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对企业税收返还的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政府对企业税收返还的影响因素分析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关于地方税收自主权的问题就长期存在于各地的经济运行与税收工作的实践当中。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要求对地方自行制定的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和规范,而在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中,税收返还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随着62号文的下发,地方政府税收返还随意性较大这一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接着,国发(2015]25号文又对这一清理行动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被解读为包括税收返还在内的各类地方性税收优惠在实际中呈现出复杂多样、涉及利益相关方较多的特点,需要从长远角度对其根本解决。

税收返还对企业来讲,有着补充现金流、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等效果,而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税收返还既是体现国家对相关产业进行扶持和激励的一种重要手段,又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政策工具。好的税收返还政策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作用,然而不规范的税收返还政策则会损害税收公平与政府信用甚至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因此,对于税务专业的学者来说,税收返还这一课题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前人的文献和税收返还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首先建立了有关企业获得税收返还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本研究框架,将企业获得的税收返还分为制度性(法定)返还和制度外(议价)返还两类,并对两部分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分别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影响因素模型。

接下来,本文采用离散变量Logit模型和基于短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分别研究了企业能否获得税收返还的影响因素和企业通过获得税收返还规模的影响因素两个具体问题,依据理论部分的分析结果对实证模型建立了方向性的假设,并得到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企业所有制、当期税负、当期盈利以及政府财政水平等因素对企业收到的税收返还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证部分的研究结论,从问题、原因、对策的路径出发,从政策制定、观念树立、信息披露等角度对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经营与税务两个角度对企业提供了相应的经营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还对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能为后人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