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的专业】制冷与空调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486.78 KB
- 文档页数:4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具备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基本职业能力,达到学生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中“制冷设备维修工”中级工证书的基本要求。
是本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和专业核心课程《电气设备控制安装与调试》、《液压与气动装置安装与调试》、《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实现》、《单片机技术与实现》的延展和深化。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分析会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冰箱维修与保养技术”“家用空调器维修与保养技术”等工作领域来设置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型制冷装置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制冷空调使用的范围愈加广泛,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制冷空调设备生产、维修和安装人员的需求逐年增加。
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教学改革趋势需求,在对行业企业需求进行深入广泛调研和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我校对机电应用技术专业《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
根据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以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确定了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通过对常用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与维修基本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和排除制冷与空调设备常见故障能力。
以任务引领、实践导向为课程教学基本思想,将本课程教学内容分解成7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典型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为载体,按制冷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维修顺序,通过具体案例逐步展开,使学生在操作技能训练过程中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中职专业专业简
介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是一门中职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制冷与空调设
备的运行和维护技术。
本专业涵盖了制冷循环原理、空调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与调试、故障排除与维修等内容。
在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制冷工艺和原理,了解不同
类型的制冷剂,掌握制冷系统的运行过程和循环原理。
学生还将学习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技术,包括空调设备的选择、布局和管道连接等。
此外,学生还将接受设备的调试和故障排除培训,学习维护和保养制冷和空调设备的技能。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可在建筑、工业、商
业等领域从事制冷和空调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工作。
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提高,制冷和空调设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了该专业的就业机会。
此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技术服务、设备销售、售后服务等相关行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注重实验教学和实
习实训。
学生将通过现场模拟实验和真实项目实践,掌握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
学校通常会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总之,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培养的是一批具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
和维护技术的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具备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为制冷与空调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分析与就业前景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设备和制冷设备在生产、生活和服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一、专业分析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主要涉及制冷设备和空调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内容。
在技术性方面,专业涉及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热传递、压缩机、蒸汽动力机、制冷剂、制冷工艺装备等方面;在应用方面,专业涉及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空气处理、制冷剂回收、空调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
二、就业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因此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1.政府部门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人才对于建筑、厂房、办公室、公共场所等环境的调控和管理极为重要。
因此,政府部门会有涉及空气质量管理、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职位需要人才。
政府招募制冷与空调技术方面的人才主要包括建筑设计监管、建筑环保、消防安全等。
2.机械制造企业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设备和机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机械制造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空调和制冷设备的生产和制造业务。
机械制造企业需要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职位包括机械工程师、工艺师、设备工程师等。
3.建筑设计企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新建和维护需要越来越多的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一切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的应用。
建筑设计企业需要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的主要职位包括建筑师、机电工程师等。
4.独立售后服务机构很多公司和企业安装了制冷和空调设备,需要定期维修,因此,独立售后服务机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可以担任售后服务经理、维修技师等职位。
总的来说,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涉及方面广泛,就业前景良好,未来市场需求将会更加广泛,因此,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趋势十分乐观。
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培养目标 (1)二、专业定位 (1)四、业务规格 (1)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5)六、课程体系构建 (7)七、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 (26)八、实践性教学环节 (27)九、素质教育实施安排 (31)十、毕业方面内容要求 (34)十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说明 (35)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502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满足本专业实际工作要求的基本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专业能力,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定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冷与空调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检测、维护、维修、管理等技术工作,专业定位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定位分析表三、学制与招生对象(一)学制:全日制三年(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四、业务规格(一)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冷与空调设备生产与服务一线,从事制冷与空调设备营销及售后服务、制冷与空调设备检测修、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与管理、相关企业技术管理等工作。
主要技术岗位有:1.制冷与空调设备营销企业业务接待;2.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销售企业制冷与空调设备维修;3.冷冻、冷藏企业技术、业务或生产管理;4.制冷与空调生产企业质量检测与客户服务;5.制冷与空调系统设计、安装施工与运行管理。
(二)知识结构本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分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三部分,如图1所示。
(三)能力结构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如图2所示。
(四)素质结构五、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2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六、课程体系构建(一)课程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按“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专业学习领域转换”的步骤,将典型工作任务组成的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处理,根据思维发展、技术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重构,形成了行动体系的学习领域即课程,如图4所示。
目录一、认知实习动员大会 (2)二、佳力图空调公司 (3)三、汇中空调公司 (4)四、欧尚超市 (6)五、江宁体育馆 (8)六、枫叶能源公司 (10)七、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 (12)八、实践总结 (14)一、认知实习动员大会制冷和空调专业是能源和动力工程学院的专业课程,它涵盖了制冷、供热、通风、空气处理等等现代社会人类生活舒适度调节的主要内容。
对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利用都有很好的研究利用。
在制冷和空调课程中我们系统的学习了空调系统的分类及运行原理,而在制冷技术中我们有掌握了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在以上的基础之上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在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之中我加深了对空调系统的掌握,可以说是获益匪浅。
第一天的认知实习动员大会,主讲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这两周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要前往的几个空调公司以及利用空调系统的场地的基本情况。
同时特别强调了参观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必须戴好安全帽,要跟随带队老师的步伐,在工厂内部行走的时候要避开一些危险区域,还有不要随便触摸一些开关和阀门之类的机械设备等等。
这保证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其次,主讲老师还认真交代了我们的实习行程。
交代我们每天都在工程实践中心九号楼那里规定时间内汇合好前往目的地,以及什么时候交接,用什么方式交接等等细节问题。
通过第一天的认知实习大会,让我们对于这为期两周的认知实习有了更大的期待,也更加希望了解到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能在我们眼前展现。
二、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2013年12月10日,上午9:30,我们制冷111班和暖通111班同时前往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林街的佳力图空调公司。
1992年初,安乐工程集团公司将机房用空调机技术引入中国,随后,安乐工程集团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了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是负责原产于加拿大的佳力图机房用空调机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引进及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随着公司对国外机房空调技术领域的先进技术不断引进和消化吸收,公司逐渐成长为一家专业化生产机房专用精密空调和配套机电产品的集贸工技为一体的综合实力雄厚的生产制造商公司。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一)专业名称:制冷和空调设备运行与(二)专业代码:660205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要求:无色盲、色弱,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癫痫、无精神病等影响高空带电作业)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水电、制冷安装、企业电工等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制冷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水电安装维护、空调运行维护、冷库运行维护、空调安装、电冰箱、企业电工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制冷专业人才。
五、职业范围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二)专业知识和技能七、主要接续专业楼宇智能化专业、智能制造方向专业八、课程结构图九、课程设置及要求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一)公共基础课(二)专业技能课1.专业核心课2.专业(技能)方向课3.专业选修课4.综合实训5.顶岗实习(1)实习内容通过顶岗实习,体验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学习企业员工爱岗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日常维护的各项内容,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纪律观念、服从意识、端正的劳动态度和吃苦精神,并参与电子产品、制冷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工作,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思考分析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步入社会作必要的心理准备,在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报告。
(2)实习时间学期:1-2周跟岗实习动员培训;3-20周跟岗实习;学期:1-20周顶岗实习。
(3)实习单位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生产行业等以及大型商场、高档小区物业单位。
(4)成绩考核技能考核:占考核成绩40%,由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态度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定。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以及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1.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了解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判断系统中的问题。
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6.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制冷系统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制冷技术基础》。
2.参考书:制冷技术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动画、制冷设备实物图片等。
4.实验设备:制冷实验装置、制冷剂样品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制冷技术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制冷技术知识的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制冷专业介绍制冷专业介绍制冷技术是一门应用学科,着重于制造和维护冷却设备,例如冰箱和空调系统。
制冷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我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保护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冷专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制冷专业涉及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基础的物理、化学和数学知识,机械和电气工程知识,以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应用等。
学习制冷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具备发扬求知和实践精神,积极研究新的技术和新的市场发展趋势。
制冷专业学习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由于现代制冷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学生必须对最新的制冷技术和科学研究保持关注,并且随时准备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大学制冷专业开设的科目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制冷工程基础、制冷制热工程、制冷循环系统设计和应用、冷媒性能与应用、压缩机的性能与应用、工业制冷与空调、家用制冷与空调以及制冷自动化与控制等,相信这些知识点能够使学生在工作中得以得心应手。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制冷专业的同时,注意安全问题也尤为重要。
在制冷工作中,经常会涉及到寒冷环境和有害化学物质,如果不谨慎,可能会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
对于未来的就业前景来说,制冷专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制冷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制冷行业在家庭、商业、工业、医疗、交通和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应用。
因此,制冷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找到在生产、设计、销售和服务领域等多个领域的就业机会。
总结起来,制冷技术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应用学科。
随着制冷设备的广泛应用和需求的增长,对能熟练运用制冷技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学习和掌握制冷专业知识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高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目录1 适用范围 (1)2 实训教学场所基本要求 (1)2.1 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 (1)2.2 采光 (3)2.3 照明 (3)2.4 通风 (3)2.5 防火 (3)2.6 安全与卫生 (4)2.7 网络环境 (4)2.8 实训场所布置 (4)3 实训教学设备要求 (4)3.1 实训教学设备总体要求 (4)3.2 铜管道制作与钎焊实训室设备要求 (5)3.3 电工电子实训室设备要求 (7)3.4 机械基础实训室设备要求 (9)3.5 制冷空调系统基础实训室设备要求 (10)3.6 制冷空调装置维修实训室设备要求 (14)3.7 制冷空调装置检测实训室(产品制造方向)设备要求 (18)3.8 制冷空调工程施工实训室(工程方向)设备要求 (20)3.9 智能控制实训室设备要求 (22)3.10 中央空调工程综合实训室设备要求 (25)3.11 冷库工程综合实训室设备要求 (27)3.12 工程设计实训室设备要求 (28)3.13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产品制造方向)设备要求 (29)3.14 BIM 技术应用实训室(工程方向)设备要求 (31)4 实训教学管理与实施 (32)5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6 参考文献 (38)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及设备的建设,是达到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具备的基本实训教学条件要求。
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及有关培训机构可参照执行。
2 实训教学场所基本要求2.1 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实训教学场所按照实训教学内容来划分。
实训场所面积是为满足40 人/班同时开展实训教学的要求。
表1 为实训教学场所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
表 1 实训教学场所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1续表22.2 采光实训区和实训室的采光应符合GB 50033 的有关规定。
采光设计应注意光的方向性,应避免对工作产生遮挡和不利的阴影。
国家职业技能标制冷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制冷工是指具备制冷工程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能够负责制冷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的技术工人。
国家职业技能标制冷工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1.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了解制冷循环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常见制冷剂的性质,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的要求。
2. 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熟悉制冷设备的安装要求和标准,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测。
3. 制冷设备的运行和维护:能够操作制冷设备进行正常的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并进行常规维护工作,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4. 制冷系统的故障排除:具备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能够分析制冷系统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国家职业技能标制冷工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掌握新的制冷技术和设备,适应工作需求的变化。
同时,还需具备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能够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制冷空调产品设计、制冷空调装置制造技术、冰箱空调检测与试验技术、中央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央空调运行管理、楼宇设备管理、车间管理、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冷库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现代机械制图、AutoCAD高级绘图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技术。
毕业后可以做什么?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行业,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经营行业,从事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和经营管理;在制冷与空调设备使用单位,从事制冷与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操作维修。
还可以去超市、医院、机场、车站及智能化楼宇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管理工作;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主要岗位为:空调生产企业的质检、工艺、基层管理、生产设备维护岗位;中央空调、冷库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空调工程的预算、辅助设计岗位;空调、冷库和制冷设备等空调制冷行业的营销、销售代理、售后服务岗位;企业生产设备的机械和电气的运行管理、维护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