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8.14 MB
- 文档页数:102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第1篇一、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定;2.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管理细则;3. 路桥工程施工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技术法规;4. 监理单位审核批准的交桩资料。
二、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本项目为某段公路工程,全长XX公里,路基宽度XX米,路面宽度XX米,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
2. 地形气象:本标段属构造剥蚀丘陵-低山地貌区,山体相对高差100~300m,自然坡角25~50,植被茂密。
地表水有堵河及其支流、山涧溪流,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区多雾多雨,8、9、10月份为雨季,7、8月最为炎热,最高气温达40℃,1月份气温最低,可达-13.5。
年平均气温为15.3,11月份至次年3月为降雪期。
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
平均年降水量800mm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
三、测量仪器及设备1. 高精度的全站仪、水准仪、GPS定位仪等;2. 激光测距仪、测距仪、测距仪反光镜等;3. 绘图仪器、绘图软件等;4. 施工测量人员及辅助工具。
四、测量施工方案1. 施工测量控制网布设(1)首级控制网:根据设计要求,采用GPS定位技术,布设首级控制网,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2)平面控制网: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平面控制网,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3)高程控制网:在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控制点间距应满足精度要求。
2. 施工放样(1)路基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路基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2)路面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路面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3)桥涵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对桥涵中线、边线、高程等进行放样。
3. 施工测量监控(1)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施工精度。
公路工程施工程序测量版一、施工前的测量在公路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地形的测量。
首先需要做的是地形测量,包括地形特征、地势高低和地表情况的测量,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施工。
在进行地形测量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地质、水文、气象和生态等因素,以便于确定合理的地形设计,并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公路工程测量的基础,它是指对工程所在地的地形特征、地势高低和地表情况进行测量,并将其绘制成地形图。
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有:(1)地面测量:地面测量是指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在地面上逐点测量出地面特征的高程和坐标,以及地形的起伏情况。
(2)遥感测量:遥感测量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航空摄影等)来获取地面的特征,通过图像处理和解译来获取地势高低和地表情况的信息。
(3)三维激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是利用激光雷达仪器对地面进行扫描,获取地面的高程和坐标信息,可以快速、精确地获取地面的数字模型。
地形测量的结果应该精确、全面并能准确反映地面的特征和地势情况,以便于后续的设计和施工。
2.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公路工程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为了研究地质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预测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岩层倾向和倾角、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地下溶洞和地下空间、地表沉降和地震烈度等。
3.水文勘察水文勘察是为了研究工程所在地的水文条件,预测水文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水文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河流水系、径流量、地表水、地下水、沿线水土保持条件、河岸侵蚀和滑坡等。
4.环境评价环境评价是为了研究工程的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植被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气候影响和社会经济影响等。
二、施工中的测量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量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1.路基和路面的测量在进行路基和路面的施工前,需要进行路基和路面的测量。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概述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与方法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五、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实际应用案例六、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是一本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在 2008 年 5 月 1 日出版的图书,主要介绍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
该书旨在为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提供一本实用的参考工具,以提高测量工程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内容公路工程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准测量:用于确定地面高程,以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排水性能。
2.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在实地标注出建筑物和道路的位置、尺寸等信息。
3.控制网测设:在施工区域内建立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控制网点,用于指导施工测量。
4.路面测量:对道路的路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5.桥梁涵洞测量:对桥梁和涵洞进行测量,以保证其结构尺寸、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步骤与方法1.测量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检查、测量人员的培训等。
2.控制网测设:采用平面控制网和髙程控制网两种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
3.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使用测量仪器在实地进行标注。
4.水准测量:采用水准仪等设备,测定地面高程,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
5.路面测量:使用路面测量仪器,对道路的路面进行测量,以确保其平整度、宽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6.桥梁涵洞测量:对桥梁和涵洞进行测量,以保证其结构尺寸、高程等符合设计要求。
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1.测量仪器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对测量结果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保证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
2.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3.对测量结果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降低施工成本。
施工测量工作包括施工控制网布设、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高程测量、边桩测量等。
二、公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形特征、水文地质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为公路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对道路中心线的位置、里程、曲线半径等进行测量,为道路施工提供依据。
3.纵横断面测量:纵横断面测量是指对道路沿线不同里程、不同地形地貌的断面进行测量,以便分析道路的纵断面高程、横断面宽度等参数。
4.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施工区域内的地面高程进行测量,以确定道路设计高程,保证道路排水顺畅。
5.边桩测量:边桩测量是指对道路两侧边桩的位置、间距、垂直度等进行测量,以确保道路宽度、平整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6.纵横断面测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对道路沿线不同里程、不同地形地貌的断面进行测量,分析道路的纵断面高程、横断面宽度等参数。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1.测量仪器的基本分类:测量仪器可分为光学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物理测量仪器等。
2.常见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3.测量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1.测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角法、测距法等。
2.测量误差的控制与处理:采取措施减小误差,对误差进行合理处理,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3.测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分析,得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测量成果。
4.测量成果的验收与评价:对测量成果进行验收、评价,确保测量成果满足施工要求。
五、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1.测量管理体系与职责划分:建立健全测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放样和监控的过程。
测量工作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从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意义、内容、方法、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意义1. 确保工程质量: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实地测量和监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工程质量问题。
2. 提高施工效率:准确的测量数据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返工和调整。
3. 保障施工安全: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优化工程设计:施工测量数据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反馈,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工程质量。
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内容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施工测量的基础,主要包括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施工放样和监控提供基准。
2.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标出道路中线、边线、高程等关键位置,为施工提供直观的指导。
3. 施工监控:施工监控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动态测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
4. 竣工测量:竣工测量是对已完成施工的公路工程进行最终测量,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包括光学测量、电子测量等,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2. 现代测量方法:包括卫星定位测量(GPS)、激光扫描测量等。
3. 数字测量: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等进行测量,如数字水准仪、数字经纬仪等。
四、公路工程施工测量要点1. 严谨的操作:测量工作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测量精度。
2. 充分的准备: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等。
3. 合理的布局:测量布设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保测量的顺利进行。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手册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意义和目的在于为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工程数据,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测量的意义和目的施工测量在公路工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其次,合理的测量成果有助于施工进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最后,精确的测量数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2.施工测量的基本流程施工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路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工程量计算、成果整理与验收等。
二、公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公路工程测量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主要内容:1.地形测量:通过地形测量,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地形资料,包括地形图、高程点等。
2.控制测量: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为各项测量提供基准。
3.路线测量:确定道路中心线位置,为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
4.纵断面测量:测定道路纵断面地形,以便于设计和施工。
5.横断面测量:测定道路横断面地形,用于工程量计算和施工监控。
6.工程量计算: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工程量,为工程造价分析和施工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三、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仪器与设备是施工测量的核心,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至关重要。
1.光学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光学仪器包括经纬仪、水准仪等。
使用时要注意光学仪器的校正、保养和操作方法。
2.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与维护: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NSS接收机等,需掌握其操作原理、功能及注意事项。
3.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包括卷尺、测距仪、水平仪等,要学会正确使用和保养。
四、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施工测量方法与技巧是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以下为常用的施工测量方法:1.测角测量法:利用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角。
2.测距测量法:利用卷尺、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距。
3.GNSS测量法: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行定位测量。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在高速发展。
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更关系到国家民众的交通运输安全。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测量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对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进行探讨。
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是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对工程项目的位置、高程、形状、大小等进行精确测定和控制的技术。
施工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工程设计精度:施工测量技术能够将工程设计图纸上的数据转化为实际施工中的位置和尺寸,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控制工程质量:通过施工测量技术,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偏差,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测量技术可以为施工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中的返工和浪费。
4. 保障施工安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技术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二、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1. 现状: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测量设备不断更新,测量方法逐渐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主要采用全站仪、水准仪、GPS等先进设备,以及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2. 发展趋势:未来,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自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测量精度。
(2)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相结合,实现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
(3)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测量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共享,提高施工测量工作效率。
(4)集成化:将测量技术与其他工程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站式工程测量解决方案。
三、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应用实例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该项目全长约50公里,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工程。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省某市某县某公路,起点位于某镇,终点位于某镇,全长XX公里。
该公路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米。
本项目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二、测量施工方案1. 测量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规程和标准。
(2)确保测量精度,满足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3)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测量工作。
2. 测量内容(1)控制网测量:包括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2)地形图测绘:1:500比例尺地形图。
(3)道路中线测量:包括路基中线、路面中线。
(4)施工放样: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互通立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5)竣工测量:包括竣工平面图、竣工高程图。
3. 测量仪器与设备(1)平面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GPS接收机、水准仪、钢尺等。
(2)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平板电脑、绘图软件等。
(3)道路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钢尺等。
(4)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钢尺、水准仪等。
(5)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
4. 测量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技术,利用高精度GPS接收机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
控制点间距根据地形条件、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控制在2~5公里。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技术,采用双频接收机,设置4~6个同步观测卫星,观测时间不少于24小时,确保测量精度。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布设高程控制网。
控制点间距根据地形条件、精度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控制在2~5公里。
采用一等水准测量,使用DS3级水准仪和钢尺,确保高程精度。
(3)地形图测绘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据传输和绘图。
数据采集时,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距、测高,并实时传输到平板电脑,进行实时绘图。
(4)道路中线测量道路中线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首先确定道路中线控制点,然后根据控制点进行道路中线的放样。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内容一、前言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测量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对整个施工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方案,包括测量内容、方法、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等。
二、测量内容1. 建筑物的测量针对公路工程中的桥梁、隧道等建筑物,需要进行水平和垂直的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结构的尺寸、位置、高程等进行测量,以确保建筑的准确性并满足施工需要。
2. 路线的测量公路工程需要对路线进行测量,以确定路线的起点、终点和各个节点的位置。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地形和地貌进行调整,并对线路进行测量控制,确保路线的平整、坡度合适。
3. 坡度、横断面的测量在公路工程中,需要对坡度和横断面进行测量,以确保路面的平整、符合设计要求。
针对不同的地形和地貌,需要进行相应的测量调整,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4. 边坡、挡土墙的测量边坡和挡土墙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结构,需要进行测量以保证其符合设计要求。
测量内容包括边坡和挡土墙的高程、坡度等参数,确保其安全稳定。
5. 施工控制点的设置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需要设置施工控制点,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需要对控制点进行精确的测量,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
三、测量方法1. 传统测量方法传统测量方法包括使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传统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这些设备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操作,能够满足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方法GPS是目前公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测量。
通过GPS 测量,可以实现路线的精确测量,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
3. 激光测量方法激光测量方法是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测量手段,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各种结构的测量。
通过激光仪器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对建筑物、路线、横断面等各个方面的测量。
四、测量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公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设备,能够实现建筑物的水平、垂直、位置、高程等参数的测量。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规范一、概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是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范明确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方法及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等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二、基本要求1. 工程项目明确:施工测量工作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等要求进行。
2. 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施工测量工作应依据工程设计文件确定的工程位置、类型、等级和施工方案进行。
3. 控制网点建立:施工测量工作应建立符合精度要求的全局控制网点,确保测量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4. 测量数据可靠:施工测量工作应采用可靠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5. 测量成果正确:施工测量工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确保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三、工作程序1. 控制网点测设: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要求,选测具有代表性的控制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
2. 控制网点标识:对控制网点进行标识,便于施工过程中查找和使用。
3. 控制网点测量:采用三角网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对控制网点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4. 施工放样:根据控制网点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放样,标示出施工区域和工程结构物的位置。
5. 施工监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和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四、方法及质量控制1. 控制网点布置方法: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控制网点布置方法,如三角网测量或导线测量。
2. 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GPS测量仪等先进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工作。
3. 测量数据处理:采用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测量数据处理,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4. 质量控制:施工测量工作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测量数据和成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测量质量符合要求。
五、测量成果的应用1. 施工放样:根据测量成果,进行施工放样,标示出施工区域和工程结构物的位置。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准备资料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施工前,需要收集和整理一系列测量资料,为施工测量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以下是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准备资料的主要内容:1. 设计文件:包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施工方案等。
这些文件中包含了工程的各种技术参数、尺寸、位置等信息,是进行施工测量的基础。
2. 测量控制网资料:包括测量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测量成果、控制点坐标、高程等信息。
测量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础,用于确定工程各个部位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3. 地形地貌资料: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图、地形剖面图、地貌数据等。
这些资料有助于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为施工测量提供参考。
4. 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质图纸、地质数据等。
地质资料有助于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为施工测量提供参考。
5. 相邻工程资料:包括相邻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测量控制网资料等。
相邻工程资料有助于了解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施工测量提供参考。
6. 施工设备和技术资料:包括施工设备的技术参数、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资料。
施工设备和技术资料有助于确保施工测量的顺利进行。
7. 测量规范和标准:包括国家和行业的测量规范、标准、规定等。
测量规范和标准是施工测量工作的依据,有助于确保施工测量的质量和精度。
8. 安全防护资料: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
安全防护资料有助于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人员安全。
9. 环境保护资料: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环保设施、环保要求等。
环境保护资料有助于确保施工测量工作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10. 沟通协调资料:包括与项目相关各方(如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的联系方式、沟通协调机制等。
沟通协调资料有助于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推进。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施工测量准备资料涵盖了工程设计、测量控制网、地形地貌、地质、相邻工程、施工设备、测量规范、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