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六章统计量,样本及抽样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h6-样本与抽样分布概率论中,所研究的随机变量是假定其分布是已知的,在此前提下研究它的性质、数字特征等。
在数理统计中,所研究的随机变量的分布是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通过重复独⽴的试验得到许多观察值去推断随机变量的种种可能分布。
1、随机样本总体:试验的全部可能的观察值。
=样本空间个体:每⼀个可能观察值。
=样本点容量: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的个数。
有限总体⽆限总体⼀个总体对应⼀个随机变量X,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随机变量X的研究。
所以将不区分总体与相应的随机变量,统称为总体X。
样本:在数理统计中,⼈们都是通过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根据获得的数据来对总体分布得出推断的,被抽出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个样本。
对总体进⾏⼀次观察,就会得到⼀个随机变量X1,对总体进⾏n次重复的、独⽴的观察,就会得到n个随机变量X1,X2,...,Xn,这n个随机变量X1,X2,...,Xn是对总体随机变量X观察的结果。
则X1,X2,...,Xn是相关独⽴且与X具有相同分布,称为来⾃总体X的⼀个简单随机样本。
n称为样本的容量。
进⾏n次观察得到的⼀组实数x1,x2,...,xn是随机变量X1,X2,...,Xn的观察值,称为样本值,也称为X的n个独⽴的观测值。
2、抽样分布样本是统计推断的依据,但往往不直接使⽤样本本⾝,⽽是由样本构造的函数。
统计量:设X1,X2,...,Xn是来⾃总体X的⼀个样本,g(X1,X2,...,Xn)是其函数,且g中不含任何未知参数,则称g(X1,X2,...,Xn)是⼀统计量。
统计量也是⼀个随机变量。
g(x1,x2,...,xn)是统计量的观测值。
常⽤的统计量:经验分布函数:经验分布函数(empirical distribution function)是根据样本得到的分布函数.如设,是总体的样本值,将它们按⼤⼩顺序排列为,则称分布函数为经验分布函数是与总体分布函数相对应的统计量。
总体的分布函数是F(x),统计量的经验分布函数是F n(x),⽤F n(x)去推断F(x),当n⾜够⼤时,F n(x)以概率1收敛于F(x)。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统计量和抽样分布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常见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2. 了解抽样分布的定义,掌握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常见抽样分布的特点及应用。
3. 学会使用抽样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
二、教学内容1. 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统计量的定义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常见统计量2. 抽样分布的定义及特点抽样分布的定义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常见抽样分布的特点3. 抽样分布的应用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的估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量的概念、计算方法,抽样分布的定义及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使用抽样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解答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统计量的概念,讲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常见统计量的计算方法。
2. 讲解抽样分布的定义,介绍正态分布、t分布、卡方分布等常见抽样分布的特点及应用。
3.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使用抽样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的理解。
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运用抽样分布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实际案例分析:评估学生运用抽样分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探讨抽样分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等。
2. 介绍与抽样分布相关的高级主题,如非参数统计、贝叶斯统计等。
3.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研究项目,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关教材。
2. 课件:PPT课件,辅助学生理解统计量和抽样分布的概念及应用。
3. 案例资料:提供具体案例,方便学生学会使用抽样分布进行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