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B诊疗常规
- 格式:pptx
- 大小:646.24 KB
- 文档页数:20
2024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诊断和治疗:AUA/SUFU指南本次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女性尿动力学,盆腔医学及尿路重建学会(SUFU)指南修订的目的是进一步为所有泌尿专业临床医生提供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相关的评估、管理和治疗循证指导,该指南近期发表于The Journal of Urology杂志,其中,对OAB评估和诊断、共同决策流程、侵入性/非侵入性疗法、药物治疗、微创手术等方面进行了更新。
评估和诊断1.在对有OAB症状的患者进行初步诊断评估时,临床医生应:①获取病史并全面评估膀胱症状;②进行体格检查;③进行尿液分析以排除轻微血尿(镜下血尿)和感染。
(临床原则)2.临床医生可在未进行体格检查前提下,为有OAB症状的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进行初步评估,但患者应提供当地实验室所进行的尿液分析检查结果(或最近复查的实验室结果,如果有的话)。
(专家意见)3.临床医生可对有OAB症状的患者进行残余尿量(PVR)检查,以排除排空不全或尿潴留,尤其是对于同时伴有储尿期和排尿期症状的患者。
(临床原则)4.临床医生可对有OAB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调查问卷和/或排尿日记评估,以协助诊断OAB、排除其他疾病、确定症状困扰程度和/或评估疗效。
(临床原则)5.临床医生不应在OAB患者的初步评估中常规进行尿动力学、膀胱镜或尿路造影检查。
(临床原则)6.若诊断不明确,临床医生可在OAB患者的初步评估中行尿动力学、膀胱镜或尿路造影等进一步检查。
(临床原则)7.临床医生应评估OAB患者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的合并症,并提供患者教育使其了解管理这些疾病对膀胱症状的作用。
(专家意见)8.医生可使用远程医疗对OAB患者进行随访。
(专家意见)共同决策9.临床医生应与OAB患者共同决策,考虑患者表达的价值观、偏好和治疗目标,以帮助他们就不同的治疗模式做出知情的决定或探讨仅观察的治疗选择。
(临床原则)非侵入性疗法10.临床医生应与所有急迫性尿失禁(UUI)患者探讨尿失禁的管理策略(如尿垫、尿布、护肤霜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诊治指南膀胱过度活动症泛指逼尿肌功能异常所致的尿急、尿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为尽快普及其诊疗技术,规范我国诊治工作,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专委会指派,由尿控学组组织,在第一版诊治指南(2002年珠海)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于2005年5月进行了一次学组内讨论,根据讨论意见进行了修改,提出诊治指南如下:一、定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包括多种疾病,如女性尿道综合征、男性中青年不明原因尿频等),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以及其它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迫施行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非随意性漏尿;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过于频繁。
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排尿次数达到:日间≥8次,夜间≥2次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指患者多于1次/夜以上的因排尿而苏醒的主诉。
与下尿路症候群(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的鉴别点在于:OAB仅包含有储尿期症状,而LUTS既包括储尿期症状,也包括排尿期症状,如排尿困难。
二、分类(一)膀胱活动过度症(OAB):无明显病因,如尿路感染,神经病变,膀胱局部病变等,病程半年以上者;(二)伴OAB症状的其它疾病:有明确病因,同时有上述OAB症状者;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伴有OAB症状的其它疾病则为多种疾病组成,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等(详见后述),将其与膀胱过度活动症一并纳入指南是出于以下考虑:⑴症状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相同或相似。
⑵在缓解OAB症状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忽视后一类疾病的OAB症状治疗,或不适当的治疗均是有害的。
三、病因及发病机制膀胱活动过度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有以下四种:⑴逼尿肌不稳定:指非神经源性病因所致的逼尿肌不稳定;⑵膀胱感觉功能异常:膀胱初始尿意容量<100ml。
【AUA指南更新】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译者述评鉴于中美两国医疗体制的差异,对于AUA的OAB指南应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学习应用。
对于OAB的诊断首先是一个排除性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原位癌、结核、感染、结石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才能诊断原发性OAB,仅仅根据尿急、尿频等OAB症状就给予药物治疗往往会掩盖或漏诊导致产生OAB症状的原始病因,同时由于原发病因未解决,单纯的药物治疗也往往没有好的效果,在避免过度检查和充分精确评估之间寻找平衡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部分药物如抗毒蕈碱药物的国内剂型,尚无儿童用药的获得药监局官方批准的指证,临床应用时应做到充分知情同意。
部分微创治疗方式如A型肉毒毒素(100U)逼尿肌注射仅限于临床试验,在我国暂待获得药监局批准,实施前应经过伦理备案并做到充分的知情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Guideline Statements指南荟萃Diagnosis 诊断1. The clinician should engage in a diagnostic process to document symptoms and signs that characterize OAB and exclude other disorders that could be the cause of the patient’s symptom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s for this process are a careful history, physical exam, and urinalysis. Clinical Principle1. 临床医师应参与诊断过程,记录OAB的症状和体征,排除可能导致患者OAB症状的其他疾病;必须进行仔细的询问病史、体检和尿液分析。
(临床原则)2. In some patients, additional procedures and measures may be necessary to validate an OAB diagnosis, exclude other disorders and fully inform the treatment plan. At the clinician’sdiscretion, a urine culture and/or post-void residual assessment may be performed and information from bladder diaries and/or symptom questionnaires may be obtained. Clinical Principle2.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来确证OAB的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并充分告知患者治疗计划。
尿频尿急(OAB)临床诊治流程(一)时间: 2005-11-28 20:23:35尿频和尿急(OAB)根据国际尿控提出的新概念——把尿频、尿急甚至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状组成的症候群统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 这些症状既可单独出现, 也可以任何复合形式出现。
尿频是指24h排尿> 8次,夜间排尿> 2次,每次尿量< 200ml,常在膀胱排空后仍有排尿感。
尿急是指有突发的急迫排尿感,常因此而急于如厕。
[诊断程序](二)诊断步骤第一步根据病史和24小时排尿卡,首先排除或诊断尿量异常增多引起的尿频。
尿频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
生理情况下,排尿次数与饮水量多少、气候冷暖、出汗多少等有关。
由于水摄入量过多、精神紧张或天气寒冷等所致尿频称为生理性尿频。
因此要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每日的摄入量、是否服用相关药物等);必要时可嘱患者记录24小时的排尿卡,这项检查十分重要,可以记录患者白天和夜间液体的摄入量和排尿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出患者的膀胱功能;某些药物,如:服用了利尿药或含有利尿成分的降压药,或饮用咖啡、浓茶或大量啤酒等,导致体内尿液产生过多,亦会出现尿频的症状。
此外,如果尿液产生过多时,总尿量也增多,每次尿量也增加,且没有相关服药史,则要进一步排除或诊断是否为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使尿量异常增多而导致的尿频。
第二步根据有无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排除或诊断神经源性OAB。
神经源性OAB主要是由于脊上神经系统病变(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以及帕金森病等)引起的逼尿肌反射亢进,一旦括约肌神经损伤或疲乏,不能抵抗逼尿肌反射产生的压力,即可导致OAB的症状;如大脑感觉皮层中枢功能完全受损,这类抑制性反应也将消失,从而更加重OAB的症状。
患者可能同时还伴有膀胱容量减少和少量剩余尿等特点。
78%的脑血管疾病患者,40-70%的帕金森患者经尿动力检测能发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在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膀胱无抑制性的收缩——膀胱储尿期逼尿肌收缩压大于O即可诊断为逼尿肌无抑制性的收缩),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