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374.00 KB
- 文档页数:19
P 图1切线的性质与判定直线与圆相切是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有关的性质与判定也是圆中重点知识,现举例说明,供大家参考.一、切线性质的应用例1如图1,AB 是⊙O 的直径,PA 切⊙O 于A ,OP 交⊙O 于C ,连BC .若∠P=30º,求∠B 的度数.分析:要求∠B 周角的2倍”,因此∠AOC=2∠B ,所以只要求出∠AOC 的度数,而PA 是⊙O 切线,根据圆的切线性质知△PAO 是直角三角形,而∠P 知,这样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出∠B 的度数. 解:因为PA 切⊙O 于A ,AB 是⊙O 的直径,所以OA ⊥PA ,即∠PAO=90º.因为∠P=30º,所以∠AOC =90º-∠P=90º-30º=60º.又因为∠AOC=2∠B ,所以∠B=30º.点评:“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这一性质在求角的度数和线段长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切线的判定例2(兴义)如图2,AB 是⊙O 的直径,点P 在BA ∠BPC=30°.求证:PC 是⊙O 的切线.分析:由于题目中没有明确直线PC 与⊙O 因为∠BPC=30°,所以OD=12OP .因为AP=12AB AP=OA=12OP .所以OD= OA ,即圆心O 到直线PC O 的切线.点评:圆的切线的判定常见方法有两种类型:一当已知条件中已明确给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时,常采用连接这点和圆心这条辅助线,去证明这个半径垂直于已知直线.这种方法简称“连半径,证垂直”.二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给出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时,常采用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这条辅助线,去证明垂线段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长.这种方法简称“作垂直,证半径”.本例属于第二种类型.。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1.主要性质
(1)切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3)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
(6)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其中(1)是由切线的定义得到的,(2)是由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定理得到的,(6)是由相似三角形推得的,也就是切割线定理。
2.判定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垂直于这个圆过切点的半径。
中考复习: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知识考点:1、掌握切线的判定及其性质的综合运用,在涉及切线问题时,常连结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判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连半径证垂直,二是作垂线证半径。
2、掌握切线长定理的灵活运用,掌握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
精典例题:【例1】如图,AC 为⊙O 的直径,B 是⊙O 外一点,AB 交⊙O 于E 点,过E 点作⊙O 的切线,交BC 于D 点,DE =DC ,作EF ⊥AC 于F 点,交AD 于M 点。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EM =FM 。
:【例2】如图,△ABC 中,AB =AC ,O 是BC 的中点,以O 为圆心的圆与AB 相切于点D 。
求证:AC 是⊙O 的切线。
》【例3】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切点为B ,OC 平行于弦AD ,OA =r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求OC AD ⋅的值;(3)若AD +OC =r 29,求CD 的长。
•例1图321MFOEDCB A例2图 EO D C B A •例3图321OD C BA探索与创新:【问题一】如图,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为直径,在正方形内部作半圆,圆心为O ,CG 切半圆于E ,交AD 于F ,交BA 的延长线于G ,GA =8。
(1)求∠G 的余弦值;!(2)求AE 的长。
【问题二】如图,已知△ABC 中,AC =BC ,∠CAB =α(定值),⊙O 的圆心O 在AB 上,并分别与AC 、BC 相切于点P 、Q 。
,(1)求∠POQ ;(2)设D 是CA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DE 与⊙O 相切于点M ,点E 在CB 的延长线上,试判断∠DOE 的大小是否保持不变,并说明理由。
(|•问题一图 G F E O DCB A 问题二图NQ P EO DC BA答案精典例题:【例1】如图,AC 为⊙O 的直径,B 是⊙O 外一点,AB 交⊙O 于E 点,过E 点作⊙O 的切线,交BC 于D 点,DE =DC ,作EF ⊥AC 于F 点,交AD 于M 点。
圆切线的性质及判定一.切线的判定方法:⑴.切线的定义: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⑵.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⑶.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二.辅助线规律:(1)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辅助线的作法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再证直线与半径垂直简称:“有点,连接,证垂直”。
即当条件中已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利用“⑶.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
(2)当直线与圆并没明确有公共点时,辅助线的作法是“过圆心向直线作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简称:“无点,作垂线,证(等于)半径”。
即当条件没有告诉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时,利用“(2)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
三.例题讲析:例1. 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例2. 如图,已知OA=OB=5厘米,AB=8厘米,⊙O的直径为6厘米求证:AB与⊙O相切例3.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D=OB,点C在圆上,∠CAB=30°.求证:DC是⊙O的切线。
例4. 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平分∠DAB。
例5. 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AD求证:DC是⊙O的切线。
例6. 如图,A是⊙O外一点,连OA交⊙O于C,过⊙O上一点P作OA的垂线交OA于F,交⊙O于E,连结PA,若∠FPC=∠CPA.求证:PA是⊙O的切线例7. 如图,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DE⊥AC于E求证:DE与⊙O相切例8.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BC切⊙O于B,AC交⊙O于P,CE=EB,E点在BC上。
求证:PE是⊙O的切线。
四.练习:1、如图7,AB为⊙O直径,PA、PC为⊙O的切线,A、C为切点,∠BAC=30°(1)求∠P大小。
人教版数学第二十四章第2节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这一章的第二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圆是几何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切线的相关知识是中考中的热点与难点。
切线的判定的教学在平面几何乃至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除了在证明和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它也是研究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切线长定理以及后面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和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基础,所以它是《圆》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本章的核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下:一、切线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但是不常用。
2.数量法(距离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判定定理(最常用的方法):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是从位置关系进行判定。
其中使用判定定理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经过半径的外端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二、证明切线作辅助线的两种方法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接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
简记:有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
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
再证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的长,即为有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
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体验几何学习中推理的无穷乐趣,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按照课标要求,学生经历探索切线判定定理的过程,要能够灵活运用会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鉴于本节课是新授课,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②知道判定切线的常用的三种方法,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③掌握在解决切线的问题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训练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三)在前两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切线的判定和一些基本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切线的一些特性,并介绍如何通过方程和图形来确定曲线的切线。
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吧!1. 曲线方程和切线要确定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曲线的方程。
对于一条平面曲线,我们可以用一般方程y=f(x)或者参数方程x=g(t),y=ℎ(t)来表示。
这两种表示方法都可以用来确定切线。
方法一:使用一般方程y=f(x)我们可以将曲线方程y=f(x)对x求导,得到斜率函数f′(x)。
然后,我们可以将给定点的横坐标x0代入斜率函数,得到切线斜率m0=f′(x0)。
接下来,我们使用点斜式方程y−y0=m0(x−x0),其中(x0,y0)是曲线上给定点的坐标,m0是切线斜率。
通过将m0和坐标代入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切线的方程。
方法二:使用参数方程x=g(t),y=ℎ(t)对于参数方程,我们需要先求得参数t对应的切线斜率。
我们可以通过求导x=g(t)和y=ℎ(t)得到x和y对t的导数 $\\frac{{dx}}{{dt}}$ 和$\\frac{{dy}}{{dt}}$ 。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斜率函数 $m(t) = \\frac{{dy}}{{dx}} =\\frac{{\\frac{{dy}}{{dt}}}}{{\\frac{{dx}}{{dt}}}}$ 。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给定点的参数值t0代入斜率函数m(t),得到切线斜率m0=m(t0)。
然后,我们继续使用点斜式方程y−y0=m0(x−x0)来得到切线的方程,其中(x0,y0)=(g(t0),ℎ(t0))是曲线上给定点的坐标。
2. 切线的特性除了切线的方程,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和研究切线的性质。
(1) 切线与曲线的关系切线是曲线上某一点的局部近似。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切线和曲线在相邻点处的表现进行比较。
•当给定点处的切线与曲线相切时,切线和曲线在该点处重合。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以下是关于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发现问题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二)切线的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对定理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三)切线的判定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