 03组 姓名:张岩 学号: 2014301610386 教师:贾剑钢 徐进军 2015年11月08日至 2015年11月27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3) 二、实习内容及技术要求 (3)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6)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6) 五、参考资料 (12) 六、附录 (13) (1)全站仪的检验报告 (2)实习技术设计报告 (3)实习原始数据 (4)实习心得(手写版)

2015-11-8至2015-11-27我们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湖北科技学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熟练地掌握了由控制到碎步再到内业成图的全部流程,逐渐领悟到了日后测绘学习以及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窍门,可以说是一次 贴近实战的大练兵,在风风雨雨的半个月里,逐步具备了测绘工作者的技能, 展现了武测学子的昂扬向上精神风貌。 实习让我们对《数字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 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 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 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技术要求 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数字地图测绘 (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每组测绘一幅1:500的数字地图; (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4)完成各自小组的控制网布设;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2.根据实习指导书及老师的要求,有以下相关技术要求数据:

(精选)编译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单词,然后再分析每个句子并翻译其意义。 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综合。 4.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日渐多变的运行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1.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主要有两种途径:解释和编译。 2.扫描器是词法分析器,它接受输入的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并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其输出结果是单词符号,供语法分析器使用。 3.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移进、归约、错误处理、接受等四种操作。 4.一个LL(1)分析程序需要用到一张分析表和符号栈。 5.后缀式abc-/所代表的表达式是a/(b-c)。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_C。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 2.正规式 M 1 和 M 2 等价是指__C_。 A. 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B. 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 C. 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3.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_C____。 A. xyx B. (xyx)* C.xnyxn(n≥0) D. x*yx* 4.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_A____。 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5.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__D__。 A.源程序B.目标语言 C.编译方法 D.以上三项都是 6.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B___实现的。 A.指示器B.临时变量C.符号表 D.程序变量 7.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__B___。 A.┐AB∨∧CD∨B.A┐B∨CD∨∧C. AB∨┐CD∨∧ D.A┐B∨∧CD∨8. 优化可生成__D___的目标代码。 A.运行时间较短B.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C.运行时间短但占用内存空间大 D.运行时间短且占用存储空间小 9.下列___C___优化方法不是针对循环优化进行的。 A. 强度削弱 B.删除归纳变量C.删除多余运算 D.代码外提 10.编译程序使用_B_区别标识符的作用域。 A. 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名B.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静态层次 C.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动态层次 D. 标识符的行号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中,有且仅有一个唯一的终态。x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3

编译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2、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3、如果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程序是机器代码程序,则源程序的执行分为两大阶段:(编译阶段)和(运行阶段)。 4、如果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程序是汇编语言程序,则源程序的执行分成三个阶段:(编译阶段)、(汇编阶段)和(运行阶段)。 5、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会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回溯)和((左递归带来的)无限循环)。 6、LL(k)分析法中,第一个L的含义是(从左到右进行分析),第二个L的含义是(每次进行最左推导),“k”的含义是(向输入串中查看K个输入符号)。 7、LL(1)分析法中,第一个L的含义是(从左到右进行分析),第二个L的含义是(每次进行最左推导),“1”的含义是(向输入串中查看1个输入符号)。 8、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识别符号)出发,不断建立(直接推导),试图构造一个推导序列,最终由它推导出与输入符号相同的(符号串)。 9、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待输入的符号串开始,利用文法的规则步步向上进行(直接归约),试图(归约)到文法的(识别符号|开始符号)。 10、LR(0)分析法的名字中,“L”的含义是(从左到右进行分析),“R”的含义是(采用最右推导的逆过程---最左归约),“0”的含义是(向貌似句柄的符号串后查看0个输入符号)。 11、LR(1)分析法的名字中,“L”的含义是(从左到右进行分析),“R”的含义是(采用最右推导的逆过程---最左归约),“1”的含义是(向貌似句柄的符号串后查看1个输入符号)。 12、SLR(1)分析法的名字中,“S”的含义是(简单的),“L”的含义是(从左到右进行分析),“R”的含义是(采用最右推导的逆过程---最左归约),“1”的含义是(向貌似句柄的符号串后查看1个输入符号)。 13、在编译过程中,常见的中间语言形式有(逆波兰表示)、(三元式)、(四元式)和(树形表示)。 14、在编译程序中安排中间代码生成的目的是(便于代码优化)和(便于目标程序的移植)。 15、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a-bc-d+*+ )。 16、表达式a+b*(c+d/e)的逆波兰表示为(abcde/+*+ )。 17、表达式a:=a+b*c↑(d/e)/f的逆波兰表示为(aabcde/↑*f/+:= )。 18、文法符号的属性有(继承属性)和(综合属性)两种。 19、一个文法符号的继承属性是通过语法树中它的(兄弟结点与父)结点的相应文法符号的属性来计算的。 20、一个文法符号的综合属性是通过语法树中它的(子)结点的属性来计算的。

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一个正规语言只能对应( B ) A 一个正规文法 B 一个最小有限状态自动机 2.文法G[A]:A→εA→aB B→Ab B→a是( A ) A 正规文法 B 二型文法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一个S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 B 一个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 4.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消除了左递归,提取了左公共因子后是满足LL(1)文法的( A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必要条件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一个正规式只能对应一个确定的有限状态自动机 B 一个正规语言可能对应多个正规文法 6.算符优先分析与规范归约相比的优点是( A ) A 归约速度快 B 对文法限制少 7.一个LR(1)文法合并同心集后若不是LALR(1)文法( B ) A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 B 则可能存在归约/归约冲突 C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和归约/归约冲突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Lex是一个词法分析器的生成器 B Yacc是一个语法分析器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一个正规文法也一定是二型文法 B 一个二型文法也一定能有一个等价的正规文法 10.编译原理是对(C)。 A、机器语言的执行 B、汇编语言的翻译 C、高级语言的翻译 D、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11.(A)是一种典型的解释型语言。 A.BASIC B.C C.FORTRAN D.PASCAL 12.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目标程序的工作是由(B)完成的。 A. 编译器 B. 汇编器 C. 解释器 D. 预处理器 13.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经编译后产生的程序叫(B)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连接程序D.解释程序14.(C)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A.词法分析程序 B.代码生成程序? C.设备管理程序 D.语法分析程序 15.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六个部分,还应包括(C)。 A.模拟执行器B.解释器?C.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 ??? D.符号执行器16.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D)上。 A.出错处理B.词法分析C.目标代码生成D.表格管理 17.源程序是句子的集合,(B)可以较好地反映句子的结构。 A. 线性表 B. 树 C. 完全图 D. 堆栈 18.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D)。 A、单词自身值 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 D、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19.词法分析器不能(D) A. 识别出数值常量 B. 过滤源程序中的注释 C. 扫描源程序并识别记号 D. 发现括号不匹配 20.文法:G:S→xSx | y所识别的语言是(D)。 A、xyx B、(xyx)* C、x*yx* D、x n yx n(n≥0) 21.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A) 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 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 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 22.正则文法(A)二义性的。 A. 可以是 B. 一定不是 C. 一定是 23.(B)这样一些语言,它们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A. 存在 B. 不存在 C. 无法判定是否存在 24.给定文法A→bA | ca,为该文法句子的是(C)

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推荐

武汉大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 业推荐 推荐理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2003 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学科评估中,学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自2000 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 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0 余项,项目总经费达1200 余万元。2005 年该院马费成教授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本领域唯一的一项重大攻关项目。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本院是IFLA会员单位,与国际图联(IFLA)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院每年派遣2-4 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留学、访问,并接受港、澳地区和部分国家的来华留学生。 招生人数 2012 年信息管理学院招生人数为130 人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 2009 图书馆学50 50 95 95 340 档案学50 50 90 90 345 情报学50 50 85 90 320 2010 图书馆学50 45 90 90 340 档案学50 45 90 90 340 情报学50 45 85 90 320 2011 图书馆学60 60 90 90 360 档案学60 60 90 90 360 情报学55 55 90 90 360 考试科目 图书馆学: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概论);信息组织与检索(含文献分类学、目录学) 情报学:信息管理基础(含信息管理学、数据库原理) 档案学: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概论);档案学基础(含档案学基础、文书学与电子文件管理) 招生导师情况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语言是 A .句子的集合 B .产生式的集合 C .符号串的集合 D .句型的集合 2.编译程序前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是 A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B .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词法分析 C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D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3.一个句型中称为句柄的是该句型的最左 A .非终结符号 B .短语 C .句子 D .直接短语 4.下推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 A .0型语言 B .1型语言 C .2型语言 D .3型语言 5.扫描器所完成的任务是从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个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语法单位即 A . 字符 B .单词 C .句子 D .句型 6.对应Chomsky 四种文法的四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是 A .L 0?L 1?L 2?L 3 B .L 3?L 2?L 1?L 0 C .L 3=L 2?L 1?L 0 D .L 0?L 1?L 2=L 3 7.词法分析的任务是 A .识别单词 B .分析句子的含义 C .识别句子 D .生成目标代码 8.常用的中间代码形式不含 A .三元式 B .四元式 C .逆波兰式 D .语法树 9. 代码优化的目的是 A .节省时间 B .节省空间 C .节省时间和空间 D .把编译程序进行等价交换 10.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 B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C .把中间代码变换成依赖具体机器的目标代码 装 订 线

D.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单词),然后再分析每个(句子)并翻译其意义。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综合)。 4.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日渐多变的运行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三、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从左向右扫描每行源程序的符号,按照词法规则 从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中识别出一个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最小语法单位, 并转换成统一的内部表示(token),送给语法分析程序。 2.LL(1)文法 若文法的任何两个产生式A →α | β都满足下面两个条件: (1)FIRST(α) ? FIRST(β ) = φ; (2)若β?* ε,那么FIRST(α) ? FOLLOW( A ) = φ。 我们把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文法叫做LL(1)文法,其中的第一个L代表从左 向右扫描输入,第二个L表示产生最左推导,1代表在决定分析器的每步 动作时向前看一个输入符号。除了没有公共左因子外,LL(1)文法还有一 些明显的性质,它不是二义的,也不含左递归。 3.语法树 句子的树结构表示法称为语法树(语法分析树或语法推导树)。 给定文法G=(V N,V T,P,S),对于G的任何句型都能构造与之关联的 语法树。这棵树具有下列特征: (1)根节点的标记是开始符号S。 (2)每个节点的标记都是V中的一个符号。 (3)若一棵子树的根节点为A,且其所有直接子孙的标记从左向右的排列 次序为A1A2…A R,那么A→A1A2…A R一定是P中的一条产生式。

武汉大学管工、情报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高素质的高层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2.勤奋学习,学风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 3.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业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5.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开发方法论、信息系统支撑技术、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建模、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 2.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研究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运维、信息技术与个人、信息技术与团队、信息技术与组织、信息技术与市场、信息技术与社会等。 3.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主要研究信息的交流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计量、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知识资本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技术、知识管理的组织行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和评价,知识管理的应用等。 4.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主要研究供应链与物流的作业流程管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系统的规划与控制、电子商务下的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及物流信息系统等。 5.管理优化与决策支持 主要研究管理建模、管理优化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知识发现方法和知识库系统等。 6.商务智能 主要研究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文本挖掘和Web挖掘、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商务智能技术、商务智能系统、商务智能应用、竞争情报等。 7.竞争战略 主要研究竞争力分析、产业环境分析、产业结构分析、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战略决策等。 8.项目管理 主要研究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和IT项目管理等。

编译原理试题答案

编译原理期末测试题 专业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分 20分) 1.语言是 A .句子的集合 B .产生式的集合 C .符号串的集合 D .句型的集合 2.编译程序前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是 A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B .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词法分析 C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D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3.一个句型中称为句柄的是该句型的最左 A .非终结符号 B .短语 C .句子 D .直接短语 4.下推自动机识别的语言是 A .0型语言 B .1型语言 C .2型语言 D .3型语言 5.扫描器所完成的任务是从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个具有独立含义的最小语法单位即 A . 字符 B .单词 C .句子 D .句型 6.对应Chomsky 四种文法的四种语言之间的关系是 A .L 0?L 1?L 2?L 3 B .L 3?L 2?L 1?L 0 C .L 3=L 2?L 1?L 0 D .L 0?L 1?L 2=L 3 7.词法分析的任务是 A .识别单词 B .分析句子的含义 C .识别句子 D .生成目标代码 8.常用的中间代码形式不含 A .三元式 B .四元式 C .逆波兰式 D .语法树 9. 代码优化的目的是 A .节省时间 B .节省空间 C .节省时间和空间 D .把编译程序进行等价交换 装 订 线

10.代码生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A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汇编语言 B .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C .把中间代码变换成依赖具体机器的目标代码 D .把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题分 10分) 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 ),然后再分析每个( )并翻译 其意义。 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 )和( )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 ),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 )。 4.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日渐多变的运行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即: ( )方案和( )方案。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 ),输出结果是( )。 三、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题分 20分) 1.词法分析 2.LL(1)文法 3.语法树 4.LR(0)分析器 5.语言和文法 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题分 20分) 1.编译程序和高级语言有什么区别? 2.编译程序的工作分为那几个阶段? 3.简述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 4.简述代码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编译原理考试试题与答案(汇总)

《编译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编译程序是对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 2.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中,有且仅有一个唯一的终态。(×) 3.一个算符优先文法可能不存在算符优先函数与之对应。(√ ) 4.语法分析时必须先消除文法中的左递归。(×) 5.LR分析法在自左至右扫描输入串时就能发现错误,但不能准确地指出出错地点。(√) 6.逆波兰表示法表示表达式时无须使用括号。(√ ) 7.静态数组的存储空间可以在编译时确定。(×) 8.进行代码优化时应着重考虑循环的代码优化,这对提高目标代码的效率将起更大作用。(×) 9.两个正规集相等的必要条件是他们对应的正规式等价。(× ) 10.一个语义子程序描述了一个文法所对应的翻译工作。(×) 二、选择题(请在前括号选择最确切的一项作为答案划一个勾,多划按错论)(每个4分,共40分) 1.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____。 A.( ) 单词的种别编码B.( ) 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 )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 ) 单词自身值 2.正规式 M 1 和 M 2 等价是指_____。 A.( ) 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 B.( ) 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C.( ) 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D.( ) 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3.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_____。 A.( ) xyx B.( ) (xyx)* C.( ) xnyxn(n≥0) D.( ) x*yx* 4.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_____。 A.(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 B.( )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 ) 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 D.( )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 5.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____。 A.( )源程序B.( ) 目标语言 C.( ) 编译方法 D.( ) 以上三项都是 6.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___实现的。 A.( ) 指示器B.( ) 临时变量 C.( ) 符号表 D.( ) 程序变量 7.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_____。 A. ( ) ┐AB∨∧CD∨B.( ) A┐B∨CD∨∧ C.( ) AB∨┐CD∨∧ D.( ) A┐B∨∧CD∨ 8. 优化可生成_____的目标代码。 A.( ) 运行时间较短B.( ) 占用存储空间较小C.( ) 运行时间短但占用存空间大D.( ) 运行时间短且占用存储空间小 9.下列______优化方法不是针对循环优化进行的。 A. ( ) 强度削弱 B.( ) 删除归纳变量 C.( ) 删除多余运算 D.( ) 代码外提

武汉大学信管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2010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获取、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管理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4年 学分要求:150学分通识(26必+34通识教育)+专业(38必+ 24选+实践必修24)+4任意选修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c语言、信息管理学基础、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经济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分析、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计量学、信息服务与用户、Java语言程序设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知识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 双语课程:信息检索、经济学原理 特色课程: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导论、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0学分)、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108学时,3学分)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108学时,3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108学时,3学分)、信息管理课程实践(108学时,3学分)、毕业实习(144学时,4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288学时,8学分)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达到武汉大学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加强版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 <高级版> 一、对于文法 G[S] : S → 1A | 0B | ε A → 0S | 1AA B → 1S | 0BB ⑴ (3 分 ) 请写出三个关于 G[S] 的句子; ⑵ (4 分 ) 符号串 11A0S 是否为 G [S] 的句型?试证明你的结论。 ⑶ (3 分 ) 试画出 001B 关于 G [S] 的语法树。 二、请构造一个文法,使其产生这样的表达式 E :表达式中只含有双目运算符 + 、 * ,且 + 的优先级高于 * , + 采用右结合, * 采用左结合,运算对象只有标识符 i ,可以用括号改变运算符优先级。要求给出该文法的形式化描述。 三、设有语言 L={ α | α∈ {0,1} + ,且α不以 0 开头,但以 00 结尾 } 。 ⑴试写出描述 L 的正规表达式; ⑵构造识别 L 的 DFA (要求给出详细过程,并画出构造过程中的 NDFA 、 DFA 的状态转换图,以及 DFA 的形式化描述 ) 。 四、给定文法 G[S] : S → AB A → a B | bS | c B → AS | d ⑴ (6 分 ) 请给出每一个产生式右部的 First 集;

⑵ (3 分 ) 请给出每一个非终结符号的 Follow 集; ⑶ (8 分 ) 请构造该文法的 LL(1) 分析表; ⑷ (8 分 ) 什么是 LL(1) 文法?该文法是 LL(1) 文法吗?为什么? 五、给定文法 G[S] : S → SaA|a A → AbS|b ⑴请构造该文法的以 LR(0) 项目集为状态的识别规范句型活前缀的 DFA 。 ⑵请构造该文法的 LR(0) 分析表。 ⑶什么是 LR(0) 文法?该文法是 LR(0) 文法吗?为什么? ⑷什么是 SLR(1) 文法?该文法是 SLR(1) 文法吗?为什么? 六、给定下列语句: if a+b>c then x := a*(b-c) + (b*c-d)/e ⑴写出其等价的逆波兰表示; ⑵写出其等价的四元式序列。 七、已知下列 C 语言程序: int * f() { int a = 100; return &a; } main()

武汉大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课程试卷

武汉大学 测绘学院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课程试卷(A ) 一、填空题(将答案填写在空内) 1. 测量工作的三项基本内容是 、 和 。 2. 地面点A 的子午线收敛角γ是指 方向与 方向之间的夹角。 3.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高差的影响。 4. 测量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产生视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不重合。 5. 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线是 ,测量外业依据的基准面是___________。 6. 竖直角是指在 面内 方向与 方向间的夹角。 7. 由于竖盘读数指标偏离正确位置,使视线水平时的竖盘读数大了或小了一个数值,则称该数值为 。 8. 若A 点的国家统一坐标横坐标值Y A =19678626.68m,则A 点在中央子午线的__________侧,A 点所在高斯投影带的带号为 。 9. 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圆水准器的水准轴处于 状态。 10. 为了解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矛盾,光电测距仪采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 11. 若一对水准尺黑面存在零点差,则可采用 方法消除其对高差的影响。 12.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是边长愈长,影响愈_________。 13. 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系中,是以_______________为x 轴,以___________为y 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点。 14.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D B A m D ×+±=,式中D 为被测距离,以km 为单位;称A 为 ;称B 为 。 二、选择题(将答案填写在空内) 1.任意高度静止状态的水面 水准面。 A. 都不是 B. 都是 C. 有的是 2.在面积为100km 2的范围内进行测量,必须考虑地球曲率影响的测量项目是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