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15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结核(外6)
- 格式:ppt
- 大小:639.00 KB
- 文档页数:27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结核泌尿及男生殖系统结核【大纲】泌尿及男生殖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生殖系统结核一、肾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其次是骨关节结核及肠结核等。
(一)病理1.病理型肾结核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进入肾皮质的肾小球血管丛中,形成多发性粟粒状结核结节,大多均可自行愈合,常不出现症状。
2.临床型肾结核结核杆菌经肾小球过滤到达肾小管,继而直接蔓延并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引起症状。
3.输尿管结核及“肾自截”输尿管结核结节及溃疡可使输尿管壁纤维化,输尿管增粗、僵硬,管腔呈节段性狭窄,引起梗阻以上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进一步加重肾的破坏和肾功能的丧失。
少数患者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全肾广泛钙化,混有干酪样物质,结核杆菌不能随尿进入膀胱,膀胱的继发结核病变好转或愈合,症状逐渐消失,称为“肾自截”。
4.膀胱挛缩及对侧肾积水——常见的晚期并发症。
膀胱结核结节、溃疡、肉芽肿、纤维化,有时病变深达肌层,引起严重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容量显著减少——膀胱挛缩。
膀胱壁的病变使对侧输尿管口狭窄并破坏其活瓣作用,导致尿液进入膀胱受阻或反流,以及膀胱挛缩使膀胱内压力升高——对侧肾积水。
5.尿道结核可来自前列腺和精囊结核,病理变化:结核性溃疡、纤维化、后尿道病变、狭窄形成。
(二)临床表现90%为单侧。
1.尿频、尿急、尿痛:最早出现尿频。
2.脓尿:严重者呈洗米水样,含有碎屑或絮状物。
3.血尿:多为终末血尿,系膀胱三角区结核性溃疡出血引起。
4.腰痛和肿块当肾结核影响到肾包膜和继发感染时,或输尿管被血块、干酪样物堵塞时,可发生钝痛或肾绞痛。
输尿管结核病变梗阻造成肾积水或肾积脓时,腰部可能触及肿块。
5.全身症状合并其他器官活动性结核时,可出现消瘦、发热、盗汗、贫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合并对侧肾积水时,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
(三)诊断1.病史和临床表现①有慢性进行性加重的膀胱刺激症状,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②尿常规检查为酸性脓尿,尿中找见抗酸杆菌;③有肺结核或其他肾外结核病灶存在,且尿液检查异常;④发现有附睾结核者。
外科学: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其中最主要是肾结核(re nal tube rculosis)。
肾结核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结核,少数继发于骨关节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病变。
结核杆菌自原发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引起肾结核,如未及时治疗,结核杆菌随尿流下行可播散到输尿管、膀胱、尿道致病。
结核杆菌还可以通过前列腺导管、射精管进入男生殖系统,引起前列腺、精囊、输精管、附睾和睾丸结核,男生殖系统结核也可以经血行直接播散引起 (图 50-1 ) 。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病往往在肺结核发生或愈合后3~10年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症状。
也常常在一些消耗性疾病、创伤、皮质激素使用、免疫抑制性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病人中出现。
泌尿系统结核【病理】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进入肾,主要在双侧肾皮质的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丛内,形成多发性微小结核病灶。
由于该处血液循环丰富,修复力较强,如病人免疫状况良好,感染细菌的数量少或毒力较小,这种早期微小结核病变可以全部自行愈合,临床上常不出现症状,称为病理肾结核。
但此期肾结核可以在尿中查到结核杆菌。
如果病人免疫能力低下;细菌数量大或毒力较强,肾皮质内的病灶不愈合逐渐扩大,结核杆菌经肾小管达到髓质的肾小管袢处,由于该处血流缓慢、血液循环差,易发展为肾髓质结核。
病变在肾髓质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称为临床肾结核。
绝大多数为单侧病变。
肾结核的早期病变主要是肾皮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后形成的多发性结核结节,随着病变发展,病灶浸润逐渐扩大,侵人肾髓质后病变不能自愈 ,进行性发展,结核结节彼此融合,形成干酪样脓肿,从肾乳头处破入肾盏肾盂形成空洞性溃疡,逐渐扩大蔓延累及全肾。
肾盏颈或肾盂出口因纤维化发生狭窄,可形成局限的闭合脓肿或结核性脓肾。
结核钙化也是肾结核常见的病理改变,可为散在的钙化斑块,也可为弥漫的全肾钙化。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1. 简介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疾病,主要影响男性的泌尿生殖系统。
本文将讨论该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2. 病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通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结核杆菌是一种会感染人体的细菌,通常通过空气传播。
当结核杆菌进入泌尿男生殖系统时,就会引发结核病。
3. 症状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症状可以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尿频和尿急•尿道疼痛•尿液中带血•尿路感染•精液中带血•生殖器溃疡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 诊断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尿液分析: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微生物和其他异常物质,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尿培养: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在培养基上培养结核杆菌,确认感染的存在。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射线和盆腔超声等,用于查看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5. 治疗治疗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医生会开具相应的抗结核药物来抑制病情的进展并杀灭结核杆菌。
•外科手术: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切除受感染的组织或修复受损的器官。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并且要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以避免复发。
6. 预防预防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避免与已感染结核杆菌的人密切接触。
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洗手。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亲密接触。
•食用充足的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
7. 结论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对于出现相关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此疾病的发生。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是指结核菌感染泌尿男生殖系统(包
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等)引起的结核病。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主要来源于其他结核病部位的病源转移,如肺结核的痰经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泌尿系统。
结核
菌感染泌尿男生殖系统后,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背痛等症状。
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
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常用的检查包括尿液检查、尿
培养、尿常规及尿路造影等。
治疗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方法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外
科手术治疗以及支持治疗等。
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引起的狭窄、梗阻、肾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的方法主要包括及时发现和治疗
肺结核患者、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等。
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有助于降低泌尿男生殖系统结
核的发病风险。
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尿道感染等,也能有效预防病情发展。
第五十五章泌尿.男生殖系统结核第一节概述一、发病率:泌尿系及男生殖系结核是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
解放前,肺结核病的发病率很高,故泌尿系结核颇常见。
解放初期,肾结核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肾结核而作肾切除者在肾切除手术中占首位。
解放后40余年来,全国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营养状况大有改善,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随着肺结核发病率的降低,泌尿及男生殖系结核也显著减少。
二、病理:泌尿系结核最先发生结核病变的是肾脏,而肾结核则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肺结核是主要的原发病灶。
原发病灶的结核杆菌经血液侵入肾脏后,在肾皮质形成双侧性多发病灶,当机体抵抗力强时可自愈,但如机体抵抗力弱时则形成肾髓质结核并继梗发展至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成为泌尿系结核。
泌尿系结核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结核结节及结核肉芽肿形成,继之,发展为干酪样坏死及空洞或溃疡形成,再进一步纤维化。
肾皮质结核以干酪样坏死及空洞形成为主。
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结核以结节、溃疡及纤维化为主。
输尿管结核使输尿管增粗、变硬、导致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加速肾脏的破坏,使肾功能损害。
膀胱结核可使膀胱壁失去伸展性,导致容量减少并形成挛缩膀胱,继而引起健侧肾及输尿管积水。
尿道结核常导致尿道狭窄。
前列腺、精囊及附睾结核常形成结核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成为紧硬的肿块。
输精管结核常纤维化成串珠状结节。
第二节肾结核肾结核多发生在20~40岁的青壮年,约占70%。
男性较女性为多,约为2:L约占90%的肾结核为单侧性。
左右侧别差不多。
一、临床表现、诊断(1)临床表现:肾结核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只在尿液检查时可发现异常,如尿液酸性、含少量蛋白、有红、白细胞,可查到结核杆菌。
L尿频、尿急和尿痛:约75~85%的病人有此症状。
肾结核的尿频的症状具有发生最早、进行性加重和消退最晚的特点。
少数病例可由于输尿管病变导致早期闭塞,结核病变不能延及膀胱而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