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 格式:pdf
- 大小:83.21 KB
- 文档页数:2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2011-02-17 16:17矫形器的基本作用现代矫形器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矫形器师制作的。
与其他治疗方法所不同的是,矫形器治疗常常需要临床医师、物理治疗师与矫形器师的密切配合。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如下。
一、限制肢体运动,保持关节稳定通过限制异常运动,如固定性踝足矫形器可限制足踝的各方向活动;通过对肢体的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或利于软组织损伤的消炎、减轻疼痛,如各种固定性矫形器。
二、矫正畸形,防止畸形的发展柔软性畸形可以利用矫形器矫治,如脊柱侧凸矫形器;对僵硬性畸形或手术矫治前的患者,可利用矫形器限制畸形的发展,如足外翻矫形器。
三、牵引作用,缓解症状通过对脊柱的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减轻疼痛,如颈椎矫形器、腰椎牵引带。
四、免荷作用,减轻疼痛免荷式矫形器是为减轻下肢承载的负荷而使用的矫形器。
常用的免荷式矫形器有髌韧带承重(PTB)矫形器和坐骨承重矫形器,避免了伤残部位的承重。
五、功能代偿,辅助肢体运动能够辅助肢体关节运动的功能性矫形器。
如利用弹簧或橡皮筋的弹力来代偿麻痹肌肉功能的指伸展辅助矫形器、动态对掌矫形器等。
六、保护作用,预防组织损伤通过对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强固和对关节活动的适当限制,增强关节的稳定,防止关节及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护肩、护肘、护膝等各种软性护带及软性围腰等。
上肢与下肢不同,其功能不是支撑体重,而主要是发挥手的灵巧持物功能。
上肢矫形器除了用于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外,更常用于辅助或替代手的功能。
这类矫形器又称功能性矫形器或动力性矫形器。
一、装配上肢矫形器须知1.矫形器辅助瘫痪肌所残留的肌力,或替代完全瘫痪肌肉的功能。
例如对桡神经损伤的病人,使用矫形器支撑腕部中立位或轻度背伸位,可以更好地发挥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所支配肌肉的功能。
又如C5平面四肢瘫的病人,使用辅助握持功能的矫形器,可明显改善自理生活能力。
2.矫形器的握持辅助力量应适当,以满足辅助病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不能力量过强,以免损伤感觉障碍的手指。
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2011-02-17 16:01要了解矫形器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首先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保护作用通过矫形器对受损或疾病肢体的保护及支持,促进炎症、水肿吸收,减轻疼痛;保持关节的正常对线关系;防止肢体再次受损,促进病变愈合。
2.稳定作用通过矫形器对肢体固定以及对异常活动的限制,维持骨、关节、脊柱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功能训练及下肢承重能力的重建。
3.代偿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外力源装置,对肌力较弱者给予助力;代偿已瘫痪的肌肉的功能;矫形器使关节置于功能位,使其维持正常功能运动。
4.矫正作用通过三点力作用原理矫正肢体已出现的畸形,也可通过矫形器的限制,预防潜在的畸形发生和发展。
5.免负荷作用通过矫形器的压力传导和支撑,能部分或完全免除肢体或躯干的承重,促进组织修复。
一、矫形器在骨与关节损伤上的应用骨与关节损伤主要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的处理是为了恢复运动功能,防治关节的结构性破坏和软组织的挛缩,避免肢体残疾。
骨折与关节关节脱位是骨关节损伤的常见疾患,采取复位固定、消除水肿和功能训练是康复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
骨折复位后的早期,利用静态性矫形器固定,可维持骨和关节的正常生理对线,促进水肿、炎症吸收,减轻肢体疼痛;在功能恢复期,通过动态性矫形器辅助患肢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改善功能活动。
关节脱位后应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即可采用矫形器固定,以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减轻肢体疼痛、肿胀,促进关节韧带、肌腱等组织修复。
对陈旧性脱位和手法复位困难的患者,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后行矫形器固定,同时需要进行肌肉的等长训练,以维持肌肉的张力,促进其愈合。
二、矫形器在中枢性疾病上的应用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小儿脑瘫多因外伤、疾病或脑神经发育不良引起的脑组织损害或缺失,患者最典型的特征是肌肉瘫痪和肌肉痉挛,异常的肌肉表现均可引起运动功能障碍、造成肢体的畸形。
针对患者不同阶段运动功能的主要特点,装配适合的矫形器对功能的恢复很有必要。
假肢1、截肢: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
确切的说,截肢是经过一个或多个骨将肢体的一部分切除;而特别将通过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2、截肢的适应症: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肢体血运丧失,且不可能重建和恢复时是截肢手术的唯一绝对适应症。
包括:外伤性截肢,肿瘤截肢,血管病性截肢,糖尿病性截肢,先天性畸形截肢,感染性截肢,神经性疾病。
3、截肢水平的选择:上肢截肢部位的选择:尽量想方设法地保留肢体长度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其基本趋势,(小腿截肢除外,以中下1/3 交界处为佳,因小腿远端软组织少、血运不良)4、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5、假肢的分类按结构分: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按安装时间分:临时假肢、正式假肢按驱动假肢的动力来源分:自身力源、外部力源假肢按假肢组件化情况分:组件式假肢、非组件式假肢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按假肢的制造技术水平分:传统假肢、现代假肢6、现代假肢接受腔与传统假肢接受腔的区别接受腔/假肢传统假肢现代假肢接受腔形式末端开放式末端闭合式残肢与接受腔接触情况局部接触全面接触接受腔的承重情况局部承重全面承重残肢形状要求圆锥状圆柱状残肢末端承重功能的要求不要求良好承重功能7、人工器官:当人体器官因疾病、外伤而丧失功能时,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失去的自然器官,以补偿、替代或修复自然器官的功能,这样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人工器官。
8、上肢假肢:是截肢者用于补偿、替代上肢整体或部分缺失的体外人工器官。
9、按照性能、结构特点和动力上肢假肢的分类装饰性上肢假肢被动型上肢假肢工具型上肢假肢上肢假肢自身力源上肢:直接、间接力源主动型上肢假肢体外力源上肢假肢混合力源上肢假肢:直接、间接力源10、装饰性假肢(cosmetic prosthesis):又称美容手,是为了弥补上肢外观缺陷,以恢复人手外观为主要装配目的,注重肢体外观形状的假肢。
矫形器简介摘自:矫形器学一、定义:矫形器又称支具。
是用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通过力的作用以预防、矫正畸形。
治疗骨骼、关节、肌肉和神经疾患并补偿其功能的器械。
对矫形器的要求是治疗效果好。
构造简单。
轻便。
耐用。
安全可靠。
无压痛或其它不良副作用。
不影响固定范围以外的关节功能。
透气好,易保持清洁,穿戴时不引人注目。
价格低廉,其中尤以治疗效果***为重要。
矫形器的治疗作用有:(1)固定病变肢体。
达到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促使炎症消退或骨折愈合的目的。
(2)限制关节异常活动以改善肢体功能。
(3)矫形畸形或预防畸形的发生和加重。
(4)减免肢体局部承重,促使病变愈合。
(5)帮助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进行肌肉锻炼,以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6)通过牵引缓解神经压迫症状,有时,一具矫形器可能具有一种以上的治疗作用。
二、矫形器的基本功能从上述一系列治疗作用综合来看。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可分为:(1)稳定与支持功能。
(2)产生动力功能。
(3)保护功能。
(一)稳定与支持功能:这一功能为大多数矫形器所具备。
即病人失去肌肉控制的肢体通过使用矫形器而得到控制。
使关节保持稳定。
防止异常运动的出现。
并有利于承受体重。
例如松驰瘫痪。
痉挛性瘫痪。
关节疼痛。
无力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
均可通过矫形器的稳定与支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产生动力功能:即通过一定的装置来代偿失去的肌肉功能。
使麻痹的肌肉产生运动。
其中***常用的是弹簧弹片。
通过肢体承重或肌肉运动使力得储存。
当肢体不承重时,弹簧将力释而使矫形器产生了动力。
近年来已出现了利用气压或液压装置的动力矫形器。
不过,***简单而且有效的动力装置要算是橡筋或弹力带。
例如常用于足下垂病人的弹性拉力带能在行走时得到改善。
(三)矫正功能:即通过力的作用矫正肢体畸形或防止畸的加重。
“三点压力系统”是所具备矫正或保持作用的矫形器所应用的基本原理(图1)。
不过,矫形器的矫形功能只适合用于那些对外来的力能产生反应的畸形。
下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摘要:矫形器作为一种以减轻骨骼肌肉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一种体外支撑装置,在国外已广泛引用于矫正和治疗肢体疾患;现在骨科康复更是把功能训练、佩戴假肢和矫形器、手术治疗作为它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下肢矫形器的定义、分类、基本功能、以及下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应用的简述,以表达下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下肢矫形器、骨科康复、应用1下肢矫形器的定义下肢矫形器是为了恢复、重建、代偿由于脊柱疾患导致脊髓损伤或骨与关节损伤而引起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而设计的、符合生物力学的一种体外装置。
2下肢矫形器的分类2.1按照应用于肢体的部位分类可分为足矫形器(FO)、踝足矫形器(AFO)、膝矫形器(KO)、膝踝足矫形器(KAFO)、髋矫形器(HO)、髋膝踝矫形器(HKAFO)[1-2]。
2.2按照其功能分为固定性(静态)、矫正性(矫形)和功能性(动态)三种。
3下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1)稳定和支持: 通过限制关节异常活动,稳定关节,恢复其承重功能,如脊髓损伤下肢肌肉麻痹者使用的膝踝足矫形器用于稳定膝踝关节,以利站立和步行;(2)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的固定和保护,促进病变痊愈,如用于治疗骨折的各种骨折矫形器;(3)预防矫正畸形:多用于肌力不平衡或静力作用引起的骨与关节畸形,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以预防为主,多用于儿童;(4)减轻轴向承重: 指减轻肢体或躯干的长轴承重,如坐骨承重矫形器用于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防止步行中出现痉挛性马蹄内翻足,改善步行功能;(6)改进功能: 指改进患者的站立、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
4下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下肢矫形器作用一种体外装置,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下肢骨科疾患的康复治疗中,对骨科手术后其功能恢复、术后后遗症的预防以及一些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心思路,新方法,对骨科疾病的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矫形器是骨科领域的一种特殊外科治疗仪器,是一种使用软件辅助的非外科手术治疗仪器。
它能够改变形状,不断监测和控制机构或者结构的变形,并且治疗病人的某些疾病。
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有:
1、监测和控制形状:矫形器可以检测和控制形状,特别是因疾病引起的形状变形。
例如,它可以检测肢体、胸部、颈部等部位的弯曲或变形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改善肢体功能:矫形器可以改善肢体功能,改善肢体的传动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减轻病痛:由于矫形器可以控制变形,因此可以减轻病痛,减轻肢体和身体的病痛。
4、延长治疗期:通过使用矫形器,可以加快痊愈过程,缩短治疗期间,这样就可以延长治疗时间,节省费用,使患者更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5、改善外观:矫形器可以修正肢体的外观,改善患者的外表形象,使患者更加自信。
6、鼓励运动:矫形器可以鼓励患者参与各种活动,激发兴趣,促进运动、康复等活动的发展。
矫形器不仅可以改善形状,改善肢体功能,减轻病痛和改善外观,而且还可以带动运动,从而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第6章五级技能理论练习题与答案1.老年人选择服装应具备的特点()A.实用B.舒适C.整洁D.美观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实用、舒适、整洁、美观2.以下哪项是不适宜老年人穿着的鞋袜()A.日常行走可选择有平跟的布底鞋(正确答案)B.运动时选择鞋底硬度适中、有点后跟、前部翘一点的运动鞋C.室内穿着的拖鞋,应选择长度和高度刚刚能将足部塞满的有整块鞋面的D.老年人穿着的袜子应选择袜口不过紧的棉质袜子E.袜子应勤洗勤换,有利于足部健康答案解析:日常行走可选择有适当垫高后跟的布底鞋。
3.关于穿脱衣物、鞋袜,下面哪项不正确()A.操作轻柔,避免老年人受凉,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B.让老年人自己穿脱裤子,不要轻易帮忙(正确答案)C.协助老年人取坐位时要注意安全D.穿脱裤子不可硬拽,以免损伤老年人皮肤E.衣物保持平整,避免褶皱磨损皮肤答案解析:尽量让老年人自己穿脱裤子,当老年人实在不能穿时再帮忙。
4.以下哪个不是矫形器的基本功能()A.稳定与支撑B.固定与矫正C.保护与负荷(正确答案)D.代偿与助动答案解析: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是保护与免负荷。
5.穿脱简易矫形器,下列不妥的是()A.佩戴腰围应松紧适宜,固定和舒适要兼顾B.翻身时要使老年人的头、颈、肩、腰、髋在同一水平,且同时翻身C.佩戴腰围后不宜在短期内进大量食物,容易导致胃部不适D.佩戴腰围期间不宜弯腰拾物,不可蹲下拾物(正确答案)E.佩戴腰围期间不宜负重,以直立行走为主答案解析:佩戴腰围期间不宜负重,不宜弯腰拾物,可蹲下拾物,以直立行走为主。
6.老年人每日进食食盐不超过多少克()A.2 克B.4 克C.6 克(正确答案)D.8 克E.10 克答案解析:老年人每日进食食盐不超过 6 克。
7.下列表现不属于常见老年人进食、进水的风险的是()A.腹泻B.便秘C.呛咳D.吞咽困难E.发热(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常见老年人进食、进水的风险包括腹泻、便秘、呛咳以及吞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